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棋书画的诗句


琴棋书画的诗句

琴棋书画的诗句

七律琴棋书画诗歌

  一、琴

  轻声缭绕出家门,

  拨弄清弦又一番。

  紫燕无知临碧水,

  八哥有意学良言。

  太公妙计文王至,

  丞相高弹司马奔。

  千古悠悠谁解意,

  心音数曲断痴魂。

  二、棋

  浓荫摊前对弈中,

  旁边观战闹颜红。

  一车斩卒过河界,

  二马乘风进帅宫。

  碎语闲言思绝计,

  败时取胜逞英雄。

  数盘争斗终归散,

  再进高楼品几盅。

  三、书

  世事成文墨迹留,

  无声无语度春秋。

  一生业绩行间蕴,

  三界风云字内留。

  点滴真知融智慧,

  高深经卷显韬谋。

  后来常学能精进,

  释惑解疑无止休。

  四、画

  宣纸铺开有大贤,

  柔毫润色点山川。

  云屏寄意燕莺舞,

  道圣含情杨柳翩。

  历代诗魂追日月,

  几篇翰墨载云烟。

  古今皆有豪吟士,

  兴奋之余谱锦篇。

《七律·长征》课文难句讲解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中国工农红军不怕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的难难险阻;无数的山、无数的水、无数的艰难困苦,在红军眼中只不过是平平常常的事罢了。这两句诗是全诗的总括,也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概叙。长征之“难”,一是“远”,纵横十一个省,行程两万五千余里;二是“万水千山”,无数的险山恶水造成了征途的艰险;三是前有敌人的堵截,后有敌人的追击。但这些艰难被红军视作寻常,这是多么豪迈的气概呀!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五岭”、“乌蒙”都是红军长征走过的地方,是“千山”的代表。这两句诗是说,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在红军的眼里不过是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在红军看来,不过像泥丸一样在脚下滚过去。实际上的“五岭”、“乌蒙”都是“逶迤”、“磅礴”的高山大岭,但在红军眼里却是小小的“细浪”、“泥丸”。写山势高峻,是红军远征艰难的实际状况;写山的微不足道,是红军一往无前英雄气概的真实写照。

  3、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金沙”、“大渡”都是红军跨越过的河流,是“万水”的代表。金沙江两岸是悬崖峭壁,水流湍急,激流拍岸,给人以暖的感觉;大渡河上,铁索高悬在波涛汹涌的江面上,使人感到寒气逼人。这两句诗记叙了两处斩关夺隘的壮烈经历和红军当时的心情。巧渡金沙江,不费一枪一弹,令人欣慰,。心中“暖”;抢渡大渡河,飞夺河上的沪定桥时,战斗惨烈,惊险悲壮,因此有寒气逼人之感。

  4、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更使整个红军全部喜笑颜开的是,过了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岷山,心情豁然开朗,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胜利的笑容。

  红军跨越了千山万水,冲破了无数艰难险阻,战胜了前堵后追的敌人,终于一步步接近了最后的胜利,他们怎能不感到由衷的高兴和自豪呢?

  重阳节七律诗句1

  重阳节的七律(一)

  浓情似水漫无边,皓月临窗到客前。

  一泪诗成牵两瓣,三生缘定结千年。

  黄花点酒空悲切,旧事回眸独黯然。

  可托秋风传话语?红尘谁可共痴仙?

  重阳节的七律(二)

  一瓣多情枕砚边,相思盈语寸毫前。

  秋风将别诗如酒,珠玉难联月似年。

  露冷滴声空落寞,心清吟菊尽陶然。

  良宵遗梦任伊去,且做浮云黄鹤仙。

  重阳节的七律(三)

  秋风万里向谁边?远梦依稀近眼前。

  孤雁南飞经逆旅。残阳西下叹流年。

  虚名不计莫如此,大业将成非偶然。

  一曲天涯吟梦远,徒留诗笔怎成仙?

  重阳节的七律(四)

  举目斜崖云蔼边,烟波千里荡胸前。

  临风对酒摇丹叶,舞袖吟文笑盛年。

  笔自从容任浓淡,心由旷远得超然。

  须眉霜染登高处,鸣鹤斋中扮谪仙。

  重阳节的七律(五)

  身置巴山蜀水边,须臾九载过当前。

  白眉岂可愁新日,青史犹能醒旧年。

  滕阁凌云飞浩瀚,兰亭纵管出飘然。

  心怀大道君须记,展翼渝江不羡仙。

  重阳节七律诗句2

  丹叶临风觑鬓边,萸樽九日对诗篇。

  松声引月沈霜地,草色摇秋起露天。

  虚籁轩窗新梦断,幽韵亭榭性情闲。

  觞中多感佳节意,曲有愁词玉管涵。

  浮云过雁苦萦牵,丹叶临风觑鬓边。

  杯翠重阳倾乱绪,菊芳酬景叹流年。

  浅霜轻笼明秋野,重露深匀带老颜。

  香阵氤氲多爽气,令节容与且人间。

  九日茱萸采淡寒,凝神寓目送康安。

  黄花香盛愁霖唱,丹叶临风觑鬓边。

  纵酒豁达情切切,论诗豪逸意绵绵。

  知君无倦犹成语,素尺相思到枕前。

  斜晖焕焕满秋山,清籁愔愔自不闲。

  缺月开云时隐现,残星下照玉阑干。

  绿筠和唱香街里,丹叶临风觑鬓边。

  一缕愁烟飏苍碧,珠玑九日缀金盘。

  时令重阳兴忘眠,长溪夜永枕潺湲。

  鸿声渐远高秋景,天色逐凉任酒酣。

  紫陌沾香深有恋,青苔转色素光翻。

  逢节笑语谐怀抱,丹叶临风觑鬓边。

陆游的爱国七律诗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诗词更是多不胜数。下面小编带来的是陆游的爱国七律诗,希望对你有帮助。

  示儿

  宋代: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文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大宋军人队伍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我!

  注释

  1.示儿:写给儿子们看。

  2.元知:原本知道。元,通“原”。本来。在苏教版等大部分教材中本诗第一句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在老的人教版等教材中为“死去原知万事空”,因为是通假字,所以并不影响本诗的意境,尚有争议。人教版等教材多为“元”,不常用通假字。

  3.万事空:什么也没有了。

  4.但:只是。

  5.悲:悲伤

  6.九州:这里代指宋代的中国。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

  7.同:统一。

  8.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人队伍。

  9.北定:将北方平定。

  10.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11.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12.无忘:不要忘记。

  13.乃翁:你的父亲,指陆游自己。

  赏析

  此诗是陆游爱国诗中的又一首名篇,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虽然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也凝聚着诗人毕生的心事,诗人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旧物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题目是《示儿》,相当于遗嘱。在短短的篇幅中,诗人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无比光明磊落,激动人心。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诗人在写此诗的十一年以前,叹息过“死前恨不见中原”,在热烈地期待着旧业的光复,直到临终之际,诗人仍然抱有这样坚定的信念,宋朝的抗敌部(bu)队要挥戈北上,赶走敌人,收复失地,平定中原。这对于诗人自己,当然是看不到了,只有后代的儿孙们能看到。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当皇朝的军人队伍收复中原的时候。不要忘记把“北定中原”这个大好的消息告诉诗人,以求了结一桩重大的心事。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表明诗人即将离开人世,就什么都没有了,万事皆空,用不着牵挂了。从中体会诗人那种悲哀凄凉之心情。但从诗人的情感流向来看,有着更加重要的一面。“元知万事空”这话看来平常,但就全诗来说非常重要。它不但表现了诗人生死所恋,死无所畏的生死观,更重要的是为下文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衬作用。“元”、“空”二字更加强劲有力,反衬出诗人那种“不见九州同”则死不瞑目的心情。

  第二句“但悲不见九州同”描写诗人的悲怆心境。此句诗意是诗人向儿子们交代他至死也无法排除的极大悲痛的心境,那就是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深深感到遗憾。这一句中的“悲”字是句眼,诗人临终前悲怆的不是个人生死,而是没有看见祖国的统一。表明自己心有不甘,因为“不见九州同”,“悲”引擢文盟字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悲哀、遗感之情。

  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诗人以热切期望的`语气表达了渴望收复失地的信念,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诗人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人队伍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

  最后一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已经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你的父亲。表达的诗人坚定的信念和悲壮的心愿,充分体现了年迈衰老的陆游爱国、报国之情。从中受到感染,加深热爱祖国的情感。

  此诗“悲壮沉痛”、“可泣鬼神”,歌颂陆游爱国精神光照千秋。用笔曲折,行文多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