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心理素质在演唱和教学中的作用


歌唱心理素质在演唱和教学中的作用

  声乐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声乐艺术的感受能力,审美表达能力,审美创造能

力,以及对艺术的爱心和兴趣、掌握熟练的声乐技术,最终达到培养适应新时代需要的高

素质的一代新人。

  在声乐演唱和教学中,人们往往比较关注于歌唱的各种技能技巧,而最容易忽略另一个重要问题——心理素质对歌唱起到的作用和影响。

  人们的知识运动方式是受人的高级神经系统控制并将人的各类歌唱器官协调起来的,这种整体的协调,主要是通过大脑皮质来控制的。因此,歌唱时人的心理素质的好坏,对声乐的训练和学习,对教师教学成果的优劣,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应该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歌唱是一门与智力和感情紧密相连的艺术,需要我们去研究一门科学——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是脑的机能在认识活动、情感活动和意志活动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感觉和知觉,表象和思想,情绪和情感,需要和兴趣,爱好和能力,意志品质和性格特点等,所在这些都是属于人在心理上表现出来的各种现象。这些现象总是有规律地依存于每个人的学习、工作及生活中,那么声乐也不能例外,同样也受到各种心理状态的支配和影响。

  平时我们就应该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心理状态,首先是意志和性格的培养,要有沉着、自制和锻炼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去克服情绪的干扰,加强艺术修养,培养从事艺术事业的情操,培养学习声乐的兴趣和爱好。从古到今,大多数科学家和艺术家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着强烈的爱好和情感,这种情感当初是从兴趣开始,它是兴趣的升华,但兴起还只是低层次的情感,高层次的情感是人们在认识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这对于一个声乐学习者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只有你爱上这门学科,你才会执著地去追求其中的真谛。作为教师,要不断地培养学生的这种情感,因为声乐艺术正是通过情感的抒发来揭示事物的意义,并在情感交流中得到精神上的快乐。

  伊·卡·那查连柯曾说:“歌唱是高级心理活动之一”(摘自《声乐译丛》)。歌唱心理在声乐教学及演出中,教师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克服演出中演唱的心理障碍,分担学生演唱前的心理压力,同时还要帮助学生,让他们独自迎接演出的挑战,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诱发学生内心美好的歌唱欲望,启发学生的歌唱激情。另一方面,还要鼓励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改善自身的心理素质,消除“怯场”的心理障碍,实现自我调节;随着舞台经验的不断积累和表演技巧与艺术修养的不断提高,使他们越来越对自己的成功充满信心。当然一切心理素质的训练,均需建立在发声器官受过良好的训练及演唱技巧较完善的基础上。俗话说:“艺高胆大”,声乐演唱技巧的训练与心理素质的锻炼同等重要,二者缺一不可,歌唱活动时的心理因素将直接影响了生理活动。在课堂上,个别学生害怕唱高音,但当他没有意识到所唱的音高是平时自己所恐惧的高音时,就会较自然地唱出。可一旦不是教师告诉他这个音的实际高度后,再让他唱一遍,往往就唱不好甚至不敢唱了,这说明歌唱活动是由心理活动带生理活动的。

  大歌唱家巴伐罗布也曾说过:“在台上独唱没有象歌剧中有戏装和油彩的掩护,也有女高音的掩护,此时必须把自己全部表现出来”。我国歌唱家楼乾贵也认为:“歌唱中最难克服的是演出前的焦虑,联唱方法反而是容易掌握的”。歌唱者的心理活动关系到歌唱者的实践能力,良好的心理因素会给歌唱者带来莫大的喜悦和幸福,反之将会给歌唱者带来痛苦和失望。例如:前不久考上山艺的原小海燕艺术团邹威特同学,在第一届《生活杯》少年歌手比赛前还非常怯场,这时他最需要的是老师的鼓励,使他把注意力集中在对歌曲的感情处理上,树立起成功的信心。由于他有了健康的心理素质,相信自己能唱好,结果在台上发挥得淋淋漓尽致,甚至超出了在课堂训练中的水平。与此相反,就有一个同学在台下唱得不错,一上台就大打折扣,紧张得不能自制,本来练习得滚瓜烂熟的曲目,一上台演出,虽然特别留意,却偏偏“卡壳“,出现心跳加速,两腿发抖,气息上浮,忘词跑调等,这些现象不仅发生在学生身上,即使一些专业演员,一旦在重大演出时,也时常有类似的心理障碍发生,这是心理因素情绪消极的一面起作用,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心理状态。

  经验证明在教学生声乐过程中,采取多肯定、少否定的方法,是培养确定自信心的一条有效途径。多肯定,对学生的心理起着很大的作用,每一个肯定导致更深的肯定,而一味的否定则起着相反的消极作用。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由于声乐技巧的非直观性,也由于声乐教学语言、语义的不确定性,声乐技巧教学的知识没有规范化、标准化的语言来表达,故有时学生对教师的讲述和要求感到不容易理解和把握,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偏重于感觉上、心理上的指导。教师可以抓住学生演唱中某个好的、合乎歌唱要求的某个音或乐句,提请学生注意,因为这在学生可能是无意识的行为,进一步启发学生对这个音或乐句从感性的演唱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从无意识逐步转化为有意识可控制的演唱。通过多次练习巩固,能随时做好并以这个音或乐句为楷模,来带动和指导其它音和乐句的演唱,其中还包括教师的正确示范性演唱,给学生以直观印象,起到语言解释所起不到的作用。这样练习的目的,使学生对于正确、良好的声音逐渐建立起心理上和感觉上的认识。

  总之,教师在声乐教学中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样在教学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仅让学生掌握声乐这门艺术,而且还让学生尽可能正确、规范、完美地去声乐艺术,达到“真、善、美”的境界,使歌唱心理素质教育在演唱中起到重要作用。

中音艺术学校声乐教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