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诗句的角度
古诗可以从哪些角度鉴赏
人类生活中出现了美,并相应地产生了人对美的主观反映,即美感。美感是以人们的爱好和趣味为出发点的。由于每个人的出身、文化修养、性格、职业和人生的际遇不同,因而,使每个人的爱好、趣味有着个体上的千差万别。这样,就形成了美感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而这种美感在诗歌的创作和鉴赏中尤其突出。因此,诗歌的讲解向来被教师视为畏途。这种现象的出现固然有诗歌的美感产生的多样性、多解性、复杂性的原因。但,有一个因素往往为我们忽略,那就是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长于概括而短于分析,长于模糊而短于精确,这样就影响了我们对诗歌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那么,要达到真正的阅读、鉴赏诗歌,体会其传达的情感和思想,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进行研究。
一、从浓厚的表达情感的词、句或表达感情的事物入手
我国古代的诗歌除了通过景物的描绘来寄托和表现思想感情之外,相当多的诗歌还在写景的同时穿插叙事或在景物描摹之后直接抒情和议论。这些叙事或抒情、议论带有诗人极浓厚、强烈的感情成分、感情色彩。所以,品味诗歌中具有浓厚情感的词句或强烈感情色彩的事物,是我们迅速地把握诗歌中形象和题旨的重要途径。
例一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此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时所写。当时诗人病卧夔州,夔州在长江之滨。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尤其尾联的“艰难苦恨”,并分承五六两句。对个人身边琐事的悲叹,与开篇《楚辞》般的天地雄浑之境,形成惨烈的对比。“苦恨”,甚恨,意思是愁恨很深。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以排遣。本来兴会盎然登高望远,现在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悲,诗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
例二台城
唐·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风中摇荡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让人想起繁荣兴茂的局面。当年十里长堤,杨柳堆烟,曾经是台城繁华景象的点缀;如今,台城已经是“万户千门成野草”,而台城柳色,却“依旧烟笼十里堤。”这繁荣茂盛的自然景色和荒凉破败的历史遗迹,终古如斯的长堤烟柳和转瞬即逝的六代豪华的鲜明对比,对于一个身处末世、怀着亡国之忧的诗人来说,该是多么令人触目惊心!而台城堤柳,却既不管人间兴亡,也不管面对它的诗人会引起多少今昔盛衰之感,所以说它“无情”。说柳“无情”,正透露出人的无限伤痛。“依旧”二字,深寓历史沧桑之慨。它暗示了一个腐败的时代的消逝,也预示历史的重演。堤柳堆烟,本来就易触发往事如烟的感慨,加以它在诗歌中又常常被用作抒写兴亡之感的凭藉,所以诗人因堤柳引起的感慨也就特别强烈。“无情”、“依旧”,通贯全篇写景,兼包江雨、江草、啼鸟与堤柳。这首诗以自然景物的“依旧”暗示人世的沧桑,以物的“无情”反托人的伤痛,而在历史感慨之中即暗寓伤今之意。
例三东栏梨花
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惆怅”是诗中具有浓厚感情的词,充分表现了当时诗人的心情。要了解惆怅的原因,我们可以从诗人所见的景物变化中得知。柳树抽线浅绿变为深绿,继而柳絮飘飞,暗含春色已暮。梨花盛开,满城漾白,这里更加强调的是白色——春色之美原在万紫千红,花团锦簇,如锦绣般的大地——但是这里单只描写雪白的梨花(柳絮只是陪衬),更着眼于自己家门口东栏边的一株梨花——它愈开得热闹,愈引人惆怅——到这里,此诗的强烈特色完全显现出来了,一株如雪的梨花,正是强烈的白色引起人共鸣的主要关键所在,它暗示了盛极将衰,任何人面对如此一幅画面,也会稍然为之动容。一、二两句写景中满蕴了伤春之情。最后一句,直接抒情,抒发了人生短暂的感慨。因此,我们抓住了有极浓厚情感的词句的感情线索,再联系景物特征就能探测到诗人感伤春光易逝,慨叹人生短暂的情怀。
例四倦夜
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整诗单纯写“夜”无一“倦”字。但仔细一看,我们从这幅“秋夜图”中不仅看到绿竹、庭院、朗月、稀星、暗飞的萤、水宿的鸟,还看到这些景物的目击者──诗人自己。我们仿佛看到他孤栖“卧内”,辗转反侧,不能成眠:一会儿拥被支肘,听窗外竹叶萧萧,露珠滴答;一会儿对着洒满庭院的溶溶月光,沉思默想;一会儿披衣而起,步出庭院,仰望遥空,环视旷野,心事浩茫……这一夜从月升到月落,诗人何曾合眼!彻夜不眠,他该有多么疲倦啊!诗人把从入夜到破晓的过程描述的非常细致。我们不禁要问:如此清静、凉爽的秋夜,诗人为何不能酣眠?有什么重大的事苦缠住他的心?原来诗人为“万事干戈里”而彻夜难眠,诗人深切地关注着国家和人民的命运,难怪他坐卧不安,彻夜难眠。但是,当时昏君庸臣当政,有志之士横遭贱视和摒弃,老杜自己也是报国无门。因而“空悲”二字,抒发了诗人无限感慨与忧愤。
另外,如李白《将进酒》中的“悲白发”,刘禹锡《秋词》中的“我言秋日胜春朝”,秦观《满庭芳》中的“伤情处”等,我们均可以从这些浓厚感情的词句中探知诗人的内心和诗中的意蕴。
二、从“带有诗人主观色彩的景物”入手
古典诗歌中有一十分重要的特点,就是讲求意境,讲究情景交融。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们善于通过写景来表达自己的主观感情,因而,使诗中的景物明显地带有诗人的主观感情色彩,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独特的思想,从而形成情与景的和谐统一,也就有了古人追求的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艺术境界和表现方式。所以,古诗鉴赏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抓住“带有诗人主观色彩的景物”即“景语”入手,来剖析诗人所寄寓的情感。
例五苏台览古
唐·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
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
曾照吴王宫里人。
诗人通过写吴苑的残破、苏台的荒凉,而人事的变化、兴废的无常,自在其中。起句的“旧苑荒台杨柳新”一句之中,“旧苑荒台”,以极衰之景象,引出极感伤的心境;而“杨柳新”,以杨柳在春天又发新芽,柳色青青,年年如旧,岁岁常新;以“新”与“旧”不变;不变的景物与变化的人事,以两种不同的事物来对比,以极清丽的物色,逗引起极愉悦的兴会,写出古今盛衰之感,更加深了凭吊古迹的感慨。前者包含着属于历史的巨大伤痛,让人不由去作深沉的反省;后者又显示出大自然无私的赐予,召唤着人们去追求、去享受、及时行乐。这里所表述的不仅有古今盛衰的历史喟叹,而且有执着强烈的生命意识。因为,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总是在不断追求着自由自在,追求着超越解脱。但是,这种渴望与追求常常难以实现,人就常常难免陷入一种痛苦绝望的境地。
例六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诗写春游西涧赏景和晚雨野渡所见。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和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和不合意的情事,而胸襟恬淡,情怀忧伤,自然流露。特别是“独怜”句,“独怜”是偏爱的意思。以“幽草”“深树”写出了环境的清幽寂静,而“生”和“鸣”两个字,又在静中透出动感。诗人在春天繁荣的景物中,只怜爱涧边自甘寂寞的幽草,而繁茂的树丛中传来黄莺动听的鸣声。诗人用“独怜”的字眼,寓意显然,表露出诗人安贫守节,不高居媚时的胸襟,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热爱,清楚地表露了诗人恬淡的胸襟。
例七菩萨蛮
宋·王安石
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
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
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这是王安石晚年罢相后回到金陵时的词作。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动人的田园风光图。时间是从白天到入夜。画面中有临水的屋舍、劳作的农人、有红花、有绿杨,清风微拂,黄鹂婉转,新月如鈎。这恬静、这安逸、这秀丽的乡村风光怎不令人流连忘返,沉醉其中。面对人生遭际的变化,诗人似乎采用了一种安然自适的态度。用一个“闲”字渲染出淡泊宁静的生活环境,也点出了作者摆脱宦海远离风尘的村野情趣。
三、紧扣“诗眼”入手
古人写诗讲究炼字、炼句,有“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有“语不惊人死不休”;有被称为“红杏尚书”宋祁的诗句“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就静中显动,使杏花怒放,春意盎然,鸟语花香的大自然活力跃然纸上。而这最精炼、最传神的一个字,便使句中有了眼,也即全诗的主意所在,称为“诗眼”。因此,我们在鉴赏古诗词时,抓住“诗眼”这个突破口,也就起到透视全诗,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
例八商山早行
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这首诗紧扣“早行”,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反映出封建社会中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
首句表现“早行”的典型情景,概括性很强。清晨起床,旅店里外已经叮叮当当,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旅客们套马、驾车之类的许多活动已暗含其中。而鸡声和月,板桥霜和霜上的人迹又都是具有特征性的景物。作者于雄鸡报晓,残月未落之时上路,也算得上“早行”了,然而已经是“人迹板桥霜”,这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啊!这两句纯用名词组成的诗句,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而“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两句,写的是刚上路的景色。而这时候,枳树的白花已在开放。因为天还没有大亮,驿墙旁边的白色枳花,就比较显眼,所以用了个“明”字。可以看出,诗人始终没有忘记“早行”二字。旅途早行的景色,使诗人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故乡景色:“凫雁满回塘”。春天来了,故乡杜陵,回塘水暖,凫雁自得其乐;而自己,却离家日远,在茅店里歇脚,在山路上奔波呢!“杜陵梦”,补出了夜间在茅店里思家的心情,与“客行悲故乡”首尾照应,互相补充;而梦中的故乡景色与旅途上的景色又形成鲜明的对照。眼里看的是“槲叶落山路”,心里想的是“凫雁满回塘”。“早行”之景与“早行”之情,都得到了完美的表现。整首诗虽然没有出现一个“早”字,但是通过霜、茅店、鸡声、人迹、板桥、月这六个意象,把初春山村黎明特有的景色,细腻而又精致地描绘出来了。
例九菊花
唐·元稹
秋丝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咏菊,一般要说菊花的可爱。但诗人既没列举“金钩挂月”之类的形容词,也未描绘争芳斗艳的景象。而是用了一个比喻──“秋丝绕舍似陶家”。一丛丛菊花围绕着房屋开放,好似到了陶渊明的家。一个“遍”使人秋菊满院盛开的景象便不难想象,如此美好的菊景怎能不令人陶醉?诗人已经完全被眼前的菊花所吸引,专心致志地绕篱观赏,以至于太阳西斜都不知道。而“遍绕”、“日斜”虽用语平淡,但仔细咀嚼,便可体会到诗人赏菊入迷,留连忘返的举止和心情,极好地渲染了爱菊的气氛。
例十咸阳城西楼晚眺
唐·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本诗开头“一上高城万里愁”,一个“愁”字笼盖全篇,奠定了全诗的基调。诗人开头“万里愁”用意何在呢?下文的“蒹葭杨柳似汀洲”,一个“似”字,早已道破,此处并无什么真的汀洲,不过是想象之间。然而为何又非要拟一个“汀洲”不可?须知诗人家在润州丹阳,他此刻登上咸阳城楼,举目一望,见秦中河湄风物,居然略类江南。于是笔锋一点,微微唱叹。万里之愁,正是乡思之始。咸阳本是秦汉两代的故都,旧时禁苑,当日深宫,而今只绿芜遍地,黄叶满林,唯有虫鸟,不识兴亡。因此“万里”之愁?抑或“万古”之愁?耐人寻味。
例十一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桂花落”,尤其是在夜间,是不大可能被人觉察的。夜深人静,谁会去注意桂花的坠落呢?可是“人闲”,也就是说由于人的内心闲适平静,居然连桂花下落这样一个细微的动态也捕捉到了。夜,阒寂无声,人,闲适平静,自然会觉得春山静谧而空寂了。“空”字十分传神,让人似乎感受到了深山的寂静和群山的空旷,感受到大自然的百物万象此刻仿佛都不复存在了。
那么,怎样抓“诗眼”?除了结合整首诗的意境外,我认为主要抓两个方面:一是从词性的角度看,重点找动词。因为在众多的词类中,动词是叙事、写景、状物、抒情的关键字,所以成为诗人锻炼诗眼的重要对象。如宋代叶绍翁《游园不值》“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中的“关”和“出”就是诗眼。细细品味一“关”一“出”,就感受到春天到来时杏花盛开的浓烈的生命活力。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生”字写出明月从海上冉冉升起的景象,寓于动感,准确传神。当然,其他词类也不可轻易放过,如形容词。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直”字写出烽烟的劲拔、坚毅;“圆”给人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字不仅精确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把孤寂的情绪巧妙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之中。另外,词类的活用也不容忽视,有时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能。如“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一剪梅》)形容词“红”“绿”,用作动词。诗人通过樱桃变红,蕉叶转绿的动态,抒写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当然,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也是个极好的例子。二是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看,诗眼往往运用了拟人、夸张、通感等手法。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的“破”“弄”二字将云月拟人化,使云月花影之意象流动传神,境界全出。
四、从“意象”入手
“意象”一词最早见于刘勰的《文心雕龙》。它包括抽象的主观的“意”与具体的客观的“象”两个方面。它是“意”(诗人主观的审美思想与审美情感)与“象”(作为审美客体的现实生活的景物、事象和场景)在文学的第一要素——语言中和谐交融和辨证的统一。我认为它是诗人对常有共同文化认知和文化心理的约定俗成的特定事物的选用。譬如,说到“柳”,人们自然会想到“留”“分别”。说道“月亮”,自然想到团圆等。此类例子很多,比如,古诗中雁的意象。雁,貌不惊人,品类不珍稀,却以独有的特质,牵动着无数文人墨客的情思,形成了独具民族审美特色的雁文化。《诗经》有“鸿雁于飞,哀鸣嗷嗷”,这是最早关于鸿雁的感喟。“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苏轼)这里雁是信用的象征。“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巧妙化用托雁足传锦书的故事,雁便成为寄相思之情,成为信使的代名词。“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化”(欧阳修《戏答元珍》)诗人远离山乡,心情苦闷,夜不能寝,卧听归雁,勾起无尽相思之情。因而,借北雁南归写思归之愁。杜甫曾有《孤雁》借叹孤雁离群,写自己幽独愁苦,渴望团聚,知友重逢。王勃《滕王阁序》中有“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借雁声渲染了一种苍凉或清冷的氛围,这种氛围又恰是作者凄愁心境的写照。而“天高云淡,雁排长空”是一种极致的美,一种壮阔豪迈之情。而“惊鸿一现”又写了美丽逝去的幽愁,如陆游《沈园》“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等。
当然,古诗中还有猿鸣、蝉声、落花、流水……等。所以通过分析鉴赏古诗中景物形象所形成的氛围及作者的心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把握诗歌的主旨。
五、从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入手
在诗歌鉴赏中,抓住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我们可以探求诗人运用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的真实意图,把握诗歌的内涵及诗人内心感情。
例十二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徘徊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其一)
唐·李商隐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关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本诗运用1.寓情于景。诗人将冬郎父子的赞许之情寄寓在所描绘的令人神往的想象图景中。2.映衬。用老凤的鸣叫衬托雏凤更清脆悦耳的鸣叫声。3.比喻。将冬郎父子比为凤凰。4.夸张。红艳秀美的桐花延展万里,突出美景的壮观。在诗中作者将多种表现手法的综合运用,赞扬冬郎父子的才情,表达了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真切赞美。
古典诗歌的鉴赏除了以上角度外,还可以从题材类型入手,因为题材类型相同,从而使的表达感情上形成一定的倾向性和相类性。当然,诗人的情绪千差万别,我们在鉴赏时,还需要根据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结合以上提到的一些方法进行赏析,从而更好地品味诗歌。
从修辞角度赏析乡愁
《乡愁》一首非常有内涵的诗.下面我们就一起从修辞角度赏析乡愁,希望大家喜欢。
从修辞角度赏析乡愁
从诗的格式而言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借用排比加强语势和表现力,使那浓浓的乡愁流溢至每位读者的心中.乡愁的不同形态,明显是一种移情,将对家人,对母亲,对祖国大陆的感情转移但邮票,船票,坟墓和浅浅的海峡。
前两者是联系彼此感情的物,而后两者则是隔断彼此的物,在作者心中思念是无法被现实的距离,生死的距离和统治 -的不同所阻隔。如果说比喻,则是最后一句中的祖国大陆比做母亲。
作者把无形的乡愁比喻化为四种事物,作者把无形的乡愁比喻化为四种事物,可见作者愁思之重.小时候,作者将乡愁寄托在给家人的书信里,所以将乡愁比喻为邮票;长大后,作者和家人分居两地,很难与家人相见,于是将乡愁寄托在回家的船上,所以把乡愁比喻为船票;后来,母亲去世,作者与母亲再也不能见面,于是作者就将愁绪比喻为坟墓;现在,由于人为的原因,海峡两岸的同胞不能团聚,作者将自己的乡愁比喻为台湾海峡,表达了他期盼祖国大同的强烈望。
作品赏析
该诗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国的统一,又将乡愁描写的淋漓尽致。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白玉苦瓜》序)余光中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全诗共四节。一方面,诗人以时间的变化组诗: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四个人生阶段。另一方面,诗人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共同的特征:小时候的母子分离——长大后的夫妻分离——后来的母子死别——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诗人为这人生的四个阶段各自找到一个表达乡愁的对应物:小时候的邮票——长大后的船票——后来的坟墓——现在的海峡。由此,看到这首诗以时空的隔离与变化来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构思极为巧妙。
诗人精练地提取了几个单纯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个意象是单纯、明朗、集中、强烈。它们又是丰富的',即不是堆砌而是含蓄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这四个意象把本是一个非常抽象的“乡愁”物化、具体化,通过“托物寄情”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这些意象和“这”、“那”这两个简单的指示代词联接在一起,巧妙地将彼此隔离的人、物、时间和空间,将愁绪的两端紧密融合。若有若无的距离和联系,给那些整日在相思、别离和相聚阊奔波的人们一种强烈的共鸣,给人们一种难以言表的哀愁和欢欣。诗歌以时间的次序为经,以两地的距离为纬,在平铺直舒中自有一种动人心魄的魅力,引起人们无限的哀愁和无尽的相嗯。
诗歌在艺术上呈现出结构上的整饬美和韵律上的音乐美。在均匀、整齐的句式中追求一种活泼、生机勃勃的表现形式,在恰当的意象组合中完美地运用语词的音韵,使诗歌具有一种音乐般的节奏,回旋往复,一唱三叹。诗人用融合了中国传统审美特征的现代诗语,唱出了诗人心中对故乡、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
《乡愁》有令人瞩目的形式美。一是结构上寓变化于统一,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但整齐中又有参差,长句与短句相互变化错落,体现了自由诗的特点。二是同一位置上的词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在音乐上造成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给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怅惘的氛围。
从多元角度解读诗歌雨巷
《雨巷》是一首现代派诗的代表作,它摆脱了自由诗的过于奔放直白和格律诗的过于呆板拘谨。它精致唯美的外形,朗朗上口的乐感,朦胧而不晦涩、低沉而不颓唐的诗情征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成为中国新诗史上的经典之作。然而,我们知道,越是经典的也越是开放的,这为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品读《雨巷》提供了可能。本文试着从三种不同的角度品读《雨巷》,希望可以为读者更好地进入并理解这首诗提供可能。
一、诗作联想:伤春与悲梦主题
《雨巷》描绘了一幅烟雨濛濛中江南小巷的暮春图。诗人似乎对春具有独特的偏爱,在诗《偶成》里写道:“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古旧的凝冰都哗哗地解冻,那时我会再看见灿烂的微笑,再听见明朗的呼唤——这些迢遥的梦。”由此可见,在诗人看来春是与美好的梦相连的。当春已走到尽头,年轻诗人的梦却在雨的哀曲里,消了颜色、散了芬芳,伤感之中诗人把自己化身为在雨巷中徘徊的抒情主人公,在细雨笼罩着的小巷当中他怀揣着一个朦胧而执着的“梦”,“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根据法国文艺批评家泰纳的“三因素”说,艺术作品是记录人类心理的文献。人类心理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的外在条件。因而文艺创作及其发展趋势,是由种族、环境和时代三种力量所决定的。诗人自小生长在烟雨迷蒙的杭州城,那里氤氲的气候培育了诗人太多的柔情和忧郁,加之现实生活的残酷,致使在戴望舒创作的诗中频繁出现“春”、“忧郁”、“梦”、“孤独”的字眼。诗歌成了诗人灵魂修养和净化的方式,他沉浸其中倾听自己生命的律动而喃喃自语,同时向深处挖掘了生命缺憾所带来的种种沉郁和悲凄,并在《雨巷》中一一展示出来。
二、《雨巷》意象的忧郁美
艾略特认为“表情达意的唯一艺术公式,就是找出‘客观关联物’,即一组物象,一个情境,一连串事件,这些都是表情达意的公式。如此一来,这些诉诸感官经验的外在物象一旦出现,就会唤发起某种特定的情意。”(童庆炳.文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339.)宋人梅尧臣说:“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欧阳修.六一词话[A].童庆炳.文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211.)诗人戴望舒曾说自己喜欢读法国象征派诗人的诗,并受其影响。而象征派诗人追求把强烈的情绪寄于朦胧的意象中,主张诗要写得像“面纱后面美丽的眼睛”,传达出内心的真情。在《雨巷》中,诗人创设了一系列具有强烈象征色彩的意象,如那孤独徘徊的“我”、神秘而古老的“油纸伞”、梦一般飘渺的“丁香姑娘”、悠长寂寥的“雨巷”、颓圮的“篱墙”来表达追寻梦的路上渴望遇见心意相通之人及不畏“冰山”、“旱海”对美好梦的执着追求。
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启了中国文人知识分子的寻梦之旅,从鲁迅先生“梦醒了无路可走”的喟叹,到徐志摩“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梦的美好被强大的黑暗和恐惧笼罩,政治的血腥、人生的迷惘,使得知识分子再次踏上寻梦之旅,然而紧接着的大革命失败,年轻的知识分子满腔热血却只能将美好的理想投注到诗的梦境中。
尽管现实和通往理想之路如“雨巷”般潮湿阴暗且悠长,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雨巷中的“我”仍“希望逢着一位丁香姑娘”。“丁香姑娘”是这首诗的核心意象,也是诗人幻想的能与之同病相怜的对象。在这个充满了诗意的,伤感的雨巷里,诗人幻想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向“我”走来,诗人以丁香喻姑娘,颇有屈原以美人香草自喻的风范。而以丁香来象征人们的愁心,以梅雨来烘托悲凉的气氛也是古代常用的表现手法。南唐李璟就曾写下“风里花落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浣溪沙》),把丁香结和雨中愁联在一起了。李商隐的“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代赠》),也以丁香花蕾象征人的愁心。她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由那白和紫的颜色。淡而雅的芬芳可见丁香除了代表忧愁还象征着高洁的人格。
诗人从视觉、嗅觉各个方面感知“丁香花”。这种手法也有法国象征派诗人波德莱尔的影子。波德莱尔在《交感》一诗中提出了大自然中“味、色、音感应想通”的主张。在此处我们也可以体会到那结着仇怨的“丁香姑娘”其实就是诗人内心的外化。在那样一个凄风冷雨的时代,诗人是寂寞的,不光是肉体,就连灵魂也处于一片寂寞之中。因而他希望遇见一位像他一样结着仇怨的“丁香姑娘”。幻想中的姑娘最终消散在雨中,走到颓圮的篱墙,走尽了雨巷,可是“我”仍然希望身旁能飘过一位“丁香姑娘”。就像诗人在《寻梦者》一诗中所说“梦会开出花来的,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去求无价的珍宝吧。在青色的大海里,藏着金色的贝一枚。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你去航九年的.旱海吧,然后你逢到金色的贝壳。”苦闷,忧郁,却仍然心怀追求。
三、《雨巷》情感价值美
富于音乐性是《雨巷》的一个被广泛认可的很突出的艺术特色。1928年,当戴望舒的《雨巷》出现了出现在《小说月报》上时,人们首先关注到了诗中复沓、叠句、重唱等等这些手法的运用。叶圣陶先生也称赞这首诗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但是,笔者在读《望舒诗论》时发现诗人对这首诗的音乐性也不是很满意,他在《望舒诗论》第五条中这样写道:“诗的韵律不在字的抑扬顿挫上,而在诗的情绪的抑扬顿挫上,即诗情的程度上。”[5](戴望舒.望舒诗论[J].现代,1932,(1).)细读《雨巷》我们发现在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婉转悦耳的乐感下面,诗人戴望舒在寻梦、失梦的伴奏下唱出了一个寻梦者在寻梦路上对美梦触而不得,得而复失的咏叹调。由“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仇怨的姑娘”,诗人的内心热切地希望梦能出现;当梦的完美呈现者“丁香姑娘”默默地向“我”走进时,作者似乎真的实现了梦,享受沉浸其中宽慰;可是美丽的“丁香姑娘”带着愁怨,似乎早已象征着梦的转瞬即逝的感伤,“她默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然而“我”却依然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结着仇怨的姑娘。通过“得而复失”的圆型结构,给读者留下意犹未尽之感。同时,《雨巷》也揭示出了人生所固有的悲剧性,即人往往满怀欲望,有欲望就需要满足,但是,即使欲望是合理的,人有时也会因为无力掌握自己的命运而无法得到这种满足,这样,人就会经常陷入一种求而不得的痛苦与惆怅之中,而这种痛苦与惆怅又是人永远也无法摆脱的。从而使他的诗作深深地打上了现代派精神的烙印。
结语
人生需要梦,梦的沉浸,梦的惊醒,梦的徘徊,有梦就有追求,所以他后来又写出了两篇象征色彩很浓的作品《断指》《乐园鸟》,表达了对革命的坚贞不渝,这首诗里不再有彷徨者的苦闷,而是一种于宁静中激励自己奋斗的情怀。
(台湾)余光中
小时侯,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台湾著名诗人,1928年生于南京,现任高雄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余光中将自己浓浓的思乡之情,倾注在他的诗作之中,《乡愁》便是一首代表作。
阅读此诗,首先呈现给读者的是四幅鲜明而又具体的生活画面。第一小节:幼年求学,母子分离,借书信以慰别情;第二小节:成年后,告别新婚妻子,离乡背井,天各一方;第三小节:生离死别,母子不得相见;第四小节:同胞难得相聚,国家不能统一。同时,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浓郁而又强烈的感情,诗人的乡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说出来的,而是通过联想、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艺术形象,使之呈现在读者眼前。作者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炉,表达出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
阅读此诗,使我们感到回味无穷。本诗集单纯美与丰富美于一体,物象集中明朗,如邮票、船票、坟墓等,不枝不蔓,意境幽远深邃,内容丰富含蓄,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
诗的结构:以时间为顺序(即小时候、长大后、后来,而现在),以感情为线索,以大体相同的诗句和格式,反复咏叹,使情感逐层加深,由思乡、思亲升华达到思念祖国。诗歌的结构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既有各小节的均衡、匀称,又有小节内长短句的变化,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
诗歌有回环往复,一唱一叹的旋律。在同一位置上,有重复,即我在这头……,有叠词:小小、窄窄、矮矮、浅浅;有变换的量词:枚、张、方、湾。作者采用这些艺术手段加强了此诗的音韵之美。
总之,本诗以朴素、简明、隽永的语言,高超的艺术技巧,表达了台湾人民盼望海峡两岸统一的愿望,抒发了作者浓郁的乡思之情。
赏析
乡愁是一种绵延在心底的苦,是一种伟大的情愫,它占领了我们心灵中最深邃的部分。余光中的《乡愁》,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关于余光中《乡愁》鉴赏,至今都还有人在细细品味和理解。
我们会慢慢的懂得乡愁是一本历史的巨著,它送给我们的不仅是沙漠甘泉,也给人间的旅人浇灌上心智的露水。寄愿乡愁伴随人类思想者的.新生而在精神的坟冢中重新复苏,不要再让我们人类丢失为数不多的几亩梦田。
第一小节,此时的作者是“少小离家”为读书,未经世事沧桑,略带“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感觉,更多的是对母亲的依恋;
第二小节,妻子是相约一生共白头的亲人,新娘是自己一生最欣赏的亮丽风景。朗读时应注意那淡淡的哀愁中的丝丝温馨和似水的柔情;
第三小节,恰当运用颤音,表达一种如泣如诉的深深的哀伤;
第四小节,文章最后,诗人由个人的悲欢离合升华到家国之思:此时犹如乐曲达到高潮!所以要读得荡气回肠,一波三折。特别是最后一句要一字一顿,语调上扬,“在——那——头”要气流不断,读出激昂慷慨之感。
A、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诗人四个人生阶段。诗人以时间的变化来组诗,四个时间序词也即概括了诗人的整个人生,也就是浓浓的乡愁牵动了诗人的一生。
B、小时侯(少年)——母子分离、长大后(青年)——夫妻分离、后来(中年)——母子死别、现在(老年)——游子与大陆的分离
C、运用了独特的比喻,化抽象的、难以捕捉的离愁别绪为具体可感的东西,这是诗歌创作中常用的一种写作技巧:托物寄情。在许多古典诗歌中,如李煜的《虞美人》中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余光中从亲历的生活中选取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来寄寓情感,这种取象看似平常,却蕴涵饱满的诗情:
邮票——母子深情(浓烈)船票——夫妻恩爱(热烈)
坟墓——生离死别(悲痛)海峡——思乡念国(深沉)
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并且用了“一枚、一张、一方、一弯”等量词,是不是说明余光中的乡愁比较淡?
邮票虽小,牵系绵长母子情,船票虽窄,负载重重夫妻情,矮矮的坟墓载不下巨大的悲痛,浅浅的海峡阻碍了无尽的乡思,落笔虽小,却诗情饱满。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
全诗以时间的变化组诗,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共同的特征,诗情层层推进升华,最后将乡愁上升到民族和国家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