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古诗诗句译成的密码


用古诗诗句译成的密码

用古诗诗句译成的密码

苏轼《前赤壁赋》的五个“密码”

  引导语:苏轼《前赤壁赋》中“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短短20字中,包含着解读这篇文章的五个重要“密码”。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五个密码吧。

  密码1:壬戌之秋“壬戌之秋”是宋神宗元丰五年,也就是公元1082年。三年前,苏轼的人生发生了巨大变革。

  苏轼前半生比较顺利:二十多岁中进士,名满天下,得到了当时的文坛泰斗欧阳修的赏识。当时的皇帝(宋仁宗)曾经这样说:今天我们取苏轼和苏辙为进士,等于为子孙找来了两个宰相啊!可以说,苏轼是在器重推崇中度过青年时代的。在政治上,他很敢讲话,有自己的思想和主张。

  但随着神宗皇帝即位,任用王安石变法,情况就发生了变化。苏东坡很直,有什么讲什么。他觉得王安石搞得这个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不像说得那么好,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生活加倍难熬。这位大诗人出于同情心、责任感和使命感上书朝廷,对新法有微词(在《上神宗皇帝书》中,称变法骨干为“新进”,这个词在古代有较明显的贬义)。他还写了大量的诗,讲老百姓究竟过得怎么样,结果就被反对派所利用了。

  御史李定等人对他的诗吹毛求疵,找了许多罪名说苏东坡诋毁朝政,甚至有不臣之心。神宗皇帝把苏轼下狱。历经103天,苏轼差一点儿就掉了脑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不得签署公事,等于被软禁观察,处境艰难。苏轼写此文时46岁,从从政的视角来看,正是人生的成熟期,该有所作为的时候,可他只能在城东开垦一块坡地,靠种田帮补生计。因此,壬戌之秋对苏轼来讲是有特殊意义的一个秋天。概括起来就是:年富力强,含冤被贬。生计困顿,前途渺茫。

  此前,苏轼主流的思想是儒家的:一直有远大的理想,有兼济天下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有这样人生追求,盛年被贬,而且是含冤被贬,他心中的抑郁、痛苦、煎熬、无助、悲观、失望,都在情理之中。那么,在这个特定的时间节点以及由此派生的种种情绪,在《前赤壁赋》中有怎样的表现呢?

  第一处表现,扣舷而歌。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月白风清,诗酒高会,非常快乐,在“饮酒乐甚”之际,却唱出一首奇怪的歌: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泝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首歌不是律诗,不是宋词,却跟楚辞相似。兮字是楚地的方言,香草美人之喻。楚辞常用。兰、桂都是馥郁芬芳的香草,香草喻君子贤士。美人在楚辞里多比喻君主——屈原就经常这么比喻楚怀王。

  这首歌中有意模仿楚辞,暗自跟屈原相比较。屈原什么心情,他就什么心情。甚至前途的渺茫的况味更甚于《离骚》。“击空明兮溯流光”,流光用得太棒了,表面上写月下的江水,实际令人产生一种似水流年的感觉。渺渺说的是余怀,这不正是他前途的写照吗?

  第二处表现,倚歌而和。有客吹起了洞箫,箫声“呜呜然”,这个词像哭泣的声音。“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写洞箫传递的情感。什么叫“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什么叫“慕”,处江湖之远,怎不慕那些受到君主赏识和重用的人?什么叫“泣”,中心悲伤为之泣。什么叫“诉”,心有郁积,才要倾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这是箫声的音效,也是感情的延绵。苏轼遣词造句的能力太强,常见的几个成语都从这里来。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是洞箫的艺术效果,或者说艺术感染力。从字面看,舞和泣是使动用法:使幽壑之中潜藏的蛟龙舞蹈,让孤舟之中悲伤的寡妇哭泣。但这并不是作者真正要表达的。苏东坡在这里用了典故。“舞幽壑之潜蛟”用李贺《李凭箜篌引》的名句:梦入深山蛟神遇,老鱼跳波瘦蛟舞。“泣孤舟之嫠妇”用白居易《琵琶行》。“孤舟之嫠妇”指“去来江水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的那位独居的琵琶女。

  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写音乐,白居易的《琵琶行》也是写音乐,《赤壁赋》用这两个典故也是来写音乐,具有关联性,但这是表层的。深层的意思需要探究才能发现。李贺怀才不遇,英年早逝。因为他爸爸名李晋,李贺为避父讳,一辈子不能考进士(这是一件很荒谬的事情,韩愈做文章批判过)。白居易在写《琵琶行》时,得罪权贵,被贬江州司马,也是政治上被贬谪的失意人。

  这两个典故的作者跟苏轼神似。作者实际上是找了三个处境境况跟他都非常相似的古人,都是伟大的诗人,同时也都是落寞的政客。他们跟苏东坡是隔代知音。

  总之,“壬戌之秋”是苏轼功名失意之秋,也是他人生苦难之秋。这种失意和苦难隐晦地渗透到《前赤壁赋》中来。而在对贤者的追思中,他偏偏又面对赤壁这样一个特殊的所在。

  密码2:赤壁历史上有两处赤壁。一处“武赤壁”,在今天河北省赤壁市。武赤壁是三国时期的古战场。看过《三国演义》都知道,三国有三大战役,第一就是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在赤壁之战中,各路英雄纷纷登场,真是“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另一处“文赤壁”,是因苏轼写《赤壁赋》得名,据说,文赤壁是今天湖北省的赤鼻矶,和武赤壁不是同一地点。

  对苏轼而言,不论是真赤壁还是假赤壁,都是一件要命的事。苏轼有兼济天下之才志,到了这样的英雄之地,必然感慨万千。他在《赤壁赋》里写了一个鼎鼎大名的人物——曹操,当然通过客的口吻来写的: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这段话在文学史上历来被称道,简洁而有气势。破字有力量,下江陵的下非常快。顺流而东也这个东,非常迅捷:三句话把曹操不可一世的气焰写出来了——这是讲来时的形势。以后怎样呢?驻扎在江陵,舳舻千里,旌旗蔽空,你看他蒙冲斗舰,相连千里;你看他旌旗飘荡,遮天蔽日;这是远景。

  接下来把镜头推近,一直聚焦到曹操的形象,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这八个字是造型特写,宴长江曹操赋诗是《三国演义》里的名段,讲的故事都在这句话里。曹操赋的是哪首诗呢?恰恰就是“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首《短歌行》。至此,苏轼的历史思维形成了一个圆,把曹操的英雄气收纳进来。

  最后怎么评价曹操?作者说“固一世之雄也”,这句话看起来简单,实际上非常难写。曹操这个人历史上争议非常大,有人说他是英雄,有人说他是奸雄,苏轼很滑头,他把前面的定语去掉,管你奸雄还是英雄,“固一世之雄也”,做了一个盖棺定论。

  把曹操捧得这么高,并不是苏轼的目的。所谓登高必重跌,捧起来是要让你摔得惨,他只一句话:“而今安在哉?”就达到了这个效果。会读书的人就知道,这是图穷匕见。你那么牛,现在哪里去了?当初就樯橹飞灰烟灭,而今简直烟消云散,早已无踪无影。

  苏轼写出了后人眼里曹操四种悲凉。第一,诗在人亡,诗还在,人没了。第二,物似人非,景物跟当年相似,游览的已不是当年人。第三,胜败转瞬,来时嚣张,最后困于周郎。第四,功业成空。胜也好,败也好,所有的一切不过是云烟过眼。这些感情非常有曲折和波澜。把曹操描写成这样,想表达什么呢?我想,他主要不是写曹操,而是写此刻的自己。相比曹操,此刻的“我们”又怎样呢?

  客说:“况吾与子”,注意这句话,曹操是这样,何况是你我。我们怎么样?“渔樵于江诸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几句话是对照前文写的,有意跟曹操做比。曹操怎么来的?人家是破荆州、下江陵,千军万马、前呼后拥;我们是怎么来的?没有千军万马,只有鱼虾和麋鹿,惨不惨?曹操来的时候坐什么船,喝什么酒,再看我们,驾一叶之扁舟,怎么跟舳舻千里比?举匏樽以相属,怎么跟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比?曹操是一世之雄,我们是“天地之浮游,沧海之一粟”,又算什么呢?这些内容归结起来就一句话:曹操,我们比不了!

  然而,我们远远比不了的曹操,最后的结局是什么?“而今安在哉!”他去哪里了?他没了。曹操都没了,远远不如曹操的我们,存在感、人生价值和意义又在哪里?岂不是要彻底消失吗?朋友们在江上喝酒,喝着喝着,突然发现“我”不存在了,或者说没有存在的意义了,这是多大的悲凉啊!

  苏轼《赤壁怀古》写周瑜和《赤壁赋》里写曹操的用意不同。《赤壁怀古》写周瑜:“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是想强调:他行,我不行。人家三十五六岁,指挥千军万马,我都四十五六岁,还在江边钓鱼,这差距有多大。《赤壁赋》写曹操表达了更为复杂的情感:他不行,我更不行。曹操不行,不是因为没有建功立业,而是即便建功立业最后还是消失无踪。相比曹操,连功业都没建的我们,存在感和价值感岂不是梦幻泡影?

  “壬戌之秋”,人生失意的苏东坡来到了赤壁。赤壁是他感怀凭吊之所,也是他伤心悲叹之地。赤壁没有改善他心中的痛苦,反而让痛苦更浓重。是这样一直痛苦下去,还是最终走出困局,实现了新的超越呢?苏轼选择了后者,其奥妙就在下一个密码中。

  密码3:“七月既望”既望是农历十六。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这一夜,天上一轮明月帮助苏轼实现了人生的突围。《前赤壁赋》对既望之月的描写大致可分四类。

  首先是自然之月。有正面描写,“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徘徊”二字出自李白《月下独酌》:“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这里边寄托着作者的情感,他的心绪也处在“徘徊失据”的状态中。

  还有侧面描写,“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露为何而白?因为有月光。水光接天,水为何而光?因为有月光,通过写江水,写白露,作者实则在写月色笼罩在整个江面上,给人一种飘飘荡荡的感觉。纵一苇之所如这个苇字,比喻小船,暗含佛家一苇渡江的意味。“凌万顷之茫然”,茫然是看不清却又无边无际,感情的暗示也在其中。

  在他们自创的诗歌中,也有对于自然之月的侧面描写,“击空明兮溯流光”,空明和流光就是在写月。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庭前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错,盖竹柏影也。他很喜欢用空明这个词来写月色,写出月色的质感。

  自然之月有重要作用。第一,月是抒情的主体意象,全文都笼罩在月光之下,是作者情思和哲理的生发点。第二,《赤壁赋》里的月跟其他文章里的月有明显的不同,是和其他的景、物融合在一起,月和江、山、风、水互相依存。月是江山风水之上的月,江山风水是月之下的江山风水,拆分不开。写景能到这种水乳交融的境界,相当不易。

  作者把自然之月文学化,就出现了“诗中之月”。开篇,月还未升,苏子和客就一起“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这“明月之诗”出自《诗经》:“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几个人在江上喝酒,月亮还没有出来,于是大家举起酒杯,朗诵《诗经》里的篇章,这雅兴非“天人合一”难以形容。凭吊曹操时,客抬头看见月亮,自然想到月明星稀,接入非常自然。进而由诗中之月引出对曹操的描写,以及彼此的比较,真如“行云流水,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

  诗中之月作用有三。第一,和自然之月相融合。自然之月没有升起,就朗诵诗歌来呼唤。自然之月升起来,就借着“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泝流光”来抒情。谈到人生哲理,就抬头看看天上的月亮,想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融合得自然流转。第二,和文人的风雅相融合。苏子游赤壁这个晚上,没干什么了不起的事,无非是喝酒、诵诗、唱歌、听音乐、清谈,然后继续喝酒,睡大觉。这诗、酒、音乐和清谈,是名士风度,都和月融合在一起,诗中有月,酒中有月,谈中也有月。第三,和诗人的情绪变化相融合。“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时候,诗人的心情轻松快乐,于是“饮酒乐甚”。到“击空明兮溯流光”的时候,里边就有很多寄托,由乐转悲。进而才有“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段,引出对人生意义的思索。

  一篇文章写月,能够把这么多文化层面的内容融在一起,写得不露痕迹,在文学史上已经达到了罕见的高度。但对苏轼来讲,这只是刚刚起步。他把深厚的功力用在了哲理之月上。哲理之月不是由苏子一个人阐发的,先由客阐发,再由苏子升华。

  客发现月和江水都是永恒的象征,无穷无尽,无止无休。“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乎悲风”。长江、明月这样永恒的事物,唤起了人生的渺小感、虚无感和无助感。渺小感,就是我微不足道。虚无感,就是我没有意义。无助感,就是我知道我微不足道,又知道我没有意义,可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实际上客的哲思是贬谪的(或不得志的)士大夫的共同情绪——这样的人生要不得,又不得不要。这种情绪笼罩在士大夫身上一两千年,始终没人破解。苏轼破解了,所以他才成为“人们一想起来嘴角就会露出微笑的”(林语堂语)苏东坡。

  苏轼怎么破解的呢?他上来就问客一句话,带一点调侃的意思:“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这句话是反问句:你在水和月中参透的哲理还不够深刻啊。我怎么看待水和月的呢?“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这句话出自《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江水天天流淌,但是它没有流光。

  你不信到长江、黄河去看看,千年万年的流淌,它还是长江黄河,没有太大的变化。“盈虚者如彼”,盈是满,虚是缺。月亮一会圆,一会缺,“而卒莫消长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星星还是那个星星。苏轼在这个视角上得出一个富有启发性的哲理:“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物与我皆无尽也”。还羡慕什么呢?

  科学上有著名的能量守恒定律,苏轼这个发现可以与之媲美。拿根粉笔在黑板上写字,自其变者而观之,粉笔没了。自其不变者而观之,粉笔灰还在,粉笔字还在,它的能量、它的物质还没变,只是换一种形式而已。比起客的哲理,苏轼超脱太多。

  首先,月和江水是永恒的,但不是僵化的永恒,是运动变化的永恒。有变的一面,也有不变的一面。这是中国最古老的辩证思想,《易经》里边的思想。事物有阴,有阳,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客只看到江水和月不变的一面,人生就被衬托得虚无,所以产生悲凉的情绪。苏轼告诉客,月亮永恒,但它也变化,要正确地看待它,才能唤起人生的存在感;不要小看我是蜉蝣,是沧海一粟,我和这浩浩江海都有不变的一面。这种人生操之在我的豁达与豪迈,真了不起了!

  但苏轼还有一点意思没明说。“盖将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物无尽”好理解,用月和江水做了充分的说明,可“我无尽”该怎么理解?也就是“我”永恒的一面在哪里?在关于曹操的描述中,苏轼给读者留下了线索。曹操诗在人亡,倒过来看,就是人亡诗在。你问我“而今安在哉”?几百年过去了,你们到江上游玩的时候,还不是想起我这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从这个角度说,曹操还在。但曹操还在,不等于苏轼可以“无尽”。

  苏轼有什么资格预判自己的无尽呢?其实这不需要解释,苏轼如果不能无尽,我今天何必要写这篇文章?学生们又何必背诵《前赤壁赋》?苏轼的臭皮囊早已朽坏,但他的文章在,他的道德在,他的人格魅力在,他的情怀在!和我们普通人不太一样的是,苏轼活着的时候就预见到了这一幕。恕我冒昧,以己度人。我想苏轼心里清楚,宦海浮沉无所谓,升沉不过一秋风。当不当官又怎样?我的人格,我浩浩如江水的.才华,我的文章,后人怎能不千载传扬?那一刻,苏轼笃定地看到了未来,找到了人生的价值、意义和自信。

  我相信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心里应该有相似的感慨。有人会问,他怎么不明说?他都落到那种地步,怎么能明说?聪明的苏轼把这层意思埋在句子里,不显山不露水,让读者自己去体会。

  通过“哲思之月”,苏轼解决了关于未来的问题,但是四十六岁在黄州的我,乌台诗案被贬官的我,信而见疑、忠而见谤的我,能不烦恼吗?该如何自处才能度过现世的苦难呢?苏轼发挥了他无与伦比的才气——还是在月上做文章,这就是“寄托之月”。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先来一段论述,说天地万物,物各有主,不是你的就别要,该是谁的谁拿走。这句话字面的意思好懂,背后的意思不好懂:人生在世,当官不当官是命,不该你当你就别当,何必放在心上呢?“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大自然的好山好水好风月就在我们眼前,耳听的是天籁,眼看的是风光。“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苏东坡很有幽默感,用“禁”字来调侃那些小人,你可以让我在黄州当团练副使,禁我签署公事,禁我擅自离开。但我长着眼睛,就能从大自然获得无穷无尽的享受和精神的寄托,老天拿出这么多东西给我享受,我过得好开心。这就是“寄托之月”——苏轼不仅解决了后世的问题,连当下的问题都在月(以月为表征的山水)里解决了。“山水之乐,风月无边”,从此,不论遇到什么坎坷和打击,只要清风明月在,他就是快乐的苏东坡。

  密码4:泛舟找到人生的寄托,苏子与客的精神面貌有没有发生变化?还像原来那么悲伤吗?答案在第四个密码——“泛舟”里。为什么要泛舟,而不是江边散步?我做一个大胆推测,如果江边散步,就得不出这么深的哲理。不信可以看《后赤壁赋》,在抒情艺术上或许更胜一筹,但“理”的阐发就逊色了。因为,泛舟很有意思,这是一个独处的空间,有一种漂泊感,有一个环境去静思人生的意义。

  文中有两处泛舟的描写。第一处,刚来赤壁,月下泛舟。“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段话表面上看非常逍遥自在。冯虚御风,像列子御风而行,多么自由!凌万顷,多么开阔!一苇之所如,多么潇洒!飘飘乎、羽化而登仙,多逍遥。但仔细读就会发现,心里面一点不逍遥。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出自李延年的《佳人歌》:“绝代有佳人,遗世而独立”。什么叫遗世独立?离开人世,自己在那儿站着,这是孤独。“羽化而登仙”,对一个如此热爱生活的人,登仙不是更深的孤独么?再看“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去哪都不知道,这是漂泊失所。有没有目标?没有。

  第二次泛舟的描写,也就是苏子与客清谈之后,再看苏子和客的状态就大不一样了。“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你靠着我,我靠着你,在船里睡着了,天亮了都不知道。

  这个状态乍看没有第一处美,这么随便,这么生活化。但这里蕴含的才是真正的逍遥。有人说:人生幸福很简单,吃得下饭,睡得着觉,笑得出来。这话很有道理。人活一辈子,胃口好,吃嘛嘛香。躺下就睡,不闹心。想笑就笑,高高兴兴,这就是幸福。篇末泛舟的描写,讲的不就是这三句话吗?苏东坡为什么能“发明”东坡肘子、东坡肉,为什么能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跟他在《赤壁赋》中的体悟不无关系。

  密码5:苏子与客

  “泛舟”是赤壁之游的形态,这种形态外化出前后截然不同的心境。那么,和苏子藉乎舟中,陪他走完这段心路历程的“客”,究竟是谁呢?“苏子”是苏轼本人吗?这篇文章写的内容真实发生过吗?

  有人认为是真的,或者大部分是真的,比如林语堂先生。如果你想了解苏东坡,有一本书必看,就是林语堂写的《苏东坡传》。

  苏东坡活着的时候经常想:我是不是陶渊明转世?因为他跟陶渊明很契合。林语堂活着的时候经常想:我是不是苏东坡转世?因为他太喜欢苏东坡。出于这种热爱,他把苏东坡写得很好。在《苏东坡传》里,林语堂煞有介事地写到,苏东坡跟一个叫杨世昌的道士游赤壁,客也就是这位杨道士。还有很多考据的文章,跟林语堂持相似的观点,认为《前赤壁赋》确有其人,确有其事。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这个问题其实是假问题。中国人自古的毛病就是把文学当历史,分不清虚构和真实,什么都想考证做实。苏子与客,无所谓有,无所谓无,客即是我,我即是客。客是人生失意的苏子,苏子是豁然开朗的客,如此而已。

  从文章内容来看,刚来赤壁的时候,“我”和“客”是分着写的,吃饭的时候、喝酒的时候、聊天的时候,都是分着写,可最后“相与枕藉乎舟中”,两个人互相依靠,躺在舟中。我认为这是一个暗示,两人到最后不分彼此了,因为作者想开了,精神不分裂了。苏轼表达的就是这样一个意思,是道人杨世昌也好,是僧人佛印也罢,和文章主旨并无关涉。

  从文体来看,《赤壁赋》是赋体,赋体文有四个特点,一是对仗押韵,有节奏有韵律。二是注重辞彩,这篇文章用的修辞手法就非常多,而且不露痕迹。三是体物铺陈,一件事要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来写,《阿房宫赋》《赤壁赋》都是如此。四是“主客问答”,很多赋体都采用了主客问答的形式,借主客间一问一答抒发作者的感情。司马相如、杨雄这些写赋的名家,常用这种手法。主一句,客一句,最后谁赢?当然是主赢,客怎么能赢?客就是等待被驳倒的。

  《前赤壁赋》既是赋体,假托主客问答的形式,不是顺理成章吗?何必要问是否确有其人,确有其事呢?至于才高如林语堂者,为什么非要做实不可?可能因为《苏东坡传》最初用英文写,给老外解释中国文化里这些复杂的内容,对传记文学来讲,似乎也无此必要,不如做实来得爽快吧。

  我想,苏子与客,对苏轼来讲,都是身外化身。苏轼在赤壁经历了一番天人交战。那个内心苦闷的苏轼,那个一帆风顺想兼济天下苍生的苏轼,经历了一次人生的大悲苦。在这悲苦里,他做了深刻的思考和反复的衡量,在天地山川、明月清风中得到启迪。他看到人生可以永恒,他懂得当下生活值得享受。你们处心积虑地迫害我,我连招架之力都没有。但是不好意思,我还是过得比你好。尔曹身与名俱灭,而我一次寻常的游历即将被定格为文化的经典。

苏轼赤壁赋教案1

  (一)、导入

  人生“最难耐的是寂寞,最难抛的是荣华,从来学问欺富贵,真文章在孤灯下”。这段话是今年已入选为国家优秀经典剧目《班昭》中的一段精彩台词。我认为它同样可以用来概括苏轼在黄州期间那段苦难而又不平凡的经历。苏轼因“乌台诗案”含冤身陷囹圄一百三十天后,他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被人押着来到满目荒凉的黄州,一代名人与鱼虾麋鹿为友,与樵夫渔民为伍,苏轼感受到了有生以来从未有过的孤寂和悲苦。于是他多次来到人们传说中的古战场赤壁,去寄情山水、凭吊古人。在赤壁下,他一次次看穿生命的短暂,一次次悟透生命的永恒。他用《念怒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为他苦难多变的人生作了最精彩的诠释。那么今天就让我来欣赏其中的《前赤壁赋》这篇千古美文,共同感受这位大文豪的心路历程吧!

  (二)、朗读

  要求学生边听配音朗读,边想象苏轼笔下的赤壁美景,随后交流自己最喜爱的一句描写美景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三)、研读讨论:

  问题一:

  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饮酒乐甚——→愀然——→喜而笑

  (乐)——→(悲)——→(乐)

  问题二:

  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为何而乐?

  乐:清风明月、水天一色

  (景美)朦胧迷离、羽化登仙

  问题三:

  苏轼的悲又从何而来?

  从歌声中来(政治失意)

  从箫声中来(箫声幽怨)

  从历史人物中来(人生无常)

  从个人境遇中来(生命短暂)

  问题四:

  苏轼又是如何从悲情中走出来的?

  1、探究第四段的思路、说明分层理由;分别用一对表示矛盾关系的词语来概括层意。

  可分为两个层次:

  一:变与不变

  二:取与不取

  (注意抓住“且夫”等关键性词语来理清思路)

  2、从文中找出苏轼关于水、月、人“变与不变”的词句,并深入理解。

  变不变

  逝者如斯(水)未尝往也(水)

  盈虚者如彼(月)卒莫消长也(月)

  时刻在变(人)无尽也(我)

  (水、月、人都是既变又不变的)

  3、比较客与苏轼关于物和人在“变与不变”的问题上,观点有何不同?并加以分析。

  物人

  客:无穷不变须臾变化(片面)(悲)

  苏轼:物与人都是既变又不变(全面)(喜)

  (用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分析问题,这是一种理性的思辩。)

  4、请学生从已学过的课文中,寻找事例来证明“变与不变”之理。

  5、分析第二层“取与不取”

  取不取

  清风明月非吾之所有

  (大自然是一部抚慰人心灵、开阔人胸襟、陶冶人情操、启迪人智慧的百科全书。)

  小结:苏轼的悲情从哲学思辩中、从自然美景中解脱了出来,这种理性的思辩使他乐观旷达。

  问题五:

  苏轼是如何得到了永恒的?

  人格魅力:辩证处世、正直进取、旷达乐观、

  真纯淳朴、胸怀天下等

  文学成就:

  文: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苏黄”(苏轼、黄庭坚)

  词: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辛”(苏轼、辛弃疾)等

  文化遗产:

  书画成就:“宋四家”(苏轼、蔡襄、黄庭坚、米芾)

  《前赤壁赋》被董其昌誉为“《兰亭》之一变也”)

  食文化(东坡肉等)

  酒文化(自酿养生酒)

  茶文化(自制紫砂壶)

  服饰文化(东坡帽、东坡巾等)

  为官政绩:

  疏浚西湖、修建苏堤、兴办医院、学校等为民办的实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泽被后世。

  (四)、反馈交流

  1、结合这次“走近苏东坡”的主题阅读,谈谈你的阅读收获。

  2、教师用多媒体交流自己阅读收获并作总结。

  老师的一点体会与学生共享:

  “人生最难抛的是荣华”。哲学思想和理性思辩使苏轼悟透功名利禄,荣华富贵是身外之物,如过眼云烟,不必强求。

  “人生最难耐的是寂寞”。集文化之大成的苏轼用丰厚的人文底蕴让自己在寂寞中淡泊沉静下来,与自然山水对话,与历史人物对话,与自己的灵魂对话。寂寞也使苏轼在孤灯下写完了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寂寞使苏轼如此美丽。寂寞使苏轼真正地成熟。

苏轼赤壁赋教案2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作品“以文为赋”,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鉴赏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

  2、了解作者运用的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2、培养对精晶诗文的整体把握能力,能知人论世领悟文旨,理通思路,赏析表现手法,辨别高下优劣。

  三、德育渗透目标

  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

  苏轼歌咏赤壁的两赋一词,都是脍炙人口的诗文多篇。与《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鉴赏相联系,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赏析课文典雅、精美的语言,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了解主客问答这一赋体传统手法在表达思想情感中的作用,了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是理解鉴赏上的难点。

  解决办法:

  1、介绍与课文相关的作者生平经历,并把两赋一词揉合起来理解,力求知人论世,较深入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与意境之美。

  学生活动设计

  1、第一课时,先诵读全文,把握全文大意;而后重点诵读一、二段,体会景、事、情交融的艺术境界,把握课文情感发展的脉络。

  2、第二课时,重点诵读主客问答部分,深思其中蕴含的情感与哲理。

苏轼赤壁赋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

  (2)感知作品言外的情感理趣;

  (3)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

  教学重点:

  欣赏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

  教学方法:

  第一课时:诵读法,教师讲解法。

  第二课时:讨论学习法。

  第一课时

  一、学生课前预习

  1、阅览相关材料《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浅谈苏轼逆境中旷达的人生态度》收集关于赤壁的历史、关于赋的相关知识。

  2、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并归纳文章的字词。

  3、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将学生按平均水平分为若干小组(4-6人之间)。说明:这一步旨在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学会收集材料,学会整理材料,养成预习的习惯,初步感知课文,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作者和解题:以苏轼图片导入,由小组学生介绍苏轼的相关经历。

  教师明确:

  1、黄州的苏轼:苏轼人生中最无用世机会的三处贬所:黄州、惠州、儋州。赤壁赋的写作正是苏轼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时。简单的介绍苏轼躬耕东坡、黄州夜醉及两赋一词。有助于学生对欣赏作品时恰当的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

  2、解题:(1)赤壁的有关话题:三国时的赤壁和黄州的赤壁(2)赋的特点的演变:骚赋—大赋—小赋—骈赋—律赋—文赋说明:这一步主要是引导学生体会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和筛选信息的重要性。展示课前所学,得到认可,激发兴趣。

  三、第一环节:听录音或看多媒体课件,提醒学生注意字音的准确,语句节奏的缓急和节奏的变化。教师点明五段文字的五次换韵。

  四、第二环节:以诵读为纽带,落实以下几个步骤:

  1、正音读—识文字—通义训—察语气—明文法—断句读—辨辞采—别文体请四位学生分别朗读,其余同学根据注解疏通文意,找出骈句,用心读。

  2、学生提出疑问,教师提示重要知识,举例:词类活用——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名词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句式——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说明:以朗读加深对课文的体会,通过读了解文体特点和散文的韵律之美。

  五、第三环节:理清文章的思路,(学生默读,检查学生有无动笔勾画)

  教师点拨: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说明:此步骤重在倡导学生学会自学,学会合作。同时也让学生体会诵读在文言文学习中的重要性,从而在语感上进行强化,促进课文的背诵。从读到理解文意,再从理解文意到背诵,、落实教学目标。

  六、第四环节:通过以上的分析,再让学生齐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的语言,探讨景、情、理的关系(再细读,小组讨论)。

  学生按四组展开讨论:

  1、文章写了怎样的景?

  2、文章写了怎样的情?

  3、文章写了怎样的理?

  4、总结情、理、景之间有什么关系?

  七、课堂演练,强化双基(略)

  八、布置作业:安排下节课的讨论话题:

  (1)搜集苏轼相关作品(词赋)中有“月亮”的句子,欣赏本文中的“水月”的意象,体会苏轼对自然的态度。参考:《永遇乐》、《虞姜人》、《江城子?密州出猫》、《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记承天寺夜游》、《后赤壁赋》等。

  (2)分析主客的形象,体悟主客问答中的理性思想。

  (3)寻找材料,看古人(主要是陶渊明、李白等)的人生观。

  第二课时

  一、评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1、苏轼在他许多作品中多次提到“水月”意象,仅以“月”为例,有哪些?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材料,并进行分析(以下为节选):?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永遇乐》)?夜闲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流漓。(《虞姜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于狼。(《江城子?密州出猫》)?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记承天寺夜游》)

  2、课文中都有哪些月亮?与前面同学们搜集的有什么异同之处?(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拨:现实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赏风月(实)历史中的“水月”——苍凉之意——凭吊古人(虚)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须臾——体悟人生(虚)

  3、学生分析苏轼描写月亮的变化发展过程。讨论明确:以被贬黄州为界,被贬前,他是一个愉悦轻松、激情满怀的苏轼。明月高在景中呈宁静、轻松之态。到他密州时,到达极致,豪情万丈,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喷薄欲出。“月”成了祥乐、宁静、澄澈、优秀、高洁、圆满、理想的化身。被贬后,他的心态发生大转变。出现在景中的月也是静的,然而却是孤寂的“静”。冷清的“静”。甚至让人产生羽化登仙的虚无感、人生如梦的飘渺感。苏轼由“会换雕弓如满月”的豪情状态轻而为“抱月而长终”的遗此独立。但苏轼毕意是大家,总能于逆境中化解苦闷,随缘自适,超脱放旷。说明:这一部分重在提高学生研究分析能力,通过研究性学习,在搜集材料、分析材料上得以锻炼,并且通过提供解读的平台,培养学生“知人论文”、“知人论世”的能力。

  二、主客是否为两个人?面对眼前的.景物,他们有怎样的看法?从中看出他们对待人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将原先的四组分为两组,分别从客和主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1、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明确:苏轼将儒与道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

  2、三位学生分角色朗诵全文。一读旁白,一读苏子,一读客。读出课文情感的变化。3、结合诗歌单元《归园田居》、《梦游天姥吟留别》,谈谈苏轼、陶渊明、李白对传统人格超越。学生展示自己事先搜集好的材料,并结合相关分析,得出:陶渊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是带性使气的(参考)李白——安能摧眉要事权贵,使我不开心颜——是深感痛苦的(参考)苏轼——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是洒脱旷达的(参考)说明:利用小组讨论,减少任务量,加大课堂的容量,并且通过竞争激发了兴趣。通过分角色朗读加深对情感的体悟。同样也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古人人生观的理解,通过对比感受人的多姿多彩,感受传统文化的神奇。

  三、苏轼这种听任自然,力求豁达的心境却让人有消极感,他是否有陶渊明归园田的心境?(也就是如何正确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1、苏轼这番话看起来很超脱,但骨子里仍然有人生空虚之感,所以所谓的听任自然,只能是一种自我安慰。

  2、不这么认为。苏轼的人生观应该是乐观旷达的,因为当时他被流放到这偏远的黄州,又几乎丧失人身自由,但他不讲丧气话,不甘陷于苦闷而力求解脱,这很不简单。

  3、他与陶渊明的心境还是有区别的,陶渊明是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他是真正厌世。苏轼的思想从本质看是很矛盾的,在《念奴娇》中拿周瑜比,现在与曹操比,都是感叹人生短暂而不能像古代英雄那样有所作为。

  4、认为听任自然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客观形势对自己最不利时,苏轼不是意志消沉,不去幻想,而是顺乎自然积极去适应现实,在现在竞争社会中,要立足于社会,我们同样要积极地去适应现实,投身到激烈的竞争中去。

  5、在现代社会,“一毫而莫取”的观点显然行不通,你不去争取,只有被别人“吃”掉。6、理解是断章取义了,他说这话有前提“苟非吾之所有”,如果用这种态度做官,那现在会少很多贪心官员,反腐倡廉的工作就好做多了。

  7、“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作为成语现在还用,如果说是对大自然无节制地索取、破坏,显然是不对的;而作者享受的只限于清风、明月,所以不至于破坏生态。

  小结:同学们不是只停留在读懂字词句上,而是立足于时代来评判古人的文章,批判地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今天我们学习《赤壁赋》,我们不仅走进了作品,也走近了苏轼,感悟到了一种人生的美。下面我们一起来朗读余秋雨先生写给苏东坡的一段话,和大家互勉。

  学生齐读:“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说明:通过生生之间心灵的碰撞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对他人关注的意识,利用优美的文字唤起对人生的感悟。

  四、请学生给本课做个结语出现的精彩总结:

  五、布置作业

  结合苏轼的词,分析词中所蕴涵的对人生(生命),对苦难的理解。写一篇评论文章800字以上。参考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等三。

  教学反思:

  本案例力图体现“重在自主,重在发现,重在探究”的教学理念。笔者认为值得肯定的地方有:首先,学生的鉴赏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无论是对文本意义的读解,还是对意境的感悟,都不是(或很少是)由教师传递、告知的,而是由主体通过探究发现的。在课堂上,鉴赏主体拥有比较充分的鉴赏权、思考权、发言权,这就为主体“发现”提供了保证,学生不再是名义上的、形式上的主体,而是实质性主体——成为学习过程的真正主人。

  例如学生总结这篇课文十分精彩:(1)文章有赋的情韵,散文的笔调,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上的束缚,用比较自由的句式构成带韵的散文,兼具诗的情韵和散文的理意,体现了韵文的优美、绵长的特色。(2)《赤壁赋》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幽美景致,都给政治上失意的苏轼带去了莫大的慰藉,于是他用那传神的妙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他描写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抒发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感慨,并以水月为喻,畅达宇宙万事万物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使惆怅的心情在享受清风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诗意的消解,表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襟怀。(3)面对逆境,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胸怀放宽广一些。缘于诗人痛苦的人生际遇,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种豁达的情怀。

  其次,利用了研究性学习的方式,重视对学生信息搜集和筛选能力的培养。(说明:还学生自主的权利,同时也是对课堂的总结。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课外的分组、结合话题指导材料搜集、筛选,对于改变学生原来被动的接受和教师教什么我听什么的学习方式会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教学中,有好多学生都谈到这样的学习非常轻松,并且可以涉猎到更感兴趣、更广泛的知识。

  第三,强调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改变教师原来单一的讲解传授方式,依靠材料,依靠学生小组的合作、探究和竞争,变知识的接受为生成。利用现代媒体,利用网络,利用发放的资料,利用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打开了克服重难点的大门。我觉得,这对于古文学习方式的改变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值得探讨改进的地方:1、学生的课外预习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掌握,毕竟学生的学习大多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接受型上,习惯很顽固。

  2、阅读大量的资料,对于教学进度的完成是一个挑战。(当然,教会学生方法,改变学生的习惯比任何都值)

  3、改进的想法是打算结合网络,以利于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苏轼赤壁赋教案1

  (一)、导入

  人生“最难耐的是寂寞,最难抛的是荣华,从来学问欺富贵,真文章在孤灯下”。这段话是今年已入选为国家优秀经典剧目《班昭》中的一段精彩台词。我认为它同样可以用来概括苏轼在黄州期间那段苦难而又不平凡的经历。苏轼因“乌台诗案”含冤身陷囹圄一百三十天后,他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被人押着来到满目荒凉的黄州,一代名人与鱼虾麋鹿为友,与樵夫渔民为伍,苏轼感受到了有生以来从未有过的孤寂和悲苦。于是他多次来到人们传说中的古战场赤壁,去寄情山水、凭吊古人。在赤壁下,他一次次看穿生命的短暂,一次次悟透生命的永恒。他用《念怒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为他苦难多变的人生作了最精彩的诠释。那么今天就让我来欣赏其中的《前赤壁赋》这篇千古美文,共同感受这位大文豪的心路历程吧!

  (二)、朗读

  要求学生边听配音朗读,边想象苏轼笔下的赤壁美景,随后交流自己最喜爱的一句描写美景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三)、研读讨论:

  问题一:

  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饮酒乐甚——→愀然——→喜而笑

  (乐)——→(悲)——→(乐)

  问题二:

  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为何而乐?

  乐:清风明月、水天一色

  (景美)朦胧迷离、羽化登仙

  问题三:

  苏轼的悲又从何而来?

  从歌声中来(政治失意)

  从箫声中来(箫声幽怨)

  从历史人物中来(人生无常)

  从个人境遇中来(生命短暂)

  问题四:

  苏轼又是如何从悲情中走出来的?

  1、探究第四段的思路、说明分层理由;分别用一对表示矛盾关系的词语来概括层意。

  可分为两个层次:

  一:变与不变

  二:取与不取

  (注意抓住“且夫”等关键性词语来理清思路)

  2、从文中找出苏轼关于水、月、人“变与不变”的词句,并深入理解。

  变不变

  逝者如斯(水)未尝往也(水)

  盈虚者如彼(月)卒莫消长也(月)

  时刻在变(人)无尽也(我)

  (水、月、人都是既变又不变的)

  3、比较客与苏轼关于物和人在“变与不变”的问题上,观点有何不同?并加以分析。

  物人

  客:无穷不变须臾变化(片面)(悲)

  苏轼:物与人都是既变又不变(全面)(喜)

  (用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分析问题,这是一种理性的思辩。)

  4、请学生从已学过的课文中,寻找事例来证明“变与不变”之理。

  5、分析第二层“取与不取”

  取不取

  清风明月非吾之所有

  (大自然是一部抚慰人心灵、开阔人胸襟、陶冶人情操、启迪人智慧的百科全书。)

  小结:苏轼的悲情从哲学思辩中、从自然美景中解脱了出来,这种理性的思辩使他乐观旷达。

  问题五:

  苏轼是如何得到了永恒的?

  人格魅力:辩证处世、正直进取、旷达乐观、

  真纯淳朴、胸怀天下等

  文学成就:

  文: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苏黄”(苏轼、黄庭坚)

  词: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辛”(苏轼、辛弃疾)等

  文化遗产:

  书画成就:“宋四家”(苏轼、蔡襄、黄庭坚、米芾)

  《前赤壁赋》被董其昌誉为“《兰亭》之一变也”)

  食文化(东坡肉等)

  酒文化(自酿养生酒)

  茶文化(自制紫砂壶)

  服饰文化(东坡帽、东坡巾等)

  为官政绩:

  疏浚西湖、修建苏堤、兴办医院、学校等为民办的实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泽被后世。

  (四)、反馈交流

  1、结合这次“走近苏东坡”的主题阅读,谈谈你的阅读收获。

  2、教师用多媒体交流自己阅读收获并作总结。

  老师的一点体会与学生共享:

  “人生最难抛的是荣华”。哲学思想和理性思辩使苏轼悟透功名利禄,荣华富贵是身外之物,如过眼云烟,不必强求。

  “人生最难耐的是寂寞”。集文化之大成的苏轼用丰厚的人文底蕴让自己在寂寞中淡泊沉静下来,与自然山水对话,与历史人物对话,与自己的灵魂对话。寂寞也使苏轼在孤灯下写完了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寂寞使苏轼如此美丽。寂寞使苏轼真正地成熟。

苏轼赤壁赋教案2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作品“以文为赋”,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鉴赏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

  2、了解作者运用的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2、培养对精晶诗文的整体把握能力,能知人论世领悟文旨,理通思路,赏析表现手法,辨别高下优劣。

  三、德育渗透目标

  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

  苏轼歌咏赤壁的两赋一词,都是脍炙人口的诗文多篇。与《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鉴赏相联系,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赏析课文典雅、精美的语言,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了解主客问答这一赋体传统手法在表达思想情感中的作用,了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是理解鉴赏上的难点。

  解决办法:

  1、介绍与课文相关的'作者生平经历,并把两赋一词揉合起来理解,力求知人论世,较深入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与意境之美。

  学生活动设计

  1、第一课时,先诵读全文,把握全文大意;而后重点诵读一、二段,体会景、事、情交融的艺术境界,把握课文情感发展的脉络。

  2、第二课时,重点诵读主客问答部分,深思其中蕴含的情感与哲理。

苏轼赤壁赋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

  (2)感知作品言外的情感理趣;

  (3)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

  教学重点:

  欣赏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

  教学方法:

  第一课时:诵读法,教师讲解法。

  第二课时:讨论学习法。

  第一课时

  一、学生课前预习

  1、阅览相关材料《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浅谈苏轼逆境中旷达的人生态度》收集关于赤壁的历史、关于赋的相关知识。

  2、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并归纳文章的字词。

  3、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将学生按平均水平分为若干小组(4-6人之间)。说明:这一步旨在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学会收集材料,学会整理材料,养成预习的习惯,初步感知课文,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作者和解题:以苏轼图片导入,由小组学生介绍苏轼的相关经历。

  教师明确:

  1、黄州的苏轼:苏轼人生中最无用世机会的三处贬所:黄州、惠州、儋州。赤壁赋的写作正是苏轼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时。简单的介绍苏轼躬耕东坡、黄州夜醉及两赋一词。有助于学生对欣赏作品时恰当的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

  2、解题:(1)赤壁的有关话题:三国时的赤壁和黄州的赤壁(2)赋的特点的演变:骚赋—大赋—小赋—骈赋—律赋—文赋说明:这一步主要是引导学生体会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和筛选信息的重要性。展示课前所学,得到认可,激发兴趣。

  三、第一环节:听录音或看多媒体课件,提醒学生注意字音的准确,语句节奏的缓急和节奏的变化。教师点明五段文字的五次换韵。

  四、第二环节:以诵读为纽带,落实以下几个步骤:

  1、正音读—识文字—通义训—察语气—明文法—断句读—辨辞采—别文体请四位学生分别朗读,其余同学根据注解疏通文意,找出骈句,用心读。

  2、学生提出疑问,教师提示重要知识,举例:词类活用——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名词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句式——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说明:以朗读加深对课文的体会,通过读了解文体特点和散文的韵律之美。

  五、第三环节:理清文章的思路,(学生默读,检查学生有无动笔勾画)

  教师点拨: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说明:此步骤重在倡导学生学会自学,学会合作。同时也让学生体会诵读在文言文学习中的重要性,从而在语感上进行强化,促进课文的背诵。从读到理解文意,再从理解文意到背诵,、落实教学目标。

  六、第四环节:通过以上的分析,再让学生齐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的语言,探讨景、情、理的关系(再细读,小组讨论)。

  学生按四组展开讨论:

  1、文章写了怎样的景?

  2、文章写了怎样的情?

  3、文章写了怎样的理?

  4、总结情、理、景之间有什么关系?

  七、课堂演练,强化双基(略)

  八、布置作业:安排下节课的讨论话题:

  (1)搜集苏轼相关作品(词赋)中有“月亮”的句子,欣赏本文中的“水月”的意象,体会苏轼对自然的态度。参考:《永遇乐》、《虞姜人》、《江城子?密州出猫》、《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记承天寺夜游》、《后赤壁赋》等。

  (2)分析主客的形象,体悟主客问答中的理性思想。

  (3)寻找材料,看古人(主要是陶渊明、李白等)的人生观。

  第二课时

  一、评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1、苏轼在他许多作品中多次提到“水月”意象,仅以“月”为例,有哪些?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材料,并进行分析(以下为节选):?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永遇乐》)?夜闲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流漓。(《虞姜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于狼。(《江城子?密州出猫》)?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记承天寺夜游》)

  2、课文中都有哪些月亮?与前面同学们搜集的有什么异同之处?(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拨:现实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赏风月(实)历史中的“水月”——苍凉之意——凭吊古人(虚)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须臾——体悟人生(虚)

  3、学生分析苏轼描写月亮的变化发展过程。讨论明确:以被贬黄州为界,被贬前,他是一个愉悦轻松、激情满怀的苏轼。明月高在景中呈宁静、轻松之态。到他密州时,到达极致,豪情万丈,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喷薄欲出。“月”成了祥乐、宁静、澄澈、优秀、高洁、圆满、理想的化身。被贬后,他的心态发生大转变。出现在景中的月也是静的,然而却是孤寂的“静”。冷清的“静”。甚至让人产生羽化登仙的虚无感、人生如梦的飘渺感。苏轼由“会换雕弓如满月”的豪情状态轻而为“抱月而长终”的遗此独立。但苏轼毕意是大家,总能于逆境中化解苦闷,随缘自适,超脱放旷。说明:这一部分重在提高学生研究分析能力,通过研究性学习,在搜集材料、分析材料上得以锻炼,并且通过提供解读的平台,培养学生“知人论文”、“知人论世”的能力。

  二、主客是否为两个人?面对眼前的景物,他们有怎样的看法?从中看出他们对待人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将原先的四组分为两组,分别从客和主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1、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明确:苏轼将儒与道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

  2、三位学生分角色朗诵全文。一读旁白,一读苏子,一读客。读出课文情感的变化。3、结合诗歌单元《归园田居》、《梦游天姥吟留别》,谈谈苏轼、陶渊明、李白对传统人格超越。学生展示自己事先搜集好的材料,并结合相关分析,得出:陶渊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是带性使气的(参考)李白——安能摧眉要事权贵,使我不开心颜——是深感痛苦的(参考)苏轼——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是洒脱旷达的(参考)说明:利用小组讨论,减少任务量,加大课堂的容量,并且通过竞争激发了兴趣。通过分角色朗读加深对情感的体悟。同样也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古人人生观的理解,通过对比感受人的多姿多彩,感受传统文化的神奇。

  三、苏轼这种听任自然,力求豁达的心境却让人有消极感,他是否有陶渊明归园田的心境?(也就是如何正确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1、苏轼这番话看起来很超脱,但骨子里仍然有人生空虚之感,所以所谓的听任自然,只能是一种自我安慰。

  2、不这么认为。苏轼的人生观应该是乐观旷达的,因为当时他被流放到这偏远的黄州,又几乎丧失人身自由,但他不讲丧气话,不甘陷于苦闷而力求解脱,这很不简单。

  3、他与陶渊明的心境还是有区别的,陶渊明是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他是真正厌世。苏轼的思想从本质看是很矛盾的,在《念奴娇》中拿周瑜比,现在与曹操比,都是感叹人生短暂而不能像古代英雄那样有所作为。

  4、认为听任自然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客观形势对自己最不利时,苏轼不是意志消沉,不去幻想,而是顺乎自然积极去适应现实,在现在竞争社会中,要立足于社会,我们同样要积极地去适应现实,投身到激烈的竞争中去。

  5、在现代社会,“一毫而莫取”的观点显然行不通,你不去争取,只有被别人“吃”掉。6、理解是断章取义了,他说这话有前提“苟非吾之所有”,如果用这种态度做官,那现在会少很多贪心官员,反腐倡廉的工作就好做多了。

  7、“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作为成语现在还用,如果说是对大自然无节制地索取、破坏,显然是不对的;而作者享受的只限于清风、明月,所以不至于破坏生态。

  小结:同学们不是只停留在读懂字词句上,而是立足于时代来评判古人的文章,批判地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今天我们学习《赤壁赋》,我们不仅走进了作品,也走近了苏轼,感悟到了一种人生的美。下面我们一起来朗读余秋雨先生写给苏东坡的一段话,和大家互勉。

  学生齐读:“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说明:通过生生之间心灵的碰撞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对他人关注的意识,利用优美的文字唤起对人生的感悟。

  四、请学生给本课做个结语出现的精彩总结:

  五、布置作业

  结合苏轼的词,分析词中所蕴涵的对人生(生命),对苦难的理解。写一篇评论文章800字以上。参考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等三。

  教学反思:

  本案例力图体现“重在自主,重在发现,重在探究”的教学理念。笔者认为值得肯定的地方有:首先,学生的鉴赏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无论是对文本意义的读解,还是对意境的感悟,都不是(或很少是)由教师传递、告知的,而是由主体通过探究发现的。在课堂上,鉴赏主体拥有比较充分的鉴赏权、思考权、发言权,这就为主体“发现”提供了保证,学生不再是名义上的、形式上的主体,而是实质性主体——成为学习过程的真正主人。

  例如学生总结这篇课文十分精彩:(1)文章有赋的情韵,散文的笔调,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上的束缚,用比较自由的句式构成带韵的散文,兼具诗的情韵和散文的理意,体现了韵文的优美、绵长的特色。(2)《赤壁赋》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幽美景致,都给政治上失意的苏轼带去了莫大的慰藉,于是他用那传神的妙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他描写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抒发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感慨,并以水月为喻,畅达宇宙万事万物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使惆怅的心情在享受清风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诗意的消解,表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襟怀。(3)面对逆境,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胸怀放宽广一些。缘于诗人痛苦的人生际遇,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种豁达的情怀。

  其次,利用了研究性学习的方式,重视对学生信息搜集和筛选能力的培养。(说明:还学生自主的权利,同时也是对课堂的总结。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课外的分组、结合话题指导材料搜集、筛选,对于改变学生原来被动的接受和教师教什么我听什么的学习方式会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教学中,有好多学生都谈到这样的学习非常轻松,并且可以涉猎到更感兴趣、更广泛的知识。

  第三,强调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改变教师原来单一的讲解传授方式,依靠材料,依靠学生小组的合作、探究和竞争,变知识的接受为生成。利用现代媒体,利用网络,利用发放的资料,利用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打开了克服重难点的大门。我觉得,这对于古文学习方式的改变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值得探讨改进的地方:1、学生的课外预习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掌握,毕竟学生的学习大多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接受型上,习惯很顽固。

  2、阅读大量的资料,对于教学进度的完成是一个挑战。(当然,教会学生方法,改变学生的习惯比任何都值)

  3、改进的想法是打算结合网络,以利于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苏轼《赤壁赋》教学设计1

  [定位]

  体会苏轼豁达乐观的情怀,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品味和鉴赏写景、抒情、议论相交融的艺术特点。

  本单元的四篇文章都是文学性很强的散文,抒情色彩浓烈。这需要学生从语言入手,品味语言,理解文意,欣赏玩味作品的语言特色。

  [切入]

  1.怎样了解苏轼,读懂苏轼?

  课前布置问题“你所了解的苏轼”。本文意蕴深远,哲理与诗情高度融合,如果不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当时的处境,就很难感受到他那种正直、傲岸的人格,也很难理解他矛盾痛苦、听任自然而又乐观旷达的复杂的思想情感。

  2.我们刚学过《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和本文有何一致之处?

  《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本文是作者的同时期作品,都展示了作者当时复杂的内心世界。《赤壁赋》所反映的有两个方面意思:一是“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这同《念奴娇》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意思相近;二是抓住时机欣赏江山风月,这亦同《念奴娇》的“一樽还酹江月”。在写法上,两篇文章都注意了景、情、理的交融。因此将二者进行比较阅读,有利于感受文章的语言特色,深层次地把握作者的历史观和人生观。

  3.读了《赤壁赋》后,你的初步感受是什么?文中作者的心绪有没有变化?作者的心绪变化在文中表现得比较明显,是引起主客问答的内在原因,也是全文的线索,直贯全篇以此切入,容易指导学生整体感知在学生初步感觉的基础上进一步发问:“本文的旨趣何在?作者想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探究]

  1.了解苏轼

  A.学生陈述搜集的材料。苏轼仕途失意,命运多舛,生活上颠沛坎坷。思想上入世出世,亦儒亦道亦释。文学上开一代词风之先,在诗词文赋上有辉煌成就。同时具有旁通书法绘画、知音律、喜平话、懂园林艺术、精金石的旷世才华。

  B.背景材料。苏轼被贬黄州。

  2.诵读课文,疏通字词,在此基础上解读课文。

  可围绕作者情绪的变化展开剖析。

  A.作者开始游赤壁时,景色如何?心情如何?

  景:皓月当空,碧水万顷,月光朦胧,清风徐徐,景象澄沏,如梦境一般。

  事: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诵文,迎风赏月。

  情:“乐”。舒畅飘逸,飘飘欲仙,超然物外,陶醉于良辰美景。

  第一段先景后事,由事生情。

  B.作者的好心情是怎样发生变化的?

  第二段,由乐到悲,营造一种主客之间箫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承上启下,引出主客对答。

  乐:饮酒乐甚,扣舷而歌。

  悲:客的箫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C.第三段感情如何?写曹操的用笔重点在哪里?客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慨?

  写主客问答,主要是客的感慨,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感情色彩甚为悲伤。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上,为了突出像他是诗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终同归于“空虚”。客通过几番对比,表达了人生短促无常的感慨。

  D.第四段感情如何?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观点的?

  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感情变为喜悦。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执著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E.结尾段感情如何?

  客心悦诚服。心情更加喜悦。“喜而笑”“相与枕藉”。

  3.如何认识文中的“主”与“客”?

  A.结合背景分析,讨论理解。“主”“客”实为一体,分别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积极和消极的心态。进一步发问“本文的旨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怀”。这是深层次理解文章的关键。明确:阐述了自然界变与不变的哲理,苏轼思想中两种情绪的对抗表达了他矛盾痛苦而又乐观旷达的复杂心情。

  B.进一步发问:“为什么采用这种形式?”引出赋的特点。理解本文“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写法上:“主客问答”“抑客伸主”。形式上:句式对衬整齐,声律和谐押韵。对第二点,通过指导,学生诵读体味。

  4.鉴赏本文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

  全文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也“不变”的哲理。回顾[探究]2,结合具体段落,找出写景、抒情、议论的句子和段落以及标志情、景、理三者转换的语句,品味感受。

  [拓展]

  阅读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古》,思考、讨论作者的时空观照。

  人生到处知何处?

  应是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

  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

  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

  路长人困蹇驴嘶。

  [注]①此诗是作者和其弟苏辙的《怀渑池寄子瞻兄》而作。②作者自注:“往岁,马死于二陵,骑驴至渑池。”

  [实践要点]

  对作品的进一步认识:《赤壁赋》很难说是一篇完全记实的游记散文,而是作者多次游览赤壁后所获得的强烈审美感受的一次高度浓缩和典型化,是作者勇于直面现实的深刻体悟,是对生命和宇宙真谛的大彻大悟,是自然美熏陶提升作者人格的最直观最生动的写照。

  编辑点评:对原文探究深入、细致、精到。问题设计都很好,显示启发式教学的特点。可惜对语言揣摩不足,也缺乏与启发式教学相应的“自主”“合作”的过程。

苏轼《赤壁赋》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

  (2)感知作品言外的情感理趣;

  (3)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

  教学重点:

  欣赏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

  教学方法:

  第一课时:诵读法,教师讲解法。

  第二课时:讨论学习法。

  第一课时

  一、学生课前预习

  1、阅览相关材料《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浅谈苏轼逆境中旷达的人生态度》收集关于赤壁的历史、关于赋的相关知识。

  2、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并归纳文章的字词。

  3、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将学生按平均水平分为若干小组(4-6人之间)。说明:这一步旨在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学会收集材料,学会整理材料,养成预习的习惯,初步感知课文,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作者和解题:以苏轼图片导入,由小组学生介绍苏轼的相关经历。

  教师明确:

  1、黄州的苏轼:苏轼人生中最无用世机会的三处贬所:黄州、惠州、儋州。赤壁赋的写作正是苏轼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时。简单的介绍苏轼躬耕东坡、黄州夜醉及两赋一词。有助于学生对欣赏作品时恰当的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

  2、解题:(1)赤壁的有关话题:三国时的赤壁和黄州的赤壁(2)赋的特点的演变:骚赋—大赋—小赋—骈赋—律赋—文赋说明:这一步主要是引导学生体会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和筛选信息的重要性。展示课前所学,得到认可,激发兴趣。

  三、第一环节:听录音或看多媒体课件,提醒学生注意字音的准确,语句节奏的缓急和节奏的变化。教师点明五段文字的五次换韵。

  四、第二环节:以诵读为纽带,落实以下几个步骤:

  1、正音读—识文字—通义训—察语气—明文法—断句读—辨辞采—别文体请四位学生分别朗读,其余同学根据注解疏通文意,找出骈句,用心读。

  2、学生提出疑问,教师提示重要知识,举例:词类活用——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名词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句式——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说明:以朗读加深对课文的体会,通过读了解文体特点和散文的韵律之美。

  五、第三环节:理清文章的思路,(学生默读,检查学生有无动笔勾画)

  教师点拨: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说明:此步骤重在倡导学生学会自学,学会合作。同时也让学生体会诵读在文言文学习中的重要性,从而在语感上进行强化,促进课文的背诵。从读到理解文意,再从理解文意到背诵,、落实教学目标。

  六、第四环节:通过以上的分析,再让学生齐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的语言,探讨景、情、理的关系(再细读,小组讨论)。

  学生按四组展开讨论:

  1、文章写了怎样的景?

  2、文章写了怎样的情?

  3、文章写了怎样的理?

  4、总结情、理、景之间有什么关系?

  七、课堂演练,强化双基(略)

  八、布置作业:安排下节课的讨论话题:

  (1)搜集苏轼相关作品(词赋)中有“月亮”的句子,欣赏本文中的“水月”的意象,体会苏轼对自然的态度。参考:《永遇乐》、《虞姜人》、《江城子?密州出猫》、《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记承天寺夜游》、《后赤壁赋》等。

  (2)分析主客的形象,体悟主客问答中的理性思想。

  (3)寻找材料,看古人(主要是陶渊明、李白等)的人生观。

  第二课时

  一、评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1、苏轼在他许多作品中多次提到“水月”意象,仅以“月”为例,有哪些?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材料,并进行分析(以下为节选):?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永遇乐》)?夜闲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流漓。(《虞姜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于狼。(《江城子?密州出猫》)?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记承天寺夜游》)

  2、课文中都有哪些月亮?与前面同学们搜集的有什么异同之处?(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拨:现实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赏风月(实)历史中的“水月”——苍凉之意——凭吊古人(虚)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须臾——体悟人生(虚)

  3、学生分析苏轼描写月亮的变化发展过程。讨论明确:以被贬黄州为界,被贬前,他是一个愉悦轻松、激情满怀的苏轼。明月高在景中呈宁静、轻松之态。到他密州时,到达极致,豪情万丈,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喷薄欲出。“月”成了祥乐、宁静、澄澈、优秀、高洁、圆满、理想的化身。被贬后,他的心态发生大转变。出现在景中的月也是静的,然而却是孤寂的“静”。冷清的“静”。甚至让人产生羽化登仙的虚无感、人生如梦的飘渺感。苏轼由“会换雕弓如满月”的豪情状态轻而为“抱月而长终”的遗此独立。但苏轼毕意是大家,总能于逆境中化解苦闷,随缘自适,超脱放旷。说明:这一部分重在提高学生研究分析能力,通过研究性学习,在搜集材料、分析材料上得以锻炼,并且通过提供解读的平台,培养学生“知人论文”、“知人论世”的能力。

  二、主客是否为两个人?面对眼前的景物,他们有怎样的看法?从中看出他们对待人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将原先的四组分为两组,分别从客和主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1、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明确:苏轼将儒与道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

  2、三位学生分角色朗诵全文。一读旁白,一读苏子,一读客。读出课文情感的变化。3、结合诗歌单元《归园田居》、《梦游天姥吟留别》,谈谈苏轼、陶渊明、李白对传统人格超越。学生展示自己事先搜集好的材料,并结合相关分析,得出:陶渊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是带性使气的(参考)李白——安能摧眉要事权贵,使我不开心颜——是深感痛苦的(参考)苏轼——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是洒脱旷达的(参考)说明:利用小组讨论,减少任务量,加大课堂的容量,并且通过竞争激发了兴趣。通过分角色朗读加深对情感的体悟。同样也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古人人生观的理解,通过对比感受人的多姿多彩,感受传统文化的神奇。

  三、苏轼这种听任自然,力求豁达的心境却让人有消极感,他是否有陶渊明归园田的心境?(也就是如何正确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1、苏轼这番话看起来很超脱,但骨子里仍然有人生空虚之感,所以所谓的听任自然,只能是一种自我安慰。

  2、不这么认为。苏轼的人生观应该是乐观旷达的,因为当时他被流放到这偏远的黄州,又几乎丧失人身自由,但他不讲丧气话,不甘陷于苦闷而力求解脱,这很不简单。

  3、他与陶渊明的心境还是有区别的,陶渊明是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他是真正厌世。苏轼的思想从本质看是很矛盾的,在《念奴娇》中拿周瑜比,现在与曹操比,都是感叹人生短暂而不能像古代英雄那样有所作为。

  4、认为听任自然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客观形势对自己最不利时,苏轼不是意志消沉,不去幻想,而是顺乎自然积极去适应现实,在现在竞争社会中,要立足于社会,我们同样要积极地去适应现实,投身到激烈的竞争中去。

  5、在现代社会,“一毫而莫取”的观点显然行不通,你不去争取,只有被别人“吃”掉。6、理解是断章取义了,他说这话有前提“苟非吾之所有”,如果用这种态度做官,那现在会少很多贪心官员,反腐倡廉的工作就好做多了。

  7、“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作为成语现在还用,如果说是对大自然无节制地索取、破坏,显然是不对的;而作者享受的只限于清风、明月,所以不至于破坏生态。

  小结:同学们不是只停留在读懂字词句上,而是立足于时代来评判古人的文章,批判地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今天我们学习《赤壁赋》,我们不仅走进了作品,也走近了苏轼,感悟到了一种人生的美。下面我们一起来朗读余秋雨先生写给苏东坡的一段话,和大家互勉。

  学生齐读:“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说明:通过生生之间心灵的碰撞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对他人关注的意识,利用优美的文字唤起对人生的感悟。

  四、请学生给本课做个结语出现的精彩总结:

  五、布置作业

  结合苏轼的词,分析词中所蕴涵的对人生(生命),对苦难的理解。写一篇评论文章800字以上。参考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等三。

  教学反思:

  本案例力图体现“重在自主,重在发现,重在探究”的教学理念。笔者认为值得肯定的地方有:首先,学生的鉴赏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无论是对文本意义的读解,还是对意境的感悟,都不是(或很少是)由教师传递、告知的,而是由主体通过探究发现的。在课堂上,鉴赏主体拥有比较充分的鉴赏权、思考权、发言权,这就为主体“发现”提供了保证,学生不再是名义上的、形式上的主体,而是实质性主体——成为学习过程的真正主人。

  例如学生总结这篇课文十分精彩:(1)文章有赋的情韵,散文的笔调,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上的束缚,用比较自由的句式构成带韵的散文,兼具诗的情韵和散文的理意,体现了韵文的优美、绵长的特色。(2)《赤壁赋》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幽美景致,都给政治上失意的苏轼带去了莫大的慰藉,于是他用那传神的妙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他描写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抒发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感慨,并以水月为喻,畅达宇宙万事万物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使惆怅的心情在享受清风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诗意的消解,表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襟怀。(3)面对逆境,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胸怀放宽广一些。缘于诗人痛苦的人生际遇,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种豁达的情怀。

  其次,利用了研究性学习的方式,重视对学生信息搜集和筛选能力的培养。(说明:还学生自主的权利,同时也是对课堂的总结。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课外的分组、结合话题指导材料搜集、筛选,对于改变学生原来被动的接受和教师教什么我听什么的学习方式会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教学中,有好多学生都谈到这样的学习非常轻松,并且可以涉猎到更感兴趣、更广泛的知识。

  第三,强调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改变教师原来单一的讲解传授方式,依靠材料,依靠学生小组的合作、探究和竞争,变知识的接受为生成。利用现代媒体,利用网络,利用发放的资料,利用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打开了克服重难点的大门。我觉得,这对于古文学习方式的改变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值得探讨改进的地方:1、学生的课外预习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掌握,毕竟学生的学习大多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接受型上,习惯很顽固。

  2、阅读大量的资料,对于教学进度的完成是一个挑战。(当然,教会学生方法,改变学生的习惯比任何都值)

  3、改进的想法是打算结合网络,以利于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