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南州荔波县瑶山乡距离县城32公里。当地居住着瑶族的一个分支“白裤瑶”。在这里,瑶族男子善于打陀螺、敲铜鼓、吹牛角、斗鸟等娱乐活动。尤其是打陀螺,在当地,不仅小孩子玩,青年人玩,甚至壮年、老年人都兴致勃勃地投身这个活动,参加这个游戏。玩陀螺成了瑶族人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特别是春节,从正月初一开始,赛陀螺序幕拉开,比赛异常激烈,直到正月十五赛出当年的瑶山陀螺“明星”为止。
陀螺是瑶山白裤瑶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是全国民运会的夺金项目,如今在瑶族村寨里,陀螺已经不仅仅是体育、更成为瑶族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从狩猎手段演变为体育项目 形成独特的陀螺文化
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打陀螺从最初的狩猎生存手段演变成为一项民族体育项目,完全融入到了瑶族的民族文化当中。其种类除了全国民运会上的竞技陀螺之外,还有花样陀螺、铜鼓陀螺、蘑菇陀螺、云南陀螺、鞭抽陀螺、罗汉陀螺等众多种类。
陀螺的比赛方式有多种,陀螺瑶语叫“将”(音),它的玩法与其他民族的玩法有很大不同,其他民族的打陀螺是依靠鞭抽,而白裤瑶的陀螺是靠玩者的腿、腰、胯等合力通过绳索放转。当地每年的正月初二至十五都举行陀螺节,最传统的项目就是打陀螺,比赛一方用绳索旋转陀螺投放在指定点上,另一方则在线外,拿陀螺瞄准正在旋转的对方陀螺,击中就宣告胜出。除了“比准”之外,还有一种规则就是“比旋”,两人一组,分为多组,首先两人同时旋放陀螺,比旋转的时间,最后倒下的为胜;其次,由胜者与胜者对旋,采取淘汰制进行,持续时间最长者为最终胜利者,有些技艺高超的选手还可以将陀螺放在手上旋转,进行表演。此时的胜负已不重要,因为人们已完全沉浸在旋转陀螺所带来的欢乐中……
旋转带来的不仅仅是欢乐,对于陀螺还被赋予了很多美丽的故事。关于陀螺有不少传说,其中一个流传最广。
说很久以前,一个外面的媳妇嫁到瑶山后,发现这里的男人喜欢斗鸟赌博,于是她取出了从娘家带的青杠树,砍切成陀螺形状,让当地的男人学着玩,这样既可以健身,又可以戒掉赌博。长此以往,陀螺就在当地盛行开来。这是瑶族同胞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也是积极生活的一种态度。
陀螺文化发展遭遇挑战 正视时代冲击是关键
2006年,贵州省政府将“瑶族陀螺民间竞技”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荔波县陀螺运动员也曾多次参加全国、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样一项受到瑶族男女老少喜爱、几乎全民参与的民族体育项目,近年来却在传承和发展上遭遇了不小的困难。首先是资金的缺乏。传统的陀螺需要青杠木才能制作,原因在于木材的硬度很强,做出来的陀螺耐用,但是由于保护林地和木材生长周期长的原因,材料目前已经十分难找。而且陀螺是个消耗品,需要源源不断的补上新货。
第二个挑战则是外界的冲击,造成人才断档、选材困难。做任何一项事业,首先都要吃饱肚子,但是由于瑶族耕地极少、基本难以解决温饱,家庭收入基本要靠做工,因此很多年轻人都选择了外出打工养家糊口,这直接造成了人才的流失。
政府政策介入推动 陀螺文化发展步入正轨
在这些因素的冲击之下,为了确保陀螺项目能够传承下去,贵州省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首先是采取了请进来和走出去的策略。请进来一方面是通过举办全国高水平比赛、将外省高水平队伍请进来,进行比赛交流、提高自己的水平;另一方面是请高水平教练指导。走出去指的是走出去参加比赛,通过多交流进行提高。其次是在全省建设少数民族体育训练基地,联合教育、民族部门联合打造训练基地。另外还有配套的激励保障措施:获得好成绩的运动员政府确保给予奖励,在就业上也给予保障。
瑶山民族中学是一所初中,2005年11月份,贵州省民宗局、体育局、教育厅授予了荔波县的瑶山民族中学为“贵州省少数民族体育训练基地”,打陀螺也成为学校体育课的授课内容之一。
瑶山民族中学是荔波县陀螺进校园的一个代表,目前的荔波县已经形成了从小学、初中、高中形成阶梯制的发展和培养模式,为把好的优秀的陀螺运动员进行输送到高一级学校进行深造奠定了基础。
由于瑶族没有文字,瑶山瑶族陀螺的历史悠久,它的产生、利用、传说都没有相关文字记载,靠的只是口耳相传。鉴于此,当地相关部门正在考虑,如何利用旋转的陀螺,促成发展旅游产业的一个主要内容,利用陀螺文化吸引游客,以展示瑶族古老独特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