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百床馆导游词


江南百床馆导游词

江南百床馆导游词

乌镇江南百床馆导游词

  作为一名旅游从业人员,常常要写一份好的导游词,导游词是我们引导游览时使用的讲解词。那么导游词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乌镇江南百床馆导游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乌镇江南百床馆导游词1

  江南百床馆又叫赵家厅,内收二十来张明、清、近代的江南古床,是中国第一家专门收藏、展出江南古床的博物馆,内收数十张明、清、近代的江南古床精品。其中清拔步千工床被誉为"镇馆之床",用料为黄杨木,前后共有三叠,此床历时3年方才雕成,用工千余,故有其名。看百床馆,并不在于穷究其到底能收容下多少数量,而在于细细品味那一张张床上所加载的丰厚历史与生活内涵。或求平安、或求多嗣等,当床也能被如此雕琢的时候,人一定是平和与幸福的,这就是古老中国人的.心境。

  江南百床馆收藏了近30张明代以来的江南古床,既能看到富商大贾的奢华,亦能看到平民百姓的简朴,算得上一段历史的缩影。这些床的设计颇为考究,最抢眼的"清拔步千工床"前后共有三叠,历时3年雕成,是镇馆之宝。

  百床馆的藏品中,有男子睡的榉木做的举人床,有清代小姐床,有四进床:一道脱鞋,二道脱衣服,三道放马桶,四道上床睡觉,也有三进,二进,零进床。每张床上都承载着丰厚的历史与生活内涵,或求平安、或求多嗣,游人可以从中感知古人的心境。而明清匠人们在床的制作上的巧妙设计和精雕细刻,也令人叹为观止。

乌镇江南百床馆导游词2

  江南百床馆位于浙江省嘉兴桐乡市乌镇,是一家专门收藏和展览江南古床的博物馆,现已收藏了多张明清、近现代具有代表性的古床,如明马蹄足大笔管式架子床、小姐床、罗汉床等。

  江南百床馆主要分为三个展厅,第一展厅陈列木架构造形式的床,第二展厅展示工艺复杂、制作精良的木雕床,第三展厅展示休闲实用型的床。

  江南百床馆,是中国第一家专门收藏、展出江南古床的博物馆,位于乌镇东大街210号,当地人又称赵家厅,面积约1200多平方米,内收数十张明、清、近代的江南古床精品。从富商大贾到极普通的平民百姓的各式木床无不具备,从一床一室到一床多室(床内备有化妆间、卫生间、仆人间等)。既有贵胄们的奢华,也有普通百姓的俭朴,此展览是中国床文化的集大成者。

  馆内展示了:清代拔步千工床、小姐床、双龙足雕花架子床、明·马蹄大笔管式架子床和双喜、如意、带镜红木雕花床、嵌骨架子床等,数十张明、清及近代的古床精品。这些床雕工精美、风格独特、装饰华丽、豪华气派,无一不是江南古床中的精品。它们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高超工艺和丰富的艺术创造力。

  第一展厅陈列的有明·马蹄足大笔管式架子床等,采用木架构造形式,造型简洁、朴素,比例均衡,并强调家具形体的线条形象,体现了明快的艺术风格,同时充分利用硬木的色泽和纹理特点,不事雕琢,多用原木漆,浑然天成;

  第二展厅的有清拔步千工床等床,这批床材质优良,工艺复杂,制作精良,是木雕床中的精品,其中清·拔步千工床被誉为"镇馆之床",用料为黄杨木,长217公分,深366公分,高292公分,前后共有三叠,此床历时3年方才雕成,用工千余,故有其名。

乌镇江南百床馆导游词3

  江南百床馆——浙江乌镇乌镇的这座江南百床馆在中国古床的收藏、展出史上,是头一家。它又叫赵家厅,内收数十张明、清、近代的江南古床精品。

  【看点导览】既然是博物馆,自然有镇馆之宝。江南百床馆的"老大"就是这第二展厅的"清拔步千工床"。它用料为黄杨木,长217公分,深366公分,高292公分,前后共有三叠,此床历时3年方才雕成,用工千余,故有其名。江南百床馆第一展厅的精美藏品则包括有明马蹄足大笔管式架子床等,简洁、朴素,比例均衡的实用家具,体现了明快的艺术风格,同时充分利用硬木的色泽和纹理特点,不事雕琢,多用原木漆,浑然天成。

  【开放时间】8:00至17:30,冬季提前半小时关闭。双休日从晚上18:00以后到21:00景区需要购买夜票。

  【费用】位于乌镇东栅,景区联票100元。

乌镇,寻你在水韵江南散文欣赏

  多年以来,总觉得有一个美丽的梦境,一直在找寻中遗忘,又在遗忘中被温柔地记起;多年以来,总觉得有一份柔情,一直婉约在水韵江南写意的诗里,又像是静静地居住在我的心里。也曾,姑苏城斜看虎丘塔,枫桥上静听寒山钟;也曾,漫步西湖赏旖旎美景,伫立古刹叹千年传奇。而在江南迷人的古迹风光里,最让我惊艳的,却还是你,乌镇!

  我曾无数次想象过,与你相逢的瞬间,应该是在一个烟雨蒙蒙的春天,撑一把油纸伞,迈着细碎的步子,不为了遇见谁,只为了抵达我梦里的云水天涯。当我轻轻走近你的时候,凝眸细雨轻烟,漫染你古朴素雅的衣衫,该是怎样的怦然心动!

  我知道,不管我来与不来,不管有没有烟雨,你已经站在这里等了我千年的时光。原本以为,要生在远古时代,或者要历经万水千山,才可以与你安然相见。突然才发现,在平淡的流年里,只要默许一程山水的念想,我们就可以天涯相牵;只是隔着一个转身的距离,我们就可以咫尺对望。我想我是何其幸运的,一生中,错过了许多风景,这一次却没有错过你。

  在这个流火未央的八月,我终于走进了你--乌镇,只是,迎接我的却是火辣辣的阳光。或许,在时间无涯的荒野里,不是我早了一步,就是晚了一步。仰望蓝天白云,叩问小桥流水,终究没有我希望中的一帘烟雨。但是一睹千百年来,那些被烟雨浸润过的古宅小巷、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如一位美丽贤淑的江南女子,静静地宛立于水中央,在明媚的阳光下,仿佛对我温言软语,讲述着一些早已被人遗忘的古老故事。其实,为了这个场景,我已期待很久了,难道这不是还我一个更加美好的惊喜吗?!

  乌镇,典型的江南水乡,位于浙江省桐乡市北端,是国家5A级景区。乌青毓秀、人文荟萃,旺于南宋,盛于明初,承载了六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如今,小镇依然完整地保存着原有晚清和民国时期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乌镇的名字来源于一种黑色的油漆,据说可以保护墙面,所以当年乌镇的墙上都刷着这种油漆。光阴流转,风烟俱净,旧时那些柔软的光影,已是无从追寻。只有在这里,在深厚的文化人精心的积淀和智慧的传承下,还可以重温起那些从吱吱呀呀的摇橹声中开始的生活风貌,又在渔舟唱晚中悠然归来的情景,不经意就可以看到,一根长长的竹篙从拱桥下飘然而过,留下一串串波光潋滟的故事。

  从东栅逢源双桥上去,旧时男走左女走右,寓意左右逢缘,这里也是眺望乌镇美景之一的财神湾的极佳视点,故又有走左升官、行右发财之说,这个双桥与周庄的双桥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风格,想当年拍摄《似水年华》时,文和英曾经站在桥头那场清晨的大雨中深情送别的画面,至今仍清晰地定格在脑海。人生中,每一次离别,都是一份惆怅,因为总有一次离别是不会再见的。而五十年后,世界变了,乌镇没变,这桥也没变,文和英忆起当年在青春年华里遇到的那份美好爱情,尽管努力过,但最终还是抵不过宿命的安排,却也没有丝毫的遗憾!

  沿着厚重的青石板一路北去,是窄窄长长的东大街,店铺林立,作坊成片,不管是古铜色的门环还是雕花的窗棂,不管是青砖的灰瓦房还是白色的马头墙,都让我沉醉、迷离。缓缓走进这幅历史的画卷,淡淡的水墨丹青里氲氤着与生俱来的的魅力,婉约中透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在欣喜与落寞里,我不知道在找寻着什么,或许是前世的记忆,或许只是一段似水年华,不然,为什么所有的一切都让我觉得那么的似曾相识,仿佛都是对我亲切的召唤?难道,我不是过客,只是归人?

  站在木楼小院的天井里,感觉是那么的古朴、清净、安详而幽静,层叠翘飞的.屋宇檐角,错落有致。家家户户天井下都有一个出水口,这叫肥水不外流。看靠墙边那木板铺成的楼梯,又窄又陡,直达阁楼,与上海弄堂里的木楼结构十分的相似。屋内光线不是很好,家具古色古香,似乎覆盖着一层岁月的风尘。那半掩半开的窗棂下晾晒着谁家的衣裳,在墙脚一株古老的芭蕉树前舞动着别样的风情,仿佛稍不留神,就会飘下一段流年的故事。身边不停地有人走过,彼此相逢一笑,如邻家兄弟姐妹,多么美丽的相逢啊,在这个古老的小镇,与我一起共度瞬间温润的时光。

  游人如织,摩肩接踵。依次参观了花雕床展览馆,江南木雕馆,余榴梁钱币馆,公生糟房等等。惊叹古老优良的民俗传统文化,敬畏智慧勤劳纯朴的先贤们,如此深厚而珍贵的遗风余韵,在千年的烟雨江南,熏染着乌镇,惠泽着世人。当我走进宏源泰染坊时,那爬满藤蔓的高墙院子里,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匹匹各式各样的蓝印花布,高高地晾在木杆之上垂直落下,被阳光染了金色的斑斓,在微风下轻轻飞舞,飘扬。这是我最喜欢的一种花布,只有蓝白两种颜色,朴素典雅,纯净柔和,曾经毫不犹豫地买过一件蓝白碎花旗袍,几只包包。这里,还完整地展示着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制作工艺,纹样设计、刻花稿、涂花版、拷花、染色、晒干等几道程序。染料是用板蓝根做的,纯天然、无污染的蓝印花布至今仍然受到很多人的由衷青睐。尽管老土的织布机已经锈迹斑斑,但是不可否认它在那个时代所发挥出的万丈光芒。

  在拥挤的人群中走着,突然“晴耕雨读”四个大字遒劲端庄地出现在我眼前,晴天耕耘雨天读书,多么诗意而温馨的生活方式。惊喜之余才发现重门紧锁,好可惜。这里是《似水年华》里齐叔和文生活和工作的地方,曾经演绎了太多美丽的故事。站在大门外从笔直的过道向幽深的院里望去,我仿佛看到齐叔躺在屋檐下的藤椅上喝着茶,守着苍茫如水的光阴,只为了等待一个人会出现在门口,没想到却耗尽了一生的时光。而文又何尝不是如此,正如诗人聂鲁达所说:当华美的叶片落尽,生命的脉落才历历可见。是不是我们的爱情,也要到霜染青丝,时光逝去时,才能像北方冬天的枝干一般,清晰、勇敢、坚强?

  走进观前街的小胡同,从《林家铺子》过去,就是文学 -《茅盾纪念馆》了。首先看到的《立志书院》曾经是先生幼年时期学习了三年的地方,穿过天井,讲堂中间是一尊握笔沉思的半身铜像,后院籋云楼里陈列着先生的生平事迹,那尊手握厚厚书本,白衣翩翩站在乌镇桥头的青年塑像,一双炯炯有神凝视远方的目光,有一种怀抱宇宙、吐纳河山的坚定与从容。从后门绕过去就是《矛盾故居》,这是清代两层木构架的江南普通民居,约建于十九世纪,茅盾先生一生笔耕不辍、呕心沥血,为我国的文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院内有他手植的天竹、棕榈树等。站在光阴底下,缅怀一代文学巨匠,感悟“先立乎其大,有志者竟成”的深刻寓意,让我觉得多少过往的年华在流年中虚度。

  阳光温厚地洒在青石板上,穿过悠长的小巷,静静地站在桥头,只见河里有街,街中有河。看垂柳依依,水阁逶迤,乌篷船穿梭而过。这是一条流淌了千年的车溪古河,纵贯南北,桥梁横跨,迎送了多少商贾客船,看过了多少朝代更替。车溪支流无数,自古桥梁众多,所谓百步一桥、十步一埠,与小镇的人家楼台水阁形影相附,依桥枕河,这也是水乡最独特的风韵。据说最早有120多座桥,在千百年来风雨的侵袭下如今还保留30多座,每一座桥都精雕细刻,风格迥异,淋漓尽致地诠释着地道的江南文化。

  枕水江南,我梦里的乌镇!你翠光千顷,为谁来去为谁留。由于时间匆忙,乌镇还有很多美景无法细细去浏览,比如西栅夜景,昭明书院,一场皮影戏的错过,一杯杭白菊的光阴等等。或许,很多事不可能是想象中的那般十全十美,就像有些缘分,注定擦肩而过。或许,很多事不可能是想象的那么完美无缺,留一份念想,也许还更好。

  有人说:自由地走,自然地忘,一切随心、随缘。凡是到达了的地方,都属于昨天。哪怕那山再青,那水再秀,那风再温柔。太深的流连便成了一种羁绊,绊住的不仅是脚步,更是对未知追慕的眼光。可是,对于我来说,乌镇,与我一见如故,再见也会倾心,你根深蒂固地扎根于我的灵魂深处,我已经沉醉在你的故事里不能自拔。

  借一支素笔,写不完你的过往三千;抚一弦清音,唱不尽你的风月无边。念起,犹如一杯温馨的奶茶,那持久的芬芳总是袅袅娜娜地萦绕在我记忆的天空,荡气回肠。哦,乌镇,我的梦里水乡,你婉约在唐风宋韵里,娉婷在我的梦里,永远是我蓦然回首时,灯火阑珊处,那惊鸿的一瞥。

在江南寻你的诗歌欣赏

  今夜我感觉异样

  呆望旅馆的'天花板寻找答案

  这种感觉从何时开始?

  我曾经认为孤独没有什么

  如今没有你只感到生活虚度

  以为听到你呼唤我的名字

  摸索你的手却只触到空气

  当你离去我的心已被掏空

  对镜披衣告诉自己

  “你已离去一切都已不同”

  所以今夜我飞车寻你

  懵懂的心已经明了

  怎样尝试,我都放不下你

  我的心中有你的心跳

  就如星星属于夜空

  就如该归队的离群小鸟

  就如云朵属于蓝天

  我应和你在一起

  我曾经约会但感觉孤独

  也曾恋爱而不知爱为何物

  我曾在一对骰子中察觉哀痛

  一切成双成对的都会让我泪眼朦胧

  这一切都在今晚改变

  停不了,止不住

  爱就是我们的全部

  我知道我已到达爱的巅峰

  当我用双臂把你搂住

  停不了,止不住

  你就是我要的全部

  就如云朵属于蓝天

  我应和你在一起

  Drivetoyou。

江南乌镇散文

  我对乌镇的了解源于文学巨匠茅盾,这位出生在乌镇的文坛泰斗在其作品中充满了对江南水乡的描写,他笔下的乌篷船、石桥、老街,那些迷人的江南景色,给人留下数不尽的向往。正是读了他的作品,自年少时就对乌镇充满了向往,可是很多年都未成行,但对江南水乡的向往,却随着时光的推移日益剧增。于是利用今年假期,踏上了乌镇之行。

  乌镇不大,但是河多、桥多、古建筑多,进入乌镇你就行在水上,住在水上,乌镇境内河道如织,石桥纵横,高墙深巷,水阁飞檐,古塔高耸,到处呈现典型的江南水乡的景致。它美丽、安静、富饶。

  进入乌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形态各异的石桥,驼峰般的石桥横卧在车溪河上,虽经过千百年的岁月沧桑,却依然矗立在那里,笑迎来访的宾客,坐在石桥上迎面飘来湿湿的凉风,偶有三三两两身穿蓝花布,手持红绸伞的姑娘,从身边经过,绿水映照红伞,兰花衬托古桥,恍惚中仿佛走入戴望舒的《雨巷》......。

  过石桥渐渐走入石板小街,放眼望去仿佛时光逆转回到了数百年前,一排排青石瓦房,一头枕着碧水,一头搭在岸上,青瓦盖顶,雕沿画廊,老屋已经数百年风雨沧桑,那褐色的雕花窗棂,似乎诉说着那数不尽的远古故事。让你不由地踏着数百年前的石板路,沿着时光的隧道找寻逝去的踪迹。雕花门窗,沧桑斑驳的古砖廊檐,无不透出江南浓烈的'古典气息和地灵人杰的优雅。

  街西头,便是文学巨匠矛盾的故居,它坐北朝南。这是一幢面宽四间,前后两进,中隔狭长小天井的两层木构架清代普通民居,分东西两个单元。客堂内天然几、八仙桌,茶几椅子,屏条字画,一应俱全,先生当年吃饭的碗,还放在原来的餐桌上,先生的书房依然透出袅袅墨香,除了后来添上的铜像外。一切都如先生离开时的样子。透出一股书卷气。

  走累了,拐进临河的茶馆,要一杯菊花茶,边饮茶边欣赏两岸雕梁画栋,迷人风光,我梦中的江南,如诗如画。乌镇的美,是可见的,也是可闻的,走在石板桥上不经意间传来阵阵酒香,抬头看灯笼摇摆,酒旗猎猎,进去饮一杯当地的三白酒,淡淡的青色的酒,饮入喉间醇香绵长。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杏花细雨的江南,这性情温软的米酒、黄酒,陪伴了多少留恋此间的文人墨客,写下了多少脍炙人口的文章。

  流水荡荡,橹声阵阵,千百只乌篷行在碧水之上,穿梭石桥之间,摇橹大叔哼唱着醉人的歌谣,乌篷船在水上飞行,带你领略两岸迷人的风光。

  夕阳恋恋不舍坠入天边的树梢,黄昏的轻纱慢慢掩上石桥、老屋。华灯初上,千万只红笼映红了乌镇,走进江南水乡夜色,又是一番迷人的风景,这也是乌镇最是迷人的时刻,雕栏画檐,五彩绚烂。

  乘夜色坐在乌蓬船上,沿河观赏,一杯清酒,几盘江南特有的小菜,朋友们聚在一起,谈笑风生。间或拍一下夜景的江南。间或闻琵琶古筝演奏一曲,绵绵清歌。

  融入乡间水镇,没有太多的奢侈,只是让你承载更多的温暖。忘了许多的烦恼,放佛置身世外。

  作者;张照准,笔名:紫荆藤、紫金藤、山靑石、陌上迎春开等,现供职于临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