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艺术


花儿

“花儿”是西北民歌的一种,据说由元曲演变而来。其旋律高亢豪放、悠扬婉转,富于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广泛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等地区的各民族群众中。回族群众也十分喜欢唱“花儿”。花儿会是“花儿”歌手们竞赛与交流的聚会,更是喜爱“花儿”的各民族群众的狂欢节。

跳花儿亦可称花儿,系西北回族地区流行的民间歌舞。舞步节奏明快,自如潇洒,以腿部动作屈伸起伏较大为特点,舞时一手托耳或背于腰后,另一手叉腰或左右两侧摆动,情绪激动时便晃起头来。

山曲儿

流传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的民歌。源于西北花儿。清乾隆年间甘、陕一带的回族大批迁往新疆,因此"花儿"也随之流入昌吉。山曲儿基本上属于“河煌花儿”流派,多采用“河州大会”、“白牡丹令”、“孕马儿令”、“大眼睛令”等。词分两种,一种是“头角齐式”,民间称做“齐头齐尾”式,即每首四句,每句字数较整齐;一种是“折断腰式”,每首五句或六句,其中有四个长句,插一两个短句。歌词朴实、生动,曲调高亢、明快。

哇鸣

回族民间乐器。古代称为"埙"。流行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因它取材方便,制作简单,很受群众喜爱。琴身用黄胶泥捏成中空的扁豆形、鸡蛋形、牛头形,再用小榻扎几个小孔,一般是前四,后三,上边留一吹口,晒干即可。演奏技巧类似汉族的萧,按需要放孔、压孔。音量小,音域窄,只能吹奏简单的曲子。最近宁夏音乐界人士,在原来的基础上,研制出一种音量大、音域宽的哇鸣。

贤孝

曲艺的一种。流行干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表演者只有一人,自弹自唱。内容多为根据二十四孝中的故事编写的唱段,因此称为“贤孝”。主要唱腔有:月调(也称“月音”)、兴调、悲调、喉音、泪音等。

宴席曲

西北地区回族中广泛流行的一种自误性歌舞形式。回族人把办婚事叫做“有宴席”,因此婚礼上表演的歌舞通称为“宴席曲”。

这种歌舞形式各地略有差异,但以载歌载舞的方式为数最多;也有只歌不舞或只舞而不歌的。

宴席曲多以方阵队形对舞,其动作特点常与回族的劳动、生活、习俗相关联,由于回族歌曲常用凤凰、蝴蝶、牡丹、鸽子等雍容华贵的形象和羊羔、青草、甘泉等与本民族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起兴,所以舞时手臂动作多变的特点恰似蝴蝶飞舞、风凰展翅,动作秀而不拘,美而不俗;腿部柔韧地屈伸,似放牧人赶着关群在云中走,动作起伏稳重,柔中有韧、潇洒自如、头部碎摇和敏捷地摆动、眼神配合巧妙,这些都抒发了宴席中的喜庆欢快之情。

口弦

通称“口口”,是一种以吹奏口弦并伴以即兴表情动作的民间娱乐形式。口弦分两种:竹制长三寸,扯线发音;铁制长一寸半,拨钩发音。口弦两端亦可系上丝穗、珠子等坠饰。

“口弦”主要流行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西吉、海原、固原一带的回族妇女中间。她们往往用弹口弦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有时妇女之间用口弦相互对弹,既像是对歌,又像是谈心。如在冬夜或夏令的黄昏,围暖或歇凉时,往往拨动口弦自然起舞,以抒发喜、怒、哀、乐之情。

口弦的音调柔美深沉,节奏多变。有的欢乐明快,如“雀舌头”,似枝头鸟雀,欢噪晨晖;有的压抑沉郁,如“檐滴水”,似秋雨连绵,如泣如诉;有的朴实无华如驼铃在运货路上叮咚作响,等等。吹口弦时,可通过坐、站、走各种弹口弦的动作,上身的妩媚摇动、胯部的柔动、脚步的悠闲轻盈等来进行助兴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