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位于长江乌江交汇处,水陆交通发达,素有“乌江门户”之称,是乌江流域20多个县、市的物资集散地。涪陵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距重庆主城区水路80分里,是重庆主城区联接万州、黔江的水陆交通枢纽。涪陵因乌江古称涪水,巴国先王陵墓多葬于此而得名。
早在2000多年前,涪陵为巴国都城,秦、汉、晋时设枳县,自唐代以来一直为州所在地。新中国成立后设涪陵地区,1995年撤地设市,重庆直辖市面上成立后设涪陵区。涪陵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被誉为“水下碑林”的国家一级保护文物白鹤梁,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水文站。
巴国故里小田溪是我国第一套编钟出土处;北岩寺点易洞是程朱理学的发源地;乌江风光雄、奇、峻、秀,武陵山国家森林公园、石夹沟风景区、天台峡谷风景区各具风姿,渐成海内外客人旅游热线。
涪陵榨菜举世闻名,与法国的酸黄瓜、德国的甜酸甘蓝并称世界三大名腌菜。涪陵榨菜以其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方便可口,开胃生津,用途广泛而驰名中外。涪陵被称为是中国的“榨菜之乡”。涪陵除榨菜之外,还有涪陵水牛、涪陵红心萝卜等特产。这三件宝并称为闻名海内外的三大特产。涪陵榨菜鲜、香、嫩、脆,是世界三大名腌菜之一;洋地水牛是全国四大名水牛之一;涪陵红心萝卜曾为贡品,是旅行居家、馈赠亲友的绝佳礼品。
古代遗址
望州关遗址
望州关在涪陵城南最高峰望州山上,地处荔枝乡望涪村境内。望州关是望州山一带古寨门及相互联结的古寨墙的总称,寨门分小寨门和主寨门。
小寨门在望州山最高峰(海拔689米)西南坡下.现存一条石构筑的卷拱双层石门,基本保存完好。门西南开。门洞深4.0、宽2.0、中高2.6米。门额上镌“层峦耸翠”四个欧体楷书大字。小寨门居五关之中,西北是距2公里的鹅颈关,东南为距半公里的小关。其间或以1至4米高的人工石墙,或依天然石脊山梁,连为一体。故寨门及石墙外是数十米至百余米高的绝壁或陡坡,其内有多处天然制高点。寨门顶上原建有哨楼,视野可达数十里。登楼远眺,两江汇流,绮丽涪城,尽收眼底。清代人有诗日:“一山高并两峰连,关上云开望远天。百雉金城居重地,双江玉带锁长川。高低楼阁烟波上,远近村墟草树前。盛世不须重击柝,抚绥多仗邑侯贤。”
主寨门有内外两道,原为涪陵至南川必经之路。外寨门门洞深5.5、宽2.0、中高2.2米,经久风化、剥蚀严重,门额字迹模糊不清。内寨门门洞深4.2、宽1.9、中高2.9米。门额上隶体“壁垒一新”四字,为咸丰己未(1859)石彦恬题;门洞精石上刻“咸丰十年庚申岁九月上浣日吉旦”。主寨门可与黔江关、靖远关、小关以及小寨门附近的制高点遥相呼应。外寨门与小关和小寨门相连接。
望州关具体建于何代,目前尚难确切考定,但至晚在明代已经存在。据《圣安本纪》和《蜀碧》等书载:明崇祯十七年(1644)六月初八,张献忠率大西军攻占涪州城,在城南望州关大败明军参将曾英及其所部。清代,望州关居城外五关之首,系重要战略要地。咸丰年间,朝廷诏令完善天下城廓关隘以御太平军,望州关因此作过修缮。
民国年间,望州关亦为军事要地,多次摆过战场。民国11至12年,贺龙在川东边防军任旅长时曾在此作过战。民国17年杨森与郭汝栋的“下川东之战”亦在此激战。1949年11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的一个连,打败了驻防望州关国民党政府军第二十军七十九师的一个营,扫清了解放涪陵城的障碍。望州关古今战场遗址而今基本保存完好,现为涪陵地区林业科研所马尾松试验林区,60公顷松林蓊郁苍翠,风景宜人。
三台寨遗址
三台寨遗址本名三台砦,当地人称东堡寨。在李渡镇东堡村三组。寨创筑于宋成淳二年(1266)春,其后,至祥兴元年(1278)期间。这里为涪州州县治所在地和南宋军与蒙古军的激烈争战地。
三台寨雄踞小溪与长江汇合处三角地带制高点上,其西面河岸阶地三迭,故名三台山。山势东北西南走向,最高点名王子顶,海拔309.7米,比正常长江水面高出150多米。三台寨就地取材,用砂岩条石依山而建,周1公里多,圈地约9万平方米。寨之东、西、北三面置厚4米、高4至6米的寨墙,依托断岩峭壁;寨东南无墙,悬崖千仞,俯临长江。西寨门夹沟而设,八字炮台拱卫;东寨门仅壁路可入,依崖据险。整个大寨巍然险峻,气势雄伟。
寨墙、寨门大多保存完好,寨内外尚可见到斑斑古迹。
东寨门大致坐西向东(北偏东70°),门面及左面寨墙虽风化严重,但门额上“三台砦”三个欧体楷字仍明晰可辨。寨门总高4.4米,门洞高2.3、宽2米,拱高1米。寨门分内外两层(门板已不存),总进深4.83米,其中内门深2.25米;外门深2.58米,比内门高20厘米。
寨墙由宽50、高28、长约1米大小的砂岩条石垒砌,其中间杂有形状不太规则的毛石。石面钻路极其粗糙,石间砌接完全系手锤缝,且未挂灰浆。墙心悉用泥土和乱石填筑。
寨上原有炮台8处,今仅有靠东门不远处(名铁炉嘴)的炮台遗迹。
炮台北面今为一片橘林,林中瓦砾遍地,古房基依稀可辨。
王子顶西坡下有数亩大的地方,即当年涪州衙门所在地,现大致可辨出有三重台基。在第二重台基上,现存石狮一对:一立,一侧。立狮口方而阔,咧嘴东望,形象古拙,雄劲传神。头围2、腰围2.3、腿粗0.8米,重1吨多。
从石狮下行二三百米即西寨门。现仍保存完好,其结构与东寨门同。西寨门上的寨墙内侧,还残留着一些近百斤重的石球,有的中间凿有孔,这大概就是古时作战用的石雷(或石炮)。西门外有石中所涌清泉,甏石为井,四季不竭。井上石壁有民国元年石刻一方,文日:“汲水人等,细听分明:挑去冲粪,法[罚]钱二缗。”三台寨最重要的古迹是三台砦碑,它位于东门外石级大路旁。石岩壁立,走向北偏西40°。题刻幅高1.4、宽1米。7.5厘米宽的边框,饰云龙纹图案。题刻楷书双钩,正文为:“涪守臣阳囗[立]奉命相视三台申/阃创筑”,落款:“宋成淳丙寅春记”。正文三行,行距9厘米;字大17厘米见方。字距5厘米;落款字大10厘米见方,字距1厘米。
三台寨是涪陵唯一有建筑年代的宋寨,现为重庆市著名古战场遗址。
镇安河嘴新石器时代遗址
镇安河嘴新石器时代遗址又称镇安殷商遗址。在镇安乡白源村境,长江北岸二级阶地上,海拔180米左右;地形平缓,背靠小山坡,坡上有同时期墓葬。1980年重庆博物馆初步考察时,保存比较完好,距地表深约1.5米,厚约O.5米;分布范围长约70、宽50米;采集标本有石器和陶片。
石器有锄、斧、网坠、砍砸器。石锄为火成岩(卵石)打制,钺形,厚重,两侧有亚腰,平首,弧形刃,长15.3、宽14.8厘米。石斧有二式:一为火成岩打制,长方形,斜方首,弧形刃,小巧,刃有使用痕迹,长9.5、宽4.8厘米;一为变质板岩磨制,梯形,斜尖首,弧刃锋利,长8.7、刃宽6.2厘米。石网坠,变质砂岩打制,椭圆形,两侧打出月牙形亚腰,剖面呈长条形,长径11.0、短径4.2厘米。砍砸器多件,椭圆形,大小不一,周边均扁薄锋利,破裂面可见到半锥体放射线;长径12.4、短径8厘米。
陶片以泥质灰陶和橙黄陶为主,次为褐陶,纹饰有粗细绳纹、粗细篮纹、刻画网格纹、平行带状刺点纹、附加堆纹、戳印纹等。可辨器形有罐、钵、盆、缸、尖底器、器盖、器底等。罐3件(其中侈口短颈2件),一为细泥黑褐陶,尖唇,腹部饰细绳纹,口径27.6厘米;一为细泥质灰陶,圆唇,素面,口径27.8厘米;一为侈口,素面,方唇外卷下折,口径25.8厘米。钵为泥质黑褐陶,敛口鼓腹,器身饰凹弦纹,口径32厘米。盆为夹砂粗灰陶,羼合石英砂粒,侈口,尖唇,壁较直,口径35.6厘米。缸为夹砂细灰陶,敛口,圆唇,壁厚,口径33厘米。尖底器,细泥红陶,与忠县涂井沟尖底杯近似。器盖为夹砂细红陶,盖钮残,整个器形似覆置的敞口斜直壁浅腹碗,口径约21厘米。器底有二式,一为圈足底,泥质黑褐陶,底径9厘米;一为平底,泥质橙黄陶,底径10.5厘米。
蔺市东场口新石器时代遗址
又名蔺市殷商遗址。在蔺市镇凤阳村,长江南岸二级阶地上。因砖瓦厂多年取土,破坏严重,仅残存靠江边的小部分。1980年经重庆博物馆初步考察,遗址长约100、宽100米,文化层距地表深2米,厚2米,采集到的标本有石器和陶片。
石器有锄、斧、石奔、网坠、刀、砍砸器等。石锄有二式:一为火成岩(卵石)制成,狭长形,弧首,平刃,剖面呈梭形,长15.6、刃宽8.5厘米;一为变质砂岩(卵石)制成,椭圆形,厚重,弧首,弧刃,长17.0、刃宽10.5厘米。石斧亦有二式:一为变质砂岩打制,梯形,弧首,弧刃,长11.5、刃宽7.8厘米;一为磨制,长方形,双面刃,首残,残长11.5、刃宽5.3厘米。石奔,梯形,磨制,方首,平刃长5.6、宽4厘米。石网坠,马鞍形,一侧打平,一侧打成月牙形亚腰,两端皆磨,长6.4、中宽2厘米。石刀圆角长方形,变质砂岩制成,器表保持砾石的光滑面,破裂面明显可见锥体放射线,刃薄,有使用痕迹,长7.3、宽4厘米。砍砸器,不规则,周边刃部经过两次加工,中部较凸,保持砾石面,刃边较薄而锐利,长11.O、宽8.2厘米。
陶片有夹砂灰陶及褐陶,泥质橙黄陶和灰陶,纹饰有绳纹和刻画纹;器形可辨者有缸、罐、钵、器底等。缸为泥质灰陶,侈口,圆唇,厚壁,口径32厘米。罐为夹砂褐陶,短翻沿侈口,斜方唇,口径24厘米。钵为夹砂褐陶,敛口,折腹,器身两道凹弦纹,口径29厘米。器底,细夹砂橙黄陶,平底,底径10.5厘米。
古代建筑
石龙井庄园
位于涪陵城西南44公里青羊乡安镇村(旧名安镇坝),系晚清涪州南坪大地主陈万宝的宅院,建于同治、光绪年间,总占地面积7200余平方米,房屋建筑占地约4000平方米,计有房屋100余间,余为花园、菜圃、林苑等用地。其得名有两说:一说以屋后有旱年不枯的鍪石泉井得名;一说院内有8个天井、2口水井,共十井而得名。石龙井是座“金包银”穿逗式木结构两重堂四合院带附院的建筑,房屋一楼一底,目前保存比较完好。
石龙井地势前低后高,坐西南向东北,朝门在院东侧,门前有一块450平方米的石坝。进八字双层朝门后即是下厅,下厅楼下为宽敞的长廊,楼上正中为高出下厅屋脊的单檐歇山顶戏楼,戏楼前两侧为长方形小天井.戏楼前有五级台阶直上14×18米的中天井。正房5间,进深9柱;下厅5间,进深7柱。正房明间与下厅正中的戏楼相对。东西厢房各4间加披房,进深7柱;其后各有小天井2个和后厢房。正房两则为厨房、餐厅、储藏室等。供马夫、轿夫和长工们住的附院在大院东大墙外,面积约600平方米,内建有马厩和猪圈。附院后部和西厢房后部,原各有碉楼一座,系民国初期补建,解放后已拆去。
整个建筑为柏木构建,梁柱纵横,枋挑串连、榫缝牢靠,加上基础固实,虽历百年而无半点敬侧。石作工艺特别精细,如东西厢房后面的4个天井各有石栏,栏柱上有石狮或麒麟石雕,天井中央各以莲台或虎豹鼎足承托的鱼缸、花缸,缸形各异,或似花瓶,或似莲瓣,或方或圆,其缸面雕刻各类动物,或四季花卉,或优美诗文,构思精巧,精雕细刻,令人叹为观止。
石龙井整体布局对称严谨,粉墙绿树相映,雕甍纵横,流辉溢彩。房屋高低有致,房间内外大小有别,体现了主宾有序、尊卑有别的封建伦理思想;注重雕饰,追求舒适安乐,以及用“金色银”结构,配修碉堡等,又体现了晚清时代涪陵富豪之家的建筑风貌。
邱家院
即邱家下院,在荔枝乡红光村,宅院坐北朝南,占地240平方米,为木结构穿逗式八柱悬山式建筑。下院分为前院和后院两大部分,前院一楼一底,后院二楼一底,均为进深6米。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院主邱寿安雇清邓炳成为技师在后院创制榨菜。榨菜问世后,以其嫩、脆、鲜、香的独特风味赢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成为中国著名土特产之一,下院及其院主也因此而名闻遐迩。
碧云亭
碧云亭,在北岩点易洞东侧,初建于南宋嘉定元年(1208),明代崇祯年间重修,今存。亭为重檐攒尖顶式六角亭,通高8.84米(其中顶高1.69米)。地面外层6柱,柱高3.6米,柱间相距3米;内层柱高7.15米,柱距1.3米。亭系穿逗式木结构,无中心柱,枋柱连接无栓眼(木梢子),结构精巧,历300余年而无敲侧。飞檐翘角、彩塑装饰,甚为美观。系全市现存最古老而完好的木结构建筑。亭上原有清代人所撰联日:“望碧云亭新霁初开一笑昂头出寺钟声破空去;问黄山谷旧游何处几回搔首隔江岚翠扑人来。”为中国名胜名联之一。
白塔
又名文峰塔,矗立于城东7.5公里长江南岸刘家山山脊上。明代建有木塔,在今址以上。清同治十年(1870)重建为砖塔,十三年(1874)竣工。总占地870余平方米。台基四重,每重直径依次为33.3、32.22、12米。塔正八棱形,共9层,底层每面长4米。顶层每面长1.125米。连佛刹顶总高约40米。塔为特制青砖砌成。每层塔壁转角等处以长79.0、宽7.5厘米的“铁扁担”铆连夹固。塔第一层平胸周长32米,以上各层迭涩为檐,各层转角处檐下塑有龙头、兽头、人像等图案,塔顶为铜质串珠形尖顶。塔身稳固匀称、雄伟壮观,曾数遭雷击,但至今安然无恙。塔底层正西开拱门一道,高2.60、宽1.08、厚1.24米;门上镌联曰:“大雅广扶持一柱擎天开泰运;斯文真主宰三台立地庆升华。”横额:“贵相腾辉”。门内南壁嵌石碑,刻有建塔经过。每层有石级,可从第一层沿石级盘旋而上顶层。每层开有拱形小窗,可在塔内放眼八面;各层设有神龛,供祀文昌、关圣、山王、雷神等。
白塔现今基本保存完好,为涪陵一大景观,有人将其誉为“涪陵的城标”。
天宝寺
天宝寺,建于清光绪年间,在明家乡双丰村二组白象山上。环境清幽,风景秀丽。寺范以石砌围墙,有前后庙门,前门匾额上书“天宝禅院”4个金色大字,庙内雕梁画栋,金壁辉煌。其上半部分有大雄宝殿、桃园殿等。大雄宝殿坐东向西,长40、宽12.6米,现尚有房基及石雕麒麟、狮子柱础在。从柱础看,其柱径在1.6米左右。下半部分为放生池、普陀岩。放生池内种荷花,并有人工筑成的小岛,岛中建有亭阁,由两道石拱桥与之相通。亭高5层,可沿螺旋式楼梯登上顶层。现放生池及人工岛尚存,池内现存断裂石柱1根,上阴刻一对联之下联,文为:“玉毫垂白象循环四照声闻五百镇诸天”,落款为楚北黄云鹄题。右边石拱金石上刻有:“清光绪十九年佛成道日本寺护法居士同住持口口祈微暨口口口口造”字样。右拱下乱石中有两块边长为1.2×0.6米的菱形石碑分别刻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和三十三年(1907)。左拱金石上刻“传临济正宗第四十二世成都宝光寺分派天宝寺永祚堂开山渝城罗汉寺中兴第一代上下全睿祖老和尚愚命建”字样。放生池的南北两方为普陀岩,岩上塑五百罗汉,罗汉形体如真人大小,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现尚存遗址。
放生池及普陀岩之下有门(水寨门),现尚存门联,文为:“地利之山灵钟白象;人和多福宝垂西天”,落款为“大汉民国壬子元年三月上浣吉旦。”天宝寺原是一小庵堂。后扩建成一座著名寺庙,被誉为清末川东第一丛林,住持该寺的昌睿、道德和尚,均为四川著名高僧。能海法师曾于民国13年在此剃度。天宝寺在十年动乱中被拆毁,今仅存遗址。
碑记桥
碑记桥在蒲江乡碑记关村。桥为单孔石拱桥,南北走向,横跨东流溪,长31.5、宽5.3、高7.7、跨径9.9、拱高6.6米,石板桥面,桥拦由素面石板砌成,拦高0.32、厚O.35米。清道光丙午(1846)二月初四日立的补修碑记桥桥碑载:“……桥之上有巨石焉,上书绍熙甲寅,其字迹炳朗可识。夫绍熙者,宋光宗之改元也;甲寅者,光宗即位之五年也。
由宋而元而明,迄今六百四十有二年,桥虽无恙,而两河之夹岸未修。乙未夏复为暴水所啮,深虑者日:是不可不预为修补。爰募金鸠工,三越月而桥成……”。据此可知,该桥始建于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至今已791年。据涪陵市、地区文物考古工作者鉴定,该桥系四川省已发现并存在的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一座石拱桥。
龙门桥
位于蔺市镇西梨香溪河口,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竣工于光绪十三年(1887);为纵联式三孔实肩平面石拱桥、全长174.O、总宽8.7、高27.0米,单孔跨径26.9、拱高14.8米。由石工出身的南川县人陈永恩主持设计施工,民间募捐集资修建,用石料2万余立方米,耗制钱10万余串。桥东头有鲁班堂,桥面原有高7米的石牌坊3座;桥栏上有青狮、白象,桥栏外有龙、鳌、鱼龙、蟾蜍和净瓶、石人等石雕。尤以两条石龙雕刻工艺最为精致,一雄一雌,头尾各高3米多,最大径粗0.6米,昂首翘尾,口含宝珠,造型优美,均采用多层镂空透雕,使之须甲活现,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
龙门桥坚固雄伟,结构合理,如桥礅迎水面作锲形,背水面每颧条石依次迭收而呈塔形,两侧与拱洞相接之面垂直,以利泄洪和增大通水量;又如置牌坊、石龙等重物,既装饰了大桥,也以其重压减小桥面受力时产生的水平推力;桥面设有63个泄水孔,以及时排除桥面积水和清除垃圾;拱圈第二层作凸线,既增强桥拱曲线美,也有防雨水侵蚀第一层拱圈内沿的作用。龙门桥除石牌坊于1962年春被拆除外,余皆保存完好,60年代起成为涪(陵)新(妙)公路上的重要桥梁。龙门桥是四川及长江沿岸著名的大型石拱桥,历来受到保护。
白鹤梁题刻
白鹤梁位于乌江口西面1公里处,系长江中一天然大石梁,其西头与大江南岸的荔枝园坡岸相连,向东延伸近江心。石梁大部分除12月至次年3月江水较枯时露出水面外,余皆隐没水中。当水位极枯时,整个石梁长1600余米,宽10余米至30余米。石梁由中侏罗世下沙溪庙组青紫色砂岩构成,岩层以15度倾角向北倾斜。石梁与江南之间的水域,涪陵人称为“鉴湖”。白鹤梁古称巴子梁。相传唐代尔朱仙与白石鱼人曾于石梁上修炼后乘白鹤飞升,白鹤梁因此得名。
唐代时,石梁上已刻有两枚石鱼,被当地人用来预报年岁的丰歉。据梁上现存的北宋开宝四年(971)石刻文字记载:“据左都押衙谢昌瑜状申:大江中心石梁上,古记及水际镌有石鱼两枚。古记云:唐广德春二月,岁次甲辰,江水退,石鱼出现,下去水四尺,问古老咸云:‘江水退,石鱼见,即年丰稔’。时刺史涪州团练使郑令琏记。”又据《太平寰宇记·黔州》载:“开宝四年黔南上言,江心有石鱼见,上有古记云:‘广德元[二]年二月大江水退石鱼见,部民相传丰稔之兆’”。足见梁上石鱼在唐代中期或初期已经存在。
白鹤梁题刻缘于唐代时梁上所刻石鱼两枚(或称双鱼),双鱼系观察长江水位枯落程度的“水标”。石梁上,宋仁宗皇祜元年(1049)刘忠顺题记中对双鱼图有细致描述:“七十二鳞波底镌,一衔萁草一衔莲”。双鱼旁还刻有一秤一斗,明代永乐三年(1405)雷毂有“秤斗出则年丰”的题记。清代初期,唐代石鱼因江流冲洗而模糊,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涪州知州萧星拱命工重刻并题记:“涪江石鱼镌于波底,现则岁丰,数千百年来传为盛事。康熙己丑春王,水落而鱼复出。望前二日,偕同人往观之,仿佛双鱼萁莲隐跃,盖因岁久剥落.形质模糊,几不可问,遂命工刻而新之,俾不至湮没无传,且望丰亨之永兆云尔。”经此仿制重刻后,双鱼中间之下尚有一个模糊的鱼头可见,即唐鱼遗痕。现在清晰可见的双鲤,一前一后作溯江翔游状,前鱼高28、长100厘米,口衔莲花;后鱼高27、长105厘米,口衔萁荚。双鱼刻画精细,栩栩如生。秤斗图未重刻,故已不可见。梁上现存大小石刻鱼14枚(一说18枚),但作“水标”者仅唐以来之双鱼。
“石鱼现,兆丰年”的现象被人们视为奇观,每逢石鱼出水时,一些地方官吏、朝廷过往节使及文人学士等都要去石梁游览,观看石鱼后,每每留下石鱼出水高低和年岁丰歉等题记和题咏。去者又去,来者又来,题记沿石鱼图左右及上下展开,竞铺及整个大石梁中段的5000余平方米岩面。据载,唐代广德、大和、大中、大顺年间均有诗文题记,惜因江流剥蚀和后人铲刻,今已不存(或未被发现)。梁上现存北宋开宝四年以来各代所刻文字题记166段,其中宋代98段,元代5段,明代16段,清代23段,民国时期12段,当代3段,年代未详者9段。这些题记或反映了石鱼出水的情况,或记载了石鱼出水的具体高度。
由于石鱼的位置是固定的(鱼眼处吴淞基准面海拔137.91米),可以根据题记所载石鱼离水高度推算出长江枯水水位数据。这些实测数据的历史跨度上千年,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可为利用长江进行灌溉、航行、发电以及桥梁设计、城市建设、厂矿供水等工程设计提供依据和参考。故白鹤梁题刻被科学工作者称为“长江古代水文资料的宝库”,是“长江中最古老的水文站”,同时也是中国以至世界至今唯一保存完好的历史最悠久的“江河枯水水位站”。白鹤梁上现存题刻中,具有水文价值的有108段,其中明确记载石鱼出水高度的有19段(参见《自然环境》篇水文部分)。白鹤梁题刻不但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而且有一定的史料、书法、艺术、文学价值。
白鹤梁上百多段题刻有近1.2万字,题刻中有姓名可考者530余人,其中宋代占总字数和总人数的52%、69%,元、明、清三代占36%、23%,其余占12%、8%。这些题刻绝大多数都有准确的年代和人物的籍贯、职务、关系称谓等,是珍贵的实录性史料,有的可以证史,有的可补史书缺误,有的可提供史事线索,对历史研究很有价值。如南宋大数学家秦九韶,史书中少其行踪记载,白鹤梁题刻中即有他与其父秦季樽(潼川太守)、涪州太守李玉新于宝庆二年(1226)正月十二日游白鹤梁的记载。
白鹤梁题刻的书法,有的出自古代名人、书法名家之手,如黄庭坚、朱昂、吴革、刘甲、晁公武、吴廷珍、孙海等,更多的则是名不见经传的地方人士。题刻中,有篆、隶、行、草、楷各体,虞、褚、颜、柳、欧各派,风格异彩纷呈。题刻基本上是随书随刻,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书艺和刻工的社会水平。荟宋、元、明、清、民国书刻于一梁,集高低雅俗于一处,让当今游人收于一览,实为难得的文化景观。
白鹤梁题刻的文字大多十分简短,少者仅数字,多者不过二三百字,记事、写景、状物、言情,每有可观之处,故有一定文学价值。
此外,梁上还刻有石鱼、观音、白鹤等雕画,亦富有情趣。白鹤梁是长江中一处有多方面价值的奇特景观,而景观源于初刻于唐代的双鱼和由此而产生的众多题刻,又有“水下碑林”之称,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1978年和1980年先后定为涪陵县、四川省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岩题刻
北岩在涪陵城长江北岸,北宋初期已有普净院等寺庙建筑。绍圣年间,著名理学家、教育家程颐谪涪时讲学、注《易》于此。南宋时,理学地位提高,北岩建伊川先生祠堂、北岩书院,渐成为远近闻名的游览胜地。官宦名流、文人学者等路过涪陵,大多要去北岩游览题咏。南宋至民国年间,钩深堂及北岩崖壁上留下题刻甚多,但由于崖壁砂岩易风化,字迹多漫灭,崖壁现存题刻和有痕迹可辨者70余幅,若加上原钩深堂室内碑刻和文献所载,北岩题刻在百幅以上,绝大部分均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书法、文学艺术价值。
北岩崖壁现可辨、可定为宋代题刻的有7幅:
黄庭坚题铭 (幅宽)48×(高)80厘米。楷书。正文“钩深堂”,3字大小依次为26×21、21×22、20×20厘米,落款“山谷书”,字大5×5厘米。此刻原为钩深堂大门门额,后移刻崖上,故至今清晰可辨。
庆元题刻100×113厘米。楷书,8行,行9字。字迹漫患难识,第二行可见“庆元”二字。按,“庆元”为宋宁宗年号,当在公元1195至1200年间。
朱熹诗刻85×142厘米。行楷,4行。正文:“眇然方寸神明舍,天下经纶具此中。每向狂澜观不足,正如有本出无穷。”落款:“晦翁”。
绍兴癸酉(1153)题刻在一石龛东壁,40×132厘米。楷书,2行:“汴阳吴克舒绍兴癸酉书云日举家来游阱椽侍行。”
绍熙癸丑(1193)题刻145×103厘米。楷书,12行,行8字。各行有少许字迹勉强可辨,第十一行有“绍熙癸丑”等字。
淳祜辛亥(1251)题刻在一石龛西壁,65×100厘米。楷书,4行:“淳祜辛亥三月既望左绵刘济川三山林元成都杜庭燮三泸何清来游。”
据《八琼室金石补正》及《涪陵县续修涪州志》等记载,崖壁尚有宋代尹赙、王庶、程遇逊、李吕、陆游等名人题诗。钩深堂内壁间,原有宋代的《伊川先生祠堂记》、《北岩书院记》、《南宋断碑》、《陆游诗碑》,《朱子与(度)周卿书》、《黄应口寄性善帖书》,明代的《李廷龙诗碑》,以及清代由州署移入的《花蕊夫人诗碑》等著名碑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