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寻梅古诗鉴赏答案


梦寻梅古诗鉴赏答案

梦寻梅古诗鉴赏答案

《梦寻梅》阅读答案及赏析

  (宋)方岳①

  野径深藏隐者家,岸沙分路带溪斜。

  马蹄残雪六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

  黄叶拥篱埋药草,青灯煨芋话桑麻。

  一生烟雨蓬茅底,不梦金貂②侍玉华③。

  【注】①方岳:字巨山,号秋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②金貂:汉代的宫饰。

  ③玉华:宫殿名。也有人认为“玉华”指精美的玉石。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中的“野径”“隐者家”及“岸沙”“带溪斜”等词语,点出了梅花生长环境的幽美和僻静,也从侧面表现出梅花高雅脱俗的特质。

  B.颔联中“六千里”表明寻梅过程的执着与艰辛,“三四花”则与之形成对照,突出了梅花的可贵,也透露出梦中人寻梅有获后的欣喜。

  C.尾联中“烟雨蓬茅”和“金貂”“玉华”对举,有“实”和“虚”的对比,也有“取”和“舍”的对比,其中反映出诗人的志趣追求。

  D.紧扣诗题“梦寻梅”中的“梦”字,全诗用梦境来刻画诗人寻梅的历程以及赏梅中的欢乐,烘托了这样一种生活带给诗人的怡然自足。

  ②本诗题为“梦寻梅”,而颈联两句却是写“黄叶拥篱埋药草,青灯煨芋话桑麻”,似乎与“梅”没有关联,如何理解?(5分)

  参考答案

  ①(3分)D(“全诗用梦境”错,最后一联不是梦境的刻画)

  ②(5分)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在罕有人至的幽居之所,诗人闲适自足,以济世救人与围炉夜话为乐事。诗句中的闲适自足,表面上看与“梅”没有直接关联,却与梅“高洁、脱俗”的内在精神相契合。这种对闲适别致的生活内容的着意刻画,也为尾联抒发对脱俗孤傲的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作了铺垫。

  评分标准:明确联句大意,1分;明确联句意思与“梅”的关联,2分;明确联句在结构及表达上的作用,2分。意思对即可。

  作者

  方岳(1199--1262)字巨山,号秋崖,新安祁门(今属安徽)人。

  赏析:

  “野径深藏隐者家,岸沙分路带溪斜。”诗一开始就推出一个幽雅僻静的背景,曲径通幽之处有一处小屋,天已近黄昏,太阳慢慢地钻进薄薄的云层,变成了一个红红的圆球。天空中飘浮着柔和的、透明的、清亮的、潮乎乎的空气。夕阳似乎在金红色的'彩霞中滚动,然后沉入阴暗的地平线后面。通红的火球金边闪闪,迸出两三点炽热的火星,于是远处树林暗淡的轮廓便突然浮现出连绵不断的浅蓝色线条。诗人顺着野径,沿着沙岸,骑着瘦马,欣赏着这片景色,悠然走过。

  “马蹄残雪六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诗人历经艰辛,来到一个山嘴,突然就看到梅花了。那梅花虽然只有“三四花”,却更显得神清骨秀,高洁幽芳,这是梅的风骨,也是隐士的气节。

  “黄叶拥篱埋药草,青灯煨芋话桑麻。”虽生活在蓬茅下,晚上点着昏暗的油灯,但可以在火炉旁边烧烤山芋,与朋友谈论农作物种植的事情,抛弃了尘世的纷杂,何不乐哉!

  “一生烟雨蓬茅底,不梦金貂侍玉华。”“烟雨蓬茅”是隐者生活的象征,“金貂”、“玉华”分别是汉代的官饰和唐代的宫殿名,象征功名富贵。诗人甘愿“一生烟雨蓬茅底”,却“不梦金貂侍玉华”,表现了他宁愿终生隐居乡间,与梅花为伴,不愿意追求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的志趣。虽然这只是作者的一个梦,但梦给他指引了人生的方向——宁愿终身隐居乡间,与梅花为伴,也不愿追求功名利禄、荣华富贵。

《雪梅》阅读答案及赏析

  雪梅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末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题目:

  (1)这首咏物诗,没有写景,没有抒情,句句议论,却写得如此生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2)在诗人笔下,雪似梅,梅似雪,诗人借此要表达什么样的生活哲理呢?(5分)

  参考答案:

  (1)梅与雪争春,谁也不让谁,也难分高下,文人墨客们各自从自己的角度对此进行评价、赞叹,看来这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2分)。而作者认为二者各有千秋:尽管雪与梅相依相存,但梅有梅的清香,雪有雪的洁白,各有优点(2分)。诗人不事雕琢,也不直接流露思想感情,而是客观理性地评价二者,句句议论,字字珠玑,明了晓畅(2分)。

  (2)诗歌借对梅与雪的评价,生动形象地揭示出一个普遍性的生活哲理(2分):一个人应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看到别人的长处,还要看到自己不如别人的地方(3分)。

  翻译:

  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

  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赏析:

  雪、梅都成了报春的使者、冬去春来的象征。但在诗人卢梅坡的笔下,二者却为争春发生了“摩擦”,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装点了春光,而且谁也不肯相让。

  这种写法,实在是新颖别致,出人意料,难怪诗人无法判个高低。诗的后两句巧妙地托出二者的长处与不足:梅不如雪白,雪没有梅香,回答了“骚人阁笔费评章”的原因,也道出了雪、梅各执一端的根据。读完全诗,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作者写这首诗是意在言外的.: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真理。这首诗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咏思。

  此诗阐述了梅、雪、诗三者的关系,三者缺一不可,只有三者结合在一起,才能组成最美丽的春色。诗人认为如果只有梅花独放而无飞雪落梅,就显不出春光的韵味;若使有梅有雪而没有诗作,也会使人感到不雅。从这首诗中,可看出诗人赏雪、赏梅、吟诗的痴迷精神以和高雅的审美情趣。

梅阅读赏析及答案

  梅

  【唐】杜牧

  轻盈照溪水,掩敛下瑶台。

  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来。

  偶同佳客见,似为冻醪①开。

  若在秦楼畔,堪为弄玉②媒。

  【注】①即春酒。是寒冬酿造,以备春天饮用的酒。②战国时秦穆公之女,姿容绝代,善吹箫,非懂音律不嫁。萧史善吹箫,作鸾凤之响,公以妻之,数年,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去,传为爱情佳话。

  8.诗歌一二联是如何描绘梅花风采的?试作简要分析。(4分)

  9.咏物诗多为托物言志、抒怀,试分析诗歌所表现的是人性格特点。(4分)

  参考答案:

  8.运用拟人手法,首联将梅花比拟成了从瑶台仙境下凡的仙女,她袅袅婷婷、羞羞涩涩地在溪边对着水面端详着自己的倩影。为梅花赋予了生命和灵气,把梅花写得美妙超凡。(2分)颔联写梅花姑且让洁白无瑕的雪与自己相比,而敢于超越艳丽的春光决不随顺其后。赞扬梅花妒雪欺春的孤芳高洁。(2分)(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也对)

  9.一二联诗人借梅花的风采来表现自己的.品行高洁和刚直耿介,不肯随时俯仰的性格。(2分)三四联写了梅花为佳客助兴、愿有情人成为眷属的多情坦荡,这也是诗人自己多情坦荡的性格的写照。(2分)

  赏析

  全诗紧紧围绕梅花的美去写,使梅花的形象得到了完美的塑造。

  轻盈照溪水,掩敛下瑶台。这两句主要描写梅花的姿态优美。轻盈的梅花,映照着如碧的溪水,实景与倒影浑然一体,构成一幅绝美的图画。为了进一步突出梅花的轻盈之美,作者又采用拟人的手法,把梅花比成一群从瑶台翩然而降的仙女,舞姿曼妙,如惊鸿游龙,令人魄荡魂驰。始雪聊相比,欺春不逐来。由于梅花太美了,所以雪花嫉妒,但却又不能同它相比;春天被欺,也不敢再迈动轻快的脚步。这两句从侧面烘托了梅花的美丽动人。偶同佳客见,似为冻醪开。当作者偶然同客人一起去观赏梅花时,他发现如斯艳丽的梅花仿佛是为了冬酿的酒而开,因为赏梅花,饮美酒乃人生之一大快事,故有似为冻醪开的遐想。

  最后两句若在秦楼畔,堪为弄玉媒,假设梅花长在秦楼的旁边,它完全可以以自己的美做弄玉的大媒人,而不会为他人所见笑的。这两句进一步突出梅花的美。

水仙子·寻梅阅读答题及答案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①,树头树底孤山②上。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③。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注】①两履霜:一双鞋沾满了白霜。②孤山:在杭州西湖,多梅花。宋代诗人林逋曾隐居于此赏梅养鹤。③缟袂:素绢的衣袖。绡裳:薄绸的下衣。

  1.“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这两句是怎样描绘梅的形象的?(5分)

  2.结合全曲,简要分析作者情感的变化。(6分)

  参考答案:

  1.①从视觉和嗅觉等角度,描绘出梅花的.洁白和芳香。②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梅花拟人化,将其比作缟衣素裙的美女,圣洁而飘逸。(写出三种手法各1分,形象特点:洁白、芳香、飘逸2分。设问,以景作答酌情给分)

  2.寻梅时的殷切:从冬至前到冬至后,从溪南到溪北,由树上到树下诗人在苦苦寻梅。遇梅时的喜悦:冷风送来清香,梅花就在飘香的地方,像身着白绢衣袖和薄绸下裙的仙女,圣洁而飘逸。酒醒后的失落:从见梅乍喜的如醉入梦的境界中清醒过来,此时又传来令人断肠的笛声,还有一片朦胧的昏黄月光。(每种情感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