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亦称仲秋,本指秋季的第二个月份,并非专指八月十五。据考,中秋节可能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后来祭月的成分逐渐为赏月所替代,这一节庆活动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而延续下来;至唐时,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又经唐人玩月、赏月的筛选,才逐渐将中秋锁定在了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
中秋月,既圆且明,又处于万物开始变得萧索的时节,很容易触发人们思亲思乡的心绪。在唐代,由于经济的发展、戍边卫国的需要,离开故乡外出求学、经商、游历的人很多,相知相交的好友也会由于各种原因被迫分离。由于明月千里与共的特点,“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已经成为唐代离人的思维惯性,而面对又大又圆的清秋朗月,就更容易勾起他们浓得化不开的乡愁与情思,于是,在唐代,中秋节被赋予了深深的团圆内涵。李群玉情念家乡,于是写道:“泪逐金波满,魂随夜鹊惊。支颐乡思断,无语到鸡鸣。”白居易思念元稹,写道:“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王建在《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一诗中写道:“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可见中秋思亲、渴望团圆,在唐代已是节俗。此后,中秋节所蕴含的团圆内涵,因现实生活中别离现象的普遍而越发浓厚,宋代以后,中秋节逐渐成为中国传统节日体系中最具团圆意味的一个节日。
而在莆仙民间,中秋节同样具有浓厚淳朴的地方风情。其中“做秋”习俗就是一个典例,它源远流长,寓意深远。
莆仙人在中秋节前十天就有节日气氛,已结婚的女子要备办礼物为父亲“做秋”。秋字寓千秋之意,即祝愿父亲长寿。
“做秋”有讲究,刚出嫁的女儿头一年为父亲“做秋”,要备一套衣裤、鞋袜帽子、带猪蹄的猪脚肉、公鸡、酒和兴化米粉等,用漆过的盘子盛着。这种盘子状似圆盒子,有盖,以细篾条编织,再油漆彩绘,相当精致,通常十个(莆田“做寿”也叫“做十”,通常与“做秋”结合在一起,故而要十个盘子)为一挑,每边各五个,大小依次相叠,用红绳子结成的网兜套住就可以挑起来,将礼物盛好后挑着送到娘家。
此后只要父亲健在,女儿即使是当了祖母也要为父亲“做秋”。不过备办礼物不必像第一次那样丰盛,一般用一对精致的漆花篮装些礼物送去即可。不论礼物丰盛简单与否,兴化米粉都是必不可少的。农历八月初,每逢双日,特别是初八、初十、十二日,在路上随时可以看到穿红衣服的妇女挑着担子回娘家,来来往往,好不热闹,那多是为其父“做秋”的。
“做秋”也叫“栽秋”。中秋这个节日,农村家家户户都要蒸“松糕”,祭祀灶神;午饭要炒米粉或煮芋头,寓意活到须发如同米粉一样白,健康长寿,而吃芋头的谐音为“吃老老”,以祝来年好兆头。媳妇也要煮米粉为翁姑“栽秋”,以示孝敬上辈。中秋之夜,家人团聚院里,赏月品茶,以享天伦之乐。
中秋节晚上,家家户户都要炒兴化米粉。在农家,人们吃过节日餐,大多会搬出凳子坐在晒谷场上“等月华”,或称“待月华”。传说月中的玉免一年不分昼夜地在桂花树下捣药,到了中秋节晚上还会将捣成的药(即“月华”)投向人间,谁得到并吃了它便会成仙,即使不成仙也能长寿。小孩子们希望得到“月华”,天真地伴随着大人们在月下守候,大人们倒也并非都在等待奇迹出现,而是借此良宵在月下摇着扇子边聊天边赏月,过着逍遥自在、幸福美满的生活。有的男女老少还相约到涵江白塘去划船、赏月,使白塘成为中秋佳节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此后只要父亲健在,女儿即使是当了祖母也要为父亲“做秋”。不过备办礼物不必像第一次那样丰盛,一般用一对精致的漆花篮装些礼物送去即可。不论礼物丰盛简单与否,兴化米粉都是必不可少的。农历八月初,每逢双日,特别是初八、初十、十二日,在路上随时可以看到穿红衣服的妇女挑着担子回娘家,来来往往,好不热闹,那多是为其父“做秋”的。
“做秋”也叫“栽秋”。中秋这个节日,农村家家户户都要蒸“松糕”,祭祀灶神;午饭要炒米粉或煮芋头,寓意活到须发如同米粉一样白,健康长寿,而吃芋头的谐音为“吃老老”,以祝来年好兆头。媳妇也要煮米粉为翁姑“栽秋”,以示孝敬上辈。中秋之夜,家人团聚院里,赏月品茶,以享天伦之乐。
中秋节晚上,家家户户都要炒兴化米粉。在农家,人们吃过节日餐,大多会搬出凳子坐在晒谷场上“等月华”,或称“待月华”。传说月中的玉免一年不分昼夜地在桂花树下捣药,到了中秋节晚上还会将捣成的药(即“月华”)投向人间,谁得到并吃了它便会成仙,即使不成仙也能长寿。小孩子们希望得到“月华”,天真地伴随着大人们在月下守候,大人们倒也并非都在等待奇迹出现,而是借此良宵在月下摇着扇子边聊天边赏月,过着逍遥自在、幸福美满的生活。有的男女老少还相约到涵江白塘去划船、赏月,使白塘成为中秋佳节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