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性教学是中学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一、前言

    长期以来,人们只承认教师作为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而把学生只看作教育对象,忽视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前教学模式都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的,在这些传统的教学模式禁锢下,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一直处于被动、消极、受压制的地位,许多课外生气勃勃的学生课内都变得死气沉沉,学生的智能得不到发展,就连表现自己的机会也争取不到,随着社会的发展,以教师讲、学生听、练为基本特征的教学模式就显得太不合时宜。新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中指出构建学生主体地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育理念。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是我们落实素质教育,让学生全面主动地得到发展的前提。而让学生参与教学是体现学生主体性的重要形式。        

二、参与性教学与技术性教学、放羊式教学的教育学特点比较

    传统的教学课主要是借鉴前苏联的经验,注重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教学,也是一种主导型的课。整堂课在教师的控制之下,教学过程井井有条,系统的完成了教学计划,增强了学生的体质,但教学机械刻板,压制了学生个性的发挥,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把教学目标确立在直接指向知识传授,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课堂教学的知识成为教学的中心和唯一任务。忽视了能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一种“身顺心逆”的教学。放羊式教学课是根据学生兴趣,选择自己喜爱的项目,让学生玩得高兴,练得开心,但学生掌握不到应学的知识与技能,达不到真正健身效果。久而久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大打折扣,教师只成为上下课齐队的机器,初、高中几年下来学生对体育课没留下什么深刻印象,体育教师的形象地位也不变。这种课忽视了对学生将来发展的考虑,只“放得开,收不回”。

    参与性教学是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以个人或小群体、小组合作方式进行,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主体意识,使其具有主动学习和创造的能力,实现以“教师为中心”转向“学生为中心”,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三、参与性教学有利于体现双主体的教育思想

    传统教学教师只注重教,忽略学生的学,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信息交流方式单一,课堂变为讲堂,教师不够重视对学生活动的反馈,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扮演了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出现教师重主导、轻主体,重教法、轻学法,重自身表演、轻学习效果。结果是教师烦教,学生厌学,出现学生是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学生体育意识日趋弱化,体质水平下降。参与性教学推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的主体,在教学中要有创新意识,积极引进新的教学内容,例抛锈球、竹杆舞、板鞋比赛等,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善于导趣,引导学生乐学,导法、引导学生会学,导思、引导学生活学,导做引导学生善学。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参与欲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提问题,乐于提问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记得有一次我教学生学习行进间低手上篮(以右手为例),不小心把先迈右脚说成先迈左脚,徒手练习一次后有四五个学生举手质疑提问“老师,这个动作好像不协调”。这时我才立即纠正过来。学生的积极参与与使他们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提高了体育教学的效应。

四、参与性教学有利于形成和谐的教学氛围,便于信息交流多向化。

    体育教学活动中,参与主体是多个学生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民主教学关系,教师与学生是对等的“主体与主体”关系,教师不再是“授业,解惑”的师长,而是课堂活动的顾问,是与学生密切活动的合作伙伴。教师通过亲切教态,和蔼的语言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为学生创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参与式的教学使师生间、同学间的信息广泛交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作用,如动口(回答问题、提出问题和讨论问题),动手(设计),动脑(思考与记忆),动眼(观察)。以便教师对学生认知活动进行实际的跟踪,使教的系统向学的系统开放,在信息交流多向化中实现教与学的平衡发展。使教学互相交融,师生互相尊重,达到教学最佳效果

五、参与性教学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评价体系更全面、实际

    参与性教学不搞歧视,善用个体差异发展每个学生独立、健全、鲜明的个性。针对不同学生在制定相同内容的不同达成目标,不搞一刀切,不给压力,不排位置,让学生大胆参与,依据体育学科特点采用差异评价和激励评价。差异评价是依据学生不同的起点对进步幅度的评价,改变体育教学中的“骄兵”和“衰兵”的心理现象,例在背越式跳高中,身高1.80m的同学与身高1.50m的同学,考核及格线与满分线则不能相同。改变千人一本书,百人一把尺,对每个学生都从他自身起点量起,都有不同的奋斗目标,都能尝试成功的快感。激励评价是以鼓励表扬为主,注意发现每个学生的渐变过程,及时给予肯定。如运用语言鼓励“好、上、来”等,运用行为鼓励,教师的眼神、手势都能起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作用。运用情感鼓励,教师的人格魅力也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动力。

六、参与性教学目标多元化,教学方法优化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参与性教学的教学目标是知识和能力同步协调发展,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同步协调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力求启发式,善于创设问题,每一个问题的提出具有循序渐进作用。例在篮球的抢打球课,教师先不讲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一对二的练习中参与抢打球后提问“怎么样才能抢打到球”,然后再问“抢打球的时机是什么”,学生通过边练习边观察讨论就会得出在对方运球过高、注意力分散、接球刚落地三种情况可以抢打球。学生在课堂中通过观察,分组讨论学习、提问、答问、自我评价等过程,相应地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语言表达等多种能力。教学中体现了“双主体性”和“实效性”,将教材知识转化为能力。学法突出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实现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自练、自评、自控的自主学习能力。真正体现了“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不过是“授人以鱼”,“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才是“授人以渔”。

七、参与性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是一种重视个性发展的教育,个性的核心是创造性。参与性教学注重学生的个人兴趣,留给学生干一点自己喜欢干的事情,在课堂教学的时空上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维空间和练习时间。体育教学中,教师积极创设情景和活跃教学氛围,通过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质疑,保护学生创造性思维火花,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羽毛球课教学中,学生发现羽毛球坏得很快,就突发奇想,能否用板羽球代替羽毛球进行练习,一试效果还真不错,因此接下去学生采用“嫁接法”创新了羽毛球拍打乒乓球,以“手榴弹”当“球靶”,实心球作“保龄球”的“土”保龄球运动等等。

素质教育是一种弘扬学生主体性的教育,它的思想观念和显著特征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放到

    学习的中心地位,要求全面发展与个人特性发展结合,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参与性教学以构建学生主体地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新的教育理论,通过教法、学法的优化,信息的多边交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创造活跃的教育氛围,运用合理的评价体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

参考文献

1 黄小平;〈〈浅谈参与性教学〉〉[J],<<体育教学>>,2002年第3期。

2万福,于建福主编:<<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M],中国人民出版,2000年。

3李大春主编. 中小学体育课程理念与实施。广西师大出版社,2003年5月

4 李大春主编. 教坛探索体育卷。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

5教育部《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编写组编. 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