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麻阳苗族信仰习俗


信仰崇拜,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产生的历史十分久远。麻阳苗族的信仰习俗,是人们生活的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原始崇拜

“万物有灵”是原始崇拜产生的思想基础。在这种思想支配下,麻阳增内有着许多原始崇拜习俗。

祖先崇拜

麻阳苗族各家各户,在堂屋的正上方都安有神龛(又叫“家先”),作为敬奉祖先的神位。在苗族人民心目中,祖先是创业者,是根本,祖先的灵魂不死,后来者的一切都靠祖先保佑。因此,敬奉祖先最为神圣,最为虔诚。麻阳人在吃饭前有架筷子的习惯,这是一种祭祀形式,意思是让祖先先吃。每当其中有什么好菜,也要在神龛下烧钱纸。每逢过年过节,或逢红白喜事,先要祭祀祖先。每当出门时,要到家先牌前辞别祖先。此外,还有清明扫墓祭祖的,在祠堂祭家先,有的是祭一房人的祖先,有的是祭一姓氏族人的祖先,有的是祭神州偶像。

祭祖仪式声势浩大的,是椎牛祭祖。“椎牛”(又叫吃午),这一重大祭祖活动,乾嘉苗民起义后虽被清朝政府严令禁止,但麻阳部分苗族后裔,仍冒着杀头危险,一直没停止这一活动,直到解放前夕,锦和一带苗民还偷偷地进行。苗民占卜后,请巫师或老觋许下“椎牛”大愿。每当秋后,在宗祠或公共场所,举行“椎牛”祭祖活动。另一项比较隆重的是“还傩愿”,这是麻阳民间极为普遍的一项祭祀活动。一到冬天,一些苗民(较富裕的)就杀猪宰羊,请老觋在家举行还愿仪式,把傩公、傩娘的雕像请进主人堂屋,安放在供案上领受香火,还傩愿,唱傩戏,跳“和霄”舞,内容丰富多彩。

湖南麻阳苗族信仰习俗

自然崇拜

自然崇拜是人们对某一自然物或自然现象的崇拜。麻阳苗民自然崇拜的对象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麻阳苗民认为日、月、星辰都是神。每当人人有灾难或生病,在太阳刚升起时,就去敬太阳神,一张凳子九个杯子,斟上清茶燃起纸钱,口中念念有词,请求太阳神保佑。每当月明星稀,人们闲坐庭前屋外,不允许小孩用手指月亮,说是指了月亮就会被月亮割耳朵。还有中秋团月拜月之习俗。每当夏夜看到流星,人们赶紧朝流星方向吐口水,认为是“火焰娘”下凡,必须以水灭之,以免引起火灾。

麻阳村村寨寨都设有土地庙,土地神人人都敬奉,在山野过道的十字路口或凉亭旁边也没有土地堂,就连上山烧炭、在山坡上种植瓜果也要设置一个临时土地堂,以纸钱或草标予以敬奉,表示对土地神的敬重。土地神分为镇宅土地、寨头土地、桥头土地、山岭土地几种。麻阳境内,每年正月,还有“搬土地”的习俗。人们认为巨石、古树、险要悬崖是神灵住所或神灵的化身,生活中的吉凶祸福,由它们左右,因此人们就敬奉它。孩子“命大难养”就拜继给古树、巨石,逢年过节都来烧纸上香。

湖南麻阳苗族信仰习俗

麻阳人们认为风、雨、雷、电、水都是神,信奉这些神灵渗透在平时生活之中。如:吃社饭不许泡汤,认为泡了汤今后雨水多会冲烂田土;平时吃饭不许掉饭于地,不许用脚踩粮食,不然雷公就要劈人;到水潭险要处不许高声大叫,更不许叫名字,不然水神就要作怪。特别是在春夏之交,遇到冰雹或龙卷风,各家老者立即向天空抛洒茶叶和米,或立即烧香磕头,祈求神灵不要发怒。风、雨、雷、电、水神的信仰普遍是和信仰龙神连在一起的,认为龙能呼风唤雨,神通广大。因此村村寨寨都有龙王庙,特别是沿江两岸的村寨,每年对龙王的祭祀是比较隆重的。

人造物崇拜

麻阳苗民对人造物的崇拜,主要表现在对桥、井、碑、古建筑物的祭祀上。过去麻阳各地的风雨桥、凉亭,处处皆有。这些建筑物一旦修成,便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特别是水井,各村寨人人都自觉把井当为崇拜物,给以敬奉,给以保护。十字路口的指路碑,多是因儿子“命大难养”,说是有阴箭阳箭相克,需在十字路口兴修“挡箭牌”。挡箭牌实质是指路碑,上面刻有左走哪里,右走哪里,上走哪里,下走哪里。这些桥亭碑牌被人们所崇拜,逢年过节要烧香焚纸进行公祭。

图腾崇拜

麻阳境内的民族构成虽然复杂,但却有一个共同的图腾崇拜习俗——盘瓠崇拜,并把对盘瓠的崇拜视同祖先崇拜,他们认为盘瓠大王是自己的始祖。关于盘瓠的逸闻传说,在麻阳境内普遍流传。其内容与《风俗通义》中关于盘瓠的记载和湘西自治州的“神母犬父”神话故事大体一致。

这些逸闻传说,归纳起来有三个类别:一是“神母犬父”说。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龙犬星下凡人间,化为龙头犬身的圣人,因作战勇猛,屡建战功,高辛帝便把公主(辛女)许配给他,从此繁衍,自成部落。后来不断迁徙,过洞庭,溯江而上,盘瓠来到麻阳,辛女留在泸溪的辛女溪。二是“龙犬取种”说。相传很久以前,一次洪水淹没了大地,五谷连种子都没有了,龙犬不畏艰险,跨海到恩相国,取回三粒谷种,普救天下人民,人们从此把神犬作为始祖敬奉。三是“人犬通婚”说。相传,古时战乱,兵家诛杀了某部落全族,仅一少妇幸免。少女先已怀孕,后生下儿子,怕这惟一传人受诛连,谎报是与家犬婚而孕。从此免受诛灭,繁衍开来。

湖南麻阳苗族信仰习俗

据1985年至1986年民族研究的专家学者深入考察,麻阳民间一些苗家过去在神龛上立有盘瓠大王神位,麻阳境内有盘瓠庙宇遗址18处,分布在锦江两岸,从东到西绵延120公里,大部分是明清时期修建的。高村镇漫水村的盘瓠庙,修建于明朝永乐二年,已有近600年历史,至今保存尚好。此庙系一座砖木结构宫殿式建筑,占地百来平方米。庙正面横枋正中刻有扇形浮雕图案,主体是龙头、狗耳、牛身(前后大腿根部有水涡纹)、狗尾(上翘)、虎爪,身子左倾,顾首右盼,闲步洞顶“岩块”上的“龙犬”;其左上方环绕四只“蝙蝠”,乃一幅“五福瑞图”(盘瓠的“瓠”,蝙蝠的“蝠”,与“福”谐音)。这是实际是一个反映农耕生殖意识的“盘瓠图腾”。庙内正殿中央设有石头砌成的供案,上有三块石碑,中间大的石碑刻着“本祭盘瓠大王位”,左右分别是“新息大王”和“四官大王”之位。庙的两侧建有长廊,停放着盘瓠龙舟。传说,盘瓠大王是乘龙舟过洞庭、经沅江、上辰河而来到麻阳的,庙前是椎牛杀猪的场所。麻阳境内其它地方的盘瓠庙虽不及漫水盘瓠庙,但形式和内容大体相似。

麻阳苗民祭盘瓠形式分为公祀和私祀两种。公祀多以三种形式体现:一是椎牛(或杀猪)祭祀盘瓠。亦为祭祖,史称“阖族之公祀”,为祈求本族兴盛,或酬谢盘瓠大王的保佑和恩赐,均要在盘瓠庙内举行隆重祭典,请苗老觋作法事;二是接龙参神。麻阳苗民称盘瓠大王为“龙王”,因此,祭祀盘瓠大王习惯上叫“接龙”、“参神”,这集中体现在每年农历五月的盘瓠龙舟节;三是抬犬求雨。解放前,麻阳有的村寨,用木头雕成盘瓠“光神”,平时放在神祠中,逢年过节把它作为神灵敬奉。每当久旱无雨,田禾遭灾时,村寨人就将这“龙犬”抬到江边、井边或洞边,举行求雨仪式,以求盘瓠显圣,早降甘霖。私祀,一般是个体朝庙活动。麻阳境内的盘瓠庙,不管是完整的或不完整的,只要有个遗址,香火都不会冷落,那里的纸灰成堆,香烟缭绕,挂满了五颜六色的旗帜。为了祈求盘瓠大王的恩赐和保佑,人们心甘情愿来敬奉,崇拜。

湖南麻阳苗族信仰习俗

麻阳苗族生活还保留着崇拜盘瓠的古风遗俗。其表现:一是喜欢给幼儿做“狗头帽”,帽子有两只耳朵,绣满花纹,戴上恰似盘瓠头像,苗民借盘瓠图腾以镇邪恶、赐福寿;二是把“狗”当成爱称来取人或地名。如人名中常有“狗宝”、“狗儿”、“黄狗”、“腊狗”等,地名屡见“狗冲”、“狗湾”、“野狗垴”、“狗巴岩”等;三是在饮食方面,有不少人保留不食狗肉的食俗,特别是老觋和行巫者更为禁忌。过去,麻阳有“狗肉不上灶、不入席、不敬神”的习惯。到了20世纪末的今天,红白喜事,狗肉仍不许入席上桌。这种食俗,并非口味差别,而是来自对盘瓠的信仰崇拜。

宗教崇拜

在长期民族文化融合中,麻阳逐步形成信天地祖先,神巫鬼怪,儒释道教,阴阳五行等人文宗教观念。其中天地祖先、神巫鬼怪的信奉较为普遍。清王朝民族政策的基本方针是“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因此,那些“外来”人文宗教观念不断向民族地区渗透,形成一定影响。2005年,麻阳有佛教、道教和基督教三大教派,宗教活动场所71处,寺庵管理人员280人,信教群众约30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