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导游词介绍甘南


用导游词介绍甘南

用导游词介绍甘南

甘南的导游词范文

  甘南的导游词大家怎么样写呢?你是怎么样写的?大家一起看看下面哦!

  甘南的导游词范文1

  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是集石窟艺术、祁连山风光和裕固族风情于一体的旅游区。石窟始建于北凉,由胜果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上、中、下观音洞七处组成,共有70余处窟龛。马蹄寺石窟是一规模宏大的石窟群体。它包括七个小石窟群,迤逦近三十公里,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民间传说天马下凡时一蹄落在了这里的一块岩石上,踩下了一只蹄印,寺院由此而得名。马蹄寺石窟群,包括千佛洞、南北马蹄寺、上中下观音洞和金塔寺七个小石窟群。每个小窟群,多的有三十余窟,少的有两窟,总共有七十多窟。

  这些石窟中最早的建于晋代,是敦煌人郭某及其 -所凿,先为郭的隐居讲学处,后人增塑像佛,鼎盛时期曾有僧众三百多人。

  到了明朝永乐年间改名普光寺,寺内原存的金鞍、龙袍,系清代乾隆赐给的御物。马蹄石窟由于历史悠久,同敦煌的莫高窟、安西的榆林窟齐称为河西佛教胜地的三大艺术宝窟。

  马蹄寺石窟群,从东晋以来,历经北魏、北周、隋、唐、宋(西夏)、元、明、清、民国到现在有1600多年的历史,它是省历史悠久、艺术价值很高的文物古迹之一,马蹄寺石窟的独特之处在于千佛洞有500多个摩崖佛塔窟龛,规模宠大;是体验草原游牧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

  马蹄寺,也叫普光寺,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距今已逾1600年,然而令人痛惜的是,由于当时的北方军阀割据,混乱一片,加之历代王朝更替,战火绵延,马蹄寺原有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多被毁于战火之中,这其中就包括金塔寺、千佛洞、南北马蹄寺、观音洞以及众多石窟等。

  马蹄寺在北凉时期,最早为汉传佛教寺院,后来逐渐成为藏传佛教寺院,属于藏传佛教格鲁派青海东科尔寺的属寺,寺院自建寺以来,香火就极为鼎盛,最盛时的僧众可达1000余人,而建国初期僧众也尚有50余人,足可见历史上马蹄寺的辉煌。

  马蹄寺的又一次被破坏发生在动乱的十年XX时期,不仅寺中石窟、壁画、佛像几乎被毁坏殆尽,而且石窟外的建筑则更是荡然无存。马蹄寺所存的三十三天石窟、马蹄印石窟、藏佛殿石窟、胜果寺、千佛洞石窟等,多为改革开放之后重新修复,而寺中主要的建筑如大雄宝殿、站佛殿、观音殿、药殿等多为明万历年间旧迹,实为不幸中之大幸,这些殿阁虽经历百年风雨侵袭,但仍巍峨屹立于百丈悬崖之上,令人不禁惊叹古人卓越的建筑技艺,给人以视觉与心灵的巨大震撼,而寺中收藏的晋代的站佛、北魏时的文殊菩萨宝剑、清康熙帝的龙袍、乾隆帝的马鞍等众多文物,更令人感叹历史风雨沧桑和马蹄寺曾有的辉煌。

  甘南的导游词范文2

  各位团友大家好!

  很高兴能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相聚在我们拉卜楞寺。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旅行社向各位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

  有句话说得好:前世几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或许相聚就是一场缘分,既然有缘就让我们彼此来认识一下吧!

  在我旁边的这位是司机林师父、,他有着丰富的驾车经验,在他的护航下大家进可将两颗心交给我们,一颗是“放心”交给我们的护航大使林师父,另一颗呢是“开心”就交给我吧,我是各位本次的导游……,大家叫我小郭、郭导、小导都可以,怎么顺口怎么叫吧!

  其实旅游是件很开心的事,话说旅行不必在乎其目的,只需在乎沿途的风景及看风景时的心情,所以希望兰州的好山好水能给各位带来一份好心情,那么在整个行程中如果各位有什么需要帮助的,请尽管来找我,我会竭尽全力地为大家服务,同时也希望我的工作能得到各位的支持与配合,在此预祝大家在兰州玩的开心!

  希望这次行程就像我的名字一样,热烈欢迎大家的到来,然后玩的欢欢快快,吃的欢欢欣欣,享受的欢欢畅畅……,总之希望大家一切愉快,谢谢~

  位于夏河县城西1公里处,大夏河将龙山、凤山之间冲积成一块盆地、藏族人民称之为聚宝盆、拉卜楞寺就坐落在聚宝盆上。它与 -的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扎什伦布寺、青海的塔尔寺合称我国喇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拉卜楞为藏语“拉章”的转音,意为佛宫所在的地方。

  寺庙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有18座金碧辉煌的佛殿,万余间僧舍,崇楼广宇,鳞次栉比,金瓦红墙,气势非凡。其中,以六大扎仓最为著名。

甘南导游词范文

  在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甘、青、川三省交接处,有一片广袤而神秘的土地,合作市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片绿草如茵、地阔天空的土地上,被誉为高原明珠。

  一、地理概况

  合作市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北部,是甘南藏族自治州首府,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藏区唯一设立的县级市,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南端,甘、青、川三省交界处,位于甘肃省西南部,地理座标东经102°54′,北纬39°59′。国道213线和省道306线环城而过。北距甘肃省会兰州250公里,南距四川省会成都860公里。全市总面积2670平方公里,其中草场面积246.7万亩,林地面积56.97万亩,城区总面积12平方公里。

  合作市于199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1998年1月1日正式挂牌运作。全市现辖6个乡4个街道办事处,合作市总人口8.1万人,其中藏族人口4.4万人,占54%,辖区平均海拔2936米。气候属高阴湿区,地形复杂、河流众多,生物种类丰富,自然景观雄奇壮丽,风土人情浓郁,有丰富的草原、水利、旅游等资源外,还蕴含着丰富的矿产,夏季

  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形成湿润凉爽的气候特征,是夏季旅游避暑的好去处。

  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内地通藏区进行茶马互市的主要贸易点,是东进西出、南来北往的必经之地,是古代“丝绸南路”联络西域、 -、印度、接通中原和西蜀的重要中转站,是内地通向青藏高原的门户,也是唐蕃古道上的重要纽带。在西部大开发的有力形势下,这里成为发展藏区经济、振兴藏族社会的前沿阵地。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就把这里誉为“藏区进入现代化的跳板”。合作市位于甘肃省西南部,自古以来就是甘、青、川藏区唐蕃交往的重要门户,是历史上藏汉交流、东进西出、南来北往的商贸集散地。

  二、历史沿革

  据史料记载,合作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唐蕃交往的重要门户,藏汉交流东进西出、南来北往的商贸集散地。夏商周乃至秦汉,合作境域为羌人游牧之地。春秋战国时期,合作就是古西羌首领无弋爰剑建立的'羌族政权的北塞重镇,而无弋爰剑则因最早将农牧业生产技术自秦地传入青藏高原东部而著称;两晋南北朝时,东北鲜卑人吐谷浑率族人南下与甘南地区羌人杂居并逐渐统一羌人部落,立国号为吐谷浑。西魏北周相继在合作北部设置河州枹罕郡,合作地区北部属其辖,在合作南部设置洮州美相郡,

  合作南部地区属其辖。隋代统一全国,废州设郡,逐吐谷浑至青海。唐代,合作地区北属河州,南属洮州。中唐时期,游牧民族吐谷浑在北距合作80公里的枹罕地区建都立国,并开辟打通了历史上著名的西连西域、 -和印度,南接中原和西蜀的“丝绸南路”。此时内地迁徙罪人至甘南地区屯田守边,在合作市北部合作寺院筑军城一座,后人称“江卡拉城”。合作市区南部和北部至今垦田遗迹多处犹存。宋代吐蕃唃斯啰统一甘青藏族部落,在合作市地区东部红山底修建寺庙,以宗教制约 -。

  明代中期,吐蕃军队军官玉察后裔勒家鲜兄弟率部到达此地,兄居合作,弟住扎油,相继定居藏族部落。自此以后,合作地区藏族部落逐步定居,各据一方,逐渐形成部落联盟。清代,随着藏传佛教的兴起,各地相继建起寺院,逐步形成政教合一制度。

  清末民初,合作地区名称“黑措”,意为“羚羊出没的地方”。新中国成立后,合作属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全藏著名的藏传佛教六大宗主寺之一拉卜楞寺所在地)管辖。1953年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 -成立时,就选定了四周岗阜罗列,低山环抱,地势平坦宽阔的沉积盆地黑措为州府驻地。1954年,由甘肃省设计公司对城区建设作了初步规划后,于1955年开始全面建设。历时一年后的1956年5月,州人民委员会所属部分机关率先从夏河

  拉卜楞迁来此地办公,镇名亦同时改为合作,既取藏语谐音,又象征民族团结、和睦。1956年鉴于合作的地理位置优势,将州府从夏河拉卜楞迁入合作,因其地属夏河县,定建制为“合作镇”,由此合作成为全州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自治州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州府合作在甘、青、川安多藏区的政治、经济地位日益突出,州委、州 -以战略和发展的眼光,为了进一步加大民族地区改革开放的力度,及时向中央和省上提出撤镇设市的请求。199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省人民 -通知设立合作市,经过筹备,合作市于1998年元月1日正式挂牌成立,合作改镇设市,从此,合作进入了一个历史的新阶段,拉开了现代化草原新城的建设序幕。

  三、旅游服务

  合作旅游资源丰富,异彩纷呈,是丝绸之路河南道和唐蕃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汉藏文化的结合部,是典型的青藏高原自然、人文资源的缩影,旅游资源类型全、品位高、功能齐、特色浓和原始性、神秘性、多元性著称于世。地域辽阔,历史悠久,自然风光绚丽多彩,藏族文化古朴神秘,民俗风情浓郁独特,历史遗迹底蕴丰厚。其独具魅力旅游资源已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和中外游客的青睐,被誉为美丽神奇、纯净圣洁、世人仰慕的人间仙境——香巴拉。

甘南郎木寺导游词

  位于碌曲县城南90公里处的郎木寺乡,西倾山支脉郭尔莽梁北麓的`白龙江畔,地处甘、青、川三省边界。郎木寺为藏传佛教寺院。

  “郎木”为藏语“仙女”之意,因其山洞中有石岩酷似亭亭玉女,民间谓为仙女所化,故名。

  寺后林荫深处有一虎穴,藏语称“德合仓”,故该寺之名可译为“虎穴中的仙女”。

  郎木寺与四川境内的格尔底寺隔白龙江相望,早年曾盛极一时。1969年被毁,现得以逐年恢复。寺前有一山色,形似僧帽,寺东红色砂砾岩壁高峙,寺西石峰高峻挺拔,嶙峋嵯峨。山下大片松林葱茏茂密。本文由整理提供

情归甘南情归甘南散文

  初到甘南,便被绿色包裹,那层毛茸茸的外套穿在山的身上,再合适不过了。一望无垠的草地,在明媚的阳光下铺开,头顶上飘着几朵雨做的云,时不时挤出点水分,慰劳一下我们这些远方来的客人。大地上点缀着悠然吃草的羊群,还有几头笨重的牦牛在附近走来走去,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流从草地中央淙淙流过,河边有个美丽的姑娘骑在马背上,手挥长鞭,后面牵着一头棕红色的雏驹,缓缓从远处走来,车上的小伙子们早已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打着口哨,齐声起哄,招呼着这位可爱的小卓玛。

  远山上零星地点缀着几处木屋,灰黄破旧的颜色昭示出古老的存在。门前的细绳上还晾晒着五彩的夏衣长裙,在风中舞动如经幡一样的神圣。周围的远山上站着一圈木制的栅栏,四处几乎看不见人的踪影,只望见山与天紧密相连,天边还有黛青色层层叠叠的山峦。那条人迹罕至的小路似乎没有尽头,走了很久,还是一片平铺的大草原。听当地的牧民说,翻过这座山,还要走好久,才能到郎木寺,那是一个山峦重叠、翠柏长青、人文环境十分优美的风情小镇。而我们,不能那么任性地与时间抗争,所以要赶在天黑之前到达拉卜楞寺。回去的路上,暮色已经笼罩住整个旷野。炊烟掺和着空气中的水汽四散弥漫开来,晚归的鸽子扑棱着翅膀在头顶飞过,山头上的翠柏直指辉煌的天空,太阳慢慢变红,像一个皮球似的,在山顶上慢慢西沉,霞光中的草原像披上了五彩的锦缎,美若世外桃源。

  来到拉卜楞寺,已经到了晚饭时分,到处可见一脸虔诚的僧侣,身着绛红色的长袍,在夏日的黄昏里肃穆庄严地走动。他们踩着沉重的大地,托起超生的涅槃,让众多的苦难在他们身后蔓延成柔软的 -,在每个日出黄昏,幻化成声声发自深处的梵音。徘徊在大红柱子林立的转经长廊前,去小心翼翼地转动那一个个从来都不曾停止转动的转经筒,灵魂似乎在冥冥之中被牵引,期待生生世世的平安与幸运。

  回去的路上,有一排农家小院,几乎无一例外地专营各色面食和地方特色小吃、炒菜以及他们本地最出名的羊肉手抓。我之所以选在那家小店吃饭,是因为他们做生意的方式很特殊,店门口有许多帆布凉亭,靠路边有个卖各色饮料的小摊,店主一家都忙着招呼店内的客人,并不怎么常常守在饮料摊前,卖完饮料的钱都夹在摊前的夹子里,毫无防备地扔在那,有人买东西了才去招呼。而他们自己的.手机都放在客人吃饭的桌子上,压根就没想过这样会很不安全。店主家有三个小姑娘,老二和我儿子同年,都是学龄前儿童,一看见她就觉得特别亲切,她也喜欢冲我笑,每次都趁我不注意的时候偷偷看我,和我的目光相撞以后,就露出尖尖的小虎牙腼腆地微笑,她最可爱的是脸上那两点纯天然的高原红,衬托出了一种原生态的美丽。三个孩子在人群间来回穿梭令人心暖,而店主夫妇忙碌的样子也特别令人感动,他们会时不时地忙中偷闲,用我们听不懂的藏语亲密交谈,互相之间信任的眼神告诉我们,他们共同营造的幸福就在眼前。我会禁不住去想,每当夜幕降临,客人相继散去的时候,他们会不会数着每天的收入,享受孩子们承欢膝下的快乐呢?我们坐了好久,天色已经晚了,我还舍不得离开。就在起身要走的时候,店主夫妇还特热情地争相挽留,说我们回去城里太热,多坐会凉快。那个时候真的特别动容,因为这是平生第一次,在我吃完饭好久,店家没有急着收拾碗筷,暗示我早点离开。

  去过甘南,回来的路上特别有一种擦肩而过的淡淡忧伤,它萦绕心头,挥之不去。那广袤的大草原、洁白的羊群,暮色中急着回家的鸽子,飘在草原上空袅袅的炊烟……而尤其是挥着长鞭的姑娘和当地淳朴的民风,都定格为心中永远不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