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内心安宁的诗句


渴望内心安宁的诗句

渴望内心安宁的诗句

席慕容:心安即归路

  席慕蓉,全名穆伦·席连勃,当代画家、诗人、散文家。原籍内蒙古察哈尔部。席慕容的作品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历程。

  席慕容:心安即归路

  流浪的灵魂在洁白的诗行里休憩,平凡的爱情在葱绿的日子中闪光。

  近日,台湾作家席幕容新出版两本散文《追寻梦土》、《蒙文课》,这是她对蒙古故乡的追寻之歌。

  席慕容出生在动荡不安的战乱年代。自幼随父母辗转重庆、上海、南京,最后到台湾,随后又去欧洲留学。每换一次环境,孤独便增加一重,她只好通过写诗来抒发寂寞重重。在无边的黑夜里,席慕容经常会梦见回家,却总在刚推开家门的瞬间醒来。

  幸好,她遇到了一个温柔敦厚的男子,为她孤独的心开启了一扇光亮的窗。

  席慕容和刘海北相识在比利时鲁汶大学中国学生中心。

  在几次聚会中,席慕容发现刘海北不仅知识渊博,还十分善良。他会为猫做舒适的窝,会送落单的女孩回家。他常陪席慕容打乒乓球,而且总会有风度地输给她几分。

  某晚在月光下告别后,当刘海北的背影渐行渐远,席慕容的内心涌起淡淡的忧伤,那种情愫被她化为美妙的诗行:“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上天没有辜负她的期盼,给了他们相爱的契机。

  一个周末,刘海北患了重感冒,卧床不起。席幕容跑到厨房,精心地为他熬了一锅粥。这个温柔的举动让整个男生宿舍都沸腾了,每个人都跑来问刘海北爱心粥味道如何。刘海北笑而不语,但脸上泛起幸福的光。

  两个人在欧洲学业结束时,都渴望回台湾。常年漂泊,特别是身处异国他乡,席幕容特别渴望回到熟悉和亲切的`环境中,只有这样才能让她觉得安心,安心地去爱人,安心地被人爱。

  长辈们起初都不理解,最终被他们一封封家书感动,同意他们回台湾发展。两个人牵手在布鲁塞尔的大街上微笑、欢呼,向注视他们的人大声说:“我们要回家了!我们可以回家了!”

  回台湾后,他们没有选择繁华闹市生活,而是在乡下住了整整10年。从小到大,漂泊已久的席慕客没有在一个地方住这么久。他们种下很多槭树,春天时一片葱绿,到了深秋一片金红。在孩子熟睡后,两人会携手散步,满月的光辉笼罩着四周,风在树林间穿梭,整个夜空澄清无比。这个世上最美好的事,不过是有一个人能如此地懂你,与你一起分享生命的美妙和感动,正如她诗中所写道的:“我只能来这世上一次/所以/请再给我一个美丽的名字/好让他能在夜里低唤我/在奔驰的岁月里/永远记得我们曾经相爱的事”。

  内心安宁的席慕客也不再夜夜梦里惊醒,开始有了梦寐以求的熟睡。夏日的清晨,在孩子稚嫩的歌声伴着清脆的鸟鸣中醒来,席幕容听见丈夫正悄声跟孩子们说:“小声一点儿!妈妈还在睡觉。”

  阳光一寸寸踱进房间,光阴一分一秒地消失。席慕容把头靠近丈夫的枕头,觉得幸福是如此的真实。

  刘海北永远比席慕容早起一刻,亲手做美味的食物来填充她的胃。刘海北也永远是席慕容诗歌的第一个读者,虽然不懂诗歌,却给她尊重和理解。甚至当席慕容出名后,一些人开始尊称他为“席先生”,刘海北总是微笑着纠正道:“鄙姓刘。”不是每一个男人都有如此的胸襟和气度,他还干脆写了一篇《家有名妻》发在刊物上,幽默的笔调使它被广泛转载。

  而席幕容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平凡的妇人,得到了丈夫无限的包容和宠爱,所以才能幸福地写诗和画画。

  在生大女儿慈儿时,席慕容遭遇了难产。竭尽全力生下孩子后,她有了短暂的昏迷。恍惚中,她感受到7熟悉的拥抱。刘海北轻轻地抱着她,不断低唤她的名字。突然之间,这个从不落泪的坚强汉子开始哭泣,并在她耳边喃喃道:“再也不生了!以后再也不要生了!”

  大滴大滴的泪落在她面颊上,穿越她被疼痛撕裂的身体,开出一朵朵花来。她脑海中闪现出刚结婚时,两个穷学生奔波张罗的情景,仿佛再次嗅到他送的那把柔白的小苍兰的芬芳,心渐渐地沉静下来。

  光阴似水流逝,他们也携手从葱绿的青春走到花甲之年。半年前刘海北因病去世,爱却在席慕容心中永存。在思念之时,席慕容饱含泪水地低吟着写给爱人的诗:“愿天长地久/你永是我的伴侣/我是你生生世世/温柔的妻”。

  时间或许早已流转,而关于爱的诗句却永远年轻。在这个被爱笼罩的女子用心写下的诗行里,无数颗年轻的心荡起涟漪。

  每一个人的生命,总会因另外一个人而变得丰盈;每一个流浪的灵魂,总会因为相爱而变得安宁。

春园即事王维

  春园即事

  王维

  宿雨乘轻屐,春寒著弊袍。开畦分白水,间柳发红桃。

  草际成棋局,林端举桔槔。还持鹿皮几,日暮隐蓬蒿。

  赏析:

  诗歌流动着自然的美景和诗人安闲恬适的情怀,清新优美。红桃绿柳,桔槔起落,畦开水流,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在这良辰美景之中,摆棋对局,凭几蓬蒿,其乐也融融。如画般的景象,似梦般的意境,一切都是那么清幽绮丽,赏心悦目。

  作者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早年信道,后期因社会打击彻底禅化。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春园即事》王维阅读答案及赏析

  春园即事

  王维

  宿雨乘轻屐,春寒著弊袍。

  开畦分白水,间柳发红桃。

  草际成棋局,林端举桔槔。

  还持鹿皮几,日暮隐蓬蒿。

  1.“春寒着弊袍”和“间柳发红桃”两句综合起来看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

  2.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这两句意思分别是“在料峭春寒中穿起了破旧的棉袍”,“在翠绿的柳树丛中,绽放着几簇粉红的桃花”,写出了诗人眼中春雨微寒,桃红柳绿的春景(2分),冷色与暖色形成鲜明的对比映衬(2),凸显了田园风光之美以及诗人的欣喜之情(1分)。

  2.这首诗的诗眼是“隐”(1分)。首联描摹了隐士的衣着;颔联写了隐士的幽美生活环境;颈联写了隐士对弈的高雅情趣;尾联写了黄昏之后隐士隐身在草野(4分)。全诗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理想中的隐居生活的向往(1分)。

  二:

  (1)诗歌的颔联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请作简要分析。(5分)

  (2)这首诗从哪几个角度描写了隐士的隐居生活?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颔联描绘了一幅田园春色图:田畦既分,白水流入畦垄之间,从远处看,清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白光;在翠绿的柳树丛中,夹杂着几簇火红怒放的桃花。诗句清丽淡远,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理想中的隐居生活的向往。

  (2)首联描摹了隐士的衣着,颔联写了隐士的幽美的生活环境,颈联写了隐士对弈的高雅情趣,尾联写了黄昏后隐士隐身于草野的'归宿。全诗采用渲染的手法描写了理想中的隐居生活。

  赏析:

  这首诗描绘春中田园景色,是王维早期的作品,当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年)前后王维隐居辋川时期的一个春天。

  这首诗写春中田园景色,意境清丽淡远,然而又色彩鲜明,写景如画。诗歌流动着自然的美景和诗人安闲恬适的情怀,清新优美。田畦既分,白水流入畦垅之间,从远处望去,清水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着白光;在翠绿的柳树丛中夹杂着几树火红怒放的桃花。红桃绿柳,桔槔起落,畦开水流,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在这良辰美景之中,摆棋对局,凭几蓬蒿,其乐也融融。如画般的景象,似梦般的意境,一切都是那么清幽绮丽,赏心悦目。

  此诗颔联“春寒著弊袍,间柳发红桃”写出了诗人眼中春雨微寒,桃红柳绿的春景。这里注意了冷色与暖色的对比映衬,并注意到亮度转换的巧妙处理,每句的意象虽单用一种色调,两句之间又有鲜明的反差,但是这样不同颜色的两组意象的并置投射在人的视觉“荧屏”上所呈现的是“一种互相作用的复合效果”,使意象色彩空间的构型更具张力。

  颈联“开畦分白水,林端举桔槔”写出诗人眼里的农人忙碌着在田间劳作(汲水往田里灌溉)的景象。这是人们的劳动生活场面,是真正的田园生活图景。后人对颈联两句评价甚高。这两联描绘了一幅梦幻般的田园风光图,生动形象地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

  在这首诗中,作者以具体形象的语言,描写出隐者的生活,写出了特定环境中的特有景象。但这种渲染之笔,很像一篇高士传,所写的还是理想中的人物。

王勃《郊园即事》原文及注释

  作品介绍

  《郊园即事》的作者是王勃,被选入《全唐诗》的第56卷第14首。

  原文

  烟霞春旦赏,松竹故年心。

  断山疑画障,县溜泻鸣琴。

  草遍南亭合,花开北院深。

  闲居饶酒赋,随兴欲抽簪。

  注释

  ①旦:全诗校:“一作早。”

  ②故年心:多年之心志。

  ③画障:有图画的屏风。

  ④县溜:山泉。县:通“悬”。

  ⑤开:全诗校:“一作浓。”

  ⑥酒赋:饮酒赋诗。

  ⑦抽簪:弃官。古时官人用簪将官帽固定在头发上,故称弃官为抽簪。

  译文

  在郊园外一片烟雾云霞。这春光已被我早早地欣赏到了。对郊园里的青松翠竹,我仍然是多年以那一颗思念的心。这断裂的山很直,也很好看。我简直以为它是一张有采画的屏风。那悬崖上的小泉,由上而下的泻流,发出弹琴一样的响声。围绕着郊园的南亭,草长得繁密。花开叶茂,郊园的北院显得很幽深。不问世事去闲居,就可更多地以诗酒自遣。因而,我想从这兴趣出发而弃官归隐了。

  作者介绍

  王勃,(650~675)唐代诗人,字子安,著有《滕王阁序》。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的祖父王通是隋末著名学者,号文中子。父亲王福畤历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职。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王勃的诗今存80多首,赋和序、表、碑、颂等文,今存90多篇。王勃的.文集,较早的有20卷、30卷、27卷三种本子,皆不传。现有明崇祯中张燮搜辑汇编的《王子安集》16卷;清同治甲戌蒋清翊著《王子安集笺注》,分为20卷。此外,杨守敬《日本访书志》著录卷子本古钞《王子安文》1卷,并抄录其中逸文13篇(实为12篇,其中6篇残缺)。罗振玉《永丰乡人杂著续编》又辑有《王子安集佚文》1册,共24篇,即增杨氏所无者12篇,且补足杨氏所录6篇残缺之文。罗氏序文中还提及日本京都“富冈君(谦藏)别藏《王子安集》卷廿九及卷三十”。按日本京都帝国大学部影印唐钞本第1集有《王勃集残》2卷,注云“存第二十九至三十”,当即富冈所藏本。清宣统三年(1911年),刊姚大荣《惜道味斋集》有《王子安年谱》。

  王勃的文学主张崇尚实用。当时文坛盛行以上官仪为代表的诗风,“争构纤微,竞为雕刻”,“骨气都尽,刚健不闻”。王勃“思革其弊,用光志业”杨炯《王勃集序》。他创作“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的诗文,对转变风气起了很大作用。

  繁体对照

  《郊園即事》王勃

  煙霞春旦賞,松竹故年心。

  斷山疑畫障,縣溜瀉鳴琴。

  草遍南亭合,花開北院深。

  閑居饒酒賦,隨興欲抽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