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族群的丧葬仪式与香花佛事


客家是汉民族中的一个地缘性群体。作为客家中心区域的赣、闽、粤边界地区,一方面这里是一块四周被大山包围的丘陵山地,在它的西面是罗霄山脉,东面是武夷山与九连山脉,南面是南岭,在罗霄山脉的中段还有一条雩山山脉与武夷山相连结,从而把江西的南部与中部隔开,形成一个对外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

生活在这个地区的原始居民是与赣、闽、粤、浙等南方地区同一族属的百越民,他们“各有种姓,互不统属”。秦汉以后,由于北方汉人不断进入该地区,使得百越民,有的成批汉化,有的被强制迁往江淮地区,有的则退出平原,进入深山老林,成了历史上曾经名噪一时的“山越”民。两晋之际,尤其是唐宋之交,由于北方不断遭受战争的摧残,农村经济凋敝,大批难民渡江南下,另求生计。在经过不断辗转迁徙之后,部分移民来到了这块被大山屏蔽的赣、闽、粤三角地区,与当地土着相互杂居,并在相对封闭的社会与自然条件下,与土着民相互融合,从而创造出一支以汉文化为主导的、与周边文化相区别的地域文化。

客家人的丧葬文化正是在这种特定的历史和生态条件下逐步形成的。粤东、闽西、赣南地区客家葬俗同中有异,有着一整套繁文缛节,大致分为报丧、安灵、行祭、送葬、念经超度亡魂等项。笔者从小出生在赣南和闽西交界的石城县,距离 “客家祖地”一步之遥,因此熟稔闽西和赣南客家人的丧葬习俗。经过近年来在粤东梅州、河源各地的田野调查,笔者对世界客都梅州客家人的丧葬文化也有了切身的感受。在结合翔实田野调查材料的基础之上,笔者以“自我”和“他者”的视角,对客家丧葬礼仪及流行于梅州境内的香花佛事进行描述和解读。

一、客家人的丧葬文化

(一)客家丧葬仪式的基本环节

1、报丧

老人去世后,家人齐集床前恸哭:如果老人去世时未预备下长生(棺材),就立即遣人购置,买回的长生抬回家时须让脚部先行。若是老人仍在世时购置长生,抬回家时则须让头部先行。

如果去世的老人为男性,丧事由男方的长亲——屋长作主。如果去世的老人为女性,家人要给老人的娘家“写报单”告知老人的死讯,通知老人兄弟的子辈,即外家孙前来吊祭。

2、安灵

灵堂的布置须显现哀伤气氛。在堂前挂上白布或黑布制作的幡帘。幡帘前摆一张八仙桌、置死者的神主牌位、灵前设香案一张,案上放上香烛、酒、荤索食品,案下有跪垫。厅堂大门两侧贴有对联,它不像通常那样红底黑字,而是黄底黑字。对联的横批为。“慈亲制孝”(女)或“严制读礼”(男)。门楣上挂八卦图案。办丧事时如须借用别人家的场地、要在被借用人家的场上贴上红底黑字的“借用大吉”,以求吉利。

死者屋外搭置道坛。上砂镇的道士(粤东梅州一带称为香花和尚)不须出家,他们通常在自己家中设坛。做道士(粤东梅州一带称为香花和尚)之前须拜师,学习“做功德”的仪式和唱词。在赣南,人们称道士(粤东梅州一带称为香花和尚)为“道士(粤东梅州一带称为香花和尚)”、“和尚”或是“圣公”,农村道士(粤东梅州一带称为香花和尚)都是兼职的,他们还有其他的谋生之道。道士(粤东梅州一带称为香花和尚)的道坛各有自己的名号、挂在道坛的最顶端。名号之下悬着大幅的佛像,佛像两侧悬着布幅对联:“奉佛追修伸孝意,请圣超度发诚心。”道坛一般搭置在八仙桌上,约3米高。道坛下搭孝服台,也悬有对联:“孝制酬天地,服成谢乾坤。”道坛旁另高悬一竖红布条,上贴黄纸,以黑字写明死者的年寿。

3、行祭

殡葬当日早上,死者(女)的外家孙来吊祭、一般男性、女性亲属都可来,但女性要来三个或五个。只能是单数。外家孙到来时,死者家人把花圈拾到门前,燃点鞭炮,孝子孝孙跪下相迎:灵堂门外放八仙桌,用布幅围起。孝子孝孙首先为外家孙斟上第一杯酒,外家孙接过后首先祭天,泼向空中。第二杯酒泼在地上,叫祭地。如果死者的丈夫早己去世,外家孙接过第三杯酒,把条布全部掀起来反铺在桌上,把酒杯放在上面;如果死者的丈夫仍在世,外家孙就只把条布的一角掀起铺在桌面的一角、把酒杯放在上面。这时,外家孙就要说一些吉利话,如“一刻遭丧,晚年吉庆”等,然后把孝子孝孙扶起来,一起进灵堂去,孝子孝孙上香,烧纸钱。

一般人家会把老人的遗体放在帷布后,不让人看,他们认为给人看见了老人的遗体会给自家人带来厄远,但是外家孙如果认为老人的儿孙平日对她不好,有虐待嫌疑的话,外家孙有权要求“验尸”,看老人是否被儿孙虐待;解放前外家的权利更大。如果外家认为老人的儿孙虐待了他家姑婆,就不“开锣”,不让把老人抬上山埋葬。外家势力之大还表现在另一方面,唱仪的礼生在主持行祭时,对孝子孝孙唱“脆、拜、起”,面对外家只能唱“拜、起”,不能唱带有强迫性的“跪”。如果死者是男性。一切由屋长做主,解放前多由族长做主。可见,葬俗中体现出来的舅权和族权是很大的。

道士(粤东梅州一带称为香花和尚)做完“起师”,由外家或屋长开锣,把死者的棺木从灵堂抬出,放在屋外宽敞的禾堂。一般在上午开锣,只有那些“半口(Lok3)于毁”(即不到高寿就去世)的人才在下午开锣出殡。开锣时由礼生唱仪,唱“起擂”,外面的乐队就打锣;唱“掌号”,外面就吹笛;唱“发引三声”,就打三响鞭炮;唱“孝子孝孙请跪”,孝子孝孙都跪下;唱“孝子孝孙请洗”,孝子孝孙就把手浸入用丝芽、抹药浸过的水中洗一下。然后死者的女性亲属抚棺痛哭,并用草纸擦拭棺木之后,把鸡肉、猪肉、鸡蛋等祭品放在棺木上,请出死者的神主牌位,这叫做“祭寿头(棺材)”。

这之后由道士(粤东梅州一带称为香花和尚)把孝服分发给众人,叫“成服”。道士(粤东梅州一带称为香花和尚)先把孝服送给外家孙,再由外家孙传给孝子孝孙。孝男穿麻衣,长子长孙头有三个棱的草编孝头帽,其他孝男头戴两个棱的孝头帽,孝子孝孙穿麻草鞋,或者打光脚,把不穿的麻草鞋系在腰间。死者的长媳穿麻衣。其他孝媳孝女穿白衫。在过去,孝服全都是用席布做的。长子、长孙、长媳及其他亲属的孝服分得清清楚楚。

现在则简单多了,一般穿白衫就行。甚至有的亲属只象征性地在腰间围块麻布。着好孝服后,道士(粤东梅州一带称为香花和尚)们开始表演“拜四方天地”,道士(粤东梅州一带称为香花和尚)们穿着的道袍或僧袍,是他们自己设计的。他门从东面始拜,再向西、再向南、再向北。拜完四方天地,由一位专门从陆河县请来的有名的道士(粤东梅州一带称为香花和尚)带着孝子孝孙“绕棺”,此时棺木已用塑料布包扎好,上面再搭上布、毛毯或被面。道士(粤东梅州一带称为香花和尚)手拿“召亡竹”,围着棺木绕行,身后跟着孝子孝孙,道士(粤东梅州一带称为香花和尚)绕一阵便停下,唱死者的辛劳,劝解孝子孝孙要孝敬父母。道士(粤东梅州一带称为香花和尚)唱得声情并茂,他的唱词以引哭孝子孝孙为好,而在孝子孝孙这一边,却要强忍悲痛,尽量不被道士(粤东梅州一带称为香花和尚)的唱词唱哭。死者的长子长孙手持哭丧棒,死者为男性时,棒为桐木制,死者为女性时,棒为竹制。称为“男桐女竹”,它象征着“男节在外,女节在内”,意即男人的气节表现外在的为人处事上,又一说男人主外,所以其气节表现在家庭之外、而女人的贞节表现在家庭之内,女人应该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之所以会选桐木和竹子,是因为桐木的结在树干上,竹结在竹子的内部,以“结”来话“节”。

绕棺之后,由道士(粤东梅州一带称为香花和尚)表演“跑五方”,这时所有的道士(粤东梅州一带称为香花和尚)齐上场。由一道士(粤东梅州一带称为香花和尚)带头,满场游走。领头的道士(粤东梅州一带称为香花和尚)手拿宝剑,劈开前路,好似带领众道士(粤东梅州一带称为香花和尚)与妖魔邪鬼战斗。公开设坛的道土有特定的表演程序和承袭自上辈的唱词,而且他们做法事的设备也有所改进、已经开始使用无线话筒和音响设备等。

扫完妖魔、开始行祭。行祭由礼生和执事主持,他们都穿着白色的长衫,礼生要戴白冠。行祭分几堂分开拜祭。孝子孝孙一堂、女方亲戚,即外家孙一堂。男方的房长、其他亲戚一堂。一般一堂拜祭要半个小时。祭拜人向死者的神主牌位、棺木敬酒、献彩帛、礼生唱礼,执事读《哀章》。《哀章》的主要内容包括死者生前做的好事。生者对死者的哀悼之情,供奉给死者的祭品等。程式固定。较隆重的行祭要有全猪全羊供奉,称“猪羊大祭”,这与古代诸侯祭招宗庙的少牢之礼的内容相同。

4、送葬

行祭仪式之后,开始出殡。死者一定要在死后三天之后才能出殡,称为“三晨”。如果死者未成家,或仅到中年就去世,或是凶死等就不用等三天后出殡,而是要尽快地安葬。出殡时,最前列是以竹木搭成的椅状物,中间安放着死者的遗像,遗像是在去世前就请陆河县有名的画匠比着照片面成的。发丝都清晰可辩。老入们在去世前都会为自己准备好这些必备物品,他们穿上传统的对襟上衣去照相.再请画匠按照片描面出来。死者的长子手拿哭丧棒,长孙捧着死者的神主牌位跟在后、然后是抬棺木、举花圈的。

花圈上的纸联为蓝底白字,黄底黑字的也有。左联写有敬献人的姓名,姓名上方加贴一红布或红纸条,写有“阳”或“阳居”,下面再以黑底或蓝底白字写上敬献人姓名,表明敬献人是生者与死者阴阳相隔。出殡途中遇河要“祭溪河”,由礼生和执事主持,由死者的长子长孙主祭。执事读《祝文》,大意是棺木要从河上经过.会污染江河,所以请求河伯水官不要生气、并保佑孝子孝孙平安大吉。

墓地一般提前选好,有钱人家常在老人未去世时就选好了墓垃,做好了基穴,老人不但不以为忤,反而认为来世有了安稳、可靠的依托。“送葬”由道士(粤东梅州一带称为香花和尚)主持,孝子孝孙跪在坟前,道士(粤东梅州一

带称为香花和尚)抛洒大米和硬币的混合物,孝子孝孙用衣幅尽力去接。道士(粤东梅州一带称为香花和尚)一边念道:“沙箩量米斗量金”,祝愿死者的后代有米有钱;“房房富贵,代代盈昌”,祝愿死者后代富贵、子嗣众多。最后还要念“年无忌,月无忌,日无忌,时无忌,大吉大利,报馆引进。”然后帮工把棺木推进早已建好的墓穴,封上墓门,这个过程叫做“呼龙”。

5、念经超度亡魂

送莽队伍返回之后,帮工煮些猪肉汤让孝子孝孙喝,名为“食禄汤”。吃午饭之前,由道士(粤东梅州一带称为香花和尚)主持“下马引亡安灵”,把死者的灵魂招回来,好让它听经超度。道士(粤东梅州一带称为香花和尚)接着要“起场请佛祖”,即放一个斗在灵堂前八仙桌的中央,斗中间有本能的如来佛像,这个木雕像不能倒放,传说道士(粤东梅州一带称为香花和尚)如把佛像倒放,就将会有人丧命,所以佛祖拿倒种很不吉利。

吃午饭之后,如果死者是女性,道士(粤东梅州一带称为香花和尚)带着孝子孝孙去河边请河神“打沙子”,把河边的沙子捧些回来,以便晚上做功德时用。吃了晚饭后就开始做法事。首先“献饭”,即给亡人供宰饮食。然后道士(粤东梅州一带称为香花和尚)召亡,“山中也有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一只蟹公尾长长,好比三国关云长”。接着唱关羽的事迹,劝解死者即使像关羽这样的人也会死去,就不要再留恋人间了。唱完后要扔英杯,如果没扔到一覆一翻,道士(粤东梅州一带称为香花和尚)还要重新再唱,劝解死者的灵魂,直到扔到一覆一田翻,表明死者的灵魂完全听从了劝解,将要远离人间。这时,孝子孝孙哭拜在地,因为死者要永久地与家人分别了,从此阴阳陌路。

接下来的一“斥”(即一项法事)是“问果老”;请张果老到场印证今宵做功德。道士(粤东梅州一带称为香花和尚)们此时上香做武场,与跑五方差不多、显示道士(粤东梅州一带称为香花和尚)的身手。孝子孝孙则要为死者的去世感到悲伤,并表示会守“丁忧之制”。解放前上砂人为父母去世而丁忧守制,一百天内不能剃头,三年内不得生子,如有违犯,由屋长惩罚,罚请族人吃饭,要开十几桌酒席才行。道土此时则向孝子孝孙,死者亲戚及观君整个“做观灯”过程的人唱好话,他们必须当场给道士(粤东梅州一带称为香花和尚)掏钱;称为“刮贴”。俗语“一夜观灯十二斥,一斥无钱就要食”,就是讽刺道士(粤东梅州一带称为香花和尚)每做一斥都要红包的陋习。 道士(粤东梅州一带称为香花和尚)接着引亡上坛打勘合,再读讥,即读经文。这之后的仪式是押号,号牌叫六赎文牒,像阳世人的通行证一样。然后“拜黄河引亡人过江”,因为死者的亡灵要渡过黄河前去北方幽冥之地见闻罗王,所以要拜祭黄河,孝子孝孙此时跪拜不止,祈配亡灵能顺利渡河。渡河之后,便要“引亡过案参见坤府王爷”,乾为阳,坤为阴,坤府即地府,坤府王爷即阂罗王,过案就好似亡人到地府报到一样。

拜了阎罗王,还要“安灶作福,请众君爷”,灶君爷是一家之主,死者生前有骂过灶君爷或烧火时冲撞了灶君爷,以及死时惊动了灶君爷等,此时要在灶君爷前请他赦罪,并请他作福保平安。还有一位神也要诸到,他就是在阴间掌管药物的神——药师,一说为五谷圣帘,“把药师”或“治药师”的缘由在于死者生前吃过药,道过罪,要请五谷圣帝脱罪。又一说认为死者到了阴问也会生病,如果道士(粤东梅州一带称为香花和尚)请来药师,孝子孝孙用酒敬献他,他喝醉后,死者就不会生病,也求用吃药了。道士(粤东梅州一带称为香花和尚)接着“摇七盏灯”,即唱行孝歌、二十四孝的故事等,宜讲父母养儿育女的辛苦,希望孝子孝孙感念死者的养育之思。

如果死者是女性,道士(粤东梅州一带称为香花和尚)要替她做“拜血盆”、“游沙城请十八鬼王”、“拜血盆经脱罪”的法事。把从河边捞回的沙于筑成沙城的样子,因为女性生前生儿时的血污染溪河,如果不缴血盆,游沙城,请十八鬼王,死者就不能登天堂。十八鬼王请到后,为死者发赦,赦书如下:“报仔张千里,赦官梁仔贵,到中华世界东土孝门家,下救亡生天上表文。”死者获赦后,通士为她“破沙城”,打碎沙城,让死者的亡灵无罪早升天界。

如果死者是男性,就要到地府的库官爷那里“交库银”,这是因为死者在未投娘胎之前就在库官爷那里借了钱的,死后需把钱还给他。

做完以上法事。道士(粤东梅州一带称为香花和尚)点燃蜡烛,在烛光中念诵《金刚经》,以吁走深夜临门的小鬼,称为“燃灯”,整个”做观灯”过程到此功德圆满,道士(粤东梅州一带称为香花和尚)可以“送神”了,送佛祖回西天,并“谢师爷”,感谢造灵符的张天师,最后“脱孝释服除灵”,孝子孝孙、死者亲戚等除去孝服,撤掉死者灵位,感谢四方天地。至此,死者生前的罪孽都得以解脱,死者今后的行程都得以安排,亡灵可以顺利地升天,而不会因冤孽末解而纠缠家人,家人也因为为死者铺平了阴世之路而感到宽心,为死者能顺利升天而不会纠缠家人感到放心。

(二)丧葬仪式中的伦理观

来宾悼念亡者,须给灵位上香与烧纸钱,之后会有人端上一碗开水给你喝,但需喝一口,剩下的就倒掉。表示“喝水不亡挖井人”之意!接着要到灵后把哭丧的人搀扶起来,意思不用过于悲哀,亡者已矣。

祭祀灵位,从最初由直系子孙后代开始祭祀(不包括女性),到远房表亲等。每一次祭祀都是需要先生(先生,古代传统的产物,对懂得一些特殊事件而邀请的代理人统称先生)的呼唤进行仪程。

吊唁的亲属磕头后,需要完成在灵位前上香、宣书、谢礼的流程。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每一人或一组人(会根据辈份的不同与关系的远近划分)在宣书时都会不同,这最要的原因是在于对亡者的感情不同而宣述亡者生前与祭祀者的相关事情与对亡者的悼念。谢礼是指悼念者在悼念即将结束后,直系亲属需根据辈份出来跪拜谢意;而悼念者要鞠躬陪伴,意味着自己应该如此。直系必须全身披麻戴孝,次及只要戴孝。

女性不论血统远近,皆不须参与祭祀活动,只在灵后哭丧。作为直接参与者,每当音乐哀调响起,悼念者对亡者的深情嚎哭时,眼泪总是不自禁的盈满眼框。是现场氛围的影响还是对亡者的沉痛哀悼,或者…有时,想一想,人生的一些问题,很难有什么特殊的与满意的答案!在谢礼时随着祭祀结束的人越来越多,这就要跟随直系之后同样表示谢意。

出殡当天也需要祭祀一遍,并且所有女眷属都需跪下,一直到送殡时刻。因此时应三步一拜送殡到村门外,不能送到墓地。因女眷属不能够哭丧至去坟墓地。回家时也不应该原路返回,要另走一条路,并戴着红色纸或布,表示红的吉祥与喜庆,所有不如意皆以终结。

出殡之后的宴席,当上菜肴到第五道(共十六样菜)时,直系子孙需穿孝服在宴会门口跪倒,等候亡者的兄弟姐妹来搀抚方起来身。例外,与红喜庆不同的是,必须等所有的来客用餐结束后才散烟,每人一根。

赣南客家人的丧葬礼注重“寿”和“孝”两字。只有满60花甲以上的人亡故方算善终,善终者办丧事俗称“白喜事”。此等丧事往往讲排场,以示儿孙孝顺,且礼节较繁,一般有送终、报丧、守灵、入殓、成服、堂奠、出殡等程序,此后还有上坟、做七七、做百日、做周年、除孝等。此仅简叙送终、报丧、成服、出殡。

送终,老人将死,儿孙要跪在跟前,烧纸哭拜死者“升天”。男要死在厅堂,谓寿终“正寝”,女要死在房间,谓寿终“内寝”。随即为之沐浴,更换专门为死人裁剪的“寿衣”,亲属戴孝,门贴白联,以示哀悼。

报丧,父死子女先跪告家族,后跪告亲友;母死先跪告外戚,后跪告族亲。富贵人家治丧,多用书面讣告,周知亲长。讣告称谓,父死称“孤子泣血稽颡拜,母死称“哀子泣血稽颡拜”,以示哀深虔诚。戴孝阶段,须将家中仓库钥匙交给族中有威望之长辈保管,子女无权过问,此谓“尽孝道”。

成服,即子孙穿孝服迎接吊唁宾客。一般是孝子行三跪九叩礼后,执事者给孝子戴上用蔑编纸花扎成的“愁笼帽”,披麻于身,脚纳草鞋,腰系草绳,手执哀杖,跪伏灵堂前。哀杖,俗称“孝杖棍”,杖一尺八寸。男死用竹杖,女死用梧桐杆做,均粘贴白纸,俗称“得罪你一尺八”,说的是舅公对不孝外甥,可用此杖来鞭朴,以示惩罪。

出殡,又称发送、还山。鼓乐呜咽声中,抬起灵柩上路,在送殡队列,鼓乐“铭旌”为前导,纸扎祭品及实物祭桌、引魂灵轿等跟后,其中有专人沿途鸣爆撒纸钱。紧随其后的是长子执杖在前,长孙抱灵在后,旁有叔伯手撑黑伞遮阳,并搀扶抱灵者,亦步亦趋。然后是四人或八人抬棺,孝子孝孙随柩行进,亲朋族戚跟随相送,最为忙碌的是端长凳搞路祭的执事。凡遇过桥、过缺口、过岔道口,都要举行路祭。孝子、礼生等人一直要扶灵送至墓前,待灵柩入穴封墓门后才可返回。其余送葬人员,只送到坟墓附近便驻足燃香作揖而别。送葬人返回必须另择路途而归,一概停止哭声。归途中要将孝服孝饰取下,回家后用酒洗手面,用艾草或禾草燃烟熏身,名为清除晦气,实为起消毒作用。孝子孝孙簇拥灵牌入厅堂,举行安灵仪式,即将灵牌放置神龛中,俗称“合香火”,然后洗身更衣,这时丧事方算完毕。

客家人的丧葬观念基本上继承了中原汉民的传统,如相信灵魂不死,重视福、寿、孝、丧礼讲究排场,特别重视风水等。相信灵魂不死的观念。繁缛的葬俗首先来源于灵魂不死的观念,古人认为人活着是灵魂依附于肉体,而死后灵魂与肉体就分开,灵魂是能够独立于肉体之外的,具有超人的力量。因此把灵魂当作神秘的对象加以信奉。旧时人们对待死人在归天路上的种种复杂仪式都是以灵魂的虚拟存在为前提的,那死去的人似乎仍然是一个生命需要人们去关爱。客家人的喊惊习俗是这一思想的全体体现,当地小孩感冒发烧或其他病症发生时就要由孩子的母亲及其他中老年妇女烧香烛喊惊,认为小孩生病是因为灵魂离开了孩子的肉体,及时叫回灵魂孩子就相安无事了。

古人相信人的灵魂在生前与死后是一脉相承的,人生有现世与来世,由此推断世界也有阳界与阴界,根据灵魂不死的观念,人死了以后要进入另一个世界就是那个人们称作阴朝地府的地方。客家人相信因果报应,认为善恶到头终有报、多做善事能够荫子荫孙,今世不好死后也能得到好报。诸如此类的说法虽有惩恶扬善之意其本意并不是很坏的,但这迷信说法给人们带了沉重的心理负担。

客家人的丧葬方式多沿用古中原的传统,以土葬为主,多用棺葬,解放以后随着政府的倡导逐步实行火葬。另有合葬、捡金(改葬又称“作风水”)、做生意、野葬等习俗。因笃信灵魂不灭的观念,旧时客家人对墓穴向来特别重视,一如生人起房,叫“阴宅”,犹重风水,凡筑墓葬必请风水先生选日子、时辰、选墓地、看朝向等。

丧葬礼可以说是人生礼仪中最为繁琐复杂的一种。它的仪式较多,是其它许多礼仪所不及的。同时,这种礼仪也最庄严、隆重。客家人的丧葬仪俗继承了汉文化传统的许多突出方面,如孝道、宗法制等,都在这种礼仪中体现出来。同时由于长期流迁以及与当地土着的交流与融合,使得客家的丧礼形成了自己民系独有的新的特点这些特点体现在客家丧葬仪规上显得既温情脉脉,极富人情味,同时也有几分严苛和冷峻。

客家传统习俗认为凡人年在六十虚岁以上因老、病而死的,都算寿终,称之为“喜寿”,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白喜事”。对于这种正常死亡,家人在心理上、物质上早有准备,儿女子孙都要在死者临终前日夜守候,跪在跟前聆听遗嘱,哭泣尽哀并烧纸祷拜死者“升天”,是谓“送终”。客家人对送终一事相当重视以没能跟老人说上话为终身遗憾,所以闻说父母或其他至亲病危消息一般都要立即赶回,尽最大可能见上最后一面,因此即使不远千里也要日夜兼程赶回。

报丧是指丧家向亲戚邻里报告死讯、丧期、葬期。一般小殓后,丧家即将死讯报告亲朋好友,以便他们在大殓及时前来吊唁。报丧的形式有口头的,也有持卜文的,后世还发展出来在报纸上登卜告报丧。民间一般以口头为主,即孝子或长孙亲往报丧,对那些至亲好友尤其是如此,否则礼数不到,对那些较为疏远的则捎个口信即可。

装殓是指把死者装裹、放入棺材。古礼装殓分大殓(入殓)、小殓。三日小殓,五日大殓,或次日小殓,三日大殓。这也是和所谓三月下葬的旧俗相应的。后世一般家庭停丧时间较短,入殓也就比较及时,大多临终空好寿衣,第二天便装殓入棺。

比起其它礼俗,丧葬之俗来得更为庄严肃穆。客家人对于此,做得十分周到,甚至过于繁文缛节。葬务从厚,礼务从奢,丰其筵席,醉饱灵侧,鼓乐奠别等等。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有很小的变化。

临终之处理为死者沐浴、容颜、括发(头发梳理后挽成鬓)、更换寿衣,并在尸前陈设祭奠物。俗称小殓。客家人重伦理,亲人感情甚笃。有疾,必延医救治。如已病入膏肓,药石罔效,即随时观察其气色五官,急召子孙亲人,随侍在侧。若脸色苍白,眼耳鼻舌缩小变形,饮食少进,即移寝于厅堂,放上门板,铺上草席或篾席,让病人卧其上,男左女右,头在里,脚在外。将原穿衣服剪开脱下,最外一件换上寿衣。(寿衣,色蓝,六十大寿时,一般由女儿出资购买),过去有“上六下四”之说,即上身穿六重衣服,下身穿四重裤子。然后挂上帐。子孙守其旁,以尽最后之孝道。

客家风俗重视送终。出门在外的千方百计赶回家,以求在临终前见最后一面,显得孝顺。当病人气绝时,点上香烛,在死者脚尾米把远,放上一个大钱炉或一口烂锅,孝子贤孙双脚跪下,烧一定数量的纸钱,称之“烧倒头纸” 或“烧升天钱”,让死者到了阴间不缺钱用。然后香烛一直要燃到安葬为止。有“香火不断”之意。烧纸钱时,子孙大哭。述其死者的苦楚和对子孙的厚爱,以示死者不该离去之意。当病人气绝时,以红布或红纸包一块玉或金或银元或硬币,塞于死者口中,称之“含玉”,以示吉祥。

当病人气绝时,马上杀一个公鸡,称之“洗脚鸡”。并煮成八分熟,置于为死者摆放的香桌下用箩筐照好。并烤七个小麦面饼,用柳条穿上放于死者手上,称之“打狗板”。死者足尾置一盏清油灯,称之“长明灯”,为死者照明,不迷路,顺利到达阴间。并倒摆一板凳,凳面朝里,触脚。凳后放一碗饭,上置熟鸭蛋一个,插上筷子,称之“脚尾饭”。饭后置一香筒,点香拜之,香不可间断,并烧脚尾纸(用银纸)。另置盏清油灯在死者头侧,不能超过头顶,一天三次即早中晚慢慢向脚下移动,到安葬时移至脚部旁。 男死于家,称之寿终正寝;女死于家,称之寿终内寝。如死在他乡或凶死,不可抬入厅堂,只能安放于大门侧,以免凶神恶鬼进屋,殃及家人。仍是男左女右,头在里,脚在外,换上寿衣。其它礼仪都一样。

人死后,堂上祖位、神位,均须以红纸掩之,以免祖先、神灵蒙受晦气。所有红纸书写的对联一律撕下,换上白色挽联,以白纸书“忌中”或“严制”(父死用),“慈制”(母死用)贴于正厅门边。人一死,先遣子孙或邻居亲友一、二人,持子女生辰八字请地理师(阴阳)择日选定吉利日期:大小殓、移柩、祭奠、还山、安葬、测定方位等。选定日期后,孝子往外祖母舅家及亲伯叔家报丧,并派专人若干前往各亲族戚友处报丧,并告知发丧安葬日期。今统印讣文寄达,在门前或附近路口还出讣告,或以电报、电话告知。孝子报丧先不入其门,在门外叩头后,方可进屋(一般都未进屋)。选定若干名对丧事较内行者,协商安排善后事宜。赋予职称、工作项目,分层负责,包括总务、出纳、茶水、文书、跑腿、帮忙人员等。死者的子女为孝子,见亲族戚友、帮忙者均应叩头。

人死后,守孝之女亲人一般不用梳子梳头;地不打扫,安葬后及时打扫;子孙原则上吃素饭,不吃荤,至安葬后方可吃荤,称之“吃素”。将死者睡的床铺上之用品立即抱出居室外;如其配偶在世时,把死者睡的床单、被单撕开一半,留一半给配偶,另一半在安葬后在坟圹上连同死者不用的衣物烧给死者;并把床铺移动立起靠墙放起不用,一般百天后才用。摆孝堂:在遗体前挂白布,摆香桌,放灵位牌。

二、客家地区丧葬个案材料

2011年6月,笔者接到妻方家里的电话,是妻子祖母去世的消息。妻子的老家是闽西的小乡镇,那一带都是客家人,如果家中的老人上了80来岁去世,就是说上天作神仙了。还没有到家门口,妻子的父母就出来接我了,然后牵着我的手,带我去见妻子的祖母。她的遗体放在大厅右方,临时搭的床,掀开蚊帐,我看到我妻子的祖母躺在那里脸上已经出现星星点点的斑,头上带着一个花冠,身上穿得是她自己前两年就挑好的寿衣很体面。见到她的时候,已经是去世的第三天了。家里人很多,都是亲戚邻居奶奶给我头上戴上白布帽,把我衣服反过来穿着。

第一天的时候,家里就通知了所有亲戚,然后定好出殡的日子,亲戚都到齐后就开始决定接下来的程序。第二天,儿子,孙子一辈的,就要去村里各个长辈那下大拜,只要长辈一出来就要跪着哭,然后长辈把他们扶起来,一般来说长辈都是很快把跪的扶起来。如果是不孝的子孙,那就是跪着再久也没人扶,只能自己起来。 第三天,也是我回家的那天,家里开始杀鸡杀猪,准备酒菜。请法师,唢呐手,鞭炮一直放个不停,热热闹闹的。晚上是我和堂叔两人守的夜,农村老鼠的什么多,所以要看好。香火和蜡烛不能断,因为这是保佑子孙后代香火不断。一晚上眼睛都没合,因为我要好好陪陪她老人家。过了今夜就再也见不着她了。第四天,是落棺的日子,落棺就是放进棺材的意思。妻子的祖母生前说过,她不要火葬,那太恐怖了,子孙都答应了。所以今天把老屋后的棺材清理干净,准备落棺。请的是村里经常办丧事的一个长辈叫估佬。到了傍晚六点,所有孝子贤孙都跪在上厅,等候落棺。这时我妻子的祖母娘家的亲戚来了,按照辈份来,他是最长辈的,所以这个过程,他一定要在场,而且要亲眼看着她落棺。估佬把钉子和长带放在盘子里,交给长辈,然后长辈点头,交还给估佬,接下来几个长辈就把妻子的祖母从床上抱起来……唢呐声,鞭炮声齐起,孝子贤孙全都哭了,很伤心的哭,而且不能看,都头低着。

我听到他们的声音,放低点,慢慢来,然后也听见放进棺材的声音。他们还给妻子的祖母穿上了她最喜欢的一双鞋子。然后就是盖棺,钉上二十来公分的钉子。大家都很伤心,钉子敲进棺木的声音,至今难忘。棺材放好后,我们全部抬头,妻子的祖母被关在里面了。我泪水止都止不住~~棺材摆上大厅正中央,两张八仙桌合并着放在上面,这样棺材就在桌脚中间了,猪血弄过的红纸贴在桌子最外边缘,刚好档住棺材正面。遗相,香炉全部都放好,后面是纸搭的房子。因为日子定在第六天出殡。第五天晚上要做一个通宵的法事,所以大家都去休息了。我接着守夜。第五天,孝子贤孙开始等客人来上香,灵堂两旁,左边是男的,右边是女的。亲戚邻居一来上香,大家都情不自禁的跪着哭起来,他们上完烟后,就开始一个一个的把我们扶起来。爷爷奶妈年纪也大了不适合跪,所以在灵堂旁边坐着。到了晚饭过去,就开始做法事,男的要跟着法师颂经,一个一个的,跪着 ,起来然后再跪。一直到临晨三点,女的就要到村口的小溪那把妻子的祖母穿过的一些衣服扔掉,来回都是哭着,嘴里都要呼喊妻子的祖母的名字。她们回来以后,所有人都开始跪拜,然后在法师写的符上签名,表示大家都同意妻子的祖母上天做神仙的意思。因为妹妹的生肖和妻子的祖母有冲突,所以回避了,由我爸代签。接下来就是由白天抽签到的村里的八个男丁,开始抬棺到大门品,盖上红白相间的布,棺上也放了只纸天鹅,那是带妻子的祖母上天的。孝子贤孙都要跟着法师围着棺材转,大家这会都伤心到极点了。

吃过早饭,就要开始出殡了。爷爷请了出殡的乐队来,他们都很专业的演奏着。加上鞭炮声,唢呐的声音,让人禁不住落泪。纸房子摆在家门口,已经点着了。妻子的母亲及其姑姑她们都拿着竹片不停的围着敲打着。时辰一到就开始出殡了,棺材由八个大汉抬着,这叫八仙。后面跟着是乐队,唢呐手,然后还有一人不停的放鞭炮。我爷爷作为长子抱着遗相,我伯父作为长孙抱着香炉,我走在男的最后面,紧跟在我后面的是伯母姑姑,那天来了很多亲戚。到了村口,我们全跪下来,然后目送棺材转入小道上山。男丁去村里祠堂跪拜,女的全部回家整理。晚上家里准备了好多酒菜感谢来帮忙的亲戚长辈。

2011年8月,所里领导的母亲寿终100岁,大师说:“这是红喜,在丧礼上不要哭,可以笑!”死并非生命的终结,而是人生的一种转折,即从“阳世”转到“阴世”(冥界)。因此,其母亲从死去的一刻起,便从“阳世”开始走到“阴世”,将过着一种新的生活;从死亡到葬的礼仪是将母亲的灵魂送往“阴世”的手续。我和家人商定:母亲的丧葬要庄严肃穆——葬务从厚、礼务从简。丰期宴席,醉饱灵侧,鼓乐奠别等。

领导母亲临终前,已备好寿衣;遗像,寿终时(在医院抢救无效,正常死亡),便由大师沐浴更衣,称“着寿衣”。(过去有“上六下四”之说),医院开出死亡证书后,由大师护送至殡仪馆,遗体在殡仪馆停放三天。领导的母亲断气后,第一时间往外祖父、舅家及亲叔家报丧,随后向亲朋好友报丧,讣告从略。

摆孝堂从简,头一天晚上全家人守夜,不能洗头洗澡,俗称”陪夜”。第二天早上6:00-8:30点举行丧礼。摆孝堂祭奠:在遗体前挂白布帐,帐前摆香桌,放供品、点香火、放灵位牌及遗像;花圈按序摆在灵堂三面。按大师要求,家人亲属穿戴孝服。先长子,列队依次倒茶敬酒、下跪、磕头三遍,以示儿女、孙儿女的孝顺。超度亡灵:灵堂香桌前再摆上“神桌”书写“神光普照”桌上摆放天书等物,由天师口中念念有词,大约唱了半小时。此过程鼓乐喧天,放二次爆竹;大师烧轿、焚纸若干次。随后家属及亲朋焚各种纸钱若干次,称“送钱”,在灵桌上点香火约2小时。

出殡前,有一个接“外家”的仪式:死者子孙在“外家”未来之前等候在路口,当“外家”到来,立即齐齐跪伏在地,“外家”将其一一扶起。“灵堂”门口,置有一围着桌围的“香案”,案上放三个碗、一壶酒。“外家”来到案前,把桌围一角摄于案上(死者是男,则摄左角,如是女则摄右角)。此后,“房长”把酒,“外家”接过后,第一碗向天而洒,谓之一碗敬天;第二碗洒向地,谓之二碗敬地;三碗洒于香案前,谓之三碗敬“亡灵”。

祭奠仪式上有祭棺、拜四方天地、授“孝棍”、授“孝服”、戴“孝帽”,及“钉棺”等。棺木上山时,子孙及至亲人等穿麻衣孝服,其它亲朋则手戴黑纱,送葬人个个有白帕一条。送葬队伍前由亲属中挑两名妇女各执一条稻草编成的火把在最前走,谓之“打火把”(此两人走在前头不可回头看),随后是“擎轴”“擎花圈”的人紧跟。他们把火把、花圈送到坟地即绕道而回,不能与后面的送葬队伍相撞。否则,视之不吉。是夜,大禾坪或大厅内,为死者“香花”(俗称做官灯),通宵达旦,孝子孝孙必须相伴到天明。

三、梅州客家的香花佛事

“香花”又称“香花佛事”,是指流传在客家地区的一种佛教科仪。客家地区的佛教禅宗僧尼在举行“法会”或“法事”时,以说唱方式,演绎佛经故事、佛教人物、佛法哲理,演唱劝善劝世文,辅以念佛经、颂佛号和法器表演于同台,融佛教道场仪式和大众化表演于一体。这种说唱演绎佛教内容的形式客家人称之为“香花佛事”。香花曲调为佛曲旋律,唱词则类似客家山歌,既有佛教仪式的庄严肃穆,又有雅俗共赏精彩词句,这种“大众佛教”的仪式深受客家大众的欢迎,几百年来(除文革期间),在客家及周边地区长盛不衰。

佛教香花宣扬的“忠孝诚信”与客家人文思想所吻合,如在香花中有:“朝廷离别,失纳钱粮;邻舍离别,日久思量;六亲离别,无来无往;朋友离别,少写书行;叔婆离别,无商无量;子嫂离别,少讲言章;兄弟离别,手足分张;姊妹离别,裙衩分行;夫妻离别,拆散鸳鸯;父母离别,难报恩养;子女离别,刀割心肠…特向灵山闻妙法,打破地狱救娘亲。……得中状元高彦贞,家中行孝孟日红。……行孝之人感动天,董永典身安葬父,槐阴树下遇神仙。……闵子推车为老娘,黄香扇枕安亲睡,姜安负米奉亲娘。……木刻双亲在高堂,手捡名香双流泪,眼中流泪哭断肠。……义气冲天关云长,刘兄张弟来结拜,同心协力取四川。……孟宗行孝动天堂,冬行春运人不识,哭生冬笋奉亲娘。”这些整段整段宣扬“孝悌、仁义、忠君、诚信”思想的佛教科仪,使香花很快成为客家民俗的重要部分。

佛教香花流行客家以后,成为客家文化的重要部分而深深地融入客家人的心中。受香花的影响,客家人的思想观念,民间风俗习惯也带有很多的宗教性。客家山歌有“亲哥讨倒靓阿妹,前世修来好姻缘”,“松树秧来杉树秧,长年长月共山岗,今生同你结相好,后世同你结鸳鸯。生爱缠来死爱缠,生死都在郎身边,哥若死了变大树,妹变葛藤又来缠。生爱连来死爱连,生死都在妹面前,妹变黄鱼沉落水,哥为鲤鱼护两边。阿哥同妹结夫妻,生唔分开死唔离,死到阴间唔拆阵,变作蝴蝶双双飞。柬好阿妹你敢骗,死到阴间割舌麻。入庵烧香捡香钱,行善积德买心田,人心好比田丘样,善根紧种紧有缘。大伯阿叔来烧香,扫净厅下摆厅堂,请倒和尚吹鼓手,七七修斋做道场。铙钹一响拜佛神,孝子伤心泪不停,先人上路多保重,阳间子孙拜亡灵。”

香花之所以能够在梅州客家社会中兴盛,与客家传统的民俗观念有很大关系。房学嘉在《围不住的围龙屋》一书中对香花民俗的表述说:“香花完成了一个亡者在形体消逝后进入后代记忆行列的进程,同时也成为人们开始正常生活的微妙表达,它已经不是纯粹的‘阴事’,而真正成了旧人仙逝之后一代新人与屋外的世界进行关系调整、人际交往的开始”。客家人最大的优点是“孝悌”,它是体现客家人个人社会价值的是基本特质,如果有那个客家人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个“不贤不孝”的人,那他在客家社会生活就丧失了“人格”,没有那个客家人愿意同他交往,也没有那个人愿意帮他,使他成为“孤家寡人”。而为长辈出钱做一堂香花佛事,正是贤孝长辈的表现。从上一章统计数据里可以分析出一个现象,凡中年以上的亡者,基本上都做香花佛事,而幼年、青少年亡故者,做香花佛事的很少。这就说明,凡中年以上者,一般都有了子孙,他的丧事自然是配偶或后辈操办,而青少年亡故者,其丧事为同辈或长辈操办,后辈为长辈办丧事为贤孝,长辈为后辈办丧事谓之“倒着麻衣” ,是家门不幸的衰事,故极少青少年亡者做香花,大多要等家中再有老者逝世做香花时“搭荐”追度。从这里可以看出,并非每个亡者都做香花佛事。当这种行为不体现社会价值(孝悌)的时候,就没有人出钱做这种仪式。因此,客家人做香花已经远远超出了超度亡魂的意义了。

可以说,香花对于生者的作用远远大于亡者,孝家不纯粹是为亡者而做香花,重要的是作为一种社会价值的体现,或多或少有那种通过因做香花获得社会的认可,而希望得到社会回报的前提。在客家社会里,这种风俗是很难有人能够摆脱得了的。这种民俗风气很少客家人能有胆量超越,因为“在这个世界中,家庭子女与邻里人情同样重要,人的价值和地位不过是在这些关系之间取得平衡,平衡社会的差别,平衡个体间的异见无不在香花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俗民认为,通过做香花,彼此的心灵裂痕可以得到弥补,也可能因为一个生命的结束得到了重新组合而趋于再次和谐。香花极力强调,动用各种方式渲染的正是这种质朴而一般的心理需求”(房学嘉《围不往的围龙屋》)。

与其说请做香花是为了亡者的超度需要,不如说它是生人为今后在世界上活得更好而必须去做的一种民俗行为。“……丧事大操大办,甚至不惜倾家荡产,其气派远远超过婚礼。这完全是儒家‘孝道’思想在佛教形式上的极度发挥,似乎不这样不足以证明主家之孝,……”(房学嘉《客家源流探奥》)。因此,做香花与否成了孝主社会道德的标准。孝敬长辈的人,得到客家社会的尊敬,否则,就成为被社会所唾弃的无德之人。

客家人宗族观念非常强烈,只要你的上二、三辈是从客家地域迁出来的,无论你现在身处何地,与亲族的联系一般都还非常密切。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各种客家社团都在扩充阵容,只要你是客家人,自会有人找上门来,以各种理由要求你加入社团活动。再是宗族族谱也是客家人联系密切的重要纽带,在客家社会,几乎所有姓氏近年来都在修撰《族谱》,从族、房、脉一条线似的往下查,一个外迁户也不会漏下,因而近年来很多族姓因修《族谱》而找回许多亲人。客家人本来就看重亲情,好多外迁上百年的侨胞、旅人的后裔与原乡一般都还有联系,这种亲族心态是无法割舍的。

香花科仪这种民俗仪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宗族亲情压力下的一种民俗行为。做香花有关宗族的声誉。如果族中那位长者逝世后没有特殊原因而不做香花,会被外族外姓人笑话,宗族的声誉会受到损害,作为孝主自要承担不孝之名。做香花有利于族群团结。因为香花需要宗族、亲属圈子内的人参与,很多平时因小事而产生矛盾的族内人在做香花佛事的协作过程中有“你我本是同宗人”的亲情感,消除了矛盾,增强了族群的团结。做香花有利于树立个人形象。上文说过,香花有多种功能,尽孝道,为长辈的丧事办得好,香花道场做得令人赞扬,“一靓遮百丑”,个人品格也就得到客家社会的认可。

几百年来,香花从寺院的“俗讲”变文、宝卷移植变成客家香花,已经成为客家民俗最的重要科仪之一,得到客家人的共同喜爱,有些俗家人甚至出钱请和尚来家里教唱学习香花。在梅县农村,“许多从未看过《香花》科仪本的观众,不但可以准确地指出每个套路的功能作用,而且还能在法事进行之中跟着和尚或斋嫲的鼓板低声吟唱,甚至随着剧情的深入而抛洒泪水。至于较常观看这类表演的中老年妇女对剧情内容更是耳熟能详,甚至可以指出和尚或斋嫲‘偷工减料’之处(即节减剧中某一段)。流传广泛的唱词再次证明善的观念在梅州社会的根深蒂固。”(房学嘉《粤东古镇松口的社会变迁》)。

客家人崇拜多神,在举行香花佛事时,必要请各路神灵同降道场受祭。在香花《起坛》段有“迎请佛法僧三宝!迎请观音普庵师!迎请前传并口教!迎请祖本众宗师!迎请左坛龙瑞王!迎请右坛真武师!迎请地藏大菩萨!迎请目莲大禅师! 迎请列位诸圣贤!迎请合部众神聪!望赐祥光作证明,证明开坛此功德。”。在《接佛》段要接如下诸神:“金莲世界,文殊、普贤二菩萨,左右莲台中,观音、势至二菩萨,初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性,降龙伏虎,五祖弘忍大师,南华六祖大禅师,南泉山慈化院普庵悉感大禅师,普明、普慧、普济、普觉四大禅师,座庵、造庵祖师,阴那灵山修身得道惭愧祖师,……当州当县城隍大王,当乡当堡里社真官,上至溪源,下至水口,拜请本乡***寺庵福德伽蓝土地,随僧护教,射猎灵应公王,玉封五显灵官大帝,华光藏主,门外当空三界守幡使者,金刚藏神,菩提树神,坚牢地神,鬼子母神,幡场土地,虚空过往见闻等众”、“本家堂上历代高曾祖考 三代内外一脉宗亲”。从上面引文中可以看出,香花道场所请的不单是佛教菩萨,还有大量的本地神明和孝主的祖宗上代,如“观音普庵师”、“阴那灵山修身得道惭愧祖师”、“今宵孝主合家各人本命元辰星君”、“上元一品赐福天官”、“当州当县城隍大王,当乡当堡里社真官,上至溪源,下至水口,拜请本乡***寺庵福德伽蓝土地,随僧护教,射猎灵应公王,玉封五显灵官大帝,华光藏主,幡场土地,虚空过往见闻等众”、“本家堂上历代高曾祖考 三代内外一脉宗亲”。

所请的神明包括了天神崇拜、土地崇拜、动植物崇拜、祖宗崇拜的各路神仙。因为亡者死去后,到阴曹地府时有许多关隘,如“一七来拜滑苔岗,二七来拜鲁箕岗,三七来拜蝴蜞岗,四七去拜毒蛇岗,五七来拜老虎岗,六七来拜恶狗岗,七七来拜雪山岭,八七来拜渡船岗,九七来拜奈何桥,十七来拜泰山门”因此,做香花一是代亡者拜见各路神仙菩萨,让亡者在前往阴间的路上顺利到达地府,早日超升。二是为生者早日摆脱“衰运”,否极泰来。客家人认为长辈 过世会给儿孙带来衰运,俗语说“死爷死哀(母)衰三年”。为让在世后辈顺利度过这三年的厄运,做香花酬神是最佳选择。所以香花既度亡者,又益儿孙。从功利的角度来说,香花已是成年亡者必做的一种民俗科仪。

梅州客家佛教的“香花派”同属正统的佛教“大乘教” (李国泰《梅州客家“香花”研究》,花城出版社)。佛教,自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传入中国,南朝梁普通三年(公元522年)传入梅州(以城西大觉寺之建立为标志),距今已有1483年的历史;以梅县灵光寺开山祖师潘了拳卓锡阴那草创寺庙时(唐文宗大和六年,公元832年)距今,亦有1173年。然而,梅州佛教发展而成为“香花”流派,却是在明代万历43年(公元1615年)以后的事,即以兴宁县石马何南凤28岁中举人后,遁入空门起,即开创香花佛事并亲自撰写经文,他晚年整理香花文本,创立临济正宗“横山堂”,这是确立“香花派”之时,故后人尊其为“客家香花鼻祖”,至今,亦有390年(尼姑改斋姑事,是辛亥革命后的事,至今即近百年)。

“香花派”这一佛教流派,属于我国客家特有的佛教流派。它处处体现出客家特征:其一、它是梅州客家人(何南凤)在梅州创立的佛教流派;其二,它的教义(宗教文化)与客家民俗文化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它的经文,除了佛家统一必用的经文外,在道场法事中所用的,多是用梅州客家话编写的,与民歌、五句板、小调类似形式的经文;其三,其乐曲亦多用客家民间山歌、小调、汉乐等以笛子(唢呐)伴唱;其四、香花派均在客家地区发展。

梅县带发出家修行的妇女称为“斋妇” (俗称“斋嫲”)。出家的斋嫲与和尚一样,都要经常走出山门专为丧家做佛事,成为一种集体职业。民间的做斋活动虽说是祭吊亡灵的宗教仪式,实则是一场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活动,在诵经时所唱的佛曲,吸收了大量民间小调,在吊亡仪式中也插进许多技艺等等。梁伯聪在《梅县风土二百咏》中,有诗道及此事。他在诗后自注说“近来,丧家礼佛忏,废男僧,用斋姑,新兴花样,有打八角莲池等名目,斋姑舰妆冶容演技。”此诗是1944年所作。可见梅州斋嫲之兴起也不过五六十年间的事。和尚或斋嫲对丧礼的参与活动被安排在出谥法完毕后进行,此时孝堂开始做法事超度亡魂。超度法事民间叫做斋,做斋的法师有男有女,男的叫和尚,女的叫斋嫲,他们既有出家的,也有不出家的。法事时间与节目的长短,决定于孝家的经济与社会名望,有一个晚上的,也有一日两夜、三日四夜、七日七夜的。

粤东梅县民俗职业者谓济度类法事为做“香花”,在大埔县则既有叫“香花”也有叫“佛事”的。因梅江自南向北穿过梅城、丙村、松口等乡镇,以梅城为界,俗称梅城以南等地沿江上游乡镇为上水,梅城以北如丙村、松口等北部沿江下游乡镇为下水。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香花佛事在上、下水有两类表现形式:下水香花佛事在未出殡之前,围绕棺材举行,俗谓"这些仪式都是做给死者看的,经忏是念给死者听的";而上水则在亡者尸体埋葬或火化以后,由礼生书写牌位进行。因此,"香花"的参与者将这些仪式分为上水派与下水派。

香花和尚或斋嫲被请到孝场表演法事,演出之节目由双方面议,时间可长可短。和尚或斋嫲"超度亡魂"做香花,念经如同唱哀歌,上半夜以唱念为主,下半夜以舞为主。仪式中有打莲池等宗教舞曲,和尚、斋嫲轮流上场。任何个人的参与都可能成为自己社会价值的体现,都可能成为自己获得社会回报和认可的前提。因此,在人的生命仪礼中,结婚礼仪可简单,甚至不请亲朋宴饮。葬礼是最奢侈的、花钱最多的超度佛事。关乎此,俗民还强调,风俗如此,即使再劳累也不应该舍弃,许多老人的佛事费用其实是他们自己积攒的钱,并不算浪费。

而家庭经济穷苦者一般只做一个下午叫“救苦”,又叫“做半夜光”,从晚饭后做到半夜而止。“香花”完成了一个亡者在形体消逝后进入后代追忆行列的进程,同时也成为人们开始正常生活的微妙表达,它已经不是纯粹的"阴事",而真正成了旧人仙逝之后一代新人与屋外的世界进行关系调整、人际交往的开始。做斋时,中堂挂佛像画,所念经文叫香花书,演出中有一个节目是必不可少的叫"佛祖淡桥" ("淡"为客方言,在此为架设之意,故"淡"桥即架桥),内容是引导亡灵过桥,其时孝子要拿一个灯笼,给死者照路。因为死者只有过了桥才能安全到达阴间的彼岸。尔后,要把灵屋、器物等烧掉送给阴间的死者。

做香花的唱词常用双关语,为的是要让孝子们笑出来。在梅县、大埔、蕉岭等地,丧事都请和尚或斋嫲来主持,不叫道士(粤东梅州一带称为香花和尚)。而五华等地,则没有那么严格。和尚是佛僧,斋嫲是俗化的尼姑。孝家可请其中一种,也可兼请两者。他们虽不同场演出,却可以轮流演出。在梅县松口,做一个晚上的法事程序如下:起坛;下关;献饭;三辰苦;三卷忏;开光;打关灯(男);打莲池、拜血盆(女);十王;拜坎;拜弥陀;拜井;送神。全部程序做完约是凌晨4时。一日连宵的香花被称为“鸭麻斋”,或半斋;一日两宵的香花称为全斋。

依《香花》书记载,完整的仪式套路包括:起坛、发关、沐浴、把酒、初伸救苦、二伸救苦、三伸救苦、过勘、十王过勘、完忏、开光、行香、鲫鱼穿花、缴钱、关灯、顿龙、安更、开启、赏供、安幡、扬幡、接佛、上供、朝参、下水、勤善、忏井、忏灶、药师、走药师、渡孤、游狱、打莲池、拜血盆、卖血酒、烧钱、拜红门、送灯。但实际表演过程中却要依据亡者的身份、孝家的经济承受能力以及时间之可能进行增改。如果是半斋,一般表演上述前16套,如果亡者客死他乡,回家超度,则需在"起坛"之前加演"招魂"一套;如果亡者是女性,则必须加演打莲池、拜血盆等;如果亡者逝前长期病卧,则要加演药师或走药师;有时还要根据孝家的实际心理要求来选择,如关灯之后则有拜鸿福与拜诸天两套可供选择,前者表示丧事的结束,红事的开始,后者表示对外财的祈祷。做斋时,挂如来佛祖像及其神位,由和尚在佛祖像前敲打小钹、小鼓、小钟念经,孝子孝孙则紧随和尚跪拜于佛祖神位前。

为什么要做斋?传统的说法是:人生在世,难免做出错事、恶事。而做了恶事,死到阴间就会受到阎王的惩罚,甚至被打入地狱受苦。做佛事就是为死者在佛祖面前忏悔思过,并取得其原谅,到阴间不再受苦。和尚或斋嫲响铙钹念佛经,其中"走西方"这一仪式,一晚要走几次,环佛案而行,孝子全家跟着僧尼走,子孙要在佛钟内丢钱,钱丢得多,僧尼走得越久,名为送亡灵上西天。孝子孝孙必须虔诚地在佛祖面前跪拜,以求佛祖宽恕先人的一切过错,并引入天堂。仪式往往通宵达旦。在俗民社会,一块不大的生活空间也许就是一个人一生永远超越不了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家庭子女与邻里人情同样重要,人的价值和地位不过是在这些关系之间取得平衡,平衡社会的差别,平衡个体间的异见无不在"香花"中得以淋漓尽致地体现。俗民认为,通过做香花,彼此的心灵裂痕可以得到弥补,也可能因为一个生命的结束得到重新组合而趋于再次和谐。"香花"极力强调并动用各种方式渲染的正是这种质朴而一般的心理需求。

香花集音乐、舞蹈、杂技、文学和佛教仪式于一身,是具有表演性的宗教科仪,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在群众中影响较大的科仪段落往往具有较强的可观性、可听性,许多人告诉作者,观看"香花"如同看演戏、听经歌一样。香花的参与者乃至民间对香花有些微了解的人们都告诉笔者,“香花是劝解人的、香花是劝人为善的”。可以说,香花对生者的劝慰功能甚至大过对死者的超度。

香花和尚或斋嫲,在实际生活中与俗民的区别标志主要是黑布和尚衫(裙)和僧袍。因此,在做香花法事中,民俗职业者至少要穿着和尚服(裙),法事进行时一般穿着黑布僧服,和尚头(或斋嫲头)外披袈裟,其余均可简略。

王馗的《佛教香花:历史变迁中的宗教艺术与地方社会》爬梳宗教文献,辨析出何南凤与明代后期安徽黄山佛教的关系,并且指出,何南凤及其横山堂派,与明初形成的“祖师派”,是香花重要的传承体系,两派同脉异流,并行不悖。作者特别强调素僧和乡花僧对佛教香花的影响,认为代表制度型宗教的素僧和基层乡土的乡花僧交互兴替,逐渐孕育出切入民众俗礼的香花佛事。

与制度化宗教相比,属于普化式或扩散式宗教的佛教香花无疑很小,香花的“小”,表现在它的庙小,它的波及范围小。但香花虽“小”, 却蕴藏着“大”历史、“大”社会,“大”文化,涵盖着佛教的大背景,涵盖着梅州客家在不同历史时代中积累的文化大遗存。

四、客家丧葬习俗中的生活逻辑

丧葬仪式体现的历史连续性,及其变迁与传统的再造,体现了国家与地方社会的互动。强调传统葬礼与主张丧事简化之间的对立,主要表现在葬礼本身的程序及仪式的展演上,其基础是特殊的观念或动机。客家人将举办葬礼看作维护面子、提高身份和报答恩情的途径,强调葬礼对于村民履行道德义务的重要功能,表明“客家”农村葬礼对于道德、地位及其再生产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在以祖先血脉为重要组织原则的文化中,葬礼是一种位居中心的仪式。同样,有很多历史着作和民族志试图调查丧葬仪式,尤其是中国人的葬礼。在此要将这类研究进行概括几乎不太可能,但是它们的主要特点基本相似:在中国文化里,葬礼并不结束活人与死人的关系。他们是一种交换关系,活人履行死人的义务,偿还死者生前欠下的人情债。儒家提倡“生者有为死者尽孝道的务”,中国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报”和仁厚的观念所产生的长久债务。在古代中国,人死不等于债务一笔勾销,这种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死者的亡灵若没有照顾好,就可能“挨饥受饿”,甚至为生者带来麻烦事。然而,儒家思想并未详细阐述地狱的具体概念。在儒家传统里,也没有“地狱”的说法。实际上,“人死之后要去的地方仍然很模糊”。儒家思想也没有具体说明如何照料死者,才可能赎清罪孽。

汉族的丧葬仪式包含了一种“杂合”的特征。这些丧葬仪式涵盖了儒家报恩的思想,以及佛教有关拯救和重生的观念。但是,葬礼也要利用“阴阳的观念,时间、地点和活动都分吉与忌,这些与巫师及风水先生有着模糊的关系;还有对本地孤魂野鬼的安抚,不过往往被佛教与道教改变成了死者宿命的观念。”

在中国人葬礼中,生者与死者之间交换的动机来源各种各样。一方面,对于死者必然会有负债的感情,因为他们毕生为后裔子孙操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