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立字辈”的节气,立秋也有不少习俗。
古代到了这一天,皇帝要带着朝中大臣向天祭祀,祈求国泰民安。而对老百姓来说,这一天则要“啃秋”,“贴秋膘”。
“啃秋”,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啃的、咬的都是西瓜。天津人说,立秋这天吃西瓜,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秋天咬住;江苏等地认为,吃西瓜可以不生秋痱子。
“贴秋膘”,指的是经过一个长长的夏季,因为天气炎热,胃口差,大家可能掉了不少肉,所以立秋到了,得赶紧把酷夏失去的“膘”补回来。
每年立夏,大家都要称体重,等到了立秋还要再称一下,看看一个夏天瘦了多少。然后就多吃肉,以肉贴膘。不过我觉得现在这个习俗肯定流行不了吧。大家都想苗条,谁愿意往自己身上贴膘啊。
眼下这样的季节,多吃点生津养阴、滋润多汁的食品倒是蛮好的。像百合、莲子、山药、藕、平菇、番茄等,润燥强体,正适合。
早立秋凉飕飕
晚立秋热死牛
立秋,一般在每年的8月7日或8日,当太阳运行到黄经135度时。根据国家天文台出版的《中国天文年历》,今年立秋准确时间为北京时间8月7日10:31。
为什么要特意说到具体时间?因为按照民间传统,不同的立秋时间,对未来天气还有预测功能。
民间有谚语: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意思是说,如果立秋时间在上午,未来一段时间就会比较凉爽;如果在下午,那之后的天气恐怕会把老牛都热死。
还有一种说法,立秋也分“公母”。单日立秋是“公秋”,双日立秋为“母秋”。在动物界,雌老虎比雄老虎厉害,所以如果是“母秋”,表示之后的“秋老虎”很强,天气会热。
按照这些说法,今年早立秋,又是“公秋”,立秋以后的日子应该会“凉飕飕”。
当然,这样的说法,碰到严谨的现代气象科学,依然会因为没有强大的科学依据,而显得不那么站得住脚。不过这些有意思的观点,大家可以自己留点心,看看今年之后的日子是否真的会验证,就当是个生活乐趣吧。
今天是末伏第一天
夏天还有一个半月
就现在来看,天气马上凉快的可能性并不大。
今年是7月18日“入伏”,扳指算算,今天是“末伏”的第一天。最最热的三伏天还要持续十天。尽管因为台风影响,今年暂时不会出现“秋后一伏热死人”的情形,但随着台风离开,高温天很可能还会卷土重来。
而且,今年农历有闰四月,也就是说我们过了两个农历四月,所以今年立秋这一天,农历才过到六月二十。而往年立秋一般在农历七月,所以民间也称“七月节”。
我国古代将立秋之后的日子,分为三候(每候五天):“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意思是说,立秋过后,头一个五天,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再下一个五天,早晨会有雾气产生;等到第三个五天,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有些地方甚至从立秋开始,梧桐树就开始落叶,让大家感受“一叶知秋”。
不过,这些说法和杭州都不怎么搭。相比北方,我们想要感受到秋天的凉意,还要等上好一段日子。气象部门曾做过统计,杭州一般总要等到9月28日前后才会真正进入秋天。也就是说,夏天还有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