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瓜多尔音乐


厄瓜多尔音乐,大多采用五声音阶,其中不少曲调只用四个音。如:印第安人的乐器主要有排箫、笛子和鼓。排箫用竹管或、芦管制成,尺寸不一,是印加帝国时期就已流行的古乐器。

厄瓜多尔音乐

16世纪以前,厄瓜多尔是印加帝国的一部分,它的民间音乐与印加音乐有密切联系。居住在安第斯高原的印第安人至今仍保留着使用古老五声音阶的传统音乐。他们的歌曲通常以羽调式为主,这与古代印第安人的歌曲常以小三度开始有关。乐器中比较突出的是用竹管或南美兀鹰羽管制成的“龙达多尔”(排箫)和五孔横笛。居住在厄瓜多尔南部热带丛林中的印第安人部族的音乐比较简单,常用的音只有3个左右,仅有的乐器笛子也只有2﹑3个音孔。

16世纪西班牙占领厄瓜多尔之后,民间音乐受到欧洲音乐的影响。除忧伤的印第安人歌曲形式“亚拉维”和二拍子的舞曲“圣胡安尼托”外,还有一些在混血种人和土生白人中流行的体裁,如三拍子舞曲“丹桑特”﹑“帕西略”和源自西班牙舞蹈的“帕萨卡耶”等。这些歌舞曲常用吉他﹑竖琴伴奏﹔重唱中常使用连续的平行三度。节拍是和拍交替进行,又常从变为拍。

厄瓜多尔的民间乐手

厄瓜多尔的黑人为数不多,大都居住在沿海地区,其音乐特点鲜明,如黑人民谣《美好的爱情》,热情洋溢,带有强烈的切分节奏;常以马林巴﹑鼓和沙槌组成的乐队为歌舞伴奏。

厄瓜多尔的专业音乐发展较晚,1870年在首都基多建立了国家音乐学院,院长A.诺伊曼是厄瓜多尔国歌的作者,也是瓜亚基爱乐协会的创始人。

定居在厄瓜多尔的义大利作曲家D.布雷夏曾在1903~1911年担任国家音乐学院院长,他在创作中注意吸取民间音乐因素,他的《厄瓜多尔交响曲》具有本土特色。他还培养了一些著名的厄瓜多尔作曲家,如SL莫雷诺(1882~1972)﹑LH萨尔加多(1903~)等。莫雷诺的创作在厄瓜多尔民俗音乐和音乐史上有较大影响。萨尔加多的作品表现了强烈的民族主义精神,其中最著名的是交响组曲《阿塔瓦尔帕》及两部歌剧。此外,PP特拉韦萨里写了22首具有高原特色的舞曲,并根据印第安人的神话题材创作了音诗《光荣的安第斯人》﹑音乐剧《太阳的儿女们》及《古曼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