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大荟萃成果展示


古诗大荟萃成果展示

古诗大荟萃成果展示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主题解析

  本单元所选的几篇课文,从体裁上看:有杂文,有散文,有古代的赠序,有现代诗歌;从内容上看:有珍惜生命历程的独特体验,有对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弘扬,有对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的提倡,有对为人民服务、为人类献身的精神的歌颂。

  刘心武的《错过》辨证地叙述了"错过"产生的原因以及意义,强调人要习惯和品味"错过",不要让"错过"酿成"过错"。我们不能错过人生根本的追求,要把握住最关键、最美好的机会,含笑到达"人生的终点"。莫怀戚的《散步》通过描写作者一家三代四口人一次平常的散步经历,展现了一家人互敬互爱、融洽和睦的关系,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渗透肩负重任的中年人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作者自己青少年时求学的种种艰辛和现在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的对比,说明是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的勤奋与专心与否,赞扬马生的谦虚好学,表达对他的期望和勉励之情。李瑛《我骄傲,我是一棵树》通过塑造"一棵树"这一艺术形象,抒发了热爱人民、关心人民的深厚情感,表现了为人民服务,为人类献身的强烈愿望以及崇高精神。臧克家《有的人》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精神,无情鞭打了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反动阶级,深刻揭示了热爱人民的人在人民中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真理。

  二、单元学情分析

  1、学生基础:通过已经学过几个人文色彩浓郁的单元,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人文素养,对于象征手法也已经有所了解。但是,由于受到了年龄与生活体验的制约,他们在理解本单元含蓄深刻的人生体验时还有一定的难度。

  2、教学方法:学习本单元重在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感悟作者对人生的独特体验,并与自己的人生体验相整合,产生对生命历程的更新的认识,从而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与人生品位。所以在教学中应注重对文本的阅读,注意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透过品味语言把握感情。另外还应提倡学生对有自己的个性反应,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积极主动的去发现和生成新的意义。

  3、学习方法:课前预习多用勾画法;解读文本时《错过》《送东阳马生序》《有的人》可以用比较法来学习;《我骄傲我是一棵树》可以通过想象来把握一棵树的形象;《散步》可以用列提纲的方法来学习。在对的内容、结构、主题、写法、语言、修辞等进行学习时,要多角度、全方位的探究质疑。要重视质疑、提问,因为"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课后要及时复习巩固,形成技巧,促进能力的发展。总之,方法很多,但是要因文而异,灵活多样。三、单元学习目标

  1、通过收集作者资料,研读作品,了解文学家崇高的人生境界,体会作品中流露出的感情,从而珍惜自己的生命历程。

  2、通过品味作品中含蓄隽永、富含哲理的语言,学习辨证分析丰富的人生体验的思维方法。

  3、通过诵读和品味语言,理解诗歌中的艺术形象,深入领会诗的主旨。

  4、通过诵读、识记,积累优美的语言。

  5、参与社会生活,积极与人交流,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提高作文时的选材能力。

  6、关心社会热点问题,通过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

  四、单元课时安排(共15课时)

  二十一错过(2课时)

  二十二散步(1课时)

  二十三送东阳马生序(2课时)

  二十四我骄傲,我是一棵树(1课时)

  二十五有的人(2课时)

  诵读欣赏(古诗二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无题(1课时)

  写作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3课时)

  修改专题训练(2课时)

  专题叶(1课时)

  五、单元教学过程

  第1课时错过(刘心武)(一)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熟悉内容,把握清晰的思路、严谨的结构。

  2、品味本文鲜明、生动、含蓄的语言,学会辩证地对待人生中的"错过",获取人生的体验。

  3、理解"错过"产生的原因,体会本文所揭示的人生哲理:把握住最关键、最美好的机会。

  的经历,谈自己的体验。

  2、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富有人生哲理的杂文。教学中,要结合议论文的有关知识,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把握结构,分析作者所运用的论证方法和修辞方法,指导学生了解文艺性政论文的特点。

  安排学生合作探讨语言的哲理性,并结合自身对"错过"的体验,与作者的体验进行比较,从而加深对哲理语言的理解。

  3、学法设想:

  熟读课文,从感情上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对人生中"错过"的认识和态度。学习方法上,采取整体感知,重点研读、联系生活、自由讨论的模式进行。

  1、整体感知课文:过程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反思1、

  听,思考,回答。

  导入:1、有一名人说过:当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时,那你必然也会错过月亮和星星。

  联系实际畅谈:你在学习和生活中经过"错过"吗?

  (要求:用简洁的语言谈谈)

  2、结合学生的回答,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及作者)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思考并回答:以"错过"为题好不好,为什么?"错过"能改成"过错"吗?为什么?

  听,指导学生评价。(解决思路问题。)

  2、细读课文:过程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反思1、

  再读课文,找出文中你最想推荐的语句,并且简要说说推荐的理由。巡视2、

  小组交流推荐。

  巡视,或参与某组。3、全班交流推荐

  听,指导学生评价。

  课后学习:回忆自己最难忘的"错过",准备讲给同学听。

  第2课时错过(刘心武)(二)

  1、语文活动:真情告白过程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反思1、

  听,回忆。

  导入:人生充满了"错过",没有"万无一失"的人生,面对"错过"你是怎样表现的呢?2、回忆你的人生历程中最难忘的"错过",用简要的语言写下"错过"的前因后果,并找寻课文中的话语来概括它或勉励自己。

  巡视;指导。3、全班交流各人的"错过",并评价引用课文中的话语是否恰当。

  听,指导学生评价。

  2、语文探究活动:过程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反思思考,"错过"可以转化为"掌握",也可能几近于"过错"。回想一下自己的经历,有没有"错过"转化为"掌握"的情况,你从中悟出了什么?

  听,适度评价。

  3教师总结:

  这是一篇教育意义很强的文艺性议论文,即杂文。学习本文,不仅要了解内容,分析篇章结构,更重要的是学会怎样面对人生中接踵而至的"错过",在"错过"中,体会人生的真谛,含笑对待"人生的终点"。

  课后学习:

  了解亲人的"错过",从你的记忆库里或用你背诵的精彩语句挑选出正确对待"错过",抓住机遇的名言、成语、格言、熟语等评点或鼓励他们。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过程,教师完全抛开了教参,另辟蹊径,教师根据学生需要,根据教学需要而设计的,它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学会了如何让语文与我们的生活、人生紧密联系。因为这个班级的学生经过近两年的培养,已基本上形成了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但如何真正学好语文,解读文本的同时,能密切联系自己的生活和人生,这正是这一节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也是展现给我们的最大亮点。

  语文课就是语文课,教师应当紧紧抓住语文特点,从字、词、句入手,以小见大,由此及彼。如最后一段的:"但在人生的终点站上,我们最好能含笑地说:我虽然错过了很多很多,却毕竟把握住了最关键最美好的......",其中"最好""含笑""毕竟""最关键"等教师都要引领学生去体味和感悟,这有助于从细微处理解文本的主旨。

  当然这一节课,教师要是能把更大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会到会学,这样就能够更准确地传达新课程的信息。第3课时散步(莫怀戚)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揣摩语句,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浓浓亲情。

  2、通过朗读,体会娓娓道来的叙事风格和晓畅素雅的语言美。

  3、通过对亲情的感悟,从而能继承并发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孝敬父母并且要加强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课前准备:

  1、自读课文,圈点生字词。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难问题。

  2、准备几则尊老爱幼的小故事。1、初读课文,理解内容。过程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反思1、想象思考

  导入: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体现着人世间美好的情感--亲情。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一直都沐浴着亲情。哪位同学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都感受到了哪些亲情?(学生举例回答,教师予以肯定)像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聊天,等等。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平常的小事,也能体现出浓浓的亲情。《散步》这篇课文就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2、有感情朗读课文,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中的事件及表现的主题。

  大声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主题。(注意:概括内容要有人物、事物、主旨。)

  巡视;指导。3、回答事件及主题。

  听,适度评价。

  2、细读课文,美点寻踪过程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反思1、阅读批注

  提示:"美点寻踪",就是找出课文中自己认为写得最恰切最生动最形象的,给人强烈的美感,给人有力的感染,给人最自然的影响等内容。2、成果展示

  听,适度评价。

  3、比较阅读过程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反思1、

  速读课后短文《三代》,思考问题:

  ①这篇短文写了什么事?

  ②《三代人》、《散步》相互比较,哪个故事更感动你,说说你的理由?巡视。2、回答听,点拨,讲评

  小结:同学们通过比较阅读,能够初步对进行鉴赏,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中,尝试运用这几种写作方法,一定会给你的增添光彩。

  教学设计二:目标:1、理解课文主旨,体会、珍惜家庭亲情。

  1、读作品发现美,逐步提高赏读美文的能力。

  2、在感受美的基础上,到生活中去发现美,并把它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教学准备:

  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小事,试着发现它的美点,并用几句话表述出来。

  教学过程:过程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反思1、导入谈生活在具体的小事所体现的美点;

  同学们,生活中美无处不在,在我们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美的身影,你能说一些吗?

  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美,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它也许是人与人之间真情的一次流露;它也许是久久寻觅的人生的真知灼见......只要你用心去感受,就会发现它的倩影。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在莫怀戚的《散步》中去寻找生活中的美。2、板书:《散步》

  (二)学法指导:过程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反思1、

  学生回答,其他同学补充发言。

  提问:默读全文,说说对全文内容的理解。

  1、人物谱系:

  2、内容简析:

  3、情感脉络:2、听,笔记记录。

  听,点拨,讲评。

  教师归纳:本文借一家四口散步的故事,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幸福、温馨的家庭图景。事情虽简单,却写得一波三折,在波谷与波峰上折射出亲情、人性的亮丽之光。3思考

  引导提问:这篇散文为了表现三代人之间深沉的爱,作者不是面面俱到,而是选取生活中极普通的事情(散步)来写,这是一种什么手法?

  教师归纳:这种表现手法是--以小见大。

  (三)、深层解读:

  1主题阐释:过程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反思1、

  找句子,有感情地朗读,其他学生点评。

  (1)找出文中让你最感动的细节、有感情地细读这些语句,要求读出你感受到的'人性之美与人情之美。

  (2)让学生有感情地示范朗读,其他同学点评,教师在此基础上适当指导。教师提示后再让一名学生示范朗读。2、回答

  听,点拨,讲评

  提示:

  ⑴感情基调:欢愉而深沉。

  ⑵欢愉时语速快,深沉时语速慢。

  ⑶人物性格特征:"我"--善良孝顺、关爱母亲(劝母亲散步、决定走大路、背母亲)。

  妻子--温柔贤惠(在外面听我的)。

  儿子--活泼听话,聪明伶俐。我母亲--老迈、顺从、善解人意、慈爱亲切、爱护小辈。

  2、美点寻踪。过程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反思1、

  (1)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

  对春天景物的生动描写

  小家伙的话表现他天真可爱

  用生活的细节表现深沉的感情

  结尾表现出家庭的幸福、温馨(2)男、女生分读,再分组评析。

  各组推荐代表交流评析。巡视。2、回答听,点拨,讲评

  例如:教师评:第一处是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大块小块的新绿""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新绿"、"嫩芽"、"冬水"的水泡分明是春的气息的透露,它显示了不可遏制的生机,这是对生命的高歌,对生命的礼赞。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反思1、

  (1)分组用圈点批注法画出文中大家认为最精美的语句,并以旁批的形式分析其美在哪里。

  (2)各组推荐代表以"我们欣赏的美句是:__________,它有一种__________________之美"的句式展示各小组的寻美成果。

  学生展示:

  巡视。

  听,点拨,讲评。2、回答

  教师补充:

  (1)情趣昂然之美: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侯很听她的话一样",这句话写母子关系,母亲明理,儿子孝顺,相映成趣。

  (2)含义丰富之美: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既写出了母亲忍受痛苦度过严冬的情景,又写出了我为母亲最终安然无恙而庆幸的心情。

  (3)句式对称整饬之美: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句子语意对举与反衬,于平实中见灵气,在浅易中见哲理,韵味无穷。运用顶真辞格,琅琅上口,富有韵感。(三)练笔(选择其中的两题)

  1、学"以小见大"的手法,从生活中选取与亲情有关的真实、具体的小事,从中感受人间真情,感悟世间真理。然后用下列句式写一段话:

  句式:亲情是___________,从中我感受(悟)到了_____________。

  2、"文似看山不喜平"。本文情节简单,作者采用了尺水兴波、一波三折的写法,在情节的起伏跌宕中,体现了浓浓的亲情。

  请依照句子"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坦;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写一句话,要能反映出亲情小事中的一个分歧点或矛盾产生的焦点所在,以使所叙小事的情节更曲折、情蕴更丰富。

  3、有矛盾分歧,就会有思想斗争,你能进一步想象一下出现分歧时双方的心理活动吗?

  (四)教师总结:

  莫怀戚的《散步》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它像一首动人心弦的诗,一支感人肺腑的歌,读这篇的历程,是人的心灵随着作者优美的文字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美的旅行。

  第4课时送东阳马生序(宋濂)(一)

  教学设想:

  这篇字词难度不大,除了一些重点词句,其他都比较容易理解。思路清晰,在开篇提出"嗜学",然后围绕这个中心词,层层展开,并采用对比法,点明求学应有的态度和精神。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在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掌握重点字词和句子,然后,由字词理解到内容理解,把握的中心观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主要贯穿朗读,以朗读带动理解。

  教学目标:

  1、能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熟读成诵;

  2、能理解常用的一些实词和虚词,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3、能理解课文对比手法的运用,联系自身,学习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

  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过程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反思1、

  听,想象

  导入: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2自读课文注释①

  介绍作者和本文体裁特点3、听,用笔给不会读的字注音,用竖线标出某些长句的朗读节奏。

  教师范读。4、自读,读给同桌听,齐读,男女生比赛读等。

  听,适度评价。

  2、疏通文意:过程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反思1、

  参照书下注释,自己疏通文意,用笔标出自己不会翻译的地方。

  巡视,指导。2、同桌交流,解决疑难。

  巡视,参与。3、全班交流疑难。

  听,评价。4、听思考

  点拨重点字词:序嗜无从致书每益以诸走汤再腰逾

  俟衾烨负箧曳屣

  课后学习:重点字词解释,熟读成诵课文。

  第5课时送东阳马生序(宋濂)(二)

  1、复习上节课内容:过程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反思1、

  试背课文,听,评价。

  由检查重点字词、背诵课文导入。2、分两组比赛:自行出题(关于课文翻译方面的问题),思考,回答。

  主持比赛,适度评价。

  2、语文活动:宋濂对马生对我(填表)过程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反思1、

  细读课文,填写表格。

  巡视,指导。2、小组交流。

  巡视,参与。3、全班交流,重在评价"比赛结果",谈感受。

  听,适度评价。

  附表格:(比赛项目自填,越多越好)

  选手

  比赛项目宋濂马生我书的

  向别人借,还要自己动手抄写

  凡是应该有的书都集中在这里

  师生态度

  跑到百里之外,捧着经书向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对老师毕恭毕敬,弯着身子,侧着耳朵

  有司业、博士做他们的老师,没有问题得不到回答、要求得不到满足的

  生活情况

  学习条件......比赛结果

  3、迁移学习:过程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反思1、

  讲故事比赛:把你知道(或收集到)的古今中外的勤学故事讲给同学听。

  交流,如:①囊萤映雪(晋车胤和孙康的学习故事)②悬梁刺股(战国苏秦的学习故事,也叫"头悬梁,锥刺股")③凿壁偷光(西汉匡衡的学习故事)④韦编三绝(孔子晚年读《易》的故事)⑤画荻教子(欧阳修的学习故事)等2、我喜欢的一句名言:将你收集到的有关勤学的名言推荐给同学们,要求将这则名言的意思给大家讲解清楚,并说明自己推荐的理由。

  交流,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3、课堂小作文:读了本文,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写出自己的认识与体会,字数不限。

  如:①"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此句表明勤能补拙。②作者之所以能克服种种困难,依靠的是他的精神力量。他用精神的富足,战胜了生活上的贫困──"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知识的积累和精神的充实,是学子读书的必备条件,我们应当以此为鉴。③另有题目如"尊师好学"、"谈学习"、"学习中的苦与乐"等4、组织交流

  相互启发、共享成果

  在这篇中,作者提出读书要"勤奋"、"专心",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请结合你的经历谈谈自己的感受。小结:这篇作者以自己的勤苦求学而功成名就的事实,现身说法勉励马生专心求学,刻苦自励,情真意切。的叙述、描写自然结合,中间穿插议论,道理明显。学习本文,在明白道理的前提下,熟记文言实词、虚词,积累文言词汇,为以后文言文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我们好要从文言文的学习中,把握对比的写作手法,灵活巧妙地将记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融合在一起。课后学习:以马生的身份给宋濂写封回信。

  古文基础概括:

  省略句:先达德隆望尊,门人 -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伺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一字多义:以之于通假字:被支

  同义复词:假借扣问沃灌慕艳廪稍第6课时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李瑛)

  学习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感受"一棵树"的艺术形象;

  2、理解诗所表达的主题;

  3、学习多种修辞方法和象征手法的运用。

  1、解题,把握情感。过程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反思1、

  听,思考,交流

  导入:扎根于土地,有枝有条,抗风御沙,沉积地下而变成煤炭这是树的用途,假如你是一株树,你会怎样去做呢?2、思考:"我骄傲,我是一棵树"能否换成"我是一棵树,我骄傲"?并回答。

  指导解题。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过程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反思1、

  轻声朗读课文,解决生字词巡视2、

  有感情朗读全诗,选出自己喜欢的诗节反复诵读,准备读给大家听。

  巡视参与3、朗读,听,评价:看谁能把诗中"骄傲"的情愫表现得淋漓尽致。

  听,适度评价。

  3、再读课文,把握主旨过程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反思1、

  朗读课文,概括诗歌各部分内容巡视2、

  合作探讨:诗歌中一棵树的形象

  巡视参与:3、归纳课文主旨:这棵树是炎黄子孙的化身,是一位具有高度献身精神的战士的英雄形象。但他并不一定永远停留在那里,他有高度的适应性和顽强的生命力,他来自人民,所以他有着为人民服务的强烈愿望,他不仅抵挡自然界的雨雪风沙和雷火,而且把自己坚韧而又慈爱的枝条伸向社会,给弱者和不幸者送去幸福和欢乐,他与广大劳动人民有着共同的理想--消灭贫困,建设一个幸福的新世界。

  4、三读课文,品味欣赏过程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反思1、

  从文中找出你最欣赏的词语,并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巡视2、

  从文中找出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语句,并讨论它们的作用。

  巡视参与

  课后学习:借鉴本诗的写法,以"我骄傲,我是一滴水(一棵草、一朵云一只蜂、一头牛......)"为题写一首诗。

  本设计对阅读诗歌的要求分为三大板块:一、通过反复朗读,初步整体感知"树"的形象,感受语言的优美;二、注意诵读指导,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涵,同时真正理解"树"的形象,体会诗人的情感。三、注意品味语言的美,从词语到修辞手法的角度。第7课时有的人(臧克家)(一)

  学习目标:

  1、能理解鲁迅的为人和精神;

  2、能体会对比写法的作用;

  3、能品味诗中含有深刻哲理的句子。

  课前学习:了解鲁迅的事迹,评价他的为人。

  一、解题,熟读全诗:过程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反思1、

  听思考回答导入:1、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同学们知道这是谁的作品吗?

  2、哪一句体现鲁迅先生甘于给人民当牛马的崇高品德?2、听,思考。

  学生放声自由读。

  指名配乐朗读。

  (师生互评)

  熟读全诗:

  1、教师范读,学生划节奏,标重音,悟语气

  以第二小节为例,指导朗读:

  有感情就是要进入角色,这里通过两种人的形象对比,表达了爱憎之情,这种感情朗读时就体同在语气和语调上。

  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狂妄、轻浮)

  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庄重、崇敬)3、思考并回答:为什么以"有的人"为题?

  听,适度评价。

  二、研析诗理过程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反思1、思考:1、①有的人分别指的是谁?

  ②怎样理解两个"活"和两个"死"?

  ③两种人的不同表现是什么?

  ④两种人的下场分别是什么?

  2、全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3、诗人写此文有什么深意?提问2、

  听,思考。

  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3、思考问题,小组交流并回答

  听,适度评价。(附表格)附表格对比对象

  为人民的人结果反动派及剥削者结果对人民

  恭恭敬敬,全心全意

  人民永远记住他

  作威作福,任意欺压

  把他摔跨对人生对社会小结课后学习:课文中前四节出现了八处"有的人",请把它们分别改换成具体的某一种人、某一类人写下来。第8课时有的人(臧克家)(二)第一块:交流写作,加深体会过程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反思1、

  学生展示:被人民憎恶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被人民爱戴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残酷剥削人民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妄想流芳千古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一心默默奉献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处处为别人着想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的活。

  检查改写情况

  组织点评,(具体,明确,有深度,同时要有指导作用)2、交流

  通过改写,小结鲁迅先生的精神

  第二块:交流收获,拓展延伸过程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反思1、

  独立思考,交流收获。

  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2、文天祥保尔思考交流

  你们能从其他作品中得到关于生存的意义的启示吗?作业:诗歌中运用对比手法,这使我想起了唐代诗人杜甫的一句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它通过对比手法把不平等社会现象揭露得入木三分。请大家课外查阅这句诗,并写一篇二百字左右的读后感。第9课时诵读欣赏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1、能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哲理;

  2、能体会象征手法的运用;

  3、能背诵和默写两首古诗。

  课前查阅刘禹锡和李商隐的资料

  1、诵读:过程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反思1、

  听,交流。

  刘禹锡介绍2、浏览诗后语段后,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达到背诵的程度。

  巡视;指导。3、成果展示,评价:谁读得最好(语气、节奏)。

  听,适度评价。4、提问不懂的地方释疑典故:"闻笛赋"

  "烂柯人""青鸟"2、欣赏:过程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反思1

  用现代汉语把这两首诗歌通译一下

  巡视,指导,评价1、任选你最欣赏的一句话,说说你欣赏的理由。

  指导经典名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理解,并且把它们引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2、交流,评价。理由是否恰当。

  听,适度评价。

  提示:经典诗句理解。

  课后练习:

  反复诵读,乃至背诵,学以致用。

  第10、11、12课时写作

  训练目标:

  1、能留意生活,细致观察,注重积累写作素材。

  2、学会取舍,能对素材进行深加工,根据中心表达需要精心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过程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反思1、

  自读《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一文,勾画要点。

  布置学习任务,明确本次写作训练的基本要求。2、思考、交流

  头脑风暴:①以"快乐"为话题,可选择哪些写作素材;②以"爱心"为话题,可选择哪些写作素材。......。

  思考、确定写作内容、构思、列提纲、写作。

  布置题目3小组评议作文,全班交流好作文,修改"病文"

  巡视,指导

  思考,感悟。

  请作者诵读佳作,明确优点。收集问题作文的缺点,并加以总结。

  听,思考

  读自己的范文,学生评价优点和不足之处。

  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并且誊写

  第13、14课时修改专题训练

  训练目标:

  1、了解语段修改的几种常用方法。

  2、能多角度、全方位地对自己的一篇周记的语段进行修改。过程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反思听,记录,思考,修改,整理

  出示修改的语病和例句(见附文)1、自读《语段的修改》一文,了解语段修改的几种常用方法。

  布置任务,明确修改重点2、交流学习所得

  组织交流3、完成专题训练习题

  组织训练,巡视,指导反思附文:

  一词语错用

  (一)词性误用

  1名词误用:

  例:李大夫总是耐心地指导她把病历写得完整、清晰、条理。("条理"本是名词,此使用为形容词。与"完整、清晰"并列。可改为"有条理")

  2动词误用例:这是一个多么感动的场面啊!("感动"是一个动词,此使用为形容词。可改为"感人")

  3形容词误用

  例:他简简单单的两句话。顿时使我心中有一种无可名状的沉重。("沉重"是形容词,此误用为名词,可改为"沉重感"〉。

  4数量词误用例:上午,他吃了二个馒头和一碗粥。("二"应改为"两")。

  5代词指代不明

  例:在三年的高中生活中,我的进步很大。因为老师对自己都是严格要求的。("自己"究竟指老师,还是指"我"不明。根据语境可将"自己"改为"我")

  6副词误用例:新的政委和老政委一样,更会体贴战士。〈"更"与语境不符,应删去)

  7介词不当:

  例: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呢?("对于"误用,应去掉)

  8助词误用

  例:广东农村正在掀起了科学种田的新高潮。("正"和"了"矛盾,应酌情删去一个)

  9连词误用例:他的话明确和有力。("和"应改为"而")

  (二)词义不当

  1词义误解

  例:这种鼓吹有钱便是万能的说法简直是不刊之论。("不刊之论"是不更改、磨灭的言论,可改为"极端错误"等)

  2词义轻重不当

  例:小王经过三年的艰苦拼搏。高考取得了优异的成就。("成就"词义过重。应改为"成绩")

  3词义范围不当

  例:社会主义建设时候,需要大批杰出的科学家。("时候"范围太小,应改为"时期")

  (三)色彩不当

  例:我军经过多次的冲锋。终于打退了敌人的顽强进攻。〈"顽强"是褒义词,此使用为贬义词,应改为"顽固")

  (四)关联词语误用

  1错用关联词语例:尽管遇到多大困难,我也要完成任务。("尽管"是转折联词,此分句间是条件关系,使用它不恰当,应改为"不管")

  2滥用关联词语例:这幅画我一直非常喜欢,可是对它的领悟,却是不久前的事。〈"却"与"可是"重复,应删去"却"或"可是")

  3缺少关联词语:

  例:新加坡的竹节虫不仅体色几乎和竹子一样,体形在安静时完全像一根树枝。(分句间是递进关系,前面已用"不仅",而后一分句缺少与之相呼应的"而且"等,应在"体形"前加"而且")

  4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例:鸟的翅膀不管多么完美,如果不凭借空气,鸟就永远不能飞到高空。("不管"应移到句首)

  5关联词语配套使用不当

  例,只有好好听课,好好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就能大幅度提高。("只有"和"就"不是同套关联词,不能配搭使用,应将"就"改为"才",不能将"只有,改为"只要",因为分句间是必要条件关系而不是充分条件关系〉

  二语法错误

  常见的语法错误有五种:成分残缺、成分多余、配搭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杂糅。

  (一)成分残缺

  成份残缺是指必须具备的 -成份残缺不全,影响了语意表达,不指根据语境省略了某一成份或某些成份而语意表达不受影响的现象。

  1缺主语:

  例: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使我很快有了进步。(因多用介词或介宾结构使原来的主语变为状语,全句缺主语情况是主语残缺的主要表现。此句应去掉"在"和"下",或去掉"使")

  2缺谓语

  例:南堡人民经过一个冬天的苦战,一道四米高、七百米长的拦河大坝魏然屹立在天目旁边。(因句子较长而说或写到后面忘记前边结构而致使缺谓语,是谓语残缺的主要原因。此例中前面主语是"南堡人民",后面没有与之相呼应的谓语,应在"一道"前加上"使"等)

  3缺宾语

  例:校党委讨论了发动全校师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句子稍长而说或写到后面忽略了与前面成分呼应,是造成宾语残缺的重要原因。此例末没有与谓语"讨论"相呼应的宾语中心词。应在其末加上"的问题"等)

  4缺少必要的附加成分

  例:要想取得优异成绩,必须付出劳动。(缺少必要的附加成分就会造成表意不严密等情况。此例仅"付出劳动"是不能"取得优异成绩"的。应在"劳动"前加"艰苦且有效的"限制语)

  (二)成分多余

  1主语多余

  例:我这次考不好的原因是因为我没有按老师的要求仔细审题。("原因"与后"因为"重复,应去掉"的原因"或"因为")

  2谓语多余

  例:上次从你院借来的讲义,正在进行打印,上课前可以发到学生手中。("进行"多余,应去掉)

  3宾语多余

  例法国著名小说家巴尔扎克以毕生的精力完成了小说总集《人间悲剧》的编写。("的编写"多余,应去掉)

  4附加成份多余例:那里有肥沃的土地,有丰富的各种矿藏。有布满无数珍宝的山村。("的各种"多余。应删掉)

  (三)配搭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例: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精神"与"浮现",不能构成主谓关系。可将"精神"改为"形象")

  2动宾搭配不当

  例:《青春之歌》这部小说出色地塑造了 -员卢嘉川。江华、林红等人的英雄事迹。("塑造"与"事迹"不能构谓宾关系,可将"事迹"改为"形象"。)

  3附加成分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早晨五六点钟,在通往机场的大街两旁便站满了数万名欢送的人群。("人群"是一整体性名词,前面不能再用"数万名"予以限制。可将"人群"改为"人")

  4主语和宾语意义上搭配不当

  例:规规矩短的两条平行线始终是两条可望而不可及的端点。(判断句中主宾意义不属同一范畴造成了主宾意义上搭配不当。此例中"两条平行线是端点"明显地搭配不当。可将"端点"改为"直线"等)

  第15课时专题叶

  学习目标:

  1、积累有关叶子的经典语言,能在生活中感悟"叶"的精神。

  2、通过对叶子的观察、体验、感悟,提高科学素养,培育思辩精神。

  3、培养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课前准备:采集一片或几片叶子,收集与叶有关的词语、诗词、图文资料等,推荐主持人。过程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反思1、

  欣赏《绿叶对根的情意》

  听着美妙的音乐,我们的专题活动将围绕大家熟悉的"叶子"展开,请大家在每个环节上都听清规则,好好发挥,祝大家取得好成绩!2、我们今天的第一轮活动是进行"谁是最美"的美丽叶子评选。请大家把自己收集到的叶子或图片好好展示吧!3、分别交流展示,回答同学之间的提问。个别图片或叶子,可由主持人引导,让持有者简介,相互交流讨论。

  巡视,参与,组织评选4学生列举:粗枝大叶、枝繁叶茂、红花绿叶、一叶知秋、叶落归根、叶公好龙、一叶障目......

  叶子大词典:组织交流收集到的有关"叶"的词语。5对答、背诵相关诗词句。

  古诗:"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一枝一叶总关情"......

  诗词大荟萃:组织交流收集到的有关"叶"的古诗词。并引导背诵《诗三首》中的句子。6相互交流各自收集到的其他科学资料,并向对方提问或作答。

  百叶箱:组织阅读文中"参考资料"部分,对照收集到的叶子,进行叶子知识交流、比赛。

  交流口头作文

  "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以"我来告诉你我心中的一片绿叶"为话题,自由口头作文。

  课后练习:

  回答课后的思考题。

八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确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道理和意义,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2、学习说明文的有关知识和写法。

  3、体会各篇文章所流露的对花草树木以及鸟兽鱼虫的真情,学习在记叙和说明中结合抒情和议论的写法。

  4、开展有意义的视听活动,提高视听效果。

  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4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1课时

  《苏州园林》2课时

  《都市精灵》2课时

  《幽径悲剧》2课时

  《明天不封阳台》1课时

  《治水必躬亲》1课时

  写作2课时

  标点符号的修改1课时

  诵读欣赏1课时

  视听活动1课时

  三、教学设计:

  本单元五篇文章都表现了人们对于自然的热爱,倡导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

  《苏州园林》介绍的是人造的风景,叶圣陶先生娓娓道来,让人觉得身处优美的大自然中,不能不为建筑师巧夺天工的技艺而赞叹;《都市精灵》则从小处落笔,往大处拓展,古今中外无所不包,让人叹服之余,深深赞同作者的观点:要爱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季羡林先生的《幽径悲剧》在写美的过程中多了一些愤慨,更加能引起人们对于自身愚昧的反省,可谓振聋发聩;《明天不封阳台》记叙的事情虽小,但作者却拥有一颗慈悲之心,文中处处透出智者的思索;《治水必躬亲》则为我们勾勒了一幅三百年前的治水图,相信读完这篇短文,我们更应知道顺应自然,才能真正造福民众,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学习本单元,除要领略作者表达观点的技巧,还要学会欣赏雅致的语言,并将课文与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才能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确定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第一块:了解单元大概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教学反思

  1导入:让学生了解本单元的主题,浏览单元提示、目录、课文等明确任务

  2巡视、指导浏览单元提示、目录、课文等

  3布置讨论:根据自己的兴趣,结合课文,确定一个研究小专题讨论、组建研究小组,确定负责人并进行初步的分工

  第二块:确定单元活动方案: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教学反思

  1布置学生确定单元活动主题及计划讨论、交流

  第三块:学习评价: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教学反思

  1出示评价内容:

  1、你能说出本单元主要的学习内容吗?

  2、你有自己的专题吗?你找到自己的合作伙伴了吗?

  3、本节课你有多少收获?自我反馈

  2小结、评价自我小结

  第2、3课时《苏州园林》

  学习目标:

  1、领略苏州园林的图画美,激发爱美爱国的`情感。

  2、了解作者的思路,把握文章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层次。

  3、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课前学习:通读课文,查阅、收集有关苏州园林的资料。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教学反思

  1导入: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足以说明苏州之美。苏州的园林艺术历史悠久,现存园林远则上千年,近则四五百年,全城有一百多处园林,可以说是集历代江南园林艺术之大成。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分别代表了宋、元、明、清四代不同的艺术风格。叶圣陶先生从欣赏者的角度,抓住苏州园林的基本艺术特征,作了具体而生动的说明。

  2布置任务: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全文,读准字音,了解词义,并能简要说明苏州园林的总印象。读文章,找句子

  3组织交流、评价交流,相互评价

  第二块:研读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教学反思

  1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处于怎样的地位?它的设计理念是什么?是如何体现处处入画的原则的?阅读文章1、2两小节,画出有关句子

  2组织交流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检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yuān()飞lì()天负qiè()曳xǐ()衔shāng()赋诗

  轩邈()箪()瓢屡空俟()其欣悦以衾()拥覆

  皲()裂pián()文宫阙()yè()然弗之dài()

  2.解释下列加点词:

  ①走送之,不敢稍逾()约②性嗜()酒③或()置酒而招之

  ④留取丹心照汗青()⑤若人之俦()⑥弗之怠()

  ⑦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⑧策()之不以其道

  ⑨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⑩门人 -填()其室

  3.下列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B.食之不能尽其材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主人日再食

  C.闲静少言,不慕荣利D.负势竞上

  益慕圣贤之道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4.下列句中加点的之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于的一项是()

  A.当余之从师也B.其言兹若人之俦乎C.祗辱于奴隶人之手D.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5.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其真无马邪?B.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D.同舍生皆被绮绣

  6.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D.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7.指出下列各的修辞方法: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②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④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⑤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⑥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8.填空:

  ①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②黔娄之妻有言:,。

  ③故虽有名马,,,不以千里称也。

  ④余立侍左右,,;或遇其叱咄,___________,礼愈至,;俟其欣悦,。故余虽愚,。

  ⑤《山坡羊·潼关怀古》抒发兴亡之叹的句子是。

  ⑥《过零丁洋》中用比喻的`修辞把国家和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句子是:

  ⑦《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人生哲理,给人以鼓舞的句子:

  ⑧《水调歌头》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

  ⑨东风不与周郎便,。

  ⑩念天地之悠悠,。

  (11)写出表示离情别绪的连续两句诗句: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文: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③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④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二、古诗文阅读:

  (一)与朱元思书(节选)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0.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寒()轩邈()戾()息()

  11.翻译句子。

  ①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②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12.作者用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写山,参照你乘船或坐车时的体验,说说这样写好在哪里?

  13.从写景方面看,这段文字的写景顺序是怎样安排的?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景物的?

  14.从抒情方面来看,作者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抒发了自己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二)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①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也;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②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15.解释文中加点的词(以出现先后为序):

  序()汤()寓()再()腰()臭()烨然()供()遗()卑()岂()

  16.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①

  ②

  17.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表现在哪些方面?

  应怎样看待学习条件与学习好坏之间的关系?

  (三)永某氏之鼠

  柳宗元

  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异甚。以为己生岁值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又禁僮勿击鼠。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

  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某氏室无完器,椸(yí衣架)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余也。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

  19.解释文中带点词的意义(以出现先后为序):

  畜()悉()恣()厌()故()购()

  20.翻译下面句子。

  ①以为己生岁值子,鼠,子神也,因爱鼠。

  ②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

  21.这则寓言告诫人们什么道理?

  (四)黄生借书说

  袁枚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guǐ搁起来)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yín书中的蠹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22.解释文中的词:(以出现先后为序)

  授()汗()无论()惴惴()姑()俟()与()诸()辄()固()23.下列粗体字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然天子读书者有几B.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C.若业为吾所有D.今黄生贫类予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是阴类恶物也

  24.下列句中加点以与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忘怀得失,以此自终B.策之不以其道C.以是人多以书假.D.悉以恣鼠不问余

  25.翻译下列句子

  ①书非借不能读也

  ②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③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26.第一段运用了____________手法,写出读书人的两种态度,表明作者的观点。

  27.作者从借书这件事情讲述了什么道理?

  28.作者写《黄生借书说》的用意在哪里?

  (五)新晴野望

  新晴原野望,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王维)

  29.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诗。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诗。描写的主要内容是

  30.诗中动静结合的一组诗句是第句。它叫联。

  3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32.这首小令给我们展示怎样的画面?

  33.谈谈你对最喜小儿无赖的理解?

  三、写作

  34.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名篇佳作卷帙浩繁,在中华文明中蔚为壮观。今天,让我们漫步于古诗苑,含英咀华,接受一次美的洗礼。现在就以古代诗歌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字体清楚,卷面整洁。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明察秋毫(16分)

  1.选择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

  A.晏如(yàn)叱咄(duō)缥碧(piāo)弗之怠(dài)

  B.烨然(huá)泠泠(líng)轩邈(miǎo)骈死(pián)

  C.宫阙(què)皲裂(jūn)箪瓢(shàn)辄尽(zhé)

  D.婵娟(chán)黔娄(qián)汲汲(jí)短褐(hè)

  2.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送东阳马生序》--《宋学士文集》--宋濂(明初文学家)

  B.《马说》--《韩愈文选》--韩愈(唐代文学家)

  C.《与朱元思书》--《吴均文选》--吴均(南朝梁文学家)

  D.《五柳先生传》--《陶渊明集》--陶渊明(东晋文学家)

  3.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B.马/之千里者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D.家贫不/能常得

  4.“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是陶渊明《归去来辞》中的名句,你觉得与下面的哪句话含义相同。()(3分)

  A.闲静少言,不慕荣利。B.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C.忘怀得失,以此自终。D.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5.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顺序是()(4分)

  我们有头顶千年积雪的珠穆朗玛峰,有莽苍广阔的黄土高原,有茂密的西双版纳,有浩浩荡荡的杨子江……

  我们有,有,有,有,……

  A.雄伟壮丽的故宫博物院B.巧妙绝伦的赵州桥

  C.崇山峻岭的万里长城D.风景旖旎的深圳特区

  二、知识积累及运用(20分)

  6.根据要求填空(10分)

  默写上下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②,身世浮沉雨打萍。

  ③,。伤以秦汉经行处,。

  ④《赤壁》一诗中作者抒发感慨的诗句是,。

  ⑤《过零丁洋》的千古名句是,。

  7.下面是学生的作文片段,按要求修改三处划线的语句。(3分)

  ①每当站在祖国的地图前,使我油然生出无尽的遐想:祖国需要我们学好科学文化知识,②去开创那辽阔的大西北……③让塔克拉玛干沙漠改变模样,需要我们用勤劳的双手在大西南的横断山中,营造出一个个高峡平湖……

  (1)第①处句子成分残缺,修改的方法是:__________

  (2)第②处“开创”这个词使用不当,应改为:__________

  (3)第③处“改变模样”这一表述欠具体生动,宜改为:__________

  8.名著练习。(2分)

  “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说的是《水浒》中一位传奇英雄的故事。这位英雄是________,他的传奇故事还有很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一个故事的名字:________________

  9.把下面这则消息概括为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5个字)(3分)

  10月12日电北京时间12日9时整,搭乘两名航天员的中国第二艘载人宇宙飞船神舟六号成功发射升空,法国主流媒体纷纷对此发表评论。

  法国《世界报》称,中国宇宙飞船神舟六号的成功飞行证实了中国征服太空的雄心壮志。可能于2007年进行的神舟七号载人航天任务将包括太空行走。中国的中期目标是建立一个在民用和军用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的国际太空站,中国还可能于2017年向月球发射探测装置。

  法国《费加罗报》称,中国在首次成功进行载人航天飞行两年后再次将乘坐神舟六号宇宙飞船的两名宇航员送入太空。中国于2003年12月23日成功地实现载人航天飞行,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西方专家一致认为中国的航天项目正在加速进行。

  法国《回声报》的报道说,在实现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两年后,中国开始加速进行其航天项目,它今天用神舟六号宇宙飞船成功地将两名宇航员放入太空。中国在航天领域有非常宏伟的计划。它的中期目标是建立一个在民用和军用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的国际太空站,中国还可能于2017年向月球发射探测装置。

  10.才华展示。(2分)

  人生的一样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

  三、你一定能合理地解释语段后的问题!(4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11--15题。(17分)

  与朱元思书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_________________,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___,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1.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①负势竞上()②互相轩邈()

  ③千转不穷()④疏条交映()

  1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②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13.有人赞美从富阳至桐庐的富春江“揽天下奇景于一身”,你觉得富春江“奇”在何处?(至少三条)(3分)

  14.将省略的句子补充在横线上,并说说文中所描述的山水为什么能让人们“望峰息心”“窥谷忘反”?(3分)

  15.作者用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写山,参照你乘船或坐车时的体验,说说这样写好在哪里?(3分)

  加入初二学习小组更多超值免费资料不容错过!

  (二)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完成后面的题:(13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 -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①走送之()②硕师()

  ③援疑质理()④卒获有所闻()

  17.第一自然段着重叙述了自己的'求学经历,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自己创造条件读书的。(2分)

  18.据你看,作者虽愚,卒获有所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19.作者“缊袍敝衣“处在“被锦绣……烨然若神人”的同学中间,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对此你有何评价。(2分)

  20.认为读书苦,几乎是所有中学生的共同感受。宋濂之苦,闻所未闻;诸生之福,。当你深谙了宋濂之苦及宋濂之累时,你对读书之苦想必会有新的认识,结合课文,说一说你的认识。(3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回答23--30题。(14分)

  千金市骨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注释]君人:君主。涓:宫廷里侍从人员,太监。安事:何用。捐:丢掉,白白扔掉。期年:十二个月叫“期年”,即一整年。三:好几匹。言其多,不是确指。

  21.“千金市骨”中“市”的含义是,第二段中有一个通假字是,它通。(3分)

  22.翻译句子(4分)

  (1)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2)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23.说说“千金市骨”这个成语的含义。(2分)

  24.填空(3分)

  我们还学过一篇有关千里马的文章,题目是,作者是,其主题是。

  25.请点评一下文中“君人”与“涓人”各有什么特点?(2分)

  四、写作(40分)

  一位儿童心理研究者向一群孩子每人发一张表格,让他们填写自己的优缺点和美好愿望。结果,很多孩子填的是--优点零,愿望零。这结果令很多人诧异:孩子怎么会没有优点,又怎么会没有愿望?无法想象没有愿望的孩子,将有怎样枯萎的眼神。因为没有愿望,必是一个死寂的世界啊。如果没有优点的孩子,他的内心该怎样痛楚地喘息?

  你对你的优点和愿望一定有所了解吧?请以“我的双脚--优点和愿望”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提示和要求:

  (1)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2)不要忘了拟一个题目。也可以用“我的双脚--优点和愿望”为题。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则会扣分。

  (4)不得抄袭。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最好不要少于500字。

  加入初二学习小组更多超值免费资料不容错过!

  参考答案

  一、1.D2.C(《与朱元思书》的出处是《艺文类聚》。)

  3、C4、A5.CBAD

  二、6.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②山河破碎风飘絮③望西都意踌躇宫阙万间都做了土④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⑤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7.(1)删去“使”(2)开发、建设等(3)变成绿洲、盛开绚丽的花朵、高楼林立等

  8.武松、武松打虎

  9.内容要点是三家法国报社评价中国神六发射情况。可以概括为“法媒体(2分)称神六发射成功显示中国航天事业加速发展(2分)”。

  10.如果你是一朵鲜花,就送出一缕清香。

  三、(一)11.解释下列加点字。①向上(长)

  ②向高处、远处长③穷尽④交相

  12.翻译下列句子。①(寒树)争着向高处笔直地生长,形成了无数山峰。②横斜的枝条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么昏暗。

  13.水清、山高,充满了生命活力

  14.鸢飞戾天者经纶世务者这儿是一个和谐、美好的世界。这样的世界,使人意志奋发,精神高尚,那些汲汲于追求个人名利的人,那些被世俗事务缠得晕头转向的人,到这里来看一看这雄奇的景象,也会被它所吸引,可以冷静一下头脑,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暂时的休息,让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

  15.以动写静,使静止的景物富有动感,更能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两岸山势的陡峭与壮美,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二)16、走:跑硕:大援:引率:终于

  17、①借书不失信于人;②抄书不畏艰苦;③远行百里向先达请教。

  18、勤奋好学、谦虚诚恳。

  19、作者以学得知识为最大乐事,这种高洁志趣,让人敬佩,值得效仿。

  20、略(围绕只要勤奋好学,就能学有所成来谈即可)

  (三)21、买,反,返。

  22、(1)天下的人一定都认为大王能够出重金买千里马,现在千里马很快就要到了。

  (2)于是从那时起不到一年,(果然)得到了好几匹千里马。

  23、用千金来购买千里马的头骨,比喻对贤才的渴望。

  24、《马说》,韩愈,讽刺统治者不能识别和任用人才。

  25、君人:求贤若渴,不惜重金。涓人:求人有方,机智聪明。

  第五单元知识检测与能力提高(二)

  一、1.鸢戾xiù緼绮2.D3.CBBA

  二、4.①病树前头万木春②留取丹心照汗青

  ③峰峦如聚;波涛如怒5.吴用、诸葛亮;《水浒》、《三国演义》(人物与作品的顺序应一致)。人物与评价答案略(写出作品中的人物,评价恰当,即可给分)。

  6.(1)⑤(2)②(3)④他被许多所大学聘为客座教授。

  7.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条鱼的池塘;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颗星的黑夜。

  三、(一)8.东坡居士苏洵苏辙唐宋八大家

  9.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0.词人欢饮时的想象无眠时对人生哲理的探求11.通过想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探求和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二)12.①有时②等同,一样

  13.①见现显露(或表现)②材才才能

  14.①又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②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

  15.排比、引用、设问将食马者的愚妄写得淋漓尽致,点明全文主旨:其真不知马也。

  16.其真不知马也。对统治者有眼不识英雄和摧残人才的现象进行猛烈地抨击,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慨之情。

  (三)17.①安然自若的样子②就③辈,同类

  18.①喜爱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只求领会要旨)。②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19.①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②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0.D

  (四)21.①过错②这③立刻,急忙

  22.①--C②--A③--B

  23.A:吕蒙正假装没听见就走过去了。B:当时的人都佩服他的度量大。

  24.赞扬了吕蒙正不记人过的品格。在日常生活中,对别人应有宽宏大度,不计个人得失的胸怀。

  第六单元知识检测与能力提高(一)

  一、1.D2.C3.C4.D、A、C、B5.C

  二、6.①欧阳修宋醉翁六一居士②袁宏道明文学公安三袁

  7.①悠然见南山②直挂云帆济沧海

  ③安得广厦千万间④千树万树梨花开⑤化作春泥更护花

  8.不正确,因为从所提供的句子分析,这位同学的答案形式和句式是符合要求的,但是拥有的对象和舍弃的应该是形容词,至少应该是一对反义词,而他的答案不符合这一要求。如拥有踏实,就舍弃浮躁。

  9.同样一个人,有人将你抬得很高,有人把你贬得很低,其实,你就是你。你究竟有多大出息,取决于你到底怎样看待自己。

  三、二、(一)10.柳宗元永州八记

  11.(1)连接(2)约(3)像蛇一样(4)深

  12.以鱼之多,鱼的空游写水清澈,却无一字涉及水。又将游鱼或动或静的状态通过日光、影子写得极为传神,互相映衬,可说是各尽其妙。

  1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4.全文的感情基调是哀伤凄凉,文中两次写“乐”与全文的感情基调不矛盾,这与作者的身世、经历有关。作者当时被贬永州,他要寄情山水,以摆脱他政治失意生活中的抑郁心情,因此当他听到清脆的水声,看到鱼儿的游态时,感到了自然间的乐趣,心情也变得欢快起来,但这种欢快是暂时的,从而成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压抑心情的反衬,更有力地揭示了痛苦的深度。

  15.参考:假如我是一位画家,我就要画一幅长卷,把小石潭的美景一一描绘,把她的美展示给每一个爱美的人。假如我是一个企业家,我就要投资小石潭,把她建成一个旅游胜地,让更多喜爱游历山水的人来这里观光。

  (二)16.①离开国都;②阳光;③面对着;

  17.①他们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②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18.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②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心旷神怡,宠辱偕忘;③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1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0.主要观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只要合情合理即可)。

  (三)21.①被②只③以……为利④吃

  22.①然而老虎吃人不常见②老虎用自己的爪子和牙齿,而人用工具。

  23.虎用力,人用智;虎自用其爪牙,而人用物。

  24.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