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南部靠近赤道,北抵撒哈拉沙漠南沿。境内大部地区为高原;西南沿海为平原,南北纵长;东南为低高原,有大片的沼泽和湿地;北部贝努埃河—乍得湖平原;中部阿达马瓦高原是中非高原的核心部分,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中西部喀麦隆火山山地多锥形火山体。近海处的喀麦隆火山海拔4070米,是西非地区的最高峰。萨纳河是第一大河,此外还有尼昂河、洛贡河、贝努埃河等。西部沿海和南部地区属典型的赤道雨林气候,终年湿热,往北过渡到热带草原气候。喀麦隆火山西麓是世界雨量最多的地区之一。
截至2005年7月,人口为1722.99万。约有200多个民族,主要有富尔贝族、巴米累克族、赤道班图族(包括芳族和贝蒂族)、俾格米族、西北班图族(包括杜阿拉族)等。富尔贝族和西部一些部族信奉伊斯兰教(约占全国人口的20%);南部及沿海地区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占35%);内地及边远地区仍信奉拜物教(45%)。全国共有200多种民族语言,主要民族语言有富拉尼语、雅温得语、杜阿拉语和巴米累克语,均无文字。法语和英语同为官方语言。
此地最早是俾格米人的巴卡部落。自公元5世纪起,境内先后形成一些部落王国和部落联盟国家。1472年,葡萄牙人入侵。“喀麦隆”(Cameroun)这个名字源自于盛产螃蟹的河流,以前这条河曾经被命名为“螃蟹河”(Rio de Camaroes)。16世纪起,荷兰、英国、法国、德国等殖民者相继入侵。1520年起,开始与葡萄牙进行象牙、棕榈油、原料糖贸易交易。1840年7月10日,喀西部沿海地区的国王杜阿拉(Rudolf Duala Manga Bell,1873~1914,1910~1914在位)与英国签署了在世界范围内全面禁止贩卖人口、奴隶的公民条约。1884年7月14日,德国总领事古斯塔夫·纳赫蒂加尔(Gustav NACHTIGAL,1834~1885)博士作为德皇特使同国王杜阿拉签署了保护条约,使该地区成为德国的“保护地”。1902年,德国吞并了全境。1911年,德国通过与法国签订的《摩洛哥-刚过-条约》(法属殖民地割让给德国),成功的将自己在中部非洲殖民地的版图扩大,形成了当时所谓的新喀麦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分别被英、法军队占领。1919年,喀麦隆分成两个地区,东部地区由法国占领,西部由英国占领。1922年,国际联盟将东、西喀麦隆分别交由英、法“委任统治”。
1946年,联合国大会决定将东、西喀由英、法“托管”。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当时英、法托管的被分割为两部分的喀麦隆转为由联合国托管。1960年1月1日,东喀麦隆(法国托管区)宣布独立,定国名为喀麦隆共和国,阿希乔(Ahmadou Babatoura AHIDJO,1924~1989,1960~1982在任)出任总统。1961年2月,英托管区北部和南部分别举行公民投票;同年6月1日,北部并入尼日利亚;是年10月1日,南部与喀麦隆共和国合并,组成喀麦隆联邦共和国(这就是为何喀麦隆同时使用英语、法语两种官方语言的背景原因)。1972年5月,取消联邦制,成立中央集权的喀麦隆联合共和国。1982年11月6日,阿希乔辞职,总理保罗·比亚(Paul Biya,1933~ ,1982~ 在任)成为新的喀麦隆国家元首。1984年,改国名为喀麦隆共和国。1995年11月1日,加入英联邦。
喀麦隆的人名与语言及宗教有密切关系,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名结构与阿拉伯国家的的基本相同,并且常用伊斯兰人名作为本人或姓氏,如足球运动员哈里杜·杜瓦·阿卜杜(英语:Halidou Douva ABDOU,法语:Halidou Douva ABDOU,1986~ );受法国文化影响较深的地区常采用法国式的人名,如副总理兼农业与乡村发展部长让·恩奎特(英语:Jean NKUETE,法语:Jean NKUETE,1944~ );而本土的喀麦隆人的姓名多由三节组成,依次是小名、父亲名(有的是父亲的姓)和外文名(有的是宗教名),如最高法院院长迪邦达·姆埃尔·阿列克西(英语:Dipanda Mouelle Alexis,法语:Dipanda Mouelle Alexis,1942~ )等。
在社会交往活动场合里,一般可以称呼对方的外文名字或姓氏,如称呼艾哈迈杜·巴巴杜拉·阿希乔为“阿希乔”(Ahidjo)(称呼姓氏),称呼迪邦达·姆埃尔·阿列克西为“阿列克西”(Alexis)(称呼外文名)。
妇女结婚后要改姓夫姓,如第二位总统保罗·比亚(英语:Paul BIYA,法语:Paul BIYA,:1933~ ,1982~ 在任)的两位妻子都姓“比亚”(Biya/ Biya)——珍妮—艾琳·比亚(英语:Jeanne-Irene BIYA,法语:Jeanne-Irène BIYA,1935~1992)(1992年以前)、尚塔尔·比亚(英语:Chantal BIYA,法语:Chantal BIYA,1971~ )(1992年以后)。
也有些妇女在结婚后把丈夫的名字(或姓氏)放到自己的名字中,如驻中国特命全权大使马丁·姆巴纳(英语:Martin MPANA,法语:Martin MPANA)的夫人姆巴纳·波菲娜·达卡(Mpana Bofia DAKA)把丈夫的姓氏“姆巴纳”(Mpana/ Mpana)作为自己的名字;驻中国公使衔参赞萨·温蒂·保罗·热拉尔(英语:Nsah Voundy Paul GERARD,法语:Nsah Voundy Paul GERARD)的夫人萨·温蒂·艾莎(英语:Nsah Voundy AICHA,法语:Nsah Voundy AICHA)把丈夫的两个名字“萨·温蒂”(Nsah Voundy/ Nsah Voundy)作为自己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