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字开头的古诗


雨字开头的古诗

雨字开头的古诗

雨开头的古诗句

  1.雨深秋寂莫,愁引病增加。

  2.雨急山溪涨,云迷岭树低。

  3.雨狂风正恶,勿厌草堂低。

  4.雨打梧桐淅沥沥,清茶一杯意缱绻。

  5.雨气千江入,秋声万木多。

  6.雨洗秋光万井明,风高云破月微生。

  7.雨露黯在下,日月环轮流。

  8.雨红烟绿暮春时,独客终朝有所思。

  9.雨过青坪不见人,剪茸新鹿白如银。

  10.雨顺风调四海宁,丹墀大乐列优伶。

  11.雨中狼藉榆钱少,风里飘扬柳絮颠。

  12.雨淋日灸野火燎,鬼物守护烦撝呵。

  13.雨中白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

  14.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

  15.雨洗新妆色,一枝如一姝。

  16.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17.雨云深绣户,来便谐衷素。

  18.雨霁霜气肃,天高云日明。

  19.雨涤前山净,风吹去路开。

  20.雨散三秋别,风传一字书。

  21.雨雪长疑向函谷,山泉直似到流沙。

  22.雨施巡方罢,云从训俗回。

  23.雨濯梅林润,风清麦野凉。

  24.雨霜鸿唳天,匝树鸟鸣夜。

  25.雨中愁不出,阴黑尽连宵。

  26.雨后荷花承恩露,满城春色映朝阳。

  27.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28.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

  29.雨滴梧桐秋夜长,愁心和雨到昭阳。

  30.雨露长纤草,山苗高入云。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

  宋代:苏轼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简析

  这组诗共二首,但许多选本只看中第二首,因而第一首已鲜为人知。其实第二首虽好,却是第一首的注脚。第一首所说的“此意自佳君不会”的“此意”,正是指第二首所写的西湖晴雨咸宜,如美人之淡妆浓抹各尽其态。不选第一首,题中的“饮”字也无着落。苏轼的意思是说,多数人游湖都喜欢晴天,殊不知雨中湖山也自有其佳处。湖上有水仙王庙,庙中的神灵是整天守在湖边,看遍了西湖的风风雨雨、晴波丽日的,一定会同意自己的审美观点,因而作者要请水仙王共同举杯了。这一首的首句“艳”字下得十分精到,把晨曦的绚丽多姿形容得美不胜收。若只看第二首,则“浓抹”一层意思便失之抽象。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宋代: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赏析

  从诗题可知,诗人在西湖饮酒游赏,开始时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两种不同的景致,让他都很欣赏。他说:天晴之时,西湖碧水荡漾,波光粼粼,风景正好;下雨时,西湖周围的'青山,迷蒙苍茫,若有若无,又显出另一番奇妙景致。“潋滟”,波光闪动。“空蒙”,烟雨迷茫。这两个词都是叠韵词,增强了诗歌语言的音乐性。

  这里,诗人既写了湖光,又写了山色;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韵,可以说内容是很多的。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很笼统,因为这两句并非只适用于西湖。其实,这正是诗人笔法高妙之处。西湖很美,但究竟美在哪里,怎样美法,恐怕没人说得清。如果具体地描绘景物,可能会有个别精彩之句,但总失之太实、太具体,不能传达出西湖给人的整体印象。苏轼这两句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同时又很形象、很传神,想象空间很大,将“西湖即是美”这一人们共有的感受用诗的语言表述出来。同时,这两句也反映出诗人开阔的胸襟与达观自适的性情。

《饮湖上初晴后雨》诗句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北宋大文豪苏轼的一篇诗作,写于宋神宗熙宁四年至七年(1071—1074)期间。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代: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翻译】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注释】

  ①湖:即杭州西湖。

  ②潋滟(liànyàn):水面波光闪动的样子。

  ③方好:正是显得很美。

  ④空濛:细雨迷茫的样子。

  ⑤西子:西施,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的美女,原名施夷光,或称先施,居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之首。家住浣纱溪村(在今浙江诸暨市)西,所以称为西施。

  ⑥相宜:也显得十分美丽。

  【诗句赏析】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从诗题可知,诗人在西湖饮酒游赏,开始时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两种不同的景致,让他都很欣赏。他说:天晴之时,西湖碧水荡漾,波光粼粼,风景正好;下雨时,西湖周围的青山,迷蒙苍茫,若有若无,又显出另一番奇妙景致。“潋滟”,波光闪动。“空蒙”,烟雨迷茫。这两个词都是叠韵词,增强了诗歌语言的音乐性。

  这里,诗人既写了湖光,又写了山色;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韵,可以说内容是很多的。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很笼统,因为这两句并非只适用于西湖。其实,这正是诗人笔法高妙之处。西湖很美,但究竟美在哪里,怎样美法,恐怕没人说得清。如果具体地描绘景物,可能会有个别精彩之句,但总失之太实、太具体,不能传达出西湖给人的整体印象。苏轼这两句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同时又很形象、很传神,想象空间很大,将“西湖即是美”这一人们共有的感受用诗的语言表述出来。同时,这两句也反映出诗人开阔的胸襟与达观自适的性情。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越国有名的美女。无论是淡雅妆饰,还是盛装打扮,西施都一样美丽动人;如果把西湖比做西施的话,那么不管是晴是雨,是冬是春,它都同样美不胜收。

  以绝色美人喻西湖,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别致,情味隽永。人人皆知西施是个美女,但究竟是怎样的美丽,却只存在于个人心中。而西湖的美景不也是如此吗?采用这样的手法,比起直接去描写,不知要节约多少笔墨,而它的寓意却丰富深刻得多。它对读者不只诉之于感受,同时也诉之于思考,让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去发挥诗的内涵。这一出色的比喻,被宋人称为“道尽西湖好处”的佳句,以致“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别名。也难怪后来的诗人为之搁笔:“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语比西湖?”(宋人武衍《正月二日泛舟湖上》)

  拓展阅读:《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亦、妆”两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和古诗的意境,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天,苏轼和他的朋友坐船游西湖,他们一边饮酒,一边欣赏西湖的美景,起初还是阳光明媚,后来突然下起了雨。苏轼被这奇妙的景象迷住了,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绝句。那就是――饮湖上初晴后雨。(生齐读课题)读诗题,也要读出节奏来。(师画节奏:饮/湖上/初晴后雨)按照节奏,再齐读一遍诗题(生再次齐读)。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诗人笔下的'西湖又是怎样的呢?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抽读字词。(课件出示,指名认读,评价后齐读)

  3.抽读诗句。(课件出示,指名读,评价后齐读)

  4.师范读,划分节奏。(配乐范读)

  一边听老师读,一边画出古诗的节奏。课件出示划分节奏的诗句,学生对照检查。

  5.再次指名读古诗。师生评价后再读。(分小组或男女生赛读,再全班齐读)

  6.同学们真不错!大家已经会读古诗了,接下来该做什么?(理解诗意)你知道哪些理解诗意的方法呢?(出示自学提示,学生一起读一读)读完了吗?接下来,请大家自由读古诗,用这些方法学习古诗,理解诗意,和同桌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三、吟诵品读,深入感悟

  1.品读“水光潋滟晴方好”

  (1)刚才读了诗题,我们就已经知道,诗人描写了西湖晴天和雨天的景色。那么诗中的哪一句是写西湖晴天的美景呢?(出示第一句诗)谁愿意来读读这句诗?其余同学一边听,一边想:这句诗描写的是西湖的什么?(板书:水)

  (2)晴天西湖的水怎么样?诗也用哪个词来描写此时西湖的水?(板书:潋滟)“潋滟”是什么意思?你怎么知道的?孩子们拿起书,我们一起来读读注释。(出示潋滟图片)同学们,这就是波光闪动的样子,这就叫水光潋滟。

  (3)晴天的西湖就是如此的美!假如你就是苏轼,在万里无云的晴空下,此刻你正在西湖之中的游船上,迎着徐徐微风,你惬意地举起酒杯。这时,除了波光闪闪的湖面,你还会看到哪些美景呢?(生自由想象说话,师随机点评)

  2.品读第二行诗“山色空蒙雨亦奇”

  (1)刚刚还是艳阳高照,突然间又下起雨来了。苏轼所见到的雨中的西湖又是怎样的呢?你从哪句诗知道的?(出示第二句诗)这里是写雨天的什么?(板书:山)(指名读,齐读)

  (2)诗人用了一个什么词来描写此时的山?(板书:空蒙)“空蒙”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请拿起书,我们一起来读读注释。(指着空蒙图片)这就是云雾迷茫的样子,这就叫山色空蒙。我们张家界的天门山也经常是雨雾迷茫的样子,这也可以叫做“山色空蒙”。

  (3)雨中的群山云雾迷茫,就像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若隐若现,恍如仙境一般,诗人不禁赞叹道:山色空蒙雨亦奇。(板书:奇)如此美丽的景色,诗人用一个“奇”字来概括了雨中西湖的特色。我们再一起来读读,读出它的美妙,读出它的神奇。(生齐读)

  (4)引读前两句诗,品出韵味

  其实,一句诗,你仔细品读,就会读出它的韵味。我们再来看这两句诗:晴天的西湖是――水光潋滟晴方好(生齐读),雨天的西湖是――山色空蒙雨亦奇(生齐读)

  风和日丽,当我们漫步西湖边,我们会赞叹道――水光潋滟晴方好(男生读)

  细雨蒙蒙,我们荡舟西湖中,我们也会赞叹道――山色空蒙雨亦奇(女生读)

  3.品读“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一天之中,苏轼享受到了西湖晴天和雨天两种不同的美,见到如此美景,诗人情不自禁地联想到了谁?(板书:西子)你从哪儿知道的?(出示:欲把西湖比西子)

  (2)知道西子是谁吗?(西施)西施又是什么人呢?(生自由答,师略作补充)

  (3)诗人把西湖比作了西施,是因为他们都很――美!西施到底有多美?哪一句诗告诉了我们?(出示第四句诗,生齐读诗句)

  (4)淡妆和浓抹,是两种不同的装扮,你知道各有什么特点吗?(学生自由谈,淡妆素雅,浓抹鲜艳明丽)

  舞台上那些漂亮的演员们鲜艳亮丽的装扮是――浓抹,

  生活中那些爱美的女孩子清新淡雅的装扮是――淡妆。

  (5)那西施是着淡妆好呢还是浓抹好?诗人是怎样说的?(都好,总相宜)

  (6)西施天生丽质,无论是化淡妆,还是化浓妆,都是那么的合适。这西湖就像西施一样,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不管是清晨还是黄昏,不管是春天还是秋天,不管是夏天还是冬天,都是那么奇妙无比,令人神往。想到这里,诗人不禁赞叹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出示三、四句,生齐读)。

  四、拓展延伸,积累诗句

  1.西湖美景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去观赏,留下了不少千古佳句。(出示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是诗人杨万里笔下夏天的西湖。

  2.请大家自己读读古诗。(学生自由读)

  3.全班齐读。

  4.这节课我们在古诗中漫步,在西湖边畅游,感受到了古诗带给我们的快乐,感受到了祖国山河的美,还有许多诗人也用他们的笔,赞美祖国的山河,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课件出示:课后积累)

  饮湖上初晴后雨原文:

  其一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赏析其二: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原作有两首,这是第二首。

  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两句,诗人用一个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致。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

  这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这首诗的流传,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

  饮湖上初晴后雨描写的季节:

  夏季

  诗中描写的是夏季美景.第一句描写艳阳高照下的西湖波光粼粼,第二句描写雨中西湖水雾迷茫.从题目可看出诗人酒兴正浓,刚才还是阳光明媚,忽而骤雨突降,此景应当夏季才有.又苏轼描写西湖美景之诗共两首,另一姊妹篇为《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此诗可为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