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体育教育改革探究


聋校体育教育改革探究

 

       在剖析现阶段聋校体育教育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聋校体育教育的创新思路和改革方法,并提出聋校体育的三大特点: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分析聋生的自身特点;聋校体育向德育教育的渗透。

    关键词  聋校;体育;改革;探究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当今世界范围经济和国力的竞争,实质是科学技术和民族素质的竞争,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竞争中占主动地位。”科教兴国,教育为本,要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教育的改革创新势在必行,作为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聋校教育,应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不断创新,聋教育工作者有着义不容辞的义务,教育观念的更新,思路的开拓,我们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  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赋予了学校体育新的历史使命,为学校体育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确提出“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为实现这一目标,聋校体育必须要更新观念,发展新的思路。

 1.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向灵活运用方向发展;

聋校体育教学发展到现在基本上还是依照过去的传统模式进行,条条框框,生搬硬套,先进行整队集合、慢跑、徒手操、基本部分的新旧教材搭配,上下肢动作的搭配等等,这样就束缚了体育教师的手脚,难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也就没有了体育教学的创新精神,不符合如今体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必须要进行改革创新。

1.1改变传统的体育准备活动;

多年来,体育教学的准备活动多以慢跑和徒手操的形式进行,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枯燥而乏味的模式,老师教起来没有新意,学生学起来照旧,这就很难能使师生因准备活动而形成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顺利进入教学基本部分,教学者应进行深刻的思考了,准备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做好热身运动,为更好地完成本节课所教内容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只要是符合这个目的,又不影响教学任务,就可以改用其他的更适合聋生特点的方式进行准备活动,调动聋生学习体育动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如:一个班给两个篮球进行投篮、抢篮板活动,以及给一个足球分组踢,做一些适当的游戏(大鱼网、活动篮圈、老鹰抓小鸡、长江黄河、迎面接力)等等,这样可以使每位同学充分地做好准备活动,而且还调动了课堂上的学习情趣,激发了学生的求学精神,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保证。

1.2教学内容的搭配要灵活运用,

一般来讲,一节体育课的内容分别有两项动作组成,且都是按照新旧内容搭配、上下肢搭配,这样无形给体育教师上了一个“枷锁”,内容基本限定了,束缚了体育教师自身的发展,缩小了教师施展才能的空间,这不利于同学们更好地学习体育动作。一学期里,体育教学任务按照教学大纲规定有:田径、体操、球类、武术、其它等都占有一定的比例,要全面按照新旧教材搭配、上下肢搭配,来编排学期教学计划,就很难排得好,因为既要考虑到场地器材、气候季节、学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且还要考虑体育教师自身的体育特长。例如:一个足球专业的教师在上体育课时就可以多安排一些足球教学的内容,若硬要他以田径教学为主,反而束缚了这位教师自身特长的发展,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再如一些场地器材不够完善的学校,更要根据学校条件因地制宜,进行灵活的运用,编排体育课的内容。就像我校只有一个排球场,没有跑道、沙池、单双杆等设施,在课程安排中则应偏重排球的教学了。

1.3针对聋生自身特点采用特殊的反馈教学法;

体育教学多采用讲解示范法,学生掌握动作后多以练习法为主,这对一般的教学是很有用的,而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一群“有口说不出,有耳不能听”的聋哑学生,这给我们的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讲解动作只能靠手势的比划来进行,可聋生是无法领会精髓的,这将给他们学习体育动作带来很大难度,通过实践教学经验的总结,利用反馈的教学方法自然运用而生了。一个动作的教学通过学生掌握的情况反馈给老师,教师根据反馈信息指出动作关键性的环节再反馈给学生,不断的通过反馈信息来指导学生纠正错误动作,最终使同学们掌握动作要领。下面有一组实践数据更好的说明了反馈教学在聋校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八年级学生(13人)在学习鱼跃前滚翻的教学中,通过教师讲解后示范,接着学生模仿练习,结果如下:

人  数

动作要领

错误动作

完成情况

2人

能低头、团身向前滚翻起立

基本完成

8人

能低头,展体坐着起立

达到50%

2人

头颈僵直、展体、推手起立

很多

达到30%

1人

心理害怕,动作无法完成

全错

0

通过一轮练习后,结合学生达到动作的反馈信息教师有针对性的再讲解示范,把动作要领信息再一次反馈给学生,指出错误,

 

示范中强调低头、含胸,团身向前滚翻起立,有一定的腾空过程。

 

人  数

动作要领

错误动作

完成情况

9人

能低头、团身向前滚翻起立

基本完成,达到80%

3人

能低头,展体坐着起立

达到50%

1人

头颈僵直、展体、推手起立

较多

达到30%

   说明:聋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模仿能力,但真正通过观察能模仿出动作要领的只有极少数同学,大多数同学必须依靠老师形象的身体语言和动作要领的反馈,进行讲解示范,不断纠正自己的错误动作,从而顺利完成鱼跃前滚翻的动作要领。

2.从聋生自身特点出发,进行教学思路的改革;

聋哑学生上体育课时有明显的三大特点:人数少、年龄悬殊大、智力发展不平衡,这在客观上给体育教学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教师不能采取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而应针对学生特点,采取有的放矢,因人而异的施教方式。

2.1针对聋生少的特点,教学的组织形式要合理;

聋哑学生一个班的人数很少,一般在12—20人之间,比正常学校的班级人数要少得多。因此在体育课的教学中,组织形式如照搬分组轮换的方法,聋生人数本身就少,再分组就更少了,造成每位同学的练习次数就多了,运动量也会随之大幅度增加,很可能导致运动量过大而引起疲劳,甚至受伤,从而影响整个课堂教学秩序,体育教学任务不能完成。因此组织形式一定要合理,适合聋生人数少的特点,就要采取分类教学,个别指导练习法,把全体聋生看作一个整体,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每一个动作,针对不同年龄,不同类别聋生的特点,最终完成体育教学任务。

例如:在短跑30米和前滚翻的教学中,以一班16人计算,分两组,每组8人分别进行30米跑和前滚翻练习,练习一半时间后进行两组互换,每人大约至少练习12次以上,显然运动量过大,而导致伤害事故发生。同样,把16人看作一组进行,先学习30米跑,再学习前滚翻,显然,次数就少了一半,也就是运动量减少了一半,教师还可以穿插一些示范来加深同学们的印象,并对有差异的进行个别教学指导,这样既把握了共性,也兼顾了个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2.2针对聋生年龄悬殊大的特点,运动量要适宜;

聋校的班级里,由于多种原因造成了一个班的学生年龄有相当大的差距,一般有1—3岁的悬殊,特别的还可以达到4—5岁的差距,这就是说一个中年级班里既有相当于小学生的年龄,又有相当于中学生的年龄。学习体育动作时就要特别注意,对大龄学生运动量要给足,对小龄同学则相应降低运动量,不要一概而论或偏向哪一方,若按照大龄学生定量,小龄同学则超负荷承受不起,按照小龄同学定量的话,大龄同学就得不到很好的锻炼,难以发展。因此,运动量要兼顾,要适宜,大龄同学加大运动量增加练习次数,小龄同学减少运动量,增加一定的强度,减少次数,使每位同学在体育课上都能有一个很好的学习、练习机会。

例如:在25米往返跑中,按规定初一同学应该跑10—12次,但针对聋生的特殊情况,应适当调整每位不同年龄同学的练习次数,年龄大的同学跑10—12次,年龄小的同学跑6—8次,从而调整了运动量充分调动每位同学的积极性,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2.3针对聋生智力发展的不平衡性,教学难度要适宜;

由于聋童因先天或后天造成的听力残疾,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他们智力的发展,形成同一个班里的同学有的智力好,有的智力差,甚至还有极少数聋童智力较差,这就影响了整个体育教学的发展,选择内容时应注重动作的难易程度,聪明的同学要求加大动作的难度完成任务,智力差的同学则象征性地完成动作,使每一位同学都能学到相应的体育知识。

例如:在投篮教学中,可进行难度程度分配,对头脑灵活同学采用三步上篮的教学内容,对极少数智力差的同学采用定点投篮的教学内容,让每位同学在体育课堂上各有所学,增长了知识,锻炼了体魄,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体育教育要与德育教育紧密联系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各学科都注重德育渗透,而体育能发展人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更能培养聋生集体主义精神、坚定信念、敢于取胜、具有顽强毅力,无疑在教学的同时进行德育渗透有着广泛的空间。

3.1对聋生生理特点进行分析;

    聋生由于传音系统或感音神经系统受损,而导致听觉困难,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和语言的声音,即为听力障碍。前者为传导性听力障碍,后者为感音神经性听力障碍。听力障碍常常用听力损失或听力残疾来表示。听力障碍在我国传统上称为“聋”。学生由于“聋”而导致了生理上的残疾,影响到心理活动,而我们体育教学正是要通过体育动作和技术的传授,训练聋生的视觉,补偿生理缺陷,培养他们顽强的毅力和拼搏进取的精神。进行着思想渗透和德育教育。

3.2通过传统项目的比赛,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体育项目的比赛,有群体项目,也有个人项目,作为我校的传统体育项目——排球则是一个典型的集体性项目。通过比赛可以培养每位同学的集体主义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参加比赛的要认真对待,刻苦训练,互帮互助,群策群力,获取胜利为班级争取荣誉,场外的同学则积极服务,助威喝彩,默默地为每一位上场队员进行无私的奉献,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充分体现了班级大家庭的存在,呵护着每位学生的正常成长,通过比赛增强了集体凝聚力和荣誉感,培养了学生的顽强拼搏精神,锻炼了他们的意志,提高了他们的身体素质,一举多得。

3.3通过体育技术的传授,培养同学们坚强的信念;

每一项体育动作的学习,都体现了一种信念,意志弱的很难学习完善的体育技术动作,因为体育动作的学习是一种不断反复练习的过程,它必须经过初步形成动作概念、改进提高动作和高度自动化的三个过程,而每一个过程都需要付出一定的艰辛劳动,这样在每一个过程的学习中,又培养了每个同学的信念,使信念逐步强化,最后坚定不移。

3.4通过个人的示范演示,培养学生的自强精神;

体育教学中,每一堂课都要请好几位同学进行动作示范,它是衡量同学们对一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特别通过正误对比示范可提高同学们对动作正误的理解,加深印象,巩固强化正确动作。同时通过示范演示,更培养了同学们的一种胆识和自信心,让每位同学都大胆展示自己,有一种敢于面对大家的精神,特别是那些动作较差的同学,更要演示一下,这就需要勇气和信心了,只有敢于献丑,才能改正错误。通过这种形式逐步培养每位聋生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敢于面对现实,挑战未来,对他们将来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4.结论。

聋校体育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不断更新观念,明确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确立多维体育教学观,抛弃不重视长远利益的阶段性体育教学观点,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确立学校与终身体育相结合的观点。从素质教育和文化视角充分认识学校体育工作,实现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接轨。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切实抓好学生的体育锻炼工作,使学校体育为全民健身打下基础,对促进《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余敦清  听力障碍与早期康复,华夏出版社.1994,1—1

2、王占春  《体育》,人民教育出版社.

3、《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发1993—3号

4、张小燕  《深化学校体育改革为全民健身奠定基础》  安徽体育科技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