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舞蹈技巧(1)


舞蹈技巧课是在戏曲教学的基础上,继承并分离出来的一门舞蹈基本技术训练课.最早是借用戏曲的名词,称为"毯子功".但在舞蹈艺术逐渐发展的过程中,教学实践使人们在知识水平、认识水平、科学的意识逐渐完备的情况下有了新的认识:这门课程在戏曲艺术的局限内进行舞蹈演员的培训,必须将阻碍这门课程教材的改革与发展,于是人们在原戏曲的技术基础上,吸收了武术、体操、杂技、中外舞蹈的部分技术技巧编入训练教材,使舞蹈毯子功训练步入了更有针对性、适应性的方向发展,将原来延用戏曲的名称"毯子功"改称为"舞蹈技巧课".
在表演艺术专业的教学中,毯子功技巧作为一门基功课,对于表演专业的学生在改善身体条件、身体素质和提高表演技能等诸多方面,具有普遍开设的意义。亦即,无论是舞蹈还是戏曲,只要它们的表演创作是以演员自身为物质材料而进行的,那么从理论上讲,它们都须将毯子功技巧课纳入自己专业教学的课程表中。
自古以来,汉族各种民间舞蹈多是在新年、祭祖、庙会、迎神庙会中表演的。表演者在斗妙争能中,各出新招,以博得称赞。汉族民间舞蹈正是在这种技艺求精中不断发展的。
(1)安徽花鼓灯。花鼓灯中的“盘鼓”部分,就是最富特色的技巧表演部分。它分为上盘鼓、中盘鼓、地盘鼓。上盘鼓是兰花在鼓架子肩上或腰部搭摆成各种姿态的技巧表演。中盘鼓是兰花在鼓架子腰部、腿上、手上的双人武功表演。地盘鼓是鼓架子单人表演技巧,如“燕子三抄水”、“倒爬城”、“满地抓”、“豚跳”等。艺人们在展现技巧的同时又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和专长。他们常常在变幻莫测的拐弯和罕见的技巧中,洋溢着过人的才华和能力。例如怀远的石敬礼(艺名“石猴子”、洪云艺名“小水子”)、凤台的武佩轩(艺名“气死猴”),从他们的艺名就可以看出他们技巧之精湛和身手之矫健。
(2)山东鼓子秧歌。鼓子秧歌自古就有文场与武场之分,武场正是“鼓”、“棒”、“伞”大显舞技的部分。舞者在跑动时步大身低,落脚生根,蹬脚扬尘,坚实有力;跳跃时则强调干拔与上窜,犹如“旱地拔葱”。如果不能熟练地掌握道具技巧,不能掌握各种蹲、踢、跳、转技巧,那么鼓子秧歌的稳健潇洒、淳朴刚劲的风格就很难体现。鼓子秧歌的发源地——鲁北地区的惠民和商河,都靠近河北的武术之乡沧县和杂技之乡吴桥。武术与杂技的影响,极大地丰富了鼓子和秧歌的技艺表演。
(3)还有诸如安塞腰鼓、广东英歌、湖南花鼓、辽南高跷、东北秧歌等汉族民间舞蹈都是技艺性很强的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