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民间艺术


朝鲜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以“歌舞之乡”著称于世。朝鲜族民间歌谣内容广泛,包括农民在长期劳动生活中创造的“农谣”;从巫俗中发展而成的“神歌”;封建社会末期由城市下层人民创造,后来又传播到农民中间而成为歌谣的“杂歌”;来自人民大众,由民间艺人加工创作,后来又在流传过程中民族化了的“盘索里”。

从20世纪初开始,由进步学生和知识分子创造,并在口头流传中定型为民谣的“新民谣”。这些歌谣根据其所反映的题材与演唱形式,又可分为劳动歌谣、爱情歌谣、生活生态歌谣等若干类。朝鲜族民间歌谣,以表达思念家乡妻儿之情的《阿里郎》、在野外劳动或喜庆之时自由演唱的爱情歌谣《道拉吉》以及《桔梗谣》、《诺多尔江边》等为代表,其历史久远,内容广泛,数量颇多。现代歌曲还有《延边人民热爱毛主席》、《在故乡山坡上》、《祝妈妈长寿》等,在社会上广为流传。

朝鲜族的传统舞蹈,有民俗舞、宫廷舞和僧舞等几种类型。充满生动活泼和欢乐气氛的《农乐舞》、具有独特典雅飘逸之舞姿的《长鼓舞》、《扇子舞》和“顶水舞”等传统歌舞以及《春香传》、《阿里郎》等呈现出浓郁民族特色的歌舞剧,闻名于国内外。

延边歌舞团建于1948年,是中国朝鲜族最大的艺术表演团体。

农乐舞

朝鲜族民间舞蹈—农乐舞,流行于延边地区,主要表现农民的劳动生活和对丰收的喜悦。原来,在朝鲜族农村里曾盛行农乐队,用小锣召集劳动,集合以后以农乐旗引路,一路上吹吹打打跳舞到地里,把旗插到地头,人们排成一排从事劳动。劳动中有人领唱劳动号子,按节拍共同动作,休息时,人们围成一圈,在锣和长鼓的伴奏下起舞。劳动后仍然跳舞回村。舞时,舞者左手持手鼓,右手持棍敲击,头戴“象帽”,帽顶安有长约三尺(最长的有大余)的“象尾”。舞者一面用头甩动“象尾”,一面表演各种舞姿。

伴奏乐器有长鼓、小钹、唢呐等,舞蹈的变换都由小锣指挥。

伽倻琴与长鼓舞

伽倻琴是朝鲜族最有名的乐器,有12根弦,音色深沉柔和,表现力很强。

朝鲜族长鼓,亦称“扙鼓”。流行于吉林、黑龙江、辽宁的朝鲜族地区。长约70厘米,鼓身木质呈圆筒形,鼓的两端粗空,鼓面蒙皮,鼓腰细小而中实。以铁圈为框,系皮条或绳索,可以调整鼓的音高。演奏时,右手执细竹条敲击,左手敲击鼓的另一面。两手节奏交错,技法丰富。在乐队中,将鼓放在演奏者前面的鼓架上,在歌舞中一般将鼓挂在身前。常用于声乐和舞蹈的演奏。

朝鲜族长鼓舞历史悠久,舞蹈时由舞者将长鼓挎在身前,左手拍鼓面,右手持一细长鼓棒敲击,边击边舞,十分优美。

细筚篥

朝鲜族吹奏乐器。流行于朝鲜族聚居地区。用细竹管制成,长约25厘米,开有8个按音孔(前7后1),哨长4厘米,双簧。用于独奏和民间歌舞的伴奏。它的装饰性颤音很具有朝鲜族音乐的特色。

板声

朝鲜族说唱艺术。流行于东三省朝鲜族聚居地。板声出现于18世纪后半期,由当时名歌手河汉潭、崔先达根据民歌音调创作而成,19世纪末,又以板声为基础发展为唱剧。板声的传统作品有12种,内容取自民间传说和古典小说,如《春香传》、《沈清传》等。板声由“唱”和“叙唱”组成。一个曲目大多以“短歌”(一种抒情叙事歌)开头,在“唱”中又常常插入民歌。一人表演,用一长鼓伴奏,演员的舞蹈动作、手势、面部表情,也是有力的表现手段。

民间诗歌

1.杂歌:流行于18世纪朝鲜族诗歌的一种形式,它区别于其他古典诗体,可以自由破格。歌辞产生于15世纪,是一种长体诗歌,每行有7-8个音节,一般不分段。

2.乡歌:用“吏读”文字创作的朝鲜族古体诗歌形式,分四句体、八句体等。其中以十句体为多,每句为一个诗行,四句为一个诗节。

3.时调:朝鲜族定型诗歌的一种形式。产生于14世纪,由三章六句组成,章是指行数而言。“四四”调与“三四”调,就是诗的每行由八个音节素的反复,都是用一定数量的音节数的反复,形成它的韵律。“四四”调,就是诗的每一行由八歌音节,而为了强调韵律的停顿,又把它分作两个长短相同的音段,每段各有四各音节。而“三四”调,则是把每行分成三个音节和四个音节两部分。其他调试类推。

4.月令体歌:朝鲜族诗歌的另一种形式,按正月至腊月的顺序排列而分成十二段。每段以所属月份的自然、气候状态、节日等为其内容,以抒情的方式唱出所要表达的基本思想。

朝鲜族巫歌

朝鲜族巫歌起源于原始社会,主要用于宗教祭祀和跳神仪式。按内容可以分为叙事巫歌、传述巫歌、抒情巫歌和戏剧巫歌等四种形式。其中以叙事巫歌和传述巫歌所占比例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