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训练中“逆向思维”的妙用
逆向思维是从常规思维的反面去思考。它是与传统的逻辑的思维方向完全相反的一种思维。事实证明在田径训练中应用逆向思维往往能获得出其不意的效果。
一、假信息反馈法
在训练中,一般情况下,都应该向运动员如实反馈信息,但田径训练的实践性非常强。运动员在反复练习中,容易产生疲劳,降低练习兴趣,这时,教练员可根据青少年争强好胜的特点,正确运用假信息反馈法,往往能调动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如在短跑、跳高训练中,运动员连续做了一定距离的几组跑和几次跳后,对后面的练习往往有厌倦情绪。这时教练员不失时机地指出运动员跑和跳的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应注意的事项,并在以后的练习中少计一定的时间,多报一定的高度,运动员听到新的成绩后,就会受到鼓舞,从而激发练习兴趣。又如在赛前训练中,当运动员的状态非常好,跑、跳和投成绩很突出,为了防止运动员比赛状态提前和受伤,教练员可在练习中多记一定的时间,少报一定的高度和远度。运动员听到成绩没进步后,就不会兴奋过度,从而避免了受伤。
二、疲劳训练法
传统的技术训练理论认为:“技术训练应安排在训练开始阶段,此时运动员的身心处于良好的兴奋状态,有利于运动员掌握新的技术。”所谓疲劳训练法:指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身心处在疲劳时期或兴奋处于低谷斯进行技术训练。疲劳训练法虽与传统技术训练法的时机相悖,但两者技术训练的范围和阶段不同。疲劳训练法适合于运动员对技术已有一定的训练和掌握,主要提高运动员对技术熟练和牢固程度。但值得注意的是采用这种训练方法时,其负荷应是中小强度,而不应是大强度的负荷。
三、完整→分解→完整法
在以往的技术教学中,我们采取分解到完整法,表现为任何项目都是从简到繁,从易到难,从分解到组合。这种技术教学法适合于一部分田径项目教学,而对于跨栏、跳高等项目,如果采取这种方法,就会出现技术教学时间长,运动员对分解动作比较熟练,而在分解动作的衔接上经常出现一些脱节的问题。对此,我在进行“跨栏步”技术教学时,采取了完整→分解→完整的技术教学法。即先让学生整体认识,然后完整练习“跨栏步”,在完整练习中,教师发现运动员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再采取针对性强的分解练习予以纠正,最后完整练习。并与传统的“完整→分解→整体”教学法进行对比分析,效果显著。
四、故意示错法
一般常规的技术教学是正确的示范,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而故意示错法,是指教练在进行直观示范时;为了使运动员对正确动作有深刻认识,可先不做正确示范,而有意做学生易犯错误的动作。如教“起跑上第一栏”技术时,先做一个“跳栏”示范,然后引导运动员给这个“跳栏”找毛病。经运动员思考讨论后,再后统一到关键一点上:教师的“跳栏”是由于起跨点太近,全脚掌起跨。运动员认为正确的动作应该是起跑上第一栏最后一步应略小于倒数第二步,起跨点适中,用前脚掌起跨才对。错误找准了,运动员结合自己平时做的技术恍然大悟。由于“错误”来自于运动员,而毛病又是运动员找,所以训练效果自然要比直截了当地传授方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