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叹人生悲凉的古诗
(一)
有志曾经几十年,风吹一夜竟时迁。
桃枝烂漫悬山谷,枫叶凋零掉水川。
昨日红颜情谊薄,今宵知己泪花连。
青春不再韶华去,落下孤单谁可怜?
(二)
草木深深鸟别离,人生得意总来迟。
螳螂育子餐中苦,吴市吹箫街上悲。
赚够钱财尘土掩,养成儿女子孙遗。
难言一辈忧愁事,善虎缘何遭犬欺?
(三)
举杯畅饮笑阎罗,不慕功名唱晚歌。
半辈青春知百味,满怀壮志折三波。
痴迷权贵终虚职,浪漫江湖也挂戈。
采菊东篱还得意,何须悔恨叹蹉跎。
(四)
相见时愁别也愁,良宵苦短白花头。
春声吸引林中鸟,船笛招来江上鸥。
何况红尘多故事,恰如长夜梦风流。
今朝豪饮蹉跎酒,为抑相思醉一楼。
(五)
昨夜哀声今又起,心生烦恼不言中。
满腔热血难成梦,万丈深渊易落空。
晨起东山升暖日,夜来西月像弯弓。
劝君莫怨春光少,但愿花开与梦同。
(六)
男儿何必哭春秋,成败只当世上游。
晨望东山红日起,夜悲南海暗礁浮。
如今财运愁无路,往昔官场泪满楼。
身出农家多坎坷,一怀壮志也知羞。
(七)
男儿不必哭春秋,胜败权当世上游。
眼望东山红日起,面朝南海暗流忧。
空怀斗志追晨梦,异想峥嵘叹北楼。
欲搏疆场老无力,有心报国恨悠悠。
(八)
年少能将岁月移,豪言壮志几无知。
上天银岸随横渡,入海苍龙敢驾骑。
邻里 -因祸起,心中伤害有谁医?
几经奋斗难圆梦,坎坷人生该反思。
(九)
看破红尘心坦然,功名淡泊赛神仙。
飘零枯叶秋山落,浪漫痴情云夜牵。
新月似钩沉水底,残阳如血挂西边。
-厚禄谁归我?痛饮三杯不问天。
(十)
多年生死谁知晓,面对阎罗总出招。
琼阁仙山春色秀,悬崖峭壁白云飘。
江南美景园中享,塞北新闻海上聊。
梦里泉州千百度,醒来人在洛阳桥。
(十一)
人间冷暖挂心中,十几寒窗立志同。
昔日虚怀华发汉,如今落泪白头翁。
激情奋起功名远,感慨奔来事业空。
都说男儿无出息,牢骚满腹可怜虫。
(十二)
世间冷暖记心中,自古少儿寻梦同。
昔日寒窗思国事,如今落泪陷贫穷。
豪情万丈功名远,感慨多年业绩空。
坎坷人生难际遇,百无一用是书童。
余秋雨散文的“沧桑感”
余秋雨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学者、作家。关于余秋雨散文的“沧桑感”主要体现在哪里?
余秋雨散文在海内外掀起一股又一股热潮,历经十余年不衰;他的书被盗版者疯狂地一版再版,以千万难以计其数。当然盗版者的行为除了为其牟去暴利外,也向我们证明了这位散文家的文化魅力。那么余秋雨的散文为何具有如此大的魅力呢?海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明确的阐述。我也非常喜欢余秋雨的散文,它能使人感受到灵魂的震撼,精神的洗礼,心灵的升华。让我从中读出了中国丰富的文化内涵,读出了中国文化人身上的良知和意志力,更读出了一份独特的沉甸甸的“沧桑感”。正因为此,余秋雨认为其散文“比过去写的任何文章都显得苍老”;正因为此,其散文让人久久玩味但总觉得余意未尽;也正因为此,读者从中获得了知识真理的同时也获得了不少人生的感悟。
他的散文以敏锐的历史感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从独特的文化视角以一个文化人的口吻讲述历史上的人和事。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他以诗意的文字和理性的提炼,让读者往往陷入一种沧桑的氛围、感受独特的美。在他的散文中体现出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沧桑。沧桑是和永恒联系在一起。事物、真理只有经过沧桑的提纯才可能得以永恒。余秋雨思索、探求、表达的主题是文明,写作的内容是对文明的张扬和野蛮的鞭挞以及二者斗争的过程。文明本身就是在历史长时间的沧桑变化之后的真理的沉淀积累,其结果是人类文明的东西越来越多,野蛮的东西逐渐减少。 -的光泽在历史长河的冲击洗刷中变得明确清晰,蒙在其上的污垢或压制的强权最后被洗刷或埋没,从而表达文明的永恒主题。人生的沧桑是个人在坎坷经历之后人生处于低潮时对事物冷静沉思之后的感悟。这种感悟往往是人生态度的转变,人生经验的增加。于文人而言,常转化为文明的一种成果。这两者之间又存在着联系和转化:个人必然要从历史的沧桑中吸取养分,而历史的沧桑是由许多个人人生沧桑的成果有机组成。两者互为源泉,互相借鉴吸收。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沧桑实际是一种“扬弃”的过程。余秋雨恰是在散文当中表现了对文明的“扬弃”。“扬弃”之后剩下的东西便为现在的永恒,再去经历后代“扬弃”。此外,余秋雨散文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形散”与“神聚”的结合。他的笔虽然如同奔马,纵横驰骋,叙事、联想显得自由自在、游刃有余,。但散文在描写自然景观、语言特色方面总是贯串着这样的思想线索——低徊、感伤的历史氛围,给读者形成一种“沧桑感”的意境。下面我仅以自己熟读的几篇文章管窥其一斑,试对其“沧桑感”做简略的分析。
一、历史性题材造就“沧桑感”的质地
余秋雨散文的核心是“文明”,其表现形式是“历史文化散文”。为什么他要选择历史性的题材呢?因为文明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人类经历了蒙昧、野蛮、文明三个阶段。虽然相比前两个阶段,文明到目前的时间很短,但也有了五千年的时间。文明就是在这个五千年的时间通过漫长的时间积累而成。要表现文明的主题就必须将其放在历史当中才能施展开手脚,只有弄清它的“来龙”才能预测它的“去脉”,所以余秋雨选择了历史性题材。但我们亦要明白,他想弄清过去,并不是要 -过去,而是以此来解释现在,导向未来。而“沧桑”作为历史的本质特色,谁也无法将它摸去。这就好像他当年游西湖。他觉得西湖山水与历史牵连得过多,象征性过浓,难以贴近。于是跳入湖中去游泳,去贴近。可上岸后一想,“我是从宋代的一处胜迹下水,游到一位清人的遗宅终止的,于是,刚刚抚弄过的水波就立即被历史所抽象。”既然这样,与其将它摸去,不如在它之中展开对文明思索的步伐。历史便成为他最佳的选材,沧桑也就处处闪耀于他的散文,《道士塔》就是此类作品的代表。
敦煌文明的发现、保存、研究过程本身就充满沧桑曲折,让我们体味文明的肯定与否定。敦煌文明是中国古老文明的象征,那时的中国气吞山河,傲视东方,何等繁荣强盛?四夷无不顶礼膜拜。可惜它的发现却是中国落后世界之时,而且又是被可怜卑小的王道士发现的。这么一堆能够震惊世界的`文明在已经世事沧桑、日益衰落的中国将何去何从?中国官员客厅里的“茶香缕缕”和外国文化强盗在沙漠里的“股股炊烟”决定了它最终的出路。那些自诩为“文明研究者”的西方殖民者以野蛮的手段掠走了文明,并且他们宣称从王道士手中骗走文物是一种对文物的保护。的确,中国的官员也知道它们的价值,怎么不保护呢?相对而言,当时落后的中国属于蒙昧,野蛮战胜蒙昧是自然的事情,然而野蛮掠走了文明,是否也就等于战胜了文明呢?随着时代的推移,事情又发生了变化。日本学者在大会上说:“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中国的敦煌学研究者并没有太多的激动,只是走过道士塔时,默默望了一眼,这便是文章的答案。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文明终究会战胜野蛮、蒙昧。文章在对事件的叙述中,自然地使读者展开了对历史背景的想象,在历史长河的沧桑变化中,我们体味到了文明的骄傲、失落的悲痛,得出的却是一个永恒的真理:文明定会战胜野蛮。要表现文明这样的大主题,只有放在历史的长卷中才能一览无余。
二、文明的发展或消亡的过程构成了“沧桑感”的核心内容
余秋雨散文中对人类文明的特别关注是其所肩负的主要使命和灵魂,这一点已得到了众人的公认。人类自从产生于地球后,经过了几百万年的进化,终于进入了文明时代。人类在地球上所创造的最大的成果就是文明,人类的最大进步就是以文明不断克服自身本来所具有的野蛮。马克思说:“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从广义上讲,人类产生的一切成果称为文明,从狭义上讲,文学意义的东西称之为文化。其实,我们可以从余秋雨的几部散文集中发现:他的研究重心是由文化发展到文明,从中国延伸到国外。无论是文明,还是文化,都有其自身发展的历史和规律。他的散文在叙述这些文明时无不倾泻着沧桑的感慨。而文明一旦产生,就具有了活气,就是一部动的历史,沧桑便跳跃于其间。
且不说文明在精神意义上传递的过程是何等艰辛曲折,便是让承载文明的物质东西流传至今也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古人说“文以载道”而文章又有自己的载体,主要就是书本。可以说,收集先人的书本就等于传承他们思想上的光辉,然而藏书的艰辛与劳神在余秋雨的几篇散文中都可以看到,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风雨天一阁》。说白了,天一阁只不过一位封建官僚所办的藏书楼而已,但余秋雨却以光着脚、“背躬曲膝、哆哆嗦嗦”的形象踏入这座楼。因为纵观这座楼几百年的历史,实际上它已成为“一种极端艰难、又悲怆的文化奇迹”。建楼的开始是辉煌的,范钦做着 -,家里也很富有,然而,它也预示着家族将要开始一场绵延数百年的接力赛,预示着一场数百年的苦役。他的遗嘱很奇特,责任、权利分的很清。而以后为了保护这座楼又立下了许多十分严格的规定。它的命运似乎黯淡,并终于造成了悲剧——为了看书而嫁给范家的钱绣芸姑娘至死也没有看到一本书。但到清代,它迎来了早应属于它的辉煌,黄宗羲来了,乾隆皇帝多次嘉奖,似乎它本身存在的意义已显现了出来。可是到了近代,它的命运终于走到了尽头。天一阁作为藏书楼只剩下一座楼,而无藏书了。它的使命结束了,范氏家族的使命也结束了。然而为了保存这些书所付出的代价连作者都觉得“这个在藏书楼下生活了几百年的家族非常值得同情”。而什么使这座藏书楼巍然竖立数百年而不倒呢?是范钦具有健全人格的文化良知。这才是天一阁的真正基座,才是真正的“天一生水”如余秋雨的评价:它现在“作为一种古典文化事业的象征生存着,让人联想到中国文化保存和流传的艰辛历程,联想到一个古老民族对于文化的渴求是何等的悲怆和神圣”。在回味其沧桑经历艰辛的岁月时,也是对文化价值的一种肯定。
文明必须依附于物质的东西存在,可是物质的东西一旦产生就必然意味着消亡的结果,因而世上只有给我们留下了极少数文明的物质,大多数文明的物质已随岁月的风干而消失,还有一部分变成了废墟。这也是历史“扬弃”的结果。然而,你可曾想到废墟也是一种文明?当我读到《废墟》时,不由为余秋雨先生新颖感悟而大感佩服。他不但写废墟,而且是以散文的笔法来阐述了一个论文的思想,余先生认为“废墟是毁灭,是葬送、是诀别、是选择,更是进化的长链”。“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废墟是沧桑美的一种绝好标本。因为“废墟昭示着沧桑,让人偷窥到民族步履的蹒跚”,“废墟有一种形式美,把拔离大地的美转为皈附大地的美”。要让历史真实存在,要想让人们叩问生命的意义,只要废墟存在,就会让我们明白有一段历史曾在那里上演过,就会使我们懂得人生沧桑。废墟的确是悲剧,因为它意味着死亡,但“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正由于屈原、杜甫等人“保存了废墟,净化了悲剧,于是也就出现了一种真正深沉的文学”。余秋雨也明白大多文化的最终归宿便是废墟,在成为废墟之前,它也可能水气淋漓过、辉煌过,但结局是在诞生前就已知晓的,这也算是“沧桑感”的一个注脚吧。
三、文人的自身经历和心路历程是“沧桑感”的最好注释
历史的沧桑是宏观的大笔写意,需要我们仔细体会领悟,而人生的沧桑就丰富细腻得多,我们可以直接去面对去触摸、去感应。这两者有互为印证,因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倘游着,余秋雨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文人身份,他关注文化,但更关注文化的创造者——文人自身的生存状态。在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中开掘着人文精神的内涵,在历史事件的叙述中夹进对人文精神的评判,更在描写文人内心活动中倾泻着他对人文精神的见解,因而于景、于事、于情无不闪烁着人文精神的光辉。如他所说的:“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说明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他在许多地方自然流露出了对人文精神的思考。当余秋雨给我们叙写沧桑历史的时候,我们不难发现,那些文人之所以至今还为人们所惦记,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写出了一两篇好文章,更是由于他们因坎坷经历、世事沉浮中所领悟的那种文化品格和文化良知。这些才使他们不随着岁月的沧桑而遗忘。
然而作为一种品格化人的人文精神不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而是文人在遭受到种种挫折和打击后才形成的大度。在这儿,我不得提一下《苏东坡突围》。苏东坡的成熟是与所经历的磨难分不开的。他遭受到“乌台诗狱”;受小人诬陷,经奸人审讯,甚至于投水自杀。这时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位有着较高文学成就的文人。他终于遭到贬谪,去了黄州,逃脱了喧哗,走进了难言的孤独。然而,余秋雨认为,恰是 -显名之后的灾难、喧哗之后的孤独、痛苦之后的深思让苏东坡成熟了。“现在终于明白了,到黄州的我是觉悟的我,与以前的苏东坡是两个人”。他在一场灾难之后“回归于清纯的空灵”“习惯于淡泊和镇定”,终于拥有了健全的文化人格。这种世事的荣辱变化、祸福得失不啻是一次沧桑的经历。沧桑铸炼了文人的品格,造就了文人的豁朗,也成全了文学的辉煌。于是,苏东坡的《前后赤壁赋》就产生了。我们为苏东坡感到高兴,也为古老的中国文明高兴。因为文明收获了个人人生沧桑的成果成为自己的组成部分,而又以此来滋养后人。余秋雨的散文不仅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文明,而且告诉了我们文明是怎样来的。可以说没有人生的沧桑经历,就无从谈起文化的丰富多彩,文明的不断前进。
四、自然景观的铺染宣扬凝聚成“沧桑感”的气质
余秋雨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游记式散文,采用的是历史文化追思和自然景观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因而自然景观成为其散文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从他的踪迹中可以发现,他去的地方多为大漠、荒山这些僻远的地方。如敦煌、阳关、白莲洞……即使考察域外文明,他去的也常是这类地方。这类地方最容易成为描写“沧桑”的意象。他写过大城市,如苏州。但在之前却冠以“白发”来称呼。顿时,我等想象中操着吴侬软语的江南少女幻化为一位沧桑老人。余秋雨游览景观的时间也很特殊,常常在入暮时分,残阳斜照,苍然雾起,悄然孤行,于沧桑的环境在沧桑的时分品味沧桑的历史。他在傍晚时沿着莫高窟的山脚徘徊,在夕阳中登临沙山的顶部,于雪后漫步阳关的荒野。他是“极度的虔诚、极度的劳累把自己的生命与山水熔铸在一起”,明白“文人注定是要与苦旅的一起”。所以他笔下的山水是与生命的感悟相对应的。
看看他笔下的长城,“劲厉的寒风在时断时续的颓壁残垣间呼啸,淡淡的夕照,荒凉的旷野溶成一气,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对历史、对岁月、对民族的巨大惊悸,感觉就深厚得多了”。在这儿,他没有用“雄伟”、“壮观”之类的词儿。有的是“寒风”、“残垣”、“夕照”、“旷野”,有的只是生命的感悟。你说,哪一种长城更美呢?沧桑有时也是一种辽远、空旷的感觉,好像丧失了自己,又好像自己是唯一的存在,在余秋雨的散文中,我们几乎随处可见这样的景观,他如此大力渲染这种沧桑的氛围到底有什么用途呢?一是体现了散文也是美文的特点,给读者描绘出一种美的境界,让读者享受美的乐趣。当然,这儿的美是一种“夕阳无限好”的美。二是既然古老历史的沧桑会让人感悟真理的存在,那么,自然景观所产生的沧桑常会成为人生沧桑的触发点,引发人们去反省自己、反思文明。
五、诗意的语言塑造了“沧桑感”可以触摸的形体
文学作品格调相异、风格迥同,自然会用不同的语言来包装。就如同人,性格不一样,喜欢的衣服就不一样。与余秋雨散文语言相似的是金庸的作品,都具有简洁、明了、古朴的特点。但余秋雨似乎更高一筹,他所造的许多句子还有诗一般的蕴意,在上下的比照中阐述一个深刻的道理,在阳关无边的坟堆中行走时,他想道:“这里正是中华历史的荒原: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圆睁的怒目,猎猎于朔风中的军旗。随着一阵烟尘,又一阵烟尘,都飘散远去”。如果将这段文字单行写下,肯定是一首极好的诗,其中塑造了六个意象。如果给它安一个题目,就叫《古战场》。还有许多富有灵性的句子:“能够袒露出一帙风干的青史,让我用20世纪的脚步去匆匆抚摩”;“满腹经纶被车轮马蹄捣碎,脆亮的吆喝填满了疏朗的胸襟”。写出这样的诗句,不仅是依仗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更要具有敏锐的文化感悟力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一旦写出这样的句子,就给读者阅读的美,更重要的是其中蕴藏着历经沧桑后的禅机悟果。
这种具有诗意般的古朴语言,在读者的细细品味中,往往引发了读者心底的双重沧桑感: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沧桑。在阅读中,我们看到文明在前进的步履艰难、曲折当中螺旋上升的道路,同时也体味到人生中坎坷失败的痛苦和痛定思痛之后的崛起。而且这两种沧桑感时常交织在一起,让读者在历史潮流的沧桑变化中认识个人命运的沉浮。余秋雨在文学上的遣词造句给读者带来直观的视觉上的沧桑感,并由此产生思维上的沧桑感,从而使沧桑感成为立体的,可以触摸的。
总之,余秋雨是以散文这种样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化觉悟和生命本能”,表现自己对文化的思考和判断。他站在历史的高度,以理性的严峻,融入智性与情感,考察中国现存的原始文化,去贴近文化的大生命,重新审视中华文明。从历史文化极为丰富的山山水水间追寻古代文人的足迹,发掘古代文化的沉淀,通过这种追寻与发掘,既寄托自己的文化关怀又给读者以文化的启迪。身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提出“文气论”,认为“文者气之所形”。他为了养气而“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从而形成其文疏荡,颇有奇气的风格。而余秋雨有过之而无不及,几乎跑遍了世界。他也形成了自己的“文气”这就是我认为的“沧桑感”。他的散文为读者寻究文明的过去、关注文明的现在、探讨文明的未来和剖析人生的心态。而这些,他总是在历史的曲曲折折中、人生的浮浮沉沉中为读者加以叙写。透过余秋雨散文的沧桑感,我们更应该体会到他对文明、文化的深刻反思。我想,恐怕这就是“人间正道是沧桑”的意境吧。
老舍人生感悟的句子
1、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再锋利的刀刃,若日久不磨,也会生锈。
2、生命是不容易得来的,也不能轻易地舍掉。
3、谦虚使人的心缩小,象一个小石卵,虽然小,而极结实。结实才能诚实。
4、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5、看生命,领略生命,解释生命,你的作品才有生命。
6、生活是一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微微暗些,再明起来,则暗得有趣,而明乃更明。
7、后悔是不会改善环境的。
8、人格一旦失去,想再恢复,比使死人复活的希望一样微小。
9、一个人爱什么,就死在什么上。
10、经验是生活的肥料,有什么样的经验便变成什么样的人,在沙漠里养不出牡丹来。
11、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
12、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里去。
13、患难是最实际的,无可倖免的;但是,一个人想活下去,就不能不去设法在患难中找缝子,逃了出去——尽人事,听天命。总之生在这个年月,一个人须时时勇敢的去面对那危险的,而小心提防那「最」危险的事。你须把细心放在大胆里,去且战且走。你须把受委屈当作生活,而从委屈中咂摸出一点甜味来,好使你还肯活下去。
14、懒人的思想不能和人格并立,一切可以换作金钱的都早晚必被卖出去。
15、生在某一种文化中的人,未必知道那个文化是什么,像水中的鱼似的,他不能跳出水外去看清楚那是什么水。假若他自己不能完全客观的去了解自己的文化,那能够客观的来观察的旁人,又因为生活在这种文化以外,就极难咂摸到它的滋味,而往往因一点胭脂,断定他美,或几个麻斑而断定他丑。不幸,假若这个观察者是要急于搜集一些资料,以便证明他心中的一点成见,他也许就只找有麻子的看,而对擦胭脂的闭上眼。
16、人是为明天活着的,因为记忆中有朝阳晓露;假若过去的早晨都似地狱那么黑暗丑恶,盼明天干吗呢?是的,记忆中也有痛苦危险,可是希望会把过去的恐怖裹上一层糖衣,像看着一出悲剧似的,苦中有些甜美。无论怎么说吧,过去的一切都不可移动;实在,所以可靠;明天的渺茫全仗昨天的'实在撑持着,新梦是旧事的拆洗缝补。
17、心是一棵树,爱与希望的根须扎在土里,智慧与情感的枝叶招展在蓝天下。无论是岁月的风雨扑面而来,还是滚滚红尘遮蔽了翠叶青枝,它总是静默地矗立在那里等待,并接受一切来临,既不倨傲,也不卑微。
18、人在社会中的生活,受着社会的制约。他的道路,是由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他所属的社会地位,他与社会的各种联系决定的。祥子的形象,是在当时那个黑暗社会的生活画面上,在他与各种社会力量的复杂关系中凸现出来的。他的悲剧,主要是他所生活的那个社会的产物。
19、一个诚实的车夫或工人一定强于一个污吏。
20、苦人是容易死的,苦人死了是容易被忘掉的。
21、懒,能使人脾气大。
22、心中有了一定的主意,眼前便增多了光明;在光明中不会觉得寒冷。
论余秋雨散文的“沧桑感”
余秋雨是我国近代有名的散文家,余秋雨通过对历史深沉的理性感悟,把自身对历史、人文关怀以及自然之美进行了形象的融合,这也形成了余秋雨创作风格的构成要素。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了论余秋雨散文的“沧桑感”,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余秋雨散文在海内外掀起一股又一股热潮,历经十余年不衰;他的书被盗版者疯狂地一版再版,以千万难以计其数。当然盗版者的行为除了为其牟去暴利外,也向我们证明了这位散文家的文化魅力。那么余秋雨的散文为何具有如此大的魅力呢?海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明确的阐述。我也非常喜欢余秋雨的散文,它能使人感受到灵魂的震撼,精神的洗礼,心灵的升华。让我从中读出了中国丰富的文化内涵,读出了中国文化人身上的良知和意志力,更读出了一份独特的沉甸甸的“沧桑感”。正因为此,余秋雨认为其散文“比过去写的任何文章都显得苍老”①;正因为此,其散文让人久久玩味但总觉得余意未尽;也正因为此,读者从中获得了知识真理的同时也获得了不少人生的感悟。
他的散文以敏锐的历史感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从独特的文化视角以一个文化人的口吻讲述历史上的人和事。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他以诗意的文字和理性的提炼,让读者往往陷入一种沧桑的氛围、感受独特的美。在他的散文中体现出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沧桑。沧桑是和永恒联系在一起。事物、真理只有经过沧桑的提纯才可能得以永恒。余秋雨思索、探求、表达的主题是文明,写作的内容是对文明的张扬和野蛮的鞭挞以及二者斗争的过程。文明本身就是在历史长时间的沧桑变化之后的真理的沉淀积累,其结果是人类文明的东西越来越多,野蛮的东西逐渐减少。 -的光泽在历史长河的冲击洗刷中变得明确清晰,蒙在其上的污垢或压制的强权最后被洗刷或埋没,从而表达文明的永恒主题。人生的沧桑是个人在坎坷经历之后人生处于低潮时对事物冷静沉思之后的感悟。这种感悟往往是人生态度的转变,人生经验的增加。于文人而言,常转化为文明的一种成果。这两者之间又存在着联系和转化:个人必然要从历史的沧桑中吸取养分,而历史的沧桑是由许多个人人生沧桑的成果有机组成。两者互为源泉,互相借鉴吸收。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沧桑实际是一种“扬弃”的过程。余秋雨恰是在散文当中表现了对文明的“扬弃”。“扬弃”之后剩下的东西便为现在的永恒,再去经历后代“扬弃”。此外,余秋雨散文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形散”与“神聚”的结合。他的笔虽然如同奔马,纵横驰骋,叙事、联想显得自由自在、游刃有余,。但散文在描写自然景观、语言特色方面总是贯串着这样的思想线索——低徊、感伤的历史氛围,给读者形成一种“沧桑感”的意境。下面我仅以自己熟读的几篇文章管窥其一斑,试对其“沧桑感”做简略的分析。
一、历史性题材造就“沧桑感”的质地
余秋雨散文的核心是“文明”,其表现形式是“历史文化散文”。为什么他要选择历史性的题材呢?因为文明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人类经历了蒙昧、野蛮、文明三个阶段。虽然相比前两个阶段,文明到目前的时间很短,但也有了五千年的时间。文明就是在这个五千年的时间通过漫长的时间积累而成。要表现文明的主题就必须将其放在历史当中才能施展开手脚,只有弄清它的“来龙”才能预测它的“去脉”,所以余秋雨选择了历史性题材。但我们亦要明白,他想弄清过去,并不是要 -过去,而是以此来解释现在,导向未来。而“沧桑”作为历史的本质特色,谁也无法将它摸去。这就好像他当年游西湖。他觉得西湖山水与历史牵连得过多,象征性过浓,难以贴近。于是跳入湖中去游泳,去贴近。可上岸后一想,“我是从宋代的一处胜迹下水,游到一位清人的遗宅终止的,于是,刚刚抚弄过的水波就立即被历史所抽象。②”既然这样,与其将它摸去,不如在它之中展开对文明思索的步伐。历史便成为他最佳的选材,沧桑也就处处闪耀于他的散文,《道士塔》就是此类作品的代表。
敦煌文明的发现、保存、研究过程本身就充满沧桑曲折,让我们体味文明的肯定与否定。敦煌文明是中国古老文明的象征,那时的中国气吞山河,傲视东方,何等繁荣强盛?四夷无不顶礼膜拜。可惜它的发现却是中国落后世界之时,而且又是被可怜卑小的王道士发现的。这么一堆能够震惊世界的文明在已经世事沧桑、日益衰落的中国将何去何从?中国官员客厅里的“茶香缕缕”和外国文化强盗在沙漠里的“股股炊烟”决定了它最终的出路。那些自诩为“文明研究者”的西方殖民者以野蛮的手段掠走了文明,并且他们宣称从王道士手中骗走文物是一种对文物的保护。的确,中国的官员也知道它们的价值,怎么不保护呢?相对而言,当时落后的中国属于蒙昧,野蛮战胜蒙昧是自然的事情,然而野蛮掠走了文明,是否也就等于战胜了文明呢?随着时代的推移,事情又发生了变化。日本学者在大会上说:“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中国的敦煌学研究者并没有太多的激动,只是走过道士塔时,默默望了一眼,这便是文章的答案。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文明终究会战胜野蛮、蒙昧。文章在对事件的叙述中,自然地使读者展开了对历史背景的想象,在历史长河的沧桑变化中,我们体味到了文明的骄傲、失落的悲痛,得出的却是一个永恒的真理:文明定会战胜野蛮。要表现文明这样的大主题,只有放在历史的长卷中才能一览无余。
二、文明的发展或消亡的过程构成了“沧桑感”的核心内容
余秋雨散文中对人类文明的特别关注是其所肩负的主要使命和灵魂,这一点已得到了众人的公认。人类自从产生于地球后,经过了几百万年的进化,终于进入了文明时代。人类在地球上所创造的最大的成果就是文明,人类的最大进步就是以文明不断克服自身本来所具有的野蛮。马克思说:“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从广义上讲,人类产生的一切成果称为文明,从狭义上讲,文学意义的东西称之为文化。其实,我们可以从余秋雨的几部散文集中发现:他的研究重心是由文化发展到文明,从中国延伸到国外。无论是文明,还是文化,都有其自身发展的历史和规律。他的散文在叙述这些文明时无不倾泻着沧桑的感慨。而文明一旦产生,就具有了活气,就是一部动的历史,沧桑便跳跃于其间。
且不说文明在精神意义上传递的过程是何等艰辛曲折,便是让承载文明的物质东西流传至今也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古人说“文以载道”而文章又有自己的载体,主要就是书本。可以说,收集先人的书本就等于传承他们思想上的光辉,然而藏书的艰辛与劳神在余秋雨的几篇散文中都可以看到,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风雨天一阁》。说白了,天一阁只不过一位封建官僚所办的藏书楼而已,但余秋雨却以光着脚、“背躬曲膝、哆哆嗦嗦”的形象踏入这座楼。因为纵观这座楼几百年的历史,实际上它已成为“一种极端艰难、又悲怆的文化奇迹”。建楼的开始是辉煌的,范钦做着 -,家里也很富有,然而,它也预示着家族将要开始一场绵延数百年的接力赛,预示着一场数百年的苦役。他的遗嘱很奇特,责任、权利分的很清。而以后为了保护这座楼又立下了许多十分严格的规定。它的命运似乎黯淡,并终于造成了悲剧——为了看书而嫁给范家的钱绣芸姑娘至死也没有看到一本书。但到清代,它迎来了早应属于它的辉煌,黄宗羲来了,乾隆皇帝多次嘉奖,似乎它本身存在的意义已显现了出来。可是到了近代,它的命运终于走到了尽头。天一阁作为藏书楼只剩下一座楼,而无藏书了。它的使命结束了,范氏家族的使命也结束了。然而为了保存这些书所付出的代价连作者都觉得“这个在藏书楼下生活了几百年的家族非常值得同情”。而什么使这座藏书楼巍然竖立数百年而不倒呢?是范钦具有健全人格的文化良知。这才是天一阁的真正基座,才是真正的“天一生水”如余秋雨的评价:它现在“作为一种古典文化事业的象征生存着,让人联想到中国文化保存和流传的艰辛历程,联想到一个古老民族对于文化的渴求是何等的悲怆和神圣”。在回味其沧桑经历艰辛的岁月时,也是对文化价值的一种肯定。
文明必须依附于物质的东西存在,可是物质的东西一旦产生就必然意味着消亡的结果,因而世上只有给我们留下了极少数文明的物质,大多数文明的物质已随岁月的风干而消失,还有一部分变成了废墟。这也是历史“扬弃”的结果。然而,你可曾想到废墟也是一种文明?当我读到《废墟》时,不由为余秋雨先生新颖感悟而大感佩服。他不但写废墟,而且是以散文的笔法来阐述了一个论文的思想,余先生认为“废墟是毁灭,是葬送、是诀别、是选择,更是进化的长链”。“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废墟是沧桑美的一种绝好标本。因为“废墟昭示着沧桑,让人偷窥到民族步履的蹒跚”,“废墟有一种形式美,把拔离大地的美转为皈附大地的美”。要让历史真实存在,要想让人们叩问生命的意义,只要废墟存在,就会让我们明白有一段历史曾在那里上演过,就会使我们懂得人生沧桑。废墟的确是悲剧,因为它意味着死亡,但“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正由于屈原、杜甫等人“保存了废墟,净化了悲剧,于是也就出现了一种真正深沉的文学”。余秋雨也明白大多文化的最终归宿便是废墟,在成为废墟之前,它也可能水气淋漓过、辉煌过,但结局是在诞生前就已知晓的,这也算是“沧桑感”的一个注脚吧。
三、文人的自身经历和心路历程是“沧桑感”的最好注释
历史的沧桑是宏观的大笔写意,需要我们仔细体会领悟,而人生的沧桑就丰富细腻得多,我们可以直接去面对去触摸、去感应。这两者有互为印证,因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倘游着,余秋雨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文人身份,他关注文化,但更关注文化的创造者——文人自身的生存状态。在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中开掘着人文精神的内涵,在历史事件的叙述中夹进对人文精神的评判,更在描写文人内心活动中倾泻着他对人文精神的见解,因而于景、于事、于情无不闪烁着人文精神的光辉。如他所说的:“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说明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③。他在许多地方自然流露出了对人文精神的思考。当余秋雨给我们叙写沧桑历史的时候,我们不难发现,那些文人之所以至今还为人们所惦记,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写出了一两篇好文章,更是由于他们因坎坷经历、世事沉浮中所领悟的那种文化品格和文化良知。这些才使他们不随着岁月的沧桑而遗忘。
然而作为一种品格化人的人文精神不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而是文人在遭受到种种挫折和打击后才形成的大度。在这儿,我不得提一下《苏东坡突围》。苏东坡的成熟是与所经历的磨难分不开的。他遭受到“乌台诗狱”;受小人诬陷,经奸人审讯,甚至于投水自杀。这时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位有着较高文学成就的文人。他终于遭到贬谪,去了黄州,逃脱了喧哗,走进了难言的孤独。然而,余秋雨认为,恰是 -显名之后的灾难、喧哗之后的孤独、痛苦之后的深思让苏东坡成熟了。“现在终于明白了,到黄州的我是觉悟的我,与以前的苏东坡是两个人”。他在一场灾难之后“回归于清纯的空灵”“习惯于淡泊和镇定”,终于拥有了健全的文化人格。这种世事的荣辱变化、祸福得失不啻是一次沧桑的经历。沧桑铸炼了文人的品格,造就了文人的豁朗,也成全了文学的辉煌。于是,苏东坡的《前后赤壁赋》就产生了。我们为苏东坡感到高兴,也为古老的中国文明高兴。因为文明收获了个人人生沧桑的成果成为自己的组成部分,而又以此来滋养后人。余秋雨的散文不仅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文明,而且告诉了我们文明是怎样来的。可以说没有人生的沧桑经历,就无从谈起文化的丰富多彩,文明的不断前进。
四、自然景观的铺染宣扬凝聚成“沧桑感”的气质
余秋雨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游记式散文,采用的是历史文化追思和自然景观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因而自然景观成为其散文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从他的踪迹中可以发现,他去的地方多为大漠、荒山这些僻远的地方。如敦煌、阳关、白莲洞……即使考察域外文明,他去的也常是这类地方。这类地方最容易成为描写“沧桑”的意象。他写过大城市,如苏州。但在之前却冠以“白发”来称呼。顿时,我等想象中操着吴侬软语的江南少女幻化为一位沧桑老人。余秋雨游览景观的时间也很特殊,常常在入暮时分,残阳斜照,苍然雾起,悄然孤行,于沧桑的环境在沧桑的时分品味沧桑的历史。他在傍晚时沿着莫高窟的.山脚徘徊,在夕阳中登临沙山的顶部,于雪后漫步阳关的荒野。他是“极度的虔诚、极度的劳累把自己的生命与山水熔铸在一起”,明白“文人注定是要与苦旅的一起”。所以他笔下的山水是与生命的感悟相对应的。
看看他笔下的长城,“劲厉的寒风在时断时续的颓壁残垣间呼啸,淡淡的夕照,荒凉的旷野溶成一气,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对历史、对岁月、对民族的巨大惊悸,感觉就深厚得多了”④。在这儿,他没有用“雄伟”、“壮观”之类的词儿。有的是“寒风”、“残垣”、“夕照”、“旷野”,有的只是生命的感悟。你说,哪一种长城更美呢?沧桑有时也是一种辽远、空旷的感觉,好像丧失了自己,又好像自己是唯一的存在,在余秋雨的散文中,我们几乎随处可见这样的景观,他如此大力渲染这种沧桑的氛围到底有什么用途呢?一是体现了散文也是美文的特点,给读者描绘出一种美的境界,让读者享受美的乐趣。当然,这儿的美是一种“夕阳无限好”的美。二是既然古老历史的沧桑会让人感悟真理的存在,那么,自然景观所产生的沧桑常会成为人生沧桑的触发点,引发人们去反省自己、反思文明。
五、诗意的语言塑造了“沧桑感”可以触摸的形体
文学作品格调相异、风格迥同,自然会用不同的语言来包装。就如同人,性格不一样,喜欢的衣服就不一样。与余秋雨散文语言相似的是金庸的作品,都具有简洁、明了、古朴的特点。但余秋雨似乎更高一筹,他所造的许多句子还有诗一般的蕴意,在上下的比照中阐述一个深刻的道理,在阳关无边的坟堆中行走时,他想道:“这里正是中华历史的荒原: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圆睁的怒目,猎猎于朔风中的军旗。随着一阵烟尘,又一阵烟尘,都飘散远去”⑤。如果将这段文字单行写下,肯定是一首极好的诗,其中塑造了六个意象。如果给它安一个题目,就叫《古战场》。还有许多富有灵性的句子:“能够袒露出一帙风干的青史,让我用20世纪的脚步去匆匆抚摩”⑥;“满腹经纶被车轮马蹄捣碎,脆亮的吆喝填满了疏朗的胸襟”⑦。写出这样的诗句,不仅是依仗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更要具有敏锐的文化感悟力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一旦写出这样的句子,就给读者阅读的美,更重要的是其中蕴藏着历经沧桑后的禅机悟果。
这种具有诗意般的古朴语言,在读者的细细品味中,往往引发了读者心底的双重沧桑感: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沧桑。在阅读中,我们看到文明在前进的步履艰难、曲折当中螺旋上升的道路,同时也体味到人生中坎坷失败的痛苦和痛定思痛之后的崛起。而且这两种沧桑感时常交织在一起,让读者在历史潮流的沧桑变化中认识个人命运的沉浮。余秋雨在文学上的遣词造句给读者带来直观的视觉上的沧桑感,并由此产生思维上的沧桑感,从而使沧桑感成为立体的,可以触摸的。
总之,余秋雨是以散文这种样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化觉悟和生命本能”,表现自己对文化的思考和判断。他站在历史的高度,以理性的严峻,融入智性与情感,考察中国现存的原始文化,去贴近文化的大生命,重新审视中华文明。从历史文化极为丰富的山山水水间追寻古代文人的足迹,发掘古代文化的沉淀,通过这种追寻与发掘,既寄托自己的文化关怀又给读者以文化的启迪。身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提出“文气论”,认为“文者气之所形”。他为了养气而“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⑧从而形成其文疏荡,颇有奇气的风格。而余秋雨有过之而无不及,几乎跑遍了世界。他也形成了自己的“文气”这就是我认为的“沧桑感”。他的散文为读者寻究文明的过去、关注文明的现在、探讨文明的未来和剖析人生的心态。而这些,他总是在历史的曲曲折折中、人生的浮浮沉沉中为读者加以叙写。透过余秋雨散文的沧桑感,我们更应该体会到他对文明、文化的深刻反思。我想,恐怕这就是“人间正道是沧桑”的意境吧。
注释:
1.①③摘录自《文化苦旅.自序》,东方出版中心,2001年4月,第二版,第4、3页
2.②摘录自余秋雨《文化苦旅》中《西湖梦》,东方出版中心,2001年4月,第二版,第145页
3.④摘录自余秋雨《文化苦旅》中《都江堰》,东方出版中心,2001年4月,第二版,第41页
4.⑤⑥摘录自余秋雨《余秋雨文集》中《阳关雪》,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第193页
5.⑦摘录自余秋雨《余秋雨文集》中《柳侯祠》,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第201页
6.⑧摘录自清吴楚材、吴调侯选编《古文观止》中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中国言实出版社,2001年4月,第一版,第5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