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妇吟古诗的意思


秦妇吟古诗的意思

秦妇吟古诗的意思

韦庄秦妇吟诗词欣赏

  秦妇吟韦庄唐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

  东西南北路人絶,绿杨悄悄香尘灭。

  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绿杨阴下歇。

  凤侧鸾欹鬓脚斜,红攒黛敛眉心折。

  借问女郎何处来?含嚬欲语声先咽。

  回头敛袂谢行人;丧乱漂沦何堪说!

  三年陷贼留秦地,依稀记得秦中事。

  君能为妾解金鞍,妾亦与君停玉趾。

  「前年庚子臈月五,正闭金笼教鹦鹉。

  斜开鸾镜懒梳头,闲凭雕栏慵不语。

  忽看门外起红尘,已见街中攂金鼓。

  居人走出半仓惶,朝士归来尚疑误。

  是时西面官军入,拟[二]向潼关为警急;

  皆言博野自相持,尽道贼军来未及。

  须臾主父乘奔至,下马入门痴似醉。

  适逢紫盖去蒙尘,已见白旗来匝地。

  扶羸携幼竞相呼,上屋缘墙不知次,

  南邻走入北邻藏,东邻走向西邻避;

  北邻诸妇咸相凑,户外崩腾如走兽。

  轰轰昆昆乾坤动,(「昆昆」,蒋云当作「辊辊」。)万马雷声从地涌。

  火迸金星上九天,十二官街烟烘烔。

  日轮西下寒光白,上帝无言空脉脉。

  阴云晕气若重围,宦者流星如血色。

  紫气潜[三]随帝座移,妖光暗射台星拆。(「拆」,项校作「坼」。)

  家家流血如泉沸,处处寃声声动地。

  舞伎歌姬尽暗损,(「损」,蒋、项校作「捐」。)孾儿稚女皆生弃。

  东邻有女眉新画,倾国倾城不知价;

  长戈拥得上戎车,回首香闺泪盈把[四]。

  旋抽金线学缝旗,纔上雕鞍教走马。

  有时马上见良人,不敢回眸空泪下。

  西邻有女真仙子,一寸横波剪秋水,

  妆成只对镜中春,年幼不知门外事。

  一夫跳跃上金阶,斜袒半肩欲相耻。

  牵衣不肯出朱门,红粉香脂刀下死。

  南邻有女不记姓,昨日良媒新纳聘。

  瑠瓈阶上不闻行,翡翠帘间空见影。

  忽看庭际刀刃鸣,身首支离在俄顷。

  仰天掩面哭一声,女弟女兄同入井。

  北邻少妇行相促,旋拆云鬟拭眉绿。

  已闻击托坏高门,不觉攀缘上重屋。

  须臾四面火光来,欲下回梯梯又摧。

  烟中大叫犹求救,梁上悬尸已作灰。

  妾身幸得全刀锯,不敢踟蹰久回顾。

  旋梳蝉鬓逐军行,强展蛾眉出门去。

  万里从兹不得归,六亲自此无寻处。

  一从陷贼经三载,终日惊忧心胆碎。

  夜卧千重剑戟围,朝餐一味人肝脍。

温庭筠和韦庄的花间词风格比较分析

  温庭筠的词,写得真是太好了,那么虚无缥缈,那么轻快而空灵。以下是温庭筠和韦庄的花间词风格比较分析,一起来看看吧。

  温韦在花间词派中代表了两种不同的风格。西蜀词人温庭筠和韦庄齐名,世称温韦:温是花间派的鼻祖,韦是花间派的主要作家。

  花间词有其特有的词风和共同的倾向,华丽的宇词,婉约的表达手法,集中写女性的美貌和服饰及她们的离愁别恨,是“花间词派”基本的艺术风格。但它又绝非浓艳一体,而是不同的词人仍然有其自己的个性,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温庭筠、韦庄两位花间派 -,他们在词的风格和技巧上有迥然不同之处。

  温韦二者同是花间派的典型代表,其词是有着花间词共同的婉媚、柔丽、轻艳的特征,如:水晶帘里玻璃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温庭筠《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韦庄《菩萨蛮》其一),两首诗皆带有清丽秀艳和温柔缠绵之风。

  然而细细品位,不难发现二者此风有不同之处。

  首先,在词的题材内容方面。

  虽说二者皆描述男欢女爱、离愁别恨、享乐生活、流连光景等,似乎没有多大差别,事实上,温词一般较客观地铺陈或描绘一些女子的音容笑貌和衣履装饰,描绘艳情,取材上略显狭窄,这也是温词最大的缺点,如"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偷眼暗形相,不如从嫁与,作鸳鸯"(《南歌子》),形象描绘了待嫁女子的穿着急神情。而韦庄词是通过男欢女爱题材来写离情别绪,寄托自己身世之感,抒发个人的真情实感。如韦庄的组词《菩萨蛮》,正是他写身世之感的代表作。"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描写了江南水乡的风光美和人物美,表现了作者对江南水乡的依恋之情,同是也抒发了作者漂泊难归的愁苦之感,情真意切,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其次,在语言修辞方面,两人的词也有一定的区别。

  温词浓艳细腻,如"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菩萨蛮》),通过对妇女服饰的描写,占线了红香翠软的特色。韦词较为淡雅,笔调清新流畅,显直明朗,表达较为真挚深厚的感情,如"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俗。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菩萨蛮》)忆往昔洛阳之乐,感慨现金遭离乱,有乡不得归的悲苦,写景自然妍秀,抒情质朴沉郁。

  再次,在篇章结构上,温词绵密,韦词疏朗。

  温词意象迭出,一两句能包含多层意蕴,而韦词则一首词围绕一件事从容展开。如温庭筠的《菩萨蛮》:"翠翘金镂双鸂鶒,水纹细起春池碧。池上海棠梨,雨晴红满枝。绣衫遮笑靥,烟草粘飞蝶。青锁对芳菲,玉关音信稀",以浓墨重彩铺陈春光妍色,翠翘、金镂、鸂鶒、海棠梨等意象迭出,着力刻画了美的环境,美的'人,表现美少妇风情万种而又惆怅多思,在欢乐中透露出不尽的思念和烦忧,展现篇章结构上的绵密、雕饰。再看韦庄的《女冠子》:“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不知愧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回忆与情人一场难堪的别离。脱口而出,用白描作直接而分明的叙写,不借重重迭迭的意象隐约暗示。真切动人,畅发尽致。

  最后,在造境抒情上,温词以深隐含蓄取胜,韦词以明朗显直见长。

  温词是客观描绘,虽可能时或寓有沦落失意的苦闷,却非常隐约,只是唤起人的一种深美的联想而已,韦词则直抒胸臆,显而易见。如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展现出美人的一系列娇慵的情态以及闺房的陈设、气氛,接连给人以感官与印象刺激,没有明白表现美人的情思,只是隐隐透露出一种空虚孤独之感。由于诉诸感观直觉,温词内在的意蕴情思,主要靠暗示,显得深隐含蓄。再看韦庄的《思帝乡》:“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作者以白描手法,清新明朗的笔触,勾出了一位天真烂漫、热烈追求爱情的少女形象。语言质朴多情韵,无辞藻堆砌现象,却有浓郁的民歌风味。在“花间”词中独具一格。

  温庭筠是花间派的鼻祖,其词奠定了花间词“典型风格”的基础,而韦庄词就继承并发展了温词特点,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词风。

  温韦在花间词派中代表了两种不同的风格

  花间词奠定了词的基本特质,及美学特点,影响深远。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花间词就没有后来的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李清照、苏轼、辛弃疾等诸家。

  我国传统诗歌以“言志”为中心,花间词以“缘情”为中心。

  在花间词人中也各有各的特点。温庭筠、韦庄虽是同一时代、同一流派的作家而风格不同。

  温庭筠写女人以艳丽的色彩,华丽的词藻,构成特有“香而软”的风格,把女人的姿色、风情写到尽态极妍的地步。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中女子重叠的发髻,闪着金光的首饰,雪白的香腮,双双金鹧鸪的罗襦,一个慵懒、妩媚的贵妇人形象跃然纸上。

  温庭筠的词高贵、华丽,词多艳语,富有暗示力。遣词用字复用金玉香雪等富丽堂皇和色调妖冶的词语,使他的词在香艳之外又蒙上一层贵气。

  韦庄的词清新淡雅,疏朗生动,浅白如画,多用白描,“不尚词藻,贵在情真”。

  我们看他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菩萨蛮》共五首,是前后相呼应的组词。本词为第二篇,采用白描手法,抒写游子春日所见所思,宛如一幅春水图。起二句直言江南美好。“春水”二句承上,一写江南水乡景色美,一写江南民居生活美。下片“垆边”二句进一层写垆边肌肤洁白娇嫩的美女。江南既有“碧于天”的美景,又有“画船听雨眠”的生活,还有双臂洁白如雪的美女,组合成“游人”只应该在江南终老的情意。然而结末二句转入“未老莫还乡”的深沉感叹之中。

  词人以避乱入蜀,饱尝离乱之苦,时值中原鼎沸,欲归不能,“还乡须断肠”一句,巧妙地刻划出特定历史环境下的词人思乡怀人的心态,可谓语尽而意不尽。“人人尽说江南好”,是与第三首词的“如今却忆江南乐”对应的,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他所写的“人人尽说”,这其间所隐藏的意思是自己并未曾认为江南好,只是大家都说江南好而已。下面的“游人只合江南老”,也是别人的劝说之辞,远游的人就应该在江南终老,以前王粲《登楼赋》曾说:“虽信美而非吾士兮,曾何足以少留”,江山信美,而不是我的故土,我也不愿久留,中国还有句老话:“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而韦庄这两句词,似直而纡,把怀念故乡欲归不得的感情都委婉地蕴藏在这表面看来非常真率的话中了。“只合”,合者,该也,什么人敢这样大胆地对韦庄说你就该留在江南终老,在江南你是一个游人客子,而却劝你在江南终老,那一定是你的故乡有什么让你不能回去的苦衷,所以才敢劝你在江南终老。

  因为韦庄是在中原一片战乱中去江南的,当时的中原如同他在《秦妇吟》中所描写的是“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在这种情况下,江南人才敢这样劲直的劝他留下来。韦庄词的特色,就正在这表面率直而内里千回百转的文字中得到充分体现了。

  至此可看出温韦在花间词派中代表了两种不同的风格,可以说“春兰秋菊不同时”,“浓妆淡抹总相宜”各有千秋,不分轩轾。给后代的婉约派以深远的影响。

关于化石吟课文欣赏

  这是一首宣传科普知识的抒情诗。诗人以优美的语言、神奇的意境,热情洋溢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化石,为我们展示了亿万年前神话般的生物世界的奇观,让我们了解了那些已经灭绝的生物的生命信息,一睹了它的迷人的风采。诗歌构思巧妙、语言优美、意境奇丽、很有特色。

  诗歌开篇,诗人用一组设问句组成的排比句,从个体到整体,由鱼儿、鸟儿、树儿推及到整个世界,发出一连串有趣的诘向,激发读者的情思,激活读者的思维,引导我们去思索探究亿万年前的神奇世界。在此基础上,作者十分机智地再用一设问拟人句:“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激情满怀,巧妙扣题,总领全诗。一个“沉睡”,一个“长眠”,一个“苏醒”,使诗歌上下呼应,环环相扣;一个“请”字,极富人情味,使诗歌情趣盎然。

  接着,诗人用了四节诗,大肆铺陈,吟咏化石,盛赞化石的功劳,为我们展现了亿万年前奇幻般的生物世界,为我们解迷指津。是化石把我们的“思绪引向远古”,为我们描绘“生物进化的图画”,否定“造物主的存在”,回答了生物进化的“平凡的真理”,“裹藏着生命的信息”。在“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的过程中,是化石,“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保存了“生命的档案”;是化石,使我们得以复原恐龙、猛犸,让我们仿佛看见了它们的“引颈长吼”;是化石,使我们得以重现远古的林木,一睹它们“葱茏、幽雅”的`风姿。然后,诗人以一“啊”字领起,用第二人称亲昵地直抒胸臆,议论抒情,由化石推及大自然,盛赞大自然这位“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诗歌写得美丽而深情。由于大量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歌精美而灵动。“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一句是诗眼,诗人在宣传科普知识的同时,又弘扬了唯物主义的进化论的真理,诗歌因之而更具深意。

  最后,诗人专门用了一节诗照应第二节,巧妙作答,造成一种回环往复之美。结尾句“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你讲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惊讶!”不只是对第二节诗诗意的重申与反复,而是水到渠成,画龙点睛,总结全诗,有力收束。读罢上文,化石讲述的故事难道不“令人神往、惊讶”?诗人在这样的抒情议论中收束全诗,不但独具匠心,而且强化了主旨。

  诗歌向我们讲述了化石保存的亿万年前奇幻的神话世界,盛赞了化石,宣传了生物进化的真理,既富有科学知识,又颇具唯物主义精神,给人深深地教育和启迪,直是难能可贵啊!

韦庄《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唐诗原文及鉴赏

  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

  韦庄

  满耳笙歌满眼花,

  满楼珠翠胜吴娃。

  因知海上神仙窟,

  只似人间富贵家。

  绣户夜攒红烛市,

  舞衣晴曳碧天霞。

  却愁宴罢青娥散,

  扬子江头月半斜。

  韦庄诗鉴赏

  诗题中的金陵,指润州,即今江苏省镇江市,非指南京。唐人喜称镇江为丹徒或金陵。如李德裕曾出任浙西观察使(治所润州),其《鼓吹赋·序》云:

  “余往岁剖符金陵。”府相,对东道主周宝的敬称,其时周宝为镇润州的镇海军节度使同平章事。中堂,大厅。此诗是诗人参加周宝的盛大宴会,有感而发。起二句连用三个“满”字,笔酣意切。满耳的笙箫吹奏,满眼的花容月貌,满楼的红粉佳丽,佩戴着炫目的珠宝翡翠,真比吴娃还美,若非仙宫似的富贵人家,哪能如此。颔联“因知海上神仙窟,只似人间富贵家”,正以此意承接首联歌舞喧阗、花团锦簇的豪华场面。可诗人匠心独运,以倒说出之,倍觉语新意奇。本来神话中的仙境,人间再美也是比不上的。而诗人却反过来说,即使“海上神仙窟”,也只能象这样的“人间富贵家”。淡淡一语,衬托出周宝府中惊人的豪侈奢。沈德潜评此诗时说:“只是说人间富贵,几如海上神仙,一用倒说,顿然换境。”

  颈联“攒”、“曳”二字丝丝入扣。雕饰精致的门庭,灯烛辉煌,像是红烛夜市一般。歌女们翩翩起舞,彩衣像牵曳着碧空云霞。轻歌曼舞,轻盈摇曳之姿毕现。“夜攒”益显其满堂灯火,“晴曳”更衬出锦绣华灿。“夜”和“晴”又把周宝夜以继日、沉溺于歌舞声色之中的场面写了出来。

  诗吟至此,已把争妍斗艳、溢彩流光的相府夜宴写到绝顶了,收笔几乎难以为继。而诗人别具心裁,毫锋陡然转到了宴会场外的静夜遥天:“却愁宴罢青娥散,扬子江头月半斜。”一个“愁”字,道出了清醒的诗人并未被迷人的'声色所迷惑,而是别抱深沉的情怀。酒阑人散,月已半斜,徘徊扬子江头,西望长安,北顾中原,兵戈天地,山河残破,人何以堪!伤时,怀乡,忧国,忧民,尽在一个“愁”字中包蕴了。

  “月半斜”之“半”,既是实景,又寓微言。这时黄巢起义军纵横驰骋大半个中国,地方藩镇如李用等也拥兵叛唐,僖宗迭次出逃,唐王朝摇摇欲坠。只有东南半壁暂得喘息,然而握有重兵的周宝却整日沉溺酒色。这样一个局面,岂不正是残月将落,良宵几何!

  全诗用四分之三的篇幅重笔浓墨写尽阀阅之家穷奢极欲、歌舞夜宴的富贵气象,而主旨却在尾联,诗眼又浓重地点在一个“愁”字上。一“愁”三“满”,首尾相应,产生强烈的对比作用。三“满”正是为了衬托出深“愁”。“愁”,是这首诗贯前彻后的中心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