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雅江的导游词


关于雅江的导游词

关于雅江的导游词

散文《从澜沧江到雅鲁藏布江》

  【作者简介】柯蓝,笔名亚一、木人,原名唐一正,1920年生,湖南长沙人。1935年就读于第一师范五十三班,1937年参加八路军,1938年在延安参加中国 -,长期担任新闻文化工作。先后入陕北公学和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毕业后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工作。先后任延安群众报社记者、主编。

  柯蓝散文《不寻常的补偿》

  在旅游中,常常特别感动我的,并不一定是什么幽美的自然景色,而是另一种人的"景色"。

  我从洛阳龙门石窟上,沿着台阶下来,已经一身大汗,腿也发酸了。抬头一看,在台阶下面的平地上,忽然有一个外国朋友,坐着轮椅,在原地转动。走近时,我才看清楚,这个外国游客是一位残疾人,他的双腿……当时第一个感觉,这个不能走路的人,怎么能够坐飞机,还坐火车出门的呢?接着,又感到,这么一个连路也不能走的人,他出来看什么山水名胜呢?晚上,回到宾馆,那位坐轮椅游龙门的外国朋友的影子,又显现在我的脑海里。也是直到这个时候,我才开始感到(认识到)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感动的一种人的景色。这是一种超常情的"不寻常的补偿"。此刻,该轮到我对自己进行反思了。我感到一种羞惭与内疚。我有什么权力,用不屑的眼光去看望他?

  这件事情,我后悔了很久。可是没有想到,这种同样的事情,我又重演了。

  那是我和文秋一起参加桂林首届旅游笔会。桂林山水甲天下。30年前我俩和白杨、蒋君超夫妇同游过漓江,坐着小木船去阳朔,晚上住宿在木船上,江上的明月,水影中的群山,景色之优美,至今令我倾倒。而且现在出现了汽轮游漓江,这种景色已不可能重复看到,令人更觉珍惜。30年后我俩和一同参加笔会的老诗人公木夫妇,又一同游了漓江,也游览了桂林有名的溶洞--芦笛岩。这是我第一次来时还没有发现的一个大溶洞。景色自然优美,但却使我又看到了比自然景色更优秀的"人的景色"。

  我们一行人,已经随着讲解员,在芦笛岩洞里,在极微弱的暗光中,依次前进。人群多极了。暗光中人头一片。脚底下高低不平的.石路,由于潮湿、积水,有人在轻轻叮嘱:"小心,当心路滑。"我虽然不担心路滑,却感到光线如此黑暗,仿佛自己成了一个盲人。正在我十分困惑的时候,身边挤过来两个拿着竹竿探路的人,凑近一看,原来是两个瞎子。这太叫我意外了。两个盲人,怎么来旅游,又怎么来看溶洞?"你们怎么想起要到桂林来旅游?""听说山水好,特别是溶洞,中外闻名!"我没有问出要领,也不好意思再直截了当地说出我的看法。这回,出于对这两人热爱桂林山水、热爱生活的赤诚的敬慕,我敬重他们不辞艰苦,出门旅游的决心和毅力。我沉默下来了。但我的内心却固执地认为,在龙门遇到的那位失去双腿的游客,他至少能看个明白,对名胜古迹还可以做到不虚此行。而这两位盲人,在这黑暗的溶洞中,不是同在他那个不可改变的黑暗世界中一样吗?又何必多此一举。

  我这么想定下来,便跟在这两位盲人兄弟的后面,随着人群,随着讲解员一程一程忽上忽下地前进。参观中叫我奇怪的是,这两位盲人反应强烈。每到一景,听到讲解员报名,他俩就哈哈大笑起来,好像比谁都看得清楚,领略得又深又快。我对他俩这种异常的对景物欣赏的能力,感到十分震惊。从进口一直到溶洞的出口,在他俩不断的笑声中,还夹杂着一些听不清的对话,看来他俩还在悄悄议论着他们所"看"到的溶洞……

  在洞口和这两位盲人告别之后。我坐在返回宾馆的汽车上,这回又该轮到我反思了。这两位盲者充满着对光明对美的追求的激情。他们充满着想象。他们已经透过包围他们的黑暗世界,看到了比我们更光明更美好的东西,至少比我们看到的更要丰富、多样。这,是他们从另一个方面找到了超额的补偿。这是人的生命力的奥秘。盲人失去两眼,那么,他们听觉加倍地灵敏,甚至他的手指的感触,也会在某些方面起到眼睛的作用。至于像他们这样,居然能够欣赏山川名胜,说明这种补偿能力,已达到了一种惊人的高度。这,不是比任何自然景色更美,更动心的人的景色么?

  生活中以至艺术品中,有一种缺陷美。对于有缺陷的现象,在人力进行追求补偿时,所呈现出的美,常常被我们忽略,这是很不应该的。龙门石窟和桂林溶洞之游,不仅大自然教会了我勇敢、开阔,而且上述亲眼所见的残疾人所追求的补偿,更教会了我如何开拓自己生命力所形成的局限。谁的潜力冲击发挥得最充分,谁就幸福。

易经解读:从农业到商业

  包羲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

  后来我们老祖宗伏羲皇帝过世了。前面我们讲过,“皇帝”是我们后人叫他的,当时并不叫做皇帝,只是个君长。君字大家要注意,现在的写法是这样,古人的君字是这样的“”,画起来是一手持拐杖,拐杖下面一个口字,“”像一个年纪大的人拿一根拐杖一样。这就是象形文字的“君”,后来就用作皇帝了。

  这个意思是年龄大的人拿了拐杖,很有智慧,很有威望,是领导人的人。后人就把这种领导的人称为君,包羲氏就是古代的君长。伏羲以后的君长,我们叫他神农氏,他发明了农业。我们中国以农立国,便是从神农氏这个老祖宗开始的,他教我们“斫木为耜”。

  “耒”“耜”,住在城市里的同学不容易知道,乡下的同学一看就知道。“耒耜”就是犁地的犁,犁的头部是尖的,叫做耜,犁尖以上弯的部分叫做耒。神农氏发明农业,以教天下,用犁来犁田,既省力又方便。神农氏把这种技术教育民众,这就是我们农业文化的开始。用一个卦来代表,便是益卦。

  由农业社会慢慢演变,我们的'历史进入了商业社会。慢慢地,人类的需要多了,盐了有了,布匹也有了,于是贸易开始了。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

  人类有了农业以后,为了各人的需要,于是“日中为市”。在中国大陆,至少一九四九年以前还有这个风气。西南一带叫赶场,北方叫做赶集,南方叫赶墟,西北一带叫做赶屯,这和在晚上去逛夜市,意义都是一样的。

  这种“日中为市”,或三天一次或五天一次,大家轮流,所谓“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就是噬嗑。以货易货,就是交易、贸易,易就是交换过来。那个时候还没有货币。货币的开始叫做宝贝,货币是以贝壳来当代表。我们现在朋友的朋,就是两串宝贝挂在颈上,古人与朋友出去游玩,带两串宝贝大家去吃喝,这就是朋友。

  这个时候,“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聚诸噬嗑”。“噬嗑”就是咬食的意思。上古时候没有文明,文明的开始,是由渔猎社会发展到农业社会,其中经过了几十万年的痛苦奋斗。由农业社会进步到商业行为的开始,又经过了几十万年的阶段。

  这个时候,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还没有建立。上面所说的只是文明的开始而已。文明跟文化是两个观念。文明包括生活发明和生活条件的改善,文化包括文字、艺术、种族思想种种观念的综合。这一点大家要弄清楚。下面是第二个阶段。

从《红楼梦》到《苏东坡突围》

  如果说我们承认了苏轼的这种自省是一种成长和成熟,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嘲笑宝黛的思想是幼稚的呢?

  假期里,去了一趟大观园。

  读了《红楼梦》,不去看看大观园(虽然只是人为臆造的),多少有些可惜。虽然在“怡红快绿”的匾下冒失地竖着“十块钱点一出戏”的牌子;虽然在潇湘馆的曲折游廊里不时传来“这个便宜”、“那个合算”的吆喝声;虽然黛玉的花锄里塑料鲜花盛开;虽然稻香村里的纸窗木榻成了“稻香村茶室"里的摆设;虽然《红楼梦》中大观园的瑰影已被抹煞得斑斑驳驳。但,还是应该去看看,好在怡红院的海棠还蓬勃,潇湘馆的竹子还苍翠。

  读《红楼梦》是初二下半学期开始的。那时候,明显地感到自己的思想观念在跌跌撞撞地摸索着前进。有两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迪和鼓励:一本是《红楼梦》,另一本是余秋雨的《山居笔记》。那时侯,也许是迫于学习的压力,也许是受到了一点《威风凛凛进行曲》的灵感,我一下子很渴望自由一一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天,甚至只给我一分钟,让我毫无顾忌地放声大叫:“啊一一”真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抓住了这个小小的想法,竟让我思考起了我的生活,我的生命。读书为了什么?物质条件吗?很多人都认为是这样,那我呢?我想,我宁肯舍弃一切物质条件,我不要像大人们一样被功名利禄所羁绊;我决定,我要按我的想法去生活,活在我自己的理想中。真实美好的时刻啊!但我仍小心翼翼,因为我不确定这种想法是否正确和合理。当读了《红楼梦》,不管是不是一厢情愿,我惊喜地感到,我和宝黛二人似乎有着共鸣之处。我,一个正在为将来优越的物质条件而苦读的学生;他们,被逼走仕途之路的叛逆者,同样的十五六岁,同样的爱和怨,喜和悲。我的这种想法至此便如一股激流从岩石中迸发而出。不论将来如何,至少它能奔腾一段日子。中考的那段日子令每个人难忘。几乎每时每刻,我都激励自己“抓紧时间”一一我像一头饿狼一样到处觅“食”。

  但是,当迷失在题海里时,一股更大的悲哀和困惑向我袭来:我这样读书到底有没有价值?中考和我的理想有多大关系吗?考完数学,对下来错了许多。我忐忑不安地迎着妈妈略带紧张的笑脸走过去。我尴尬地提着嘴角,勉强地笑着,笑着,眼泪却不听话地蹦了出来。晚上,我躺在床上。考砸了,这辈子似乎也就完了。我想一阵,哭一阵,枕头上湿了一大片。现实像白纸黑字般残酷地摆在眼前。我茫然。我想:现实,离理想有多远?我经历了现实后。会怎样?我,宝玉,黛玉,都还未经历过最残酷的现实:我呢,依靠着父母;他们呢,本身就居于“拂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的大观园。至少我们从未脱离过相对富足的物质条件。也许只因为这样,我们才敢轻视它?对它不以为然?一个大问号油然升起:我们自认为“高出俗流”的想法是否天真、幼稚、荒唐、不堪一击?不知道。也不愿想。我似乎已身处矛盾的旋涡中。矛盾越加白热化,我稍一动就会下沉。

  也在那时,我翻开了余秋雨的《山居笔记》。当时我并不曾想到,里面的某一篇文章,会像一道白帆,把我从这旋涡中拉了上来。至今我常要回味的,是余秋雨写关于苏轼的那篇《苏东坡突围》。经历了“乌台诗狱"后,苏轼带着官场文坛泼给他的满身污水走近黄州。黄州的残酷现实是:“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然而,他在这种现实中进行着自省。他无情地剥除了身上每一点异己的成分,哪怕它们曾给他带来过官职、荣誉和名声。他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回归于一个完全的自我。如果说我们承认了苏轼的这种自省是一种成长和成熟,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嘲笑宝黛的思想是幼稚的呢?如果苏轼因这场劫难经历了一次整体上的脱胎换骨,那么宝黛又何尝不是封建大家族中的新人类呢?

  如果苏轼在黄州的残酷中找到了自我,那么我们又为何怀疑和“确信”现实会打倒我们自己呢?是的,人生的道路也就是从出生地出发,越走越远,由此展开的人生就是要让自己与种种异己打交道。打交道的结果可能丧失自己,也可能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把自己找回。我会在现实中遇到很多异己的人,异己的事,异己的思想,但我越来越相信,我能保护这还未遭到打击和扭曲的最理想的信念,我能把对自己的思想和追求的这份执著、憧憬,保存、延续……“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这是十五六岁的黛玉的悲叹。“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这是四十出头的苏轼的惆怅。他们站在相隔二三十年的山头上,遥相呼应:“捡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是宋朝赤壁下的深深叹息;“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清初悼红轩里的孤独无告。他们隔着几百年的历史,结为知音。风过,潇湘馆中那片竹海似又传来了遥远的低吟。

《从地震波到预警》阅读答案

  ①我们脚下的地面是会移动的。随着构造板块在地球表面漂移,一些大洲互相摩擦碰撞,就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相撞一样。地壳,也就是我们所居住的这个星球的外层,是有弹性的,但这种弹性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而言的。在板块边缘地带,地壳会弯曲变形,直到应力过大超过承受极限为止。此时,地壳便会突然断裂,过去几十年存储的能量穿透地球表面,震动它的传播途径中遇到的一切。

  ②每天,都有数以百计的地震发生。幸运的是,大多数地震很小,没有灵敏的地震检波器的帮助,我们是无法察觉的。在每天都会发生的地震中,断层面只会发生3-6英寸(约7-15厘米)的滑动,人们是感觉不到震动的。里氏5.0级的地震,大约有一两英里的断层面断裂,人们很容易感觉到移动,但现代的建筑物能够承受得住。而一次8.0级的地震将导致数百英里的跨断层面的破裂,而且能够延伸到地表,将一座建筑裂成两半。

  ③通过监测地震间的应力积累,地震学家了解到,许多地区的地壳接近于破裂。但地表以下深部断层的具体结构,仍然在地震以及地震破裂传播中扮演者重要角色,而这个结构无法直接取样。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大多数地震学家不相信可以建立一二预报系统,能在地震发生前几天或几个小时内做出预测。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人们最多只能做到快速检测大地震,并发出警报。

  ④地震的一些独一无二的特性将帮助我们完成这项任务。我们感觉到的震动实际上是分阶段到来的`。能量从地壳破裂处传到地球表面分为两种形式:P波和S波。这两种波同时从断层面上发出,这也是它们唯一的相同点。P波类似于声波,是一种压缩波,传播速度相对较快,但是不会携带很多能量。再一次地震中,你会感觉P波就像一个突然、垂直的跳动。S波更像海洋上的波浪,移动更缓慢,并携带大多数能量,带来强烈的震动,使地表垂直和水平运动。建筑物在它的冲击下,就像是波涛中的一支小船。

  ⑤而且,并不是所有的波都是相似的。他们有不同的波形,这取决于滑动区域的大小。较小的滑动发出的P波相对振幅较低、频率较高,是一个小而尖的脉冲。较大地震则会造成更大区域的断层破裂,并产生更大的滑动,所以这种P波具有较大的振幅和较低的频率。两种P波得差异类似于小鸟吱吱的叫声与灰熊的咆哮。

  ⑥单独一台地震检波器(seismometer)就能基于上述信息估计出地震的震级。任何具有高振幅和低频率的P波都将触发警报。这种单一台站报警方法给震中区域发出速度最快的警示。但是地震断裂的特征千变万化,并不是所有的5.0级地震看起来都相同,地震检波器下面地底的一些特殊的沉积物也会改变P波。这些变化将增加误报(当没有地震时发生警报)和漏报(当破坏性地震来临时没有发出警报)的风险。

  (选自《环球科学》2011.4有删节)

  1.阅读第④段,分别用一句话概括P波和S波得特点。(4分)P波:S波:

  2.第②段主要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选择一种简要分析其作用。(5分)

  3.第④段划线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述说加点词“独一无二”的表达效果。(5分)

  4.选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所要说明的核心内容。(5分)

  答案:

  1.P波:是一种类似于声波,传播速度相对较快,但是不会携带很多能量,让人在地震中会感觉到一个突然、垂直的跳动的压缩波。

  S波:是像海洋波浪样移动缓慢,并携带大多数能量,带来强烈的震动,像冲击小船一样冲击建筑物,使地表垂直和水平运动的地震波。

  2.分类别和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按照地震破坏性和人们的感知度把地震分为无感地震、有感地震、破坏性地震三大类来分别说明。

  3.承上启下过渡作用

  “独一无二”正确的概括了上文所介绍的地震特点,为后文详细介绍地震波做铺垫,引起读者注意其特点。

  4.由现象到本质,由浅入深

  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我们能够认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