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水布依族民间禁忌文化


惠水布依族自然寨依山傍水,交通便利,物阜境优,惠水因而得名为“布依水乡”。惠水布依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多一点,但这个民族的文化是整个惠水文化的重中之重,如惠水的禁忌文化不仅布依族人自己遵守,周围其他民族也遵守。浓郁的布依族文化是整个惠水民间文化的重中之重。不仅影响着本民族的方方面面,甚至在这一区域的许多民族也受到影响,这在下文中将会有所涉及。惠水布依族大多居住在涟江,摆朗河沿岸,是一个酷爱大自然的民族,对山水有着天然的情结。

布依族的宗教信仰为一些自然物和自然现象,以及对自己祖先的崇拜。在布依人心中,神是好的,祖先是庇佑人的,而鬼则是万恶的。平时要敬神避鬼,更要尊重祖先的训导,这就产生了禁忌,所谓禁忌,就是出于某种顾忌而禁止某些言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顾忌既来源于生活中某种神秘的观念,所以禁忌相应地分为世俗禁忌和神秘的观念。

布依族民间禁忌文化是在布依族宗教信仰的基础上产生的,惠水布依人祖辈继承他们的禁忌文化,遵守着规矩,它始终贯穿着布依人的方方面面,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特殊节日,甚至婚丧嫁娶。

日常禁忌

日常禁忌与布依人的人际关系有很多的联系,长幼之间、宾主之间、男女之间,人神之间等。

布依族很讲究长幼有序,小辈与老人同坐一桌,小辈禁坐在香火②上方,小字辈忌从老辈面前经过。晚上洗脚有老人在场,必须敬老人先洗,小辈与老人同路,要敬老人走在前面,如果实在有急事必须先走的话,必须要打招呼,如“xx老人,我有急事,多有得罪,请原谅”此类的话语。禁讲大话粗话,忌跷腿或动手动脚,坐要温文尔雅 ,给对方递东西必须双手递,若一只手递,多余的那只手必须捋起送物这只手的衣袖,以示歉意。从布依族对人的称谓上也可以看出,如媳妇有了孩子后忌要公婆“爹妈”,而要叫“爷奶”,这样叫的目的就是避免孩子在学语时跟着母亲叫而乱了辈分。这类禁忌在布依族中向来较为庄重。

在布依族村寨中,楼房居多。无论谁家娶媳妇,禁新房设在楼上,至少位置不能高于公婆的卧房。这是因为布依人潜意识里祖先在高的地方,高的地方是尊贵的地方,而在一家里,老人是最值得尊敬的人。

孩子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继承人,因此惠水布依族的禁忌文化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有着一定的作用。如:为了教育孩子要珍惜粮食,小孩吃饭掉在地上时,就会以吓唬的口吻对孩子说,天上那个雷公很不喜欢小孩不爱惜粮食,如果雷公知道的话会挨打之类的话,在布依族村寨里,三岔路口常常会看到用石头堆起的简易的土地庙,每逢过节,都会有人来烧香烧纸祈求平安,这小块土地会被认为是神圣之地,禁对着土地庙大喊大叫,或吐口水,禁在这附近拉屎拉尿,因为土地爷会因此生气而导致嘴歪或是生一场大病。此类禁忌在惠水布依村寨中非常流行,大体都一样,所不同的是有的地方敬树,也有的地方敬石。

布依人的热情好客在各民族中是屈指可数的,布依人喜欢客人,尊敬客人,惠水的布依人更是如此。宾客从远方到来,主家全家迎接,坐好可口的饭菜请客人入席,客人一般坐上位,即香火的正下方,家族中每家都必须来人相陪,吃饭之前必须先供两位已故但又离自己最近的先祖,然后才能由主家端碗敬客人酒,席间小孩禁作陪。男人们猜拳行令,女人们话家长理短,或是哼起山歌小调。

独特的待客方式也显出布依人独特的民族风情文化,会有禁忌文化是因为出于布依人心里对客人的尊重。

女人是家的组成分子,但在布依人心中女人处于一种极其特殊的位置。女人在一定程度上是要从属于男人,这是与汉族杂居后受到的影响,除惠水外,其他地区似乎并不严重,如花溪一带的布依族,女人在家庭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家中事务有抉择权。而惠水例外,这从日常专门针对女人的诸多禁忌便可以看出。

女人在家里的作用几乎是做饭洗衣,织布缝衣之外,一般不掺和男人的事业,女人晾晒的衣物忌高于人头,是为了避免男人有时不经意从地下走过,这样会给男人带去霉运,。女人所洗衣物干后,折叠好后必须摆放好,忌男女衣物混放,最忌女人的裤子叠压在男人的衣物之上,这也被认为是霉运的来源。这种禁忌源来已久,具体原因无从考证,但根据本人多年来的观察和研究发现,这与妇女每月来“月红”有极大的关系,布依人认为那是不干净的东西,女人的衣物跟这个东西有直接的接触,不能因为这样而把霉运带给男人。这是一种畸形的民族心理和现象,也说明了阶级社会对妇女的歧视在布依族地区的根深蒂固。

男女关系的处理总是反映一个民族的心理历程,布依人认为,男女的相处,无论何中场合,都应该谦逊,诚恳,说话要轻言细语,相敬如宾。外姓男女禁在别人家同房,是布依族村寨中的一大禁忌。这一禁忌与布依人性取向有很直接的关系,性嫉妒与占有欲产生的意识,经过长期的发展,进而上升到一种关于性的伦理意识。

惠水布依族没有动物图腾崇拜现象,但他们很自然地把动物分成善与恶两类,并对它们有着一种无法用正常思维去理解的情感,一般野地里的动物被划到恶的一类,家畜一类则都是善的,但有一点,他们都不否认动物都是有灵性的,动物的自然规律不是自然的,而是要向人们预示什么,如上坡看到蛇蜕皮,会认为是大病将至的预兆,公鸡早啼也被解释成一种预兆,惠水大部分村寨中都有“鸡鸣头更防火,二更防盗”之说。农户家猪牛产仔时忌外人进屋,认为从外来的人会把邪恶带来危及幼仔。诸如此类禁忌很多。如狗爬灶,蛇进屋,猪睡猪槽等都被认为是不祥之兆。

布依人不认为人会有病,之所以不舒服是因为出门闯鬼,在布依人心中有各式各样形形色色的鬼,但普遍都不是好的,都会害人的,被鬼缠住身体异样。如果有人生病,就要用布包米或蛋去给摩公“嘛米看蛋”,摩公会似是而非地说出一些常人根本不能理解的依据,并推算出哪天是敬鬼,送鬼的好日子和鬼所需的如鸡、牛、布匹之类的东西。摩公在解鬼时,必须在大门口插一草标,示明禁止外人进入,否则就解不灵。随着科学的发展,这一现象在渐渐消失,但少数边远山区依然存在。如王佑镇,长安,打引一带。

小结

惠水布依族日常禁忌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从这中特殊的关系网中可以让人感受到惠水布依人文化和心理,思想的封建和神秘,这也多为布依族增添了一分神秘色彩。

节日禁忌

一年之中,黔南布依族共有22个节,但没有一个节日是全民性节日,包括春节,但隶属黔南的惠水布依族通常过的节日有春节,三月三、六月六、七月半、九月重阳等。但最隆重的节日除春节外,就是六月六了。

惠水布依族以春节为一年中最大的节日。布依人讲究正月忌头,腊月忌尾。其实说的就是在春节里,如果每项忌讳都做得很好,那么来年家运亨通,事事如意。

一年的最后一天,也就是除夕之夜,全家人忌外出,忌串门,摆供桌,桌上一般摆放粑粑、肉、如有吃素的祖先的话,必须有糖、霉豆腐(豆腐乳),之后围火而坐,通宵不眠,称为守岁。直到鸡叫三遍,大约凌晨一点来钟,家家户户都要开财门,由一人从侧门除去在外叫门,依然在屋内开门,两人一内一外,互问互答,寄托来年万事如意的希望,然后放鞭炮迎接新年的到来。供桌延续到大年初三后才能收。

大年初一,忌讲鬼,忌说梦,忌扫地,忌敲打,忌向外泼水倒渣,忌拿针摸线,忌钱米外借,忌炒饭吃,忌女人出门访友等。这些禁忌不仅和来年的家运有直接的关系,还和对祖先的尊敬有关。如扫地来年会吹大风,炒饭吃来年米线③会干花④,影响收成,钱米外借会失财等。布依族的年不像其他民族那么热闹,讲究的是清净,禁敲敲打打和喧哗吵闹,传说中新年的三天,祖先要从香火上下来享用儿孙们为他们准备的年饭,布依老人都不喜欢吵闹,所以吵闹的环境会让祖先无法安心享用。

不仅初一,整个正月里,惠水布依人都是走亲访友,一般不上坡干活,要在正月末进行谢土仪式后才能动土。

所谓谢土,即是酬谢土地神,凡是住户的屋基,包括猪圈,都认为有土地神的赐予,不管是人畜有病无病,每年都要在正月末或正月后,动土之前进行谢土仪式。这个仪式要用刀头⑤、豆腐、粑粑、香纸等。放在竹筛子里摆放在火炉边或牛圈边,布摩念叨咒语,请东、南、西、中、五方土地神来用,最后用锄头敲击五方,驱除邪魔,祈祷人畜平安,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项祭祀是惠水王佑,长安,打引一带盛为流行。谢土仪式由来已久,布依人遵守这样的习俗,代代相传,它不仅反映出布依人对自然的独特情感,也寄托着布依人对来年幸福安康的美好向往。

布依人很怕刮大风,这从民间许多禁忌中可以看得出,如初一不许扫地,正月里不许在房屋附近晾晒衣物,女人不许坐在院坝里梳头等。据说与布依人居住环境有极大的联系,过去布依人居住的房屋多为茅盖屋,一旦刮起大风,房屋屋顶就有被大风掀开的可能,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因此这类忌讳在布依族中最为流行,甚至于周边的其他民族也有此类禁忌。

除了春节,惠水布依族的重要节日还有六月六歌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杀狗过节,关于布依族嗜食狗肉,民间流传有“头黄二黑三虎斑,白狗肉味最平淡”这样的歌诀。既然是歌节就避免不了举行歌会,歌会的地点是多年来约定俗成的,雅水镇的水库,断杉镇的董朗桥,王佑镇的老鹰坡等几个特定的地点。每逢这一天,布依男女老少都不上坡干活,老人在家包粽子,熬腊肉猪腿等待宾客的到来。年轻人吃罢早饭,穿上节日盛装邀约相伴到就近的歌节地点去找心仪的对象对歌,寻找终生伴侣。在这一天里,除了“红人”,即怀孕妇女不能随便串门外,没有什么特殊禁忌。

小结

布依族禁忌要数节日的禁忌最多,这似乎与布依族人的勤劳和朴实分不开,。朴素的民族心理以克制自我的方式来约束自己,并相信能够自我节制是能为家人带来好运的保障。这是一种对美好愿望的寄托。

婚礼禁忌

在解放前,布依族地区包办婚姻及为严重,父母总以门当户对或亲上加亲为是否可以联姻的依据,这种现象的存在反映出沉重的等级观念在布依族地区的不断渗透,尽管自由恋爱的形式——“浪哨”依然存在,但都只是个形式罢了。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布依族同胞们从等级思想的漩涡中逐渐解脱出来获得真正的自由,婚姻状况也就得到了本质上的改变。

在惠水布依族地区布依族青年婚姻得到了真正的自由,因为真正自由的婚姻使得布依男女青年对婚姻产生无数美好的愿望,而愿望的最终实现总与最初的种种行为有很大的联系。禁忌的产生只是为了日后生活的美满,这是布依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体现。

在惠水布依村寨中男女青年婚姻的大体流程是,首先通过“赶表”认识,互相了解,在双方感觉情投意合后,由男方家请媒带礼到女方家问亲,如果女方家人没有异议,即可以择日定亲,俗称“讨八字”,也称“办小酒”。定亲过后,如果双方都已达婚嫁年龄,则大多在秋后办喜酒。婚后女方仍在娘家居住,只有农忙时偶尔到夫家小住,直到有孕后才到长住夫家。这一“坐家”习俗自古有之,跟布依族青年早婚有很大的联系。

“赶表”时,青年男女寻找各自心仪的对象,通过对歌了解。禁同姓,因为布依人认为同姓就是同宗,同宗就是同祖,那就是兄弟姐妹,是不能通婚的。

定亲在惠水布依族地区称为“办小酒”。这一天,男方家族人挑上彩礼到女方家去,吃饭后,女方家人把彩礼摆放在堂屋的香火下桌子上,这些彩礼外人只能看不能摸,有孕妇的忌靠近。彩礼是新人所属,新是主要的特征,布依人认为新人的东西被别人动过后就不再新了,是布依族新婚男女对以后美好生活的展望。

定亲后就是婚礼,日子由布摩选定。婚礼当天双方都有诸多禁忌。

婚礼当天男方家宰杀的猪,猪尿包禁打开,更不能吃掉,必须交由新郎的父亲藏好,不许敞气。自家磨的豆腐第一框禁用到划开。这类禁忌据说都是为了避免日后家庭不和,同时也表达了布依族人对婚后和谐家庭生活的向往。男方家要派人接亲,其中男青年数名,因为要抬嫁妆,女方家人忌帮助男方接亲人员抬嫁妆,女方家的嫁妆要全部摆放在男方家的堂屋里,外人禁触摸。这一天到场的人都必须穿上鲜艳的服装,忌穿白衣,带白帕。目的是为了增添喜庆气氛。

比起男方家的热闹非凡,女方家就略显冷清了许多。虽然也杀猪宰鸭,但禁放鞭炮、忌敲打、吹唢呐。发亲过后,宾客散了,送亲客出发前往男方家,有孕妇的禁送亲。新娘出门后一直向前,禁回头张望,更不能半路折回。

进入男方家堂屋时,男方家人必须回避。待坐定后,男方家人才出来打招呼。惠水布依族有“热面”一说,意思是见热面以后不好相处。

结婚当晚新娘和新郎忌同宿,次日早饭后,新娘禁留在夫家。

小结

由男女双方在婚礼中的禁忌可以看出,多以家庭的和睦有关,这从一定的角度上反映了布依人对和谐的追求和向往,对幸福和睦家庭的珍爱。

丧葬禁忌

在人生礼俗中,葬礼是一大礼俗,这个礼俗的禁忌多与死者的亡灵有关,一切的禁忌都是为了使死者的亡灵得到安宁,找到归宿,是一种精神的寄托。

惠水布依族丧葬习俗根据人的正常死亡和非正常死亡之分两类。

正常死亡指老人的百年归天,一般要经过停丧,入棺,祭奠,出殡,安葬(俗称落土)等程序。惠水一带的布依族,老人医治无效即将离世时一家必须守在身边,与老人同属相的人除外,直到老人断气。老人断气后,丧家必须立即办的三件事是:一是卸下大门门板摆放在堂屋,将老人平躺在门板上,用烧纸将老人的脸遮盖,然后放炮仗和两响铁炮,以示有丧事,寨上人听到铁炮后就会自发地到丧家来帮忙。二是派人将死讯通知舅爷、姑妈等亲戚及在外的家人,派去的人穿上孝衣(一身都是白麻布做的衣服),头戴白帕,每到一家就在家门前跪下,对亲戚说因为自己没有照顾好老人,他弃我们而去了,亲戚会走上前扶起报丧的人并说一些宽慰人的话语,之后就准备探丧;三是为老人剃头、拿上纸钱到水井去“买水"来为老人洗身,穿老衣老鞋,衣服一般都是绸缎做成的,男死者的做二丈二长,女死者的做八尺六,惠水民间流传着“衣六衣禄,有禄才有福”的说法。一切准备好后停放在堂屋等待亲友来瞻仰,这所有的事都禁与死者同属相的人参加,认为这样不吉利。

探丧的亲友大体到齐,请的“先生”⑥也到了后,就要准备入棺,棺木都是提前准备好了的,棺木很有讲究,据说那是老人死后的房子,是贫富的象征,禁用松木做棺木。棺木内垫数层纸钱和白皮纸,盖上衣层绸,将尸体放进去,族中长老揭开面纸,亲人再次瞻仰老人,随即盖棺、放铁炮,敲鼓,死者亲戚,多为女性都蹲在死者棺木旁哭丧,把死者生前的功德和生前对人的宽厚和善良以悲凉的歌唱形式哭诉出来,其哭声之惨淡,催人泪下。棺木用高脚凳撑着,停在堂屋中间,横竖各有不同,如涟江下游的董朗罗姓布依族人横停,即与屋梁交叉,死者头朝里,脚朝外,而与董朗相隔不到五公里的青河村的班姓布依族人家却竖停,顺着屋梁停放,棺木下面用菜油点“长明灯”,昼夜不灭,唢呐手日夜不停吹奏哀乐。

入棺后,扯孝帕,孝子的孝帕必须与死者的棺木同长,其余的为孝子的而分之一,孙子不戴孝帕,只在头上缠一层白纸。也有特殊情况需要全家孝的,这样“先生”一般都会提前告知丧家。死者生前所穿和被褥全部都要拿到路口烧掉,因为布依人认为只有经过火化的东西死者才能带得走。这些都准备好后就忙着搭祭奠堂,祭奠堂紧挨着大门,用竹子搭好架子,架子上挂满龙须草,绑上纸花,大门下摆放着吊孝用的草垫。祭奠堂搭好后,先由死者的儿子等孝子进行家祭,由“先生”主持,三拜九叩。

家祭之后,邻里乡亲凡是认识的人纷纷前来吊孝,送钱赠米,支援丧家,并通宵达旦地陪着孝子守孝。停丧时间一般为一周左右,热天会相应地缩短,但都必须是三天左右。

停丧期间,每顿饭前,都有一次家祭,家人对死者三拜九叩之后才能吃饭。每天晚上至少要救苦一堂。救苦是惠水布依族人必须的祭祀活动,吃过晚饭后,孝子烧香烧纸。“先生”敲鼓念经,由孝子手持灵位紧随“先生”之后,弯下腰,其余孝子紧随其后,一手拄着丧棍,一手拿着一支香,跟着“先生”围着死者棺木不断转圈不停叩拜,直到一柱香烧完,称为一堂苦。一般每晚必有一堂,有时姑妈姑爷会请“先生”就一堂,这时一夜就会有两堂。

放客的钱一天夜里救苦过后,“先生”领着孝子,围着棺木念经,称为“开路”,所有亲戚请来唢呐手,断断续续吹奏,彻夜致哀。开路结束,稍息之后,即就出殡。出殡时间一般为黎明的寅时或卯时,出殡时,所有孝子和宾客都必须参加,抬棺者多为乡邻好友,出殡路上有人不断撒纸钱,称为“买路钱”,所有孝男孝女,紧随棺木,三步一跪九步一叩,痛哭,鞭炮,铁炮声则不绝于耳。

葬前,丧家得请阴阳先生镇罗盘,看风水,号龙脉,择墓地,安葬地点一般选在视野较开阔的高处台地,惠水一带墓地会提前看好,放客当天早晨,出殡后直接抬到墓地下葬,将坟垒好后,一道回到丧家准备白喜宴宴请宾客,这一天宾客忌穿红衣裳。

在惠水一些地区,老人葬后三年内,坚持“守孝”,丧家过大年禁贴红对联,禁贴画报,但可用白纸或黄纸写对联贴于门上,寄托哀思,禁放鞭炮。

对青少年死者,一般不举行任何仪式。在外的死者不能进寨,只能在寨外路口设祭奠堂进行祭奠活动。

对难产而死的妇女和因患严重传染病而死的人都要抬到人迹罕至的深山僻静处火化。

布摩与民间禁忌

摩教是布依族的民族宗教,它得名于布依族宗教职业者的称为—布摩。布依族的摩教在原始宗教的基础上形成,并以祖先崇拜、鬼魂崇拜为核心。

布摩作为布依族文化传承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角色,有着及其重要的社会地位。从布摩与巫师的区别中可以看出,布摩的职能是后天努力习得的,而巫师却是偶得的,或是患大病,或是精神错乱而致。巫师通过各种巫术仪式以图替人消灾祛病,祈福、求子、驱邪等等。这些巫术仪式往往动作行为怪异,夸张。使人产生强烈的恐惧感。布摩则主要是超度亡灵,虽然也举行消灾祛病,祈福等仪式,但布摩举止庄重,神态肃穆,使这个仪式过程庄重而神秘。

禁忌礼仪作为摩教礼仪的一个类别,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每种禁忌都有相应的观念作支撑,有的观念还有相应的传说对其进行阐释,不遵循禁忌者,摩经中对其刻意的诅咒。

布摩是布依族中多神的代言人,在其特殊的位置上引导人们不能犯忌,这当中包括许多手段,但主要是从心理上,每种禁忌的相应支撑观念已在多数人心目中根深蒂固,人们自觉的和不自觉的去遵循。

而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人能百分百的遵守完每一项禁忌。家里的天灾人祸总会被人们嫁祸于鬼神,这时布摩的职能便能充分的表现出来,他用他独有的能力与鬼神对话并驱逐它们远离人们。这种仪式在惠水布依族地区称为“解关煞”。

总结

布依族禁忌总体说来有神灵崇拜禁忌,祖先崇拜禁忌和预测术三类。这些禁忌中有部分反映人们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条件下对许多自然现象不能理解,就能认为万事万物有神灵支配,因而企图依靠鬼神来解脱灾难和痛苦;有一部分则反映了人们心理的畸形和迷信;有一部分则反映了阶级社会对妇女的歧视。所有支撑这些禁忌的观念在布依人心中根深蒂固并作为一种文化不断的传承下去。

注释:

②香火:即神龛 ,布依族人家每家每户都会在堂屋壁上搭神,上写“天地君师之位”,“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位”,“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之位”等,逢年过节祭祀祖先用。

③米线:还未出谷的田间稻穗。

④干花:还未受精就干掉的花蕊。

⑤刀头:祭祀上用的二指来宽肥瘦兼有的半熟的肉。

⑥“先生”:即祭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