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全称中非共和国(英语:The Central African Republic,法语:La République Centrafricaine,桑戈语:Kdrsêse t Bêafrka)。国土面积62.2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大陆中央的内陆国家。东部与苏丹交界,南面同刚果(布)和刚果(金)接壤,西方与喀麦隆毗连,北面同乍得为邻。境内多丘陵,大部为海拔近1000米左右的高原。高原大体可分东部邦戈斯高原;西部印德高原;中部脊状高地,多缢口,为南北交通要道。东北边境的恩加亚山(Mont Ngaoui)海拔1388米,是全国最高点。乌班吉河(Ubangi River)是境内最大河流。截至2005年7月,人口为379.99万。全国有大小部族32个,其中巴雅族(Baya)约占总人口的33%,班达族(Banda)27%,曼吉阿族(Mandjia)13%,桑拉族(Sara)10%,姆彭姆族(Mboum)7%,姆巴克族(M'Baka)4%,亚科马族(Yakoma)4%,等等。约有51%的人口是新教徒,29%信奉天主教,10%伊斯兰教,其余还有原始宗教。法语和桑戈语(Sango)同为官方语言。
公元7世纪,此地已有居民居住,他们部分被几大帝国统治,有加涅姆-博努(Kanem-Bornu)、瓦达伊(Ouaddai)、巴吉尔米(Baguirmi)和沿着上尼罗(the Upper Nile)以乍得湖为基地的达富(Dafour)部落等。公元9至16世纪,先后出现过班加苏(Bangassou)、腊法伊(Rafa)和宰米奥(Zémio)三个部落王国。1875年,苏丹国苏丹拉比赫祖拜尔(Rabih az-Zubayr,1842~1900)统治上乌班吉。1885年,遭法国入侵。1891年,沦为法国殖民地。1894年,纳入法属刚果。1903年,为法属乌班基夏利领地(Territoire d'Oubangui-Chari)。1910年被划为法属赤道非洲四个领地之一,称乌班吉沙立(Ubangi-Shari)。1946年,成为法国海外领地。1957年,成为“半自治共和国”。1958年12月1日,成为法兰西共同体内的“自治共和国”,定名为中非共和国(Répulique Centrafricaine),巴泰勒米博甘达(Barthelemy BOGANDA,1910~1959,1958~1959在任总理)为首任总理。之所以称国名为“中非”,是因为国家的位置处于非洲大陆最中部。1960年8月13日,宣告独立,仍留在法兰西共同体内,戴维达科(David DACKO,1930~2003,1960~1966、1979~1981在任)任总统。1966年1月,陆军参谋长博卡萨(Jean-Bedel BOKASSA,1921~1996,1966~1976在任总统)发动政变,自任总统。1976年12月4日,博卡萨修改宪法,废除共和,建立帝国。1977年12月4日,博卡萨正式加冕,称博卡萨一世。1979年9月20日,前总统达科趁博卡萨出国访问利比亚之际,在法国军队协助下发动政变推翻博卡萨,达科再次出任总统,废除帝制,恢复共和制,并恢复国名为中非共和国。1981年9月1日,武装部队参谋长安德烈科林巴(Andre-Dieudonne KOLINGBA,1935~ ,1981~1993在任总统)宣布军队接管政权,科林巴任国家复兴军事委员会主席、国家元首兼政府首脑。
1985年9月21日,科林巴宣布解散军委会,成立新政府,自任总统。1986年11月21日,举行公民投票,正式选举科林巴为共和国总统;12月8日,科林巴宣布成立首届民选政府,实现了由军政权向民选政权的过渡。1987年2月,科林巴建立“中非民主联盟”单一政党;同年7月,中非举行立法选举,恢复了中断22年的议会制度。
中非的人名很多都是来自圣经人物或历史名人的名字,如电台记者伊丽莎白布兰奇奥洛费罗(英语:Elizabeth Blanche OLOFIO,法语:Elizabeth Blanche OLOFIO,?~2013)的教名“伊丽莎白”(Elizabeth/ Elizabeth)源自圣经中施洗约翰的母亲以利沙伯(Elisabeth/ Elisabeth);一些植物或动物的名称也是取名的重要来源,如外交家阿格巴奥蒂波迈泽德(英语:Agba Otikpo MEZODE,法语:Agba Otikpo MZOD,2001~2003在任外交部长)的名字“阿格巴”(Agba/ Agba)是非洲一种香脂苏木的名称;与法语人名相同,很多人采用复名作为教名,如天主教贝贝拉蒂教区主教杰罗姆—米歇尔—弗朗西斯马丁(英语:Jerome-Michel-Francis MARTIN,英语:Jérme-Michel-Francis MARTIN,1941~2009),等等。
中非的本土人名与阿拉伯人人名结构相似,至少包括:本人名+父名+称号(或地名),如苏丹国苏丹拉比赫祖拜尔的本名(英语:Rabih az-Zubayr ibn Fadl Allah,法语:Rabih az-Zubayr ibn Fadl Allah)名字中的,“拉比赫”(Rabih)为本人名,“法德勒”(Fadl/Fadl)为父名,“阿拉”(Allah/ Allah)是称号,意为“上帝”;成为法国的殖民地以后,人名受到法国的影响,采用“名+姓”的形式,如足球运动员福克西凯特沃玛(英语:Foxi KETHEVOAMA,法语:Foxi KTHVOAMA,1986~ );其中的名字除了教名,还可以有自选名(位置在教名后面),如政治家西蒙那喀索斯博赞加(英语:Simon Narcisse BOZANGA,法语:Simon Narcisse BOZANGA,1942~ ,1981.4.4 ~1981.9.1在任总理),等等。
与名字不同,中非人的姓氏大多来自本土的人名,而这些人名最早又是来自阿拉伯人名,如政治家查尔斯马西(英语:Charles MASSI,法语:Charles MASSI,1952~2010)的姓氏“马西”(Massi/ Massi)源自阿拉伯人名“马西”(Massi/ Massi),意为“幸运的”;有些人名在转变为姓氏时,会发生拼写的一些小变化,如游泳运动员克里斯蒂安纳西福(英语:Christian NASSIF,法语:Christian NASSIF,1994~ )的姓氏“纳西福”(Nassif)源自阿拉伯人名“纳西福”(Nasif),原来名字中的“s”在变成姓氏时被双写了;也有很多人像其他法语国家一样采用复姓,如作家和历史学家拉斐尔扎巴科马达—雅克马(英语:Raphal NZABAKOMADA-YAKOMA,法语:Raphal NZABAKOMADA-YAKOMA,1944~1985)用的是复姓。
中非人遵循法语国家“子承父姓,妻随夫姓”的习俗,如第五位总统弗朗索瓦博齐泽扬古翁达(英语:Francois BOZIZE Yangouvonda,法语:Franois BOZIZ Yangouvonda,1946~ ,2003~ 在任)的夫人莫妮克博齐泽(英语:Monique BOZIZE,法语:Monique BOZIZ)。他们的儿子弗朗西斯扬古翁达(英语:Francis BOZIZE,法语:Francis BOZIZ)用的是父亲的姓氏“扬古翁达”(Bozizé/ Boziz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