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丈夫的诗句
1、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鹊踏枝》
2、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
3、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4、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5、相思一x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张仲素《燕子楼》
6、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7、泪纵能乾终有迹,语多难寄反无词。——陈端生《寄外》
8、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9、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10、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张可久《塞鸿秋》
11、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晏殊《玉楼春》
12、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陈蓬姐《寄外二首其二》
13、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杨柳枝》
14、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
15、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16、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17、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
18、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六首其六》
19、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周邦彦《玉楼春》
20、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戴叔伦《相思曲》
22、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三首其三》
23、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文廷式《蝶恋花》
24、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况周颐《减字浣溪沙》
25、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韦庄《应天长》
26、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柳永《昼夜乐》
27、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敻《诉衷情》
28、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
29、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30、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31、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
32、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晏殊《清平乐二首其二》
33、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
34、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35、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赠别》
36、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唐。——杜牧《赠别》
37、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宋。——黄庭坚《寄黄几复》
38、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唐。——赵瑕《江楼感怀》
39、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宋·苏轼《水调歌头》
40、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4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42、夜夜不得眠,明月何灼灼。想间欢唤声,虚应空中诺。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
4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44、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45、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46、天长地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47、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48、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49、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50、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渭城曲》
抄写佛经的丈夫诗歌
一支檀香,升腾起缕缕烟雾
幻化出一个祥云缭绕的虚空
白色的云朵降落在眼前
燃香的.佛祖透过白云
看透一队蚂蚁的生死
四十四岁的丈夫
已被秋风打得七零八落的头发
和四处咔咔作响的骨头
开始收到秋天不怀好意的目光
这无处不在虎视眈眈的隐形人
慌得他不知该拿起什么武器进行反抗
只好握一管细细的毛笔
以抄写佛经的形式掷向虚无
梵音袅袅,手起笔落,气沉丹田
云朵停驻于笔管上方
内心的沙暴渐渐被柔软的笔头和佛的禅语
一道道地捋平
每个字都透着凌厉的眼神和沉稳的步态
执笔管的手与佛祖派出的祥云达成和解
此时,他的脸容是无波无痕的湖面
而我知道,他只是和命运假装妥协,命运也假装放过他
风浪还是会一再掀起并渐渐敲打着他的身体
这个世间独属于我的男人,将和我一道被时间的云朵悄悄掩埋
李清照有几个丈夫
在宋朝所有的离婚案例中,最著名的有两例,一例是李清照与其再婚丈夫张汝舟,另一例则是后来的陆游与唐婉。不过这两例离婚案件又有所不同,陆游与唐婉的分开纯属迫不得已,若不是陆母的强势干预,相信他们会一直白头到老,而李清照与张汝舟之间,是李清照提出要离婚的,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就由小编带来我们
众所周知,李清照的前夫是赵明诚,两人自从结婚后就恩爱缠绵,琴瑟相和,一直被后世传为佳话。
李清照18岁时与太学生、丞相赵挺之子赵明诚结为连理。婚后,两人志趣相投,感情融洽,时常互相切磋诗词文章,共同研究和收集钟鼎碑石。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夫妻两人经常为了搜集名人书画和古董漆器而“食去重肉,衣去重彩,首无明珠翡翠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夫妻两人还会相伴去都城开封的相国寺一带的集市上寻访金石书画,只要看中了,便倾囊购下。在两人的合力经营下,他们的书斋“归来堂”,单是钟鼎碑碣之文书就达到了两千多卷。
后来赵明诚编纂《金石录》的时候,李清照又给予他全力支持,凭借其广博的古董知识和出众的记忆力,每当丈夫遇到问题时,李清照总能帮其解决。夫妻俩如此夫唱妇随,相处和谐,彼此之间的感情也越来越深。
也许越是美好的开始,往往越会有着悲惨的结局,1129年,赵明诚死于湖州,一段将近30年的美满姻缘就此落幕。
丈夫赵明诚的死给李清照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再加上当时的北宋刚刚灭亡,战乱不断,李清照行无定所,身心憔悴,不久又嫁给了一个叫张汝舟的人。
古代女子对贞洁看得极为重要,即使丈夫去世,也会为了守贞而不再改嫁,向来心性高洁的'李清照怎么会选择改嫁呢?关于这点,史说不一,不过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身处乱世,而李清照身边又带有之前收集的金石古董,因此愈觉得一个人生活的艰辛,再加上丈夫赵明诚的《金石录》尚未完成,李清照希望自己能代替他去完成,于是在权衡再三之后,她选择了对她仰慕已久的张汝舟。
李清照刚刚接触张汝舟的时候,觉得此人也是个彬彬有礼的君子。结婚后的一段时间里,张对她也是照顾周到。不过,张汝舟对李清照不同于赵明诚,他看中的实际上是李清照身边所携带的文物,在李清照并不愿意将这些东西与他共享时,张汝舟很快就露出原形。李清照在乱世之中始终携带这些沉重的文物,自然将其与自己的生命等同,断不肯轻易失去。但是张汝舟认为:你既嫁我,连你的人都是我的,你所拥有的东西当然也就是我的了。双方立场的不同导致了他们在文物支配权上闹矛盾,彼此间的裂缝也越来越大,最终同床异梦。
张汝舟发现自己并不能完全让李清照屈服后,开始恼羞成怒,最后完全顾不上文人所应该具备的风度,对李清照拳脚相加,大打出手。李清照是视人格比生命更珍贵的女子,自然无法忍受张汝舟如此这般的对待,便下定决心要与张分手。但是在封建社会,女人要离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无奈之中,李清照走上了一条绝路:告发张汝舟的欺君之罪,而她自己也因此招致了牢狱之灾。
原来,张汝舟参加科举考试是通过作弊过关的,在娶了李清照后,张一时得意,就将这件事拿来夸耀。李清照在找不到其他更好办法的时候,只好选择走这条对自己也没有好处的路。依照当时的法律,女人告丈夫,无论是对是错,都要坐牢两年。李清照是一个对感情生活要求极高的人,绝不肯凑合,因此她宁愿与张汝舟闹得鱼死网破也不肯受精神的奴役。她在给友人的信中说:“猥以桑榆之晚景,配兹驵侩之下材。”
官司结果出来后,张汝舟被发配到柳州,而李清照依照法律也要坐牢两年。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可能是李清照的名声太大,此事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再加上自己家人和赵明诚家族的帮忙,李清照只坐了九天牢便被释放了,但这件事对她的打击也相当严重。
出狱后,李清照立即给营救她的亲戚写信,除了表达感激之情,其中也不乏担心自己名誉的句子:“清照敢不省过知惭,扪心识愧。责全责智,已难逃万世之讥;败德败名,何以见中朝之士。虽南山之竹,岂能穷多口之谈?惟智者之言,可以止无根之谤”。在如此沉重的名誉负荷下,女词人悄悄地进入了老年。由此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懂得她写于晚年的代表作如《声声慢》了,也更理解发出“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感慨时的李清照,在心理上背负着多么沉重的包袱。
李清照是否真的杀了自己的丈夫
导语:中国古代很少有才子佳人式的夫妻,真正的典范莫过于两宋之交的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妇。二人都是书香门第,年轻的时候也相互仰慕,结婚后也如中国古代很少有才子佳人式的夫妻,真正的典范莫过于两宋之交的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妇。
二人都是书香门第,年轻的时候也相互仰慕,结婚后也如鱼得水。两个人不仅都对诗词文学有相同的爱好,而且对金石考据也有研究。夫妻俩志趣相投,每得到一本古籍,就一起校对,题上书名。得到书画古玩,常常一起观摩把玩,指摘毛病,以烧完一根蜡烛为限。据说有一次,有人向夫妻俩兜售南唐画家徐熙的《牡丹图》,要价二十万,他们无力购买,将画留在家中欣赏了两个晚上,才归还给卖主。为此,两人在家中相对叹惋了数日。
就这样两个人卿卿我我相濡与沫日子一直很甜蜜,如果不是有人图谋叛乱,可能两口子还真的继续大秀恩爱。但过后发生的一件事,使李清照对赵明诚非常失望与愤怒。
公元1129年,已经做了一年多江宁知府的赵明诚,得到调任湖州知府的命令,正在他办理交接手续的时候,一位姓李的下属带来紧急情报:御营统制官王亦准备阴谋叛乱。作为过渡时期的'官员,赵明诚这时候至少应该报告上级,或者调遣兵力作好平乱的准备,但是他的表现非常不男人,在当天晚上,他竟然当了可耻的逃兵——与另两位官员一道“缒城逃走”了,竟置全城百姓安危而不顾,其中还有他恩爱的妻子李清照。幸亏那位姓李的下属自己组织力量,平定了王亦的叛乱,不然,李清照,还有他们夫妻俩辛苦收藏的十几车文物,恐怕都会成为王亦的战利品。朝廷得知此事后,立刻罢了赵明诚的官。
得知此事之后,李清照非常寒心、痛心、羞愧,他不明白那个口口声声忠义救国的丈夫为何如此贪生怕死,他不明白平时看做高山巨石一样的伟丈夫,如何纤细的如同一棵小草。当她与狼狈不堪的赵明诚途经芜湖、当涂,前往江西,船行到乌江镇时,忽然想起这正是当年项羽兵败自刎之处,不由百感交集。
她自然而然将项羽与赵明诚作了比较,生平第一次觉得饱读诗书的赵明诚是那般渺小,而一介武夫的项羽是那样高大,面对奔流不歇的长江水,她心潮起伏,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不久,赵明诚就接到了让他复官的圣旨,但他一点也高兴不起来,还有什么比妻子的藐视更让人羞愧呢!而赵明诚内心也在每天经受着煎熬,本来就是一介书生,几曾识干戈,而今在抗金第一线,一边是郁闷,一边是指责,还要肩负守卫全城的职责,不久郁郁寡欢,居然就一命呜呼,可见赵明诚的死其实和李清照不无关系,如果说是李清照的诗词造成了赵明诚的萎靡不振,不如说是赵明诚气量狭小,无法面对娇妻的惶恐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