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艺术的诗句


形容艺术的诗句

形容艺术的诗句

  1、直接抒情

  即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

  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等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2、借景抒情

  (杜牧《泊秦淮》)属间接抒情的一种,通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写作者的感情。

  如: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歌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所写景并非晴朗的月夜、万里无云的碧空,而是迷蒙的烟月,笼罩着寒水白沙。景色是那么黯淡,氛围是那么冷寂,这就给后两句写作者的忧虑情绪增添了气氛,加浓了色泽,两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3、托物言志

  属间接抒情的一种,托物言志就是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

  如: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咏蝉》)诗歌中所描写的蝉的形象是:蝉垂着触须在枝头吸饮清洁的露水,阵阵的蝉声从稀疏的梧桐上传出来。身居高处,叫声自然传的很远,并非依靠风的力量。而在诗歌中作者真正所要抒发的人生感怀是:凡是品格高尚的人,总是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因而美好的声名自可远扬,不需要依靠其他人的吹嘘。由此可见,写蝉是依据,而抒怀言志才是真正目的的。

  4、情景交融

  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的主管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的境界。

  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诗句表面上是写景,而实际上则隐寓着诗人的一种超脱尘世、热爱自然、远离官场的感情境界。

  5、动静结合

  指对人、事、景处于动态或相对静态时的描写。

  如: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出了诗人夜晚在船上看到的景色,前两句写静态,后两句写动态,一动一静,相辅相成。

  6、以动衬静

  属反衬手法中的一种,即通过对动态的描写,渲染反衬出静态,也就是在动态描写中显示出静态。

  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诗歌中所写景物如花落、月出、鸟鸣等都是动景,同时又通过这些动景,更加突出显示了春涧的幽静。“鸟鸣山更幽”,动中见静,愈见其静,这里面包含着辩证法。

  7、乐景写哀

  属反衬手法中的一种,表面上写的是一种欢乐的.场景,而实践上是借此来表达一种悲哀、凄楚的情绪。

  如:青雀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

  8、以景结情

  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

  如: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诗歌的前三句均是就乐声抒情,结句诗人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此时征戍者内心是浓浓的乡思,还是渴望建功立业?是对现实的忧虑,还是对祖国河山深沉的爱呢?……不得而知,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9、借古讽今

  这是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历史上的事件乱来讽喻当朝。

  如:台城六代竞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刘禹锡《台城》)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作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

  10、渲染

  我国传统画技之一,后借用来指文艺创作中为突出人物形象和环境所采用的强调、反复等多方面着意铺叙的写作技法。

  如: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王昌龄《秋词》)首句破题,以描写秋景来渲染深宫寒夜的气氛。

  11、烘托

  衬托中的正衬,原始我国传统画技之一。亦称“烘云托月”。后借用指一种写作技法,指通过特定的环境气氛的描写,以突出人物某种心绪或突现人物形象的技法。此中手法常与渲染结合起来使用。

  如: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陌上桑》)

  12、用典

  用典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说明自己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用典有明用,也有暗用。

  如: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词人以廉颇自比,表示自己虽老却不忘为过效劳的忠贞之情。

  13、虚实结合

  实写,指对人物或事件进行直接的、正面的叙述和描写。虚写,指采用侧面交代或烘托性的叙述与描写。虚实结合,即两种手法在叙述、描写中同时使用。

  如: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地白如霜、栖鸦可见,诗人虽没有明写“月明”,但我们却处处感到“月光皎洁”。实写“地白”“栖鸦”,虚写“月明”,暗扣“望月”这一诗题。

  14、抑扬

  抑扬可分两种: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法。

  如: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诗前两句写诗人乘兴游园,被拒之门外;后两句却写出诗人另有所得,看到满园春色,前后感情有个落差,前面遗憾,后面高兴。这里采用了欲扬先抑法。

  15、对比

  运用对比,可以把不同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区别得更加鲜明,使美者更美、丑者更丑。

  如: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梅尧臣《陶者》)全诗通过陶者和富家的强烈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表达了诗人对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短歌行》艺术表现手法

  引导语:《短歌行》两首,课文选的是第一首。这首诗抒发了他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宏图大愿。那么《短歌行》的艺术表现手法是怎样的呢?

  《短歌行》的'艺术表现手法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言志与抒情相结合。诗歌抒发了诗人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宏图大愿。言志的同时也抒发了诗人的感情:有人生苦短的忧叹之情,有对贤才的渴求之情,有既得贤才的欣喜之情,有对犹豫徘徊的贤才的劝慰之情,有坚信自己礼贤下士,天下贤才定会归附自己的自信之情。诗人把这些复杂的感情,通过似断似续,低廻沉郁的笔调表现了出来。

  引用《诗经》中的成句。引《子衿》中表现女子对情人深情思念的名句,表达诗人对贤才的渴望;引《鹿鸣》中描写欢宴宾客的句子,表达诗人对贤才的期待和礼遇。

  比喻。以明月比喻贤才,以明月不可掇比喻贤才难得。以乌鹊择木而栖比喻贤才的徘徊歧路,表达对他们前途的关切。以“山不厌高,还不厌深。”比喻自己广纳天下贤才的宽阔胸襟。

  用典。以周公吐哺的典故,表示要虚心待贤,使天下贤士归心。

  总的说来,这首诗虽然充满了深沉的忧叹,但是其中洋溢着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激荡着一股慷慨激昂的感情,给人以鼓舞和力量。

  《短歌行》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席慕蓉在当代文坛,是一位独树一帜的女诗人,尤其善于写爱情诗。

  画家是席慕蓉的职业,创作诗歌只是闲暇时的消遣,却不知她最终凭借诗歌开始风靡台湾和大陆。席慕蓉的诗歌带有婉约派的特色,感染力极强,其中她的爱情诗广受追捧,她的诗歌融画于诗,形成了自己的独特形式,在当代文坛可谓独树一帜。在经济迅速发展、生活脚步急速前进的现代社会,席慕蓉的诗歌是一剂良药,能治愈人们的“心慌症”,让人们学会在美中感悟生活。

  一、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

  自古以来,诗和画是分不开的。著名的画作中都会题上名家诗词,作诗时也会有画面感,“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最初就是对王维诗词的评价。台湾女作家席慕蓉也是一名画家,她在作诗时就习惯用颜色来传达意念,将具体事物抽象化,轻而易举将读者带入她营造的氛围,在诗歌欣赏中同时体会绘画美。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是席慕蓉诗歌的最大特点,也是源于她画家的特殊身份。诗歌是一门艺术,艺术创作需要灵感的参与,由于席慕蓉实现了诗与画在灵感上的互通,在诗歌创作时才出现诗中有画的现象。《山路》就是这样一首诗画相融的诗歌,“那坡上种满了新茶,还有细密的相思树”“在一个遥远的春日下午,在灯下梳我初白的头”“少年的你……还在急切地向来处张望”,这首诗画面感极强,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到一幅由“夏日”“山坡”“新茶”“相思树”“小路”“少年”等多个意象叠加形成的清纯而美丽的图画,在诗中,读者很容易感受到青春时期的懵懂和清纯,不仅勾起读者对过去美好的回忆,也对未来的美好充满憧憬。诗人以一个画家的审美感来写诗,诗画结合、虚实相间。

  二、深邃幽远的意境

  中国古代的诗歌讲究意境,这是诗歌最基本的审美特征,没有意境的诗歌只能是平铺直叙,不值得研读。意境是诗人在对客观事物的描摹中掺杂了自己的主观感受,达到外界与内心合二为一的境界,用简短或是冗长的话语传达丰富的内容。

  席慕蓉诗歌中善于传达深邃幽远的意境,如《渡口》“让我与你握别,再轻轻抽出我的手,知道思念从此生根……年华从此停顿……渡口旁找不到一朵可以相送的花,就把祝福别在襟上吧,而明日,明日又天涯。”渡口、长亭在古诗中从来都是代表送别的地方,提到渡口就使人产生别离的伤感,离别在即,我们只能握手,从此思念生根、年华停顿,在渡口找到花送你,把我的祝福别在你衣襟上,这些表达都在暗示,即时离别,思念也会随着生命的'存在得到延续,甚至思念可以生根。年华从此停顿,暗示着牵挂永世不休不止。席慕蓉在诗歌中把情感和意象融为一体,诗歌的整个结构都与作者表达的情感相协调,深邃悠远的意境传达无遗,读来回味无穷。

  三、感伤情调与无悔心情

  爱情不但在现实生活中不可或缺,在诗歌等文学创作中也是永恒的主题。席慕蓉善于写爱情诗,而且大多数都带有一种伤感的基调;但是,她又给我们呈现出一个个无悔的主人公,最后,在她的诗歌中我们感觉到哀而不伤。在《信仰》中,她对何为永恒的爱情做了诠释:爱的本质是生命的单纯与温柔,爱情是生命的源泉,爱情是信仰,诗中六个“我相信”就能体现诗人始终相信爱情,即使错过了也始终无悔。现代的理性社会里,人们很少再相信爱情,但是诗人却坚定不移地相信爱情依然存在,诗人说永远相信世上有真诚、无怨、美丽的爱情,如果得到了,诗歌可以为她作证;如果得不到,就让它永远存在诗歌里,这就是诗人对真正爱情的一种执着。

  席慕蓉的诗歌以独特的艺术特色感染了无数读者,不管是讲述生命的悲欢离合还是爱情的聚散,她的诗歌中都体现了一种超功利,给我们一种“娓娓道来”的慢节奏感,让生活在如今迷茫、浮躁的社会中的读者的心灵得到净化。

席慕蓉诗歌的艺术特色

  席慕蓉在当代文坛,是一位独树一帜的女诗人,尤其善于写爱情诗。

  画家是席慕蓉的职业,创作诗歌只是闲暇时的消遣,却不知她最终凭借诗歌开始风靡台湾和大陆。席慕蓉的诗歌带有婉约派的特色,感染力极强,其中她的爱情诗广受追捧,她的诗歌融画于诗,形成了自己的独特形式,在当代文坛可谓独树一帜。在经济迅速发展、生活脚步急速前进的现代社会,席慕蓉的诗歌是一剂良药,能治愈人们的“心慌症”,让人们学会在美中感悟生活。

  一、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

  自古以来,诗和画是分不开的。著名的画作中都会题上名家诗词,作诗时也会有画面感,“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最初就是对王维诗词的评价。台湾女作家席慕蓉也是一名画家,她在作诗时就习惯用颜色来传达意念,将具体事物抽象化,轻而易举将读者带入她营造的氛围,在诗歌欣赏中同时体会绘画美。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是席慕蓉诗歌的最大特点,也是源于她画家的特殊身份。诗歌是一门艺术,艺术创作需要灵感的参与,由于席慕蓉实现了诗与画在灵感上的互通,在诗歌创作时才出现诗中有画的现象。《山路》就是这样一首诗画相融的诗歌,“那坡上种满了新茶,还有细密的相思树”“在一个遥远的春日下午,在灯下梳我初白的头”“少年的你……还在急切地向来处张望”,这首诗画面感极强,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到一幅由“夏日”“山坡”“新茶”“相思树”“小路”“少年”等多个意象叠加形成的清纯而美丽的图画,在诗中,读者很容易感受到青春时期的懵懂和清纯,不仅勾起读者对过去美好的回忆,也对未来的美好充满憧憬。诗人以一个画家的审美感来写诗,诗画结合、虚实相间。

  二、深邃幽远的意境

  中国古代的诗歌讲究意境,这是诗歌最基本的审美特征,没有意境的诗歌只能是平铺直叙,不值得研读。意境是诗人在对客观事物的描摹中掺杂了自己的主观感受,达到外界与内心合二为一的境界,用简短或是冗长的话语传达丰富的内容。

  席慕蓉诗歌中善于传达深邃幽远的意境,如《渡口》“让我与你握别,再轻轻抽出我的手,知道思念从此生根……年华从此停顿……渡口旁找不到一朵可以相送的花,就把祝福别在襟上吧,而明日,明日又天涯。”渡口、长亭在古诗中从来都是代表送别的'地方,提到渡口就使人产生别离的伤感,离别在即,我们只能握手,从此思念生根、年华停顿,在渡口找到花送你,把我的祝福别在你衣襟上,这些表达都在暗示,即时离别,思念也会随着生命的存在得到延续,甚至思念可以生根。年华从此停顿,暗示着牵挂永世不休不止。席慕蓉在诗歌中把情感和意象融为一体,诗歌的整个结构都与作者表达的情感相协调,深邃悠远的意境传达无遗,读来回味无穷。

  三、感伤情调与无悔心情

  爱情不但在现实生活中不可或缺,在诗歌等文学创作中也是永恒的主题。席慕蓉善于写爱情诗,而且大多数都带有一种伤感的基调;但是,她又给我们呈现出一个个无悔的主人公,最后,在她的诗歌中我们感觉到哀而不伤。在《信仰》中,她对何为永恒的爱情做了诠释:爱的本质是生命的单纯与温柔,爱情是生命的源泉,爱情是信仰,诗中六个“我相信”就能体现诗人始终相信爱情,即使错过了也始终无悔。现代的理性社会里,人们很少再相信爱情,但是诗人却坚定不移地相信爱情依然存在,诗人说永远相信世上有真诚、无怨、美丽的爱情,如果得到了,诗歌可以为她作证;如果得不到,就让它永远存在诗歌里,这就是诗人对真正爱情的一种执着。

  席慕蓉的诗歌以独特的艺术特色感染了无数读者,不管是讲述生命的悲欢离合还是爱情的聚散,她的诗歌中都体现了一种超功利,给我们一种“娓娓道来”的慢节奏感,让生活在如今迷茫、浮躁的社会中的读者的心灵得到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