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回关中的感言


努力回关中的感言

金刚经生活上的般若

  《金刚经》可以说已到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程度。下面是金刚经生活上的般若,欢迎阅读。

  离开生活就没有般若,也没有空。今日佛教最大的毛病,在把佛教与生活分开。信佛教信了几十年,但贪、嗔、痴还是非常的重;深入经藏的道理能说一大堆,但对人我是非得失就是不能放下。这个般若,并非一定要关在般若关中才有般若,并非在念《般若波罗蜜多经》时才有般若,般若乃是从吃饭穿衣之中而来,由行住坐卧之中而来,在平常待人接物处世之中就要有般若。

  在禅宗,经常有人因参话头而悟佛法。龙潭崇信参访 -道悟禅师,一住就是二十年,但他认为没有得到一点佛法,于是就去告假离山。

   -禅师就问他:

  “你要到哪里去呢?”

  龙潭回答说:

  “我要去参访佛法。”

  “这里就有佛法了,你还要到哪里去参访呢?”

  “我来了十几年都没听到你为我开示佛法,这里怎么会有佛法呢?”

  “哎唷,你可不能打妄语呵!” -禅师说:“怎么说我这里没有佛法呢?平常你端茶来,我就接过来喝;你拿饭来,我就接过来吃;你向我合掌问讯,我就向你点头回礼;这些处处都在告诉你佛法,怎么说没有呢?这些就是佛法,就是生活中的般若啊!”

  “哦!这就是般若啊!”龙潭说:“让我想想看。”

   -禅师说:

  “你不能想,想就有分别心,就不是般若了。”

  龙潭言下终于大悟了。

  所以在生活里,处处都有佛法,处处都有般若。下面我要向各位介绍佛陀在世时生活中的般若,也就是《金刚经》所说的般若生活。《金刚经》的 -一开始就有般若, -云:

  “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这是《金刚经》开头的 -,我相信各位都有念过。一部这么有名而尊贵的佛经,开头尽说些佛陀洗足啦,穿衣啦,吃饭啦等等,生活上的琐碎事情,与金刚般若空性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如果一卷《金刚经》你能懂得,光是前面这几句话你就能悟道,因为这几句 -把《金刚经》中的般若风光都说尽了。

  譬如:著衣持钵,说明持戒波罗蜜;入舍卫大城乞食,说明布施波罗蜜;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说明忍辱波罗蜜;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是说明精进波罗蜜;敷座而坐,说明禅定波罗蜜。所以,佛陀在日常生活中就配合了六度去实行佛法。佛陀因奉行六度生活才证悟涅槃,和般若相应。因此,我们也应将六度实践在自己的生活当中。

  这段 -,是说明佛陀的般若智慧照耀著大家。“著衣持钵”,是手上放般若光;“入舍卫大城乞食”,说明佛陀从路上经过,每个人都可看到,是身上放光;“于其城中”,是眼中放光;“饭食讫”,是口中放光;“洗足已”,是脚上放光;“敷座而坐”,是通身放光;“尔时世尊”,是说在当时佛陀时时刻刻都在放着般若之光。

  我们要把佛法用在生活中,各位有了金刚般若,生活就可改进,等于一个人行走在黑暗的路途上的时候,忽然有了光明,就可以看清前程了。因为般若可以使我们从烦恼中得到解脱,从人我是非中获得自在。我们平常生活在人我是非、功名富贵之中;如果将般若应用在生活之中,这些事情就不会挂碍在心,生活情况就会大不相同。有一句话说:“平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一样的平凡生活,有了般若,生活就完全不同了。

  有了般若便能照见五蕴皆空,照见五蕴皆空就能度一切苦厄。譬如前几年有一场轰动世界的足球比赛,在巴西举行,观众有十万人以上。大家在看球的当时,有个人抽烟不小心,把旁边观众的衣服给烧着了。被烧的人感觉身体热烫就叫了起来。抽烟的人赶快就说:“对不起,对不起!”那人因为一心在看球,就说:“没关系,回去再换一件好了。”

  但是这位先生的衣服继续不断的燃烧而延伸到前排另一观众的头发,这位观众被烧了就叫起来说,我的头怎么这样热?这个人赶忙回答说:“对不起,对不起!是我刚才抽烟不小心引起的。”那个头发被烧的人因为一心想看球,就说:“没关系,回去再买一个。”

  所以说做人只要专心一意,忘却自我,所谓用般若照见五蕴(我)皆空,对人我之间就不会过分的计较,对社会大众就不会争吵不休。如果能认识空,能得般若智慧,就能看出宇宙一切皆是假相。如能看出世间一切皆是假相,那何处有是非?何处有人我?何处有对待呢?所以般若是要我们远离分别,远离对待,如能这样,那就没有人我烦恼痛苦了。

  昨天讲禅,禅不易学;今天讲空,空不易懂。明天所要讲的非禅亦非空,而是要讲“有”。“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有黄金布地,有宝阁幢幡,有七宝池,有八功德水”,让我们“宁可起有见如妙高山,不可起空见如芥子许”吧!

  拓展阅读:《金刚经》背诵感悟

  末学想在这里以自己有限的智慧,和大家分享一些修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体会。因为修为有限,有不如法的地方请师兄们留言指教。

  背诵金刚经非常有必要!在背诵完楞严咒之后,我体会到了背诵经咒的摄心力量和照本子念的效果大有不同,就以零基础发愿背诵金刚经。我在发愿之前几乎就没有读过金刚经,当初为了对治自己的懒惰习气,于是发了这么个愿。发了这个愿就不可妄语,何况自己已经受戒,所以下定决心必须背下来。最初不知道怎样背,就一段一段往脑子里灌,就是为了背而背诵。因为背诵的不如法所以梦中得师父开示:背金刚经只管用心去读,背金刚经不可着相。虽然好长时间才领悟师父的.意思,也走了不少弯路,但是真的尝到了背金刚经的甜头。为什么提倡背诵呢?因为背诵时必须心无杂念,并且全神贯注的读准每一个字,否则你背不下来,所以每一个字都有摄心的力量。背诵有了一定基础后,你坐在那就是不张嘴,金刚经 -也会像甘露一样从心里往外涌。

  背诵的时候只是读诵,心里没有背金刚经的我,也不执著我此刻在背金刚经。有时候读着读着,这句 -的意思就忽然涌现出来了。明白一句佛法是为了在生活工作中去落实,以无我之心去面对生活。如果读诵金刚经真正有了智慧,那么面对别人的诽谤和辱骂,不会火烧功德林的。我的表达能力有限,讲了这么多,其实只是希望能有更多师兄加入到背金刚经队伍中来。有的师兄可能觉得背诵金刚经很难,其实我觉得并不难,只要肯发心和每天坚持,背下来只是时间问题。背 -就是消业障的过程,背下一段有一段的利益。努力背诵金刚经,功夫却在 -外。我的记性并不好,有时候背一段要好几天。我相信以我这样的记忆力都可以坚持,师兄们如果发心背诵应该比我快的多。有一点感悟也不私藏,所以与大家共享。

  莫道金经深奥难,千载难逢莫等闲。一心持诵无数遍,洗净尘垢心光现。悟佛真理去知见,解悟实相一瞬间。

  自性众生自性度,自性佛道自性成。自性本具如来藏,乌云散去月自明。

  若人领悟金刚经,哪怕只有一四偈。随缘为人去解说,即帮如来担家业,遐满人身佛子行。

  劝众要持金刚经,只为众生悟真理,不被假相所迷惑。追逐假相求佛法,永远不懂佛所说。

生活上的《金刚经》般若

  社会上一般人都很喜欢《金刚经》,因为《金刚经》在学术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无论高僧大德或是一般社会大众,都以受持研究《金刚经》为学佛必备的功课。下面是生活上的《金刚经》般若,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离开生活就没有般若,也没有空。今日佛教最大的毛病,在把佛教与生活分开。信佛教信了几十年,但贪、嗔、痴还是非常的重;深入经藏的道理能说一大堆,但对人我是非得失就是不能放下。这个般若,并非一定要关在般若关中才有般若,并非在念《般若波罗蜜多经》时才有般若,般若乃是从吃饭穿衣之中而来,由行住坐卧之中而来,在平常待人接物处世之中就要有般若。

  在禅宗,经常有人因参话头而悟佛法。龙潭崇信参访 -道悟禅师,一住就是二十年,但他认为没有得到一点佛法,于是就去告假离山。

   -禅师就问他:

  “你要到哪里去呢?”

  龙潭回答说:

  “我要去参访佛法。”

  “这里就有佛法了,你还要到哪里去参访呢?”

  “我来了十几年都没听到你为我开示佛法,这里怎么会有佛法呢?”

  “哎唷,你可不能打妄语呵!” -禅师说:“怎么说我这里没有佛法呢?平常你端茶来,我就接过来喝;你拿饭来,我就接过来吃;你向我合掌问讯,我就向你点头回礼;这些处处都在告诉你佛法,怎么说没有呢?这些就是佛法,就是生活中的般若啊!”

  “哦!这就是般若啊!”龙潭说:“让我想想看。”

   -禅师说:

  “你不能想,想就有分别心,就不是般若了。”

  龙潭言下终于大悟了。

  所以在生活里,处处都有佛法,处处都有般若。下面我要向各位介绍佛陀在世时生活中的般若,也就是《金刚经》所说的般若生活。《金刚经》的 -一开始就有般若, -云:

  “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这是《金刚经》开头的 -,我相信各位都有念过。一部这么有名而尊贵的佛经,开头尽说些佛陀洗足啦,穿衣啦,吃饭啦等等,生活上的琐碎事情,与金刚般若空性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如果一卷《金刚经》你能懂得,光是前面这几句话你就能悟道,因为这几句 -把《金刚经》中的般若风光都说尽了。

  譬如:著衣持钵,说明持戒波罗蜜;入舍卫大城乞食,说明布施波罗蜜;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说明忍辱波罗蜜;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是说明精进波罗蜜;敷座而坐,说明禅定波罗蜜。所以,佛陀在日常生活中就配合了六度去实行佛法。佛陀因奉行六度生活才证悟涅槃,和般若相应。因此,我们也应将六度实践在自己的生活当中。

  这段 -,是说明佛陀的般若智慧照耀著大家。“著衣持钵”,是手上放般若光;“入舍卫大城乞食”,说明佛陀从路上经过,每个人都可看到,是身上放光;“于其城中”,是眼中放光;“饭食讫”,是口中放光;“洗足已”,是脚上放光;“敷座而坐”,是通身放光;“尔时世尊”,是说在当时佛陀时时刻刻都在放着般若之光。

  我们要把佛法用在生活中,各位有了金刚般若,生活就可改进,等于一个人行走在黑暗的路途上的时候,忽然有了光明,就可以看清前程了。因为般若可以使我们从烦恼中得到解脱,从人我是非中获得自在。我们平常生活在人我是非、功名富贵之中;如果将般若应用在生活之中,这些事情就不会挂碍在心,生活情况就会大不相同。有一句话说:“平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一样的平凡生活,有了般若,生活就完全不同了。

  有了般若便能照见五蕴皆空,照见五蕴皆空就能度一切苦厄。譬如前几年有一场轰动世界的足球比赛,在巴西举行,观众有十万人以上。大家在看球的当时,有个人抽烟不小心,把旁边观众的衣服给烧着了。被烧的人感觉身体热烫就叫了起来。抽烟的人赶快就说:“对不起,对不起!”那人因为一心在看球,就说:“没关系,回去再换一件好了。”

  但是这位先生的衣服继续不断的燃烧而延伸到前排另一观众的`头发,这位观众被烧了就叫起来说,我的头怎么这样热?这个人赶忙回答说:“对不起,对不起!是我刚才抽烟不小心引起的。”那个头发被烧的人因为一心想看球,就说:“没关系,回去再买一个。”

  所以说做人只要专心一意,忘却自我,所谓用般若照见五蕴(我)皆空,对人我之间就不会过分的计较,对社会大众就不会争吵不休。如果能认识空,能得般若智慧,就能看出宇宙一切皆是假相。如能看出世间一切皆是假相,那何处有是非?何处有人我?何处有对待呢?所以般若是要我们远离分别,远离对待,如能这样,那就没有人我烦恼痛苦了。

  昨天讲禅,禅不易学;今天讲空,空不易懂。明天所要讲的非禅亦非空,而是要讲“有”。“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有黄金布地,有宝阁幢幡,有七宝池,有八功德水”,让我们“宁可起有见如妙高山,不可起空见如芥子许”吧!

  拓展阅读:《金刚经》背诵感悟

  末学想在这里以自己有限的智慧,和大家分享一些修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体会。因为修为有限,有不如法的地方请师兄们留言指教。

  背诵金刚经非常有必要!在背诵完楞严咒之后,我体会到了背诵经咒的摄心力量和照本子念的效果大有不同,就以零基础发愿背诵金刚经。我在发愿之前几乎就没有读过金刚经,当初为了对治自己的懒惰习气,于是发了这么个愿。发了这个愿就不可妄语,何况自己已经受戒,所以下定决心必须背下来。最初不知道怎样背,就一段一段往脑子里灌,就是为了背而背诵。因为背诵的不如法所以梦中得师父开示:背金刚经只管用心去读,背金刚经不可着相。虽然好长时间才领悟师父的意思,也走了不少弯路,但是真的尝到了背金刚经的甜头。为什么提倡背诵呢?因为背诵时必须心无杂念,并且全神贯注的读准每一个字,否则你背不下来,所以每一个字都有摄心的力量。背诵有了一定基础后,你坐在那就是不张嘴,金刚经 -也会像甘露一样从心里往外涌。

  背诵的时候只是读诵,心里没有背金刚经的我,也不执著我此刻在背金刚经。有时候读着读着,这句 -的意思就忽然涌现出来了。明白一句佛法是为了在生活工作中去落实,以无我之心去面对生活。如果读诵金刚经真正有了智慧,那么面对别人的诽谤和辱骂,不会火烧功德林的。我的表达能力有限,讲了这么多,其实只是希望能有更多师兄加入到背金刚经队伍中来。有的师兄可能觉得背诵金刚经很难,其实我觉得并不难,只要肯发心和每天坚持,背下来只是时间问题。背 -就是消业障的过程,背下一段有一段的利益。努力背诵金刚经,功夫却在 -外。我的记性并不好,有时候背一段要好几天。我相信以我这样的记忆力都可以坚持,师兄们如果发心背诵应该比我快的多。有一点感悟也不私藏,所以与大家共享。

  莫道金经深奥难,千载难逢莫等闲。一心持诵无数遍,洗净尘垢心光现。悟佛真理去知见,解悟实相一瞬间。

  自性众生自性度,自性佛道自性成。自性本具如来藏,乌云散去月自明。

  若人领悟金刚经,哪怕只有一四偈。随缘为人去解说,即帮如来担家业,遐满人身佛子行。

  劝众要持金刚经,只为众生悟真理,不被假相所迷惑。追逐假相求佛法,永远不懂佛所说。

《金刚经》的般若之义

  《金刚经》不仅在中国佛学中体现其元典精神和思想价值,从中国文化史的视野来看,它的影响关涉到僧俗各界,渗透到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金刚经》提出“降伏其心”,就是要降伏我们内心的不安定因素。

  般若之义,能明,能照,能了,能知,能用。

  只有成佛的究竟一切种智慧,才是究竟透彻的般若。

  般若义,也称实相无相义。义是指正义,即非邪义,故佛讲八正道。

  宣化上人开示:无论学小乘佛法,还是学大乘佛法,都要学八正道。

  佛讲《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以是义故。此义当,是指般若而讲,也称为无相义。

  比如,你饿了,你有这种智慧,你才能知道人家饿了?你有这种智慧,你才知道,所以才要吃饭。

  人如果饿了,达到什么程度,你具备这种智慧,就知道饿到什么程度,必然会饿死。

  在比如,不管你心里有什么烦恼,你的.有这种智慧,你才能明白对方有什么烦恼。

  在比如,你无论看到什么事物,你只要具备这种智慧,你就知道那是什么。

  在比如,你无论看到什么事情,你只要具备这种智慧,你就知道这是正确,还是错误。

  在比如,你无论遇到什么事情,你只要具备这种智慧,你就知道这事情要怎么去正确的做。

  在比如,即使佛讲的法空,只要你具备佛的究竟智慧,你也能明白,怎么回事,怎么用。

  拓展阅读:《金刚经》与六祖惠能

  六祖惠能原是岭南一个樵夫,因为卖柴,路过街道,听到一户人家念《金刚经》,在心灵上产生了极大震动。从他后来见五祖时,与五祖两人的对话看来,惠能此时显然已开了智慧,只是没有大彻大悟而已,实在是宿慧深厚,来历不凡。

  随后,惠能取得那个诵经员外的资助,拜辞老母,便千里迢迢地来到靳州黄梅县东禅寺,参见五祖。经过一番往返考核,五祖对这位边远山区的年轻人,不得不另眼相看。于是就安排他到槽厂劈柴、踏碓。过了八个月多,五祖要传法退居了,就让门人各做一偈,以表自己在修证上的见地。惠能的偈子获得五祖的印可,并传其衣钵。在传法时,五祖又为惠能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大彻大悟。惠能发心求法到得法,都没有离开过《金刚经》。

  惠能的悟道偈,也充分体现般若性空的思想。般若讲性空无所得。《般若心经》曰:"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缍,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金刚经》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实无所得。六祖的悟道偈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阐明的都是同一实质。

  六祖后来在弘扬佛法时,总极力称赞般若法门。《坛经》说:"师升座,告大众曰: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又曰:"善知识,若欲入甚深法界,得般若三昧者,须修般若行,持诵《金刚经》,即得见性,当知此经功德无量无边,经中分明赞叹,莫能具说,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这是说持诵《金刚经》功德无量无边,持诵《金刚经》能入甚深法界,见性成佛。

金刚经的般若义理

  《金刚经》是国人最为熟悉的佛经之一,即使不是佛 -,即使从未读诵过本经,也往往听过这个经名。下面是金刚经的般若义理,欢迎阅读。

  一部《金刚经》,主要谈三般若的义理与实践。什么是三般若?即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般若难解,姑且以金刚为比喻。金刚至极坚固,万物无能坏,喻实相般若,生佛同禀,历千古而不变;金刚至极锋利,能截断玻璃等坚硬之物,喻观照般若,能断一切烦恼;金刚至极光明,喻文字般若,至极明白,能使众生断疑生信。

  广义的文字般若,即缘起性空的依正二报等有相之物,狭义的文字般若,即此部《金刚经》文字。此三般若义理,人人本具,个个不无。若能观照,当体全显。须菩提在佛通过搭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往还洗足敷座离言般若上,通达实相之理。自虽已解,愍大众未晓,为大悲心切,代众生问,如何安住真心?云何降伏妄心?世尊答须菩提之问,唯说如何降伏妄心,略去安心之法而不说,以真妄同源,降伏妄心,自然安住真心故也。佛说:应离相而行布施,即在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境上,不著于相(离开形相的执著)而行布施。

  虽说布施一度,而义含其馀五度,即财施摄本度,无畏施摄持戒、忍辱二度,法施摄精进、禅定、般若三度。弥勒菩萨偈云:“资生无畏法,檀义摄于六,”是也。世尊又说:应非相见佛,“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也就是说,若执著于相,就不能见到法身如来。如上说而行,即能降伏妄心。

  读了金刚经,知道了离我执四相的重要,至于如何实践离我相?佛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此句是整部金刚经的经眼。即全经的灵魂所在。明宗泐 -说:“此经以无住为宗。”就是说,在六尘境上无丝毫住著为宗。据《坛经》说,六祖惠能在此句 -上二次开了悟。

  “应无所住”者,即在六尘境上,起般若观照,当体即显实相般若。用唯识家的话来说,就是在缘起性空的六尘境,亦即依他起性上,离开偏计执性,即是圆成实性。“而生其心”者,即是在“无所住”的前提下,生起广行六度万行之心,无所住,是真空观,而生其心,是妙假观,二观圆融,即是中道实相观。所谓从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通达实相般若是也。

  由于众生无量劫来著相严重,会生起种种转计、疑惑,佛就通过与须菩提问答,为之破疑断惑,环环扣紧,步步深入,祛迷云于意地,朗慧日于性天。令行人断尽疑执、生真实信。获致“深信清净,则生实相”之目的。故蕅益 -说:“本经以断疑生信为力用。”实相本有,如演若达多,迷头狂走,本头仍在不失。今从迷返悟,姑且说实相生,实非昔无今生,乃不生言其生耳。此经正被圆教实教菩萨之机,旁摄通别二教权教菩萨之机。故云:“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

  拓展阅读:读金刚经的好处

  明朝正德年间有位皮匠叫严江,平日喜欢持诵《金刚经》。中年时,常去寺庙担柴做饭,更加精进修持《金刚经》,声声不绝地念阿弥陀佛圣号。到了六十多岁,忽然有一个月不吃饭,每天只喝一点水,没有饥饿的感觉,身体亦无有痛苦。他向别人说:“现在我的身心没有一点痛苦,非常快乐。”并清楚地讲出圆寂的时间。圆寂那天,劝告别人此经不可思议功德,要经常念诵。之后沐浴更衣,金刚跏趺坐,安祥圆寂了。遗体进行荼毗时,出现了许多舍利子,舌头犹如金刚石般烧不坏,成为坚固舍利,用手敲时发出锵锵的声音。

  获得人身

  《楗椎经》云:“为示 -时,击鼓敲楗椎,闻声获解脱,何况去听闻。”甚至旁生听闻佛法亦获得极大利益。如世亲论师的 -安慧,前世作鸽子时经常听世亲论师背诵般若经,死后获得人身,转生王族,依止世亲论师终成为班智达。《极乐愿文》中讲:乃至旁生以上人类以下,凡是聪明伶俐具有智慧者都是因往昔听闻过一句以上的佛法而得来。历史上记载了极多旁生听闻佛经,获得人身的公案。

  唐朝贞观年,并州石壁寺有位明度法师,平日参禅,喜欢持诵《金刚经》、《妙法莲华经》。有一对鸽子生活在殿堂的梁柱上,还孵出两只小鸽子,法师常用剩饭喂养它们,每天念《金刚经》发愿祝祷:“以我诵经的功德力,希望小鸽子脱离痛苦的恶趣,获得人身。”小鸽子逐渐长大。有一天,它们学起飞时,一同掉在地上死了。明度十分感叹,一边念《金刚经》为他们超度,一边将尸体埋葬。十天后明度梦见两个小孩对他说:“我们以宿世的罪业转为鸽子时,每天听师父诵《金刚经》,依此功德力,现在获得人身,在南方距离此地十里某家投生,非常感谢。”做了这样希有之梦。

  十个月以后,明度按所说的地址寻找,果然在某家生了一对孪生兄弟,咕咕噜噜的哭声就象鸽子在叫,他喊一声:“鸽儿”两个婴儿应声回头。一年以后,鸽子的习气没有了,开始学习人语。

  降伏湖神

  降伏是瑜伽士慈悲之心调化恶劣众生的殊胜方便法。如今时代,有许多人误解降伏法的'含义,妄图以嗔恨心诵持猛咒制伏邪魔,这种南辕北辙的修法显然不合理,若深明教义,依法如理而行,生起慈悲心,至心念诵《金刚经》即可降伏一切鬼神。

  在晋朝时,扬州江畔有一坐亭湖神庙,传说湖神嗔心很大,非常凶恶,若有众生接近此地立即葬命,若是空中飞禽飞到此地上空便坠落于地,附近的众生无不畏惧。当时有一位修持多年密咒的僧人,能降伏种种邪魔。他来到亭湖庙,摆设降伏用的法器食子,准备诵咒诛伏湖神,不料忽然暴死。他的上师得知 -死亡的消息,非常忿怒,立即赶到亭湖庙作法,湖神的嗔心入于他的心间,使他的头裂碎,脑浆四溢,也暴尸于此地。

  与两位密咒师同住一寺的小沙弥,平日专持《金刚经》。听说师徒二人先后被湖神害死,便决定降伏此非人。师兄弟们都很担心他会死于非命,劝阻再三,然而沙弥意愿已定。他来到亭湖神庙开始诵经,不久见到一个身如山一样的怪物,眼光如电、青面獠牙、狰狞恐怖,还不时现出种种神变,众多虾头龟面的兵卒,手持利刃口出怪声,张牙舞爪,声势浩荡地来到小沙弥面前。但是小沙弥却神色泰然,诵经的声音越来越大,张牙舞爪的兵卒听到后无不抱头鼠窜。此时怪物变得乖乖的,右膝着地,双手合掌恭恭敬敬聆听法音。沙弥念完经,问道:“你是何怪物,长得如此凶相?”湖神回答说:“我是湖神,因前世业力而感召今生恶报。”沙弥疑惑地问:“为何两位法师都被你杀害,而你在我面前却如此恭敬呢?”湖神说:“想以嗔恨心降伏我,因而杀害他们。而您诵经威德力超胜我的魔威,所以恭敬听经,愿忏悔恶业早日获得人身。”说完向沙弥顶礼而去。

  第二天清晨小沙弥就回到寺院。大家惊奇地问他是否降伏湖神,他将全部经过告诉他们,大家无不欢喜赞叹《金刚经》的威德力不可思议。此事传遍了远近,凡听到的人都合掌赞叹生起信心,发心念诵的人越来越多。

  往生净土

  本经是诸佛的心髓,三乘圣者的如意源泉。《般若摄颂》云:“谁求声闻独觉果,乃至法王如来果,皆依般若法忍得,离此恒时不可得。”不论修持哪一种法门皆应闻思般若教理,才能遣除相续中的恶见,树立正见奠定坚固的基础。上师法王如意宝说:“因为大般若空性的正见是大小乘显蜜一切佛法的基础……”由此可知依此经修持极为殊胜,尤为忏罪、往生之最胜法。

  唐朝鄜州宝林寺比丘法藏,慈悲济人,精进修持佛法。于隋开皇十三年,买卖衣钵、佛像等物挣了一批钱,在洛交县苇城建造了一座寺院,有僧房二十余间,青砖硫璃瓦修建的宏伟大雄宝殿,一丈六尺高的观音像栩栩如生,倍及庄严,并且书写了八百卷的佛经。

  唐武德二年,他身患重病,昏迷了一个月,见一身穿紫色衣服的金刚神手持一卷经,对他说:“你一生中建造寺院的功德很大,但买卖衣钵等造下严重的罪业,由于善恶掺杂,死后将堕入恶趣。若能发愿书写我手上这部《金刚经》,罪业就能消灭,病也会痊愈。”于是法藏发愿抄写此经,因为病情严重,便交代 -说:“将衣钵卖掉,书写一百遍《金刚经》,施送一切僧俗读诵。”说完去世了。来到冥府,阎罗法王在高高的宝座上面严肃地问道:“师父,你一生作过哪些功德?”法藏比丘坦然地说:“建造塔寺,书写一百遍《金刚经》,送给一切僧俗读诵。”阎罗法王合掌说:“法师所作功德很大。”便命鬼卒拿取功德薄亲自查找,记录的功德与法藏比丘所说一致。阎罗法王欢喜赞叹地说:“希望法师返阳后精进修持《金刚经》,并劝大众读诵。”法藏比丘复活之后,昼夜六时精进,广泛弘扬此甚深经典,引导善男信女读诵授持。

  法藏比丘九十九岁那年正月十五日,邀请很多净戒僧人书写《妙法莲华经》、《金刚经》。一生中所作的功德圆满,离开人间之际身体端坐而作偈:“今年九十九,看看无所有,更莫问如何,凭空打筋斗。”此时空中彩虹萦绕,花雨纷纭香气弥满,阿弥陀佛灿燃而现接引法藏比丘往生西方极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