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拉族服饰有两方面的特点,即(1)服饰的伊斯兰教色彩;(2)与回、藏、汉等民族服饰相互影响和融和。
撒拉族主要居住在青海循化、化隆县和甘肃积石山大河家一带,聚居地比较集中,因而其服饰也相对统一。在色彩上男子以白、黑色为主,忌讳红、黄色及花色繁缛的服饰;妇女除了参加宗教仪式的场合外,则衣裤鲜艳多彩,再套上黑或紫色的坎肩,更是妩媚俊俏,颇具特色。撒拉族的服饰大体与回族相同,区别在于上衣一般较为宽大,腰间系布。
撒拉族男子喜留胡子,头戴六角形的黑色或白色圆帽,青年身穿白色对襟上衣,外套黑坎肩,戴黑色帽,穿蓝色长裤。妇女头戴盖头,穿五颜六色的大襟衣服,套黑坎肩,喜佩耳环、手镯、戒指等金银首饰。姑娘婚后戴盖头。
过去,男子系绣花围肚;女子穿右衽上衣,外套坎肩,下穿长裤,戴盖头,衣色鲜丽,有的用花绸等做面料,此外,妇女讲究在额间或手背上刺蓝色花纹。男女上衣均长于坎肩,穿时以露衣边为美。另外在过去,撒拉人冬穿皮袄,夏穿“(衤冬)”(长衫),袖子长且宽,在袖筒里讨价比较方便。随着经济生活的发展,撒拉人的穿着逐渐改为制服或西服。即使有人穿传统的皮袄,其袖子也不是太宽了。所以,今天不少撒拉人捏价改在羊皮袄下面。专事羊皮买卖的,将羊皮往手上一盖,即进行交易。
撒拉族根据所处时代和环境的差异,不同的经济生活方式乃至不同的气候特点,创造出具有特色的民族服饰。最早的衣着穿戴,具有中亚游牧民族的风格,男子一般头戴卷沿羔皮帽,脚蹬半腰皮靴,身着“袷木夹”(类似维吾尔族的“袷袢”),腰系红梭布。
妇女衣着同男子,只是头戴赤青缲丝头巾。尔后,男子一般穿宽大的短上衣或长衫、长裤,腰系布带,富有者则系绸带,头戴黑色或白色六牙帽等,脚穿平底布鞋。老年人多穿长衫,做礼拜时,头缠“达斯达尔”(头巾)。
青年男子爱穿白色的对襟汗褂,腰系红布带或绣花腰带,外套适体的黑色短坎肩,黑白对比鲜明,显得清新、干净而又文雅。结婚时,腰束用红、蓝缎子缝制并绣有各种花卉图案、缀有绣带的“绣花围肚”,脚穿绣花袜子和布便鞋。
中年妇女的衣服较长,裤脚一般触地,脚穿绣花翘尖的“姑古鞋”。青年妇女喜欢穿色泽鲜艳的大襟花衣服。外套黑、绿色的对襟长或短坎肩,显得苗条俊俏,喜欢佩戴金银耳环、戒指和手镯等装饰品。
明末清初,妇女外出劳动时,用青布缠头,喜庆节日身披宽敞的绣有花边的披风。后来,改戴“盖头”,披在后面,有如风兜。“盖头”讲究精美,颜色因年岁而有所不同,一般少女和新婚妇女为绿色,象征朝气蓬勃、欣欣向荣;中年或婚后生有小孩的戴黑色的,象征成熟练达、沉稳持重;年长者多为白色,象征白净无瑕、自然朴素。
过去,撒拉族劳动人民多穿无布面的羊皮袄或羊毛织的“褐子”,脚穿布鞋或牛皮绉成的“洛提”。如今,随着人民生活的改善和市场的繁荣,男女衣着发生了更大的变化,妇女们身穿五彩缤纷的化纤、绸缎及毛料时装,头戴质地优良的乔其纱盖头;男子多穿毛料中山服和西服,脚穿新式皮鞋。
撒拉族男子多穿交领长衫、大裆裤,腰扎布带或丝巾,头戴羊皮卷檐帽,脚穿短筒靴,妇女头披纱巾,身穿连衣裙。后来随着畜牧业经济向农业经济的转变,及受周围回、汉等民族的影响,服装的式样与原料也渐渐发生了变化,短装越来越多,棉布、绸缎的使用不断增加,但伊斯兰教的影响仍十分明显。现在,撒拉族男子头戴白色或黑色软帽,身着白色衬衫,外套黑色坎肩,腰系红色、绿色布带或绸带,下着黑色或蓝色长裤,脚穿布鞋或用牛皮鞋。妇女上身穿彩色大襟衣,外套黑色或紫色坎肩,下穿长裤,脚穿绣花鞋,戴盖头,多梳双辫。盖头的颜色因年龄而异,少女和新嫁娘戴绿色的,中年妇女戴黑色的,老年妇女戴白色的。妇女喜欢佩带长串耳环、戒指、手镯、串珠等首饰。
撒拉族服饰,男子不留长发,喜留胡子,头戴黑色或白色圆帽,身穿白汗褡,青夹袄。撒拉族男子多穿白衬衫、黑坎肩,束腰带,着长裤、穿"洛提"或布鞋,头戴无檐白色或黑色六牙帽或小圆帽,外套“白布汗褡青夹夹”,腰系红、绿色布带或绸带,短衣宽,长衣窄,长裤多为黑、蓝色。冬季,男子穿光板羊皮袄或羊毛褐衫,富有者则在外面挂上布或毛料面。男子老年人穿的长衣衫,撒拉语称为“冬”。做礼拜时头缠“达斯达尔”,一种长约数尺的白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