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羊城旧俗


广州人过中秋有不少独特的习俗,如竖旗举灯、拜月姐、买月光书,等等,时至今日,有不少习俗已经荡然无存了。

竖旗举灯贺中秋

每逢中秋节,各地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外,还有不少的地方特色,如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竖中秋(又叫树中秋)、苏州石湖看串月等。今天的广州人或不知道什么叫竖中秋了,即使知道也可能不清楚它的来历。相传元朝末年,明太祖朱元璋起事,先是由刘伯温卖灵符倡变,众人相约中秋夕竖旗举灯为号。

自此之后广州始有了竖旗举灯之习俗。旧时广州的房子多有楼台,中秋之夕,人们会竖旗在楼台、屋顶上,旗多为七星旗,白色底,用红色狗牙镶边,以纸制或用布制。七星旗之下,再横担一长方形旗,用艳色绸缎制成,上书“庆贺中秋”四字。另有灯笼,到了夜里,燃烛放内,用绳系在旗杆或竹竿上。有钱人悬灯笼多至数百个,砌成“庆贺中秋”等字,灯笼内多是蜡烛,民国初年就有人将电灯放在灯笼里,大放光明。竖起来的旗杆有十几米高,全家大小咸集楼台,聚饮为乐。普通家庭一条旗杆、两个灯笼,十分欢喜。但穷人既无房屋,又无灯笼。故有粤谚云:“八月十五竖中秋,有人快活有人愁。有人楼上吹箫管,有人地下皱眉头。”

中秋节的灯笼用竹篾扎成,各家各户自会制作,街上也有灯笼卖,制作者多为旗人(旗籍身份者)。灯笼又叫花灯,款式多种多样,用五色纸糊成,工艺精美,有果品灯,也有鸟兽灯、鱼虫灯等。中秋之夜,广州花灯满街,全城灯火,繁星点点,与月同辉。中秋节,广州有“提灯大会”,成千上万的市民手提灯笼上街游行,以示庆祝。如1925年10月1日适逢中秋,广州有5万人参加了提灯大会。

拜月礼及月光书

相传中秋夜为月亮生日,拜月风俗虽并非吾粤专利,但本地却有不同于北方的礼节。月姐,旧时称之为女神,所以拜月多为女性做的事情,一般选择三更半夜(晚上11点以后),即“不闻北风吹裙带”之时行拜礼,可见本地拜月之俗犹有古风。拜月在家中大厅举行,中央放一方桌,香炉、芋头、柚子、菱角、月饼等物分盆盛载,芋头必放在大盘内,其中藏一大芋名芋头乸,周围绕以小芋头,寄寓子孙众多之意。祭品齐备,众人会向天空的月亮叩拜,这是月圆时候的一种仪式。

此夜孩子们手里拿着的多是纸旗、锣鼓,纸旗形状不等,接以竹竿,迎风飘拂,而锣鼓是最能表现欣悦心情的玩具。若中秋当晚天色不佳,月光残缺,甚至完全被乌云掩盖(俗称天狗吃日),大人便会叫小孩把玩耍的锣鼓用力敲击,希望月亮听闻锣鼓声能够露一露脸,这叫破鼓救月。拜月完毕,处置桌上的供品有一些规矩,如将拜完的芋头脱掉芋皮,连皮带肉向瓦面扔去,说“拨螆拨癞,拨出城外”或“拨螆拨癞,拨去岛洋大海”之语,无论男女老少都会说这些的话,生螆生癞都是粤人害怕的皮肤病,将芋头连皮扔掉,寄舒服平安之意。

拜月之后,全家开始消夜,除了鸡鸭送菜之外,还有芋头、柚子及田螺石螺,芋头又称香芋,食法简单,最常见的是不用酱醋,原汁原味,若醮点白糖,味已稍次。柚子是中秋应节水果,那时候广州柚子出名的有广西容县的沙田柚、南顺的“丝线脚”、甘竹的绛柚及桑麻柚等。在剖食柚子时,人手一个,不得假手,若柚子中通(好的柚子多中通),可卜吉兆(时运亨通),否则是年多郁闷。

月光书,实际上是木鱼书,此习俗在广州及四乡颇为时行,清中期之后,作为粤曲一种的木鱼书在广东十分流行,它纯用粤语弹唱,名称很多,如《客途秋恨》、《三娘教子》、《蒙正拜灶》等。所谓月光书就是在中秋夜畅销的木鱼书,中秋之夕,玉兔初升,卖木鱼书者咸集于道,大声叫喊:“月光赢、月光赢……”,皆因粤语的书与输同音,人皆怕输。妇孺多争购木鱼书以卜吉凶。买木鱼书时,只能按顺序抽取,检视其中内容,如买到的是《客途秋恨》,有落魄之兆;如买的是《蒙正拜灶》,则有先难后易之兆。

除柚子及月光书之外,中秋节还有不少占卜的方法,如贩油商人常常看中秋夜月的光亮程度来预知油价,其理由是月明亮即灯明亮,灯明亮也即油充足,日后油价会降。若月暗则油不敷,油价因而会起。另有一种叫“撞口卦”的占卜,中秋月夜,住在横街窄巷的妇女,在自家门口神前点香,诉明所问之事,随即独行出门,细听街巷议论,据其所谈事实判定吉凶。中秋节用孔明灯来占卜,是清朝流行的做法,放灯者视孔明灯飞翔的高度,占卜运程的好坏。民国以后,为防范火灾,公安局严禁放孔明灯,此举绝迹。

迷童子、请篮姑及烧花塔

迷童子,又叫降仙童,它原与中秋节无关,只不过多在中秋夜举行,故也算作中秋旧风俗之一。在中秋之夜及以后几天的晚上,选择一个十二三岁的男童,先令其合眼危坐,作法者用烧符(此符咒内容十分简单)一度,让数人手持一大把香火在男童前后摇拂、画圈,大约30分钟后,男童会喃喃自语,周围的人大叫:“师傅到了!”接着再问:“师傅你喜欢用刀,抑或用剑?”男童选择一种,说此合意。众人即以器械授予男童,男童手拿器械飞扬起舞,一时间刀剑声铿然。

另一活动与迷童子相似,叫做“埋虫”。中秋之夜,4个人分不同方向躺在地上,数人围绕他们缓行,口中念念有词,重复念至此4人瞌睡过去,便将其中1人扶起称之师傅,让他耍刀弄枪、打拳舞棒,师傅大都会打得似模似样。演毕后再扶别人,次第表演,醒后不知何因。

中秋节女孩子也有玩法,称为“请篮姑”。即用一竹篮,篮上系一椰壳饭匙,以篮为身,以壳为头,套一小衣,稍似人形。两个女子围坐地上,手托篮底,燃香烛于前,念念有词,视该竹篮似有动摇之势,先问篮姑年龄,则按数叩头,若问其他事,合则点头,不应则不动。南海、顺德,特别是西樵一带不落家或不笄的缫丝女还有“太阴案”之俗,这些女子在中秋节各自做出粉果(传统点心,内有肉、笋、冬菇等)作为比较,看谁别出心裁,做得巧妙,色香味美。上述这些多是古时候延续下来的迷信活动,也可以说是平民百姓之中秋节娱乐。民国初年,广州仍有玩“迷童子”的,以后它才渐渐消失。

烧花塔,又名烧番塔,此举始于增城、从化、东莞、清远等地,广州周边农村间有举行。将近中秋节,大人带着小孩子用砖砌一空心花塔,大约五六尺高,内置木柴、干草,并准备好食盐、樟脑、木屑等物料。中秋晚上八九点钟,大家集中到花塔前,先把柴、草点燃,烧得火红之时,将食盐、樟脑、木屑撒入塔中,火星四射,犹如烟花。花塔烧完之后,不少地方会舞火龙,即用竹篾稻草扎成龙的模样,比手臂略粗,长约数尺,其上插香,龙的尾部插些蜡烛。中秋节夜,人们(多为小孩)点着香和蜡烛,用竹竿举起来,成一火龙,通乡游行。

越秀山上唱山歌

广州城北的越秀山不高,绿树环抱,民国年间不少客家人(当时客家人多为惠籍)住在越秀山麓,每当中秋之夜,月白风清,不少惠阳人在越秀山上唱山歌,妇人女子辈或不登山,则在自家门口引吭高歌,其声清高绝伦,闻于数里,有人说连当时的粤剧女旦李雪芳也难出其右。中秋唱山歌,除越秀山麓外,还有居住在三眼井(今应元路三眼井街)、莲塘街、十八洞及十九洞(皆在应元路)一带的客家人也在八月十五、十六两晚终宵不眠,唱个不停。其一山唱道:“你唱歌不似唱歌声,好似田鸡蛤乸声,不好被哥捉呀到,菜刀折来无放轻。”他们或者一人唱,一人答,互以舌战,胜者光荣,败者耻辱。或者一人与一人对唱,数人与数人对唱,男与女对唱,初时一人与一人对唱,继而双方各增至十余人,有如两军对垒,互相增援,唱赢者昂首而歌,输了的则钦声而去,其中有善歌者,数人围攻也未能屈服。

月饼及公仔饼

广州的月饼可以说是最讲究的,从前在有月饼卖的茶楼饼店,为招徕顾客,早在农历八月初一就在店门之外悬挂“中秋月饼”四字的招牌,这些招牌多用木雕刻镂花,铺以金翠,间有用红木(酸枝)为镜框,中嵌“中秋月饼绣”彩字,五光十色,斗巧争奇。较早期的广州月饼品种其实不多,主要分为肉月、素月两种,最盛行的是金华火腿、五仁、甜肉、咸肉及豆沙、豆蓉之类,上世纪30年代,广州的中秋月饼开始多了花样,如蛋黄莲蓉月大概是这时才有。当时有饼家做出两种新饼,均贮于锦布或颜色纸嵌玻璃制圆形纸盒中出售。一种饼面绘五彩美术工笔人物,大家叫它做公仔饼。公仔饼又叫工笔画饼,儿童既玩又吃,另一种饼面以胭脂绘花卉,因叫它做胭脂花饼,这种饼可玩可食,价钱也比公仔饼平宜。

上世纪30年代,广州市公安局(当时公安局也管食品卫生)以食品上涂有颜料很不卫生,中秋临近依例张贴布告,严禁涂颜色于饼上。旧时,中秋节前,富人家的男仆会挑着几个红色圆盒上门送礼,盒中月饼是最重要的,其次则是公仔饼和生果,此时的公仔饼多是面粉一团,只能作为玩具,不能吃也不好吃,于是有饼店专门出租公仔饼,小孩玩毕后可以退回。至于那些用竹篾编成猪笼里面放着一只小猪形状的饼,俗称“猪笼饼”则是上世纪40年代后才有的,并一直延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