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舟曲楹联松棚灯会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欢度此节,各地民俗大同小异,而甘南舟曲县却别具一格。地理的复杂性,注定会诞生出文化的多样性。 在甘肃南部、白龙江边,一座古城地处峡谷高山之间,竟然保留着一种独特的年节习俗“正月十九迎婆婆”。

每年元宵节,舟曲县城大街小巷,每隔几米,就写一道彩门,道道彩门上面又以长杆铺架,把各彩门连接起来,彩门上束扎着松枝翠柏,其间悬挂着五光十色的彩灯,门两楹镶贴对联,整个小城松棚连翠,灯火辉煌,姹紫嫣红,是一座不夜城。

俗话说:年小十五大,正月十五闹元宵。元宵节,就图一个热闹,在各地办灯会、逛灯市是必不可少的。

陇上元宵节灯会,历史久远,至少在唐代就已经闻名全国了。盛唐时期,凉州是西部重要的“开放城市”,凉州元宵节灯会不亚于长安、扬州。至今,古代话本和传说中,还有唐玄宗元宵夜凉州观灯的记载。同一时期,岑参途经凉州,写下了“凉州七城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的诗句。这时,凉州至少有五十万人,灯会自然也极其壮观了。

谁知,就在青藏高原的舟曲,那里也有规模极其盛大的灯会。据说这个灯会也是始于唐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舟曲是藏语白龙江的意思,由是舟曲,因水而得名、因水而灵动。明代旅行家写道:“一脉风光是何处,行者言指唯西固”,这里说的西固就是舟曲古称。

飞将军李广,曾经驻守于此,留下一段传奇

舟曲处在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北接西秦岭山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区。很多人听说舟曲在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高海拔,人迹罕至,气候寒冷。其实,舟曲完全不是这样。舟曲地处亚热带最北界,再加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使温热气流的保存时间比较长,年均气温13.8℃,气候非常好。而舟曲县城的海拔1300多米,比海拔1500米的兰州低不少。

春天,兰州这边准备下种时,舟曲的小麦已经长得郁郁葱葱了。因而,这里是一个给人们带来惊喜的地方。

舟曲以前称为西固,这个名称源自于元代的西固守御千户所。原来,在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八年(1271年),废北宋时期设立的福津县,将其并入阶州,属陕西行省巩昌总帅府,舟曲境为阶州辖地。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设西固城军民千户所,这就是舟曲被称为西固的来历。从这时起,一直到解放初期,舟曲都被称为西固。

稍有点地理常识的人会发现,甘肃有两个西固比较出名,一个是兰州附近的西固城,另一个就是这个西固县。在民国时期,西固(舟曲)人文鼎盛,我们经常在一些回忆录中看到“西固”这个字眼出现。抗战时期,不少西固男儿投身抗日前线,在中条山等战场留下了他们的身影。可见在舟曲这里既有崇文风气,也有尚武精神。早在汉代,飞将军李广就曾驻守在此。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李广征西,于羌道初置武都郡,治所在今舟曲西关。

李广为何来舟曲呢?这要从汉武帝说起,汉武帝是位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不仅发动了对匈奴人的战役,而且也对西南地区进行了开发。

舟曲地处西南和西北结合部,自然是汉朝政府重点经营的地方。大约二十年前,舟曲境内还发现了一枚汉军司马印。民间传说,当年李广在舟曲驻扎的故事是这样的:汉武帝时期,为了防止西南夷和匈奴相互联合呼应,威胁大汉王朝的江山,汉武帝在派遣卫青、霍去病等大将远征匈奴之后,又让李广等人经营白龙江流域。李广率大军沿着白龙江一路而下,在攻取了武都城后,生活在这里的羌人部落纷纷归附。当李广来到舟曲后,发现这里河谷地带气候温暖,非常适宜屯田驻军,而且这里可南控巴蜀,可北上秦陇,可攻略河湟。李广连夜上书汉武帝建议在此驻军。就这样,李广就率军驻扎了下来。不久,李广建议朝廷向这里迁移内地移民。这些移民中有江淮之地贫民,也有河东、关中犯事豪侠,还有一些受到株连的官宦子弟。他们在舟曲开荒筑城,定居了下来,带来了中原文化。三国时,蜀汉的姜维屯田的沓中,也在舟曲一带。

久远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成为舟曲楹联松棚灯会的丰厚营养元素。

大街上,灯如海人如潮,灯会是一年欢乐的最高潮

走在舟曲城内,有条名声赫赫的中国第一楹联文化街廊。这条街在舟曲县城中,它大体是一个依山而建的仿古老街,街道东西延伸,大大小小的店铺古色古香,店铺门口无一例外都悬挂着一副对联,内容都是当地楹联家们根据店铺特点编撰的,再经过书法家们的挥毫书写,浓浓的文化,便铺满了这条老街。

在楹联街中间,则是灯棚。灯棚,说起来比较简单,以前各个商家和住户在门口临时搭起长廊,上面悬挂灯笼,高高的棱柱灯箱上贴着对联,挂在棚柱上,集雅俗于一体。舟曲地处白龙江流域,植被极好,过去灯棚都是用松树搭建的,粗壮的树干为棚柱,稍细枝干则为棚顶,最细的松枝则履盖在上面遮风挡雨。如今,在这条老街上,建起了两段四季常在的灯廊,一年四季灯火辉煌、绿荫遮凉,人们都能欣赏。

楹联松棚灯会规模盛大,隔三年必须搭满大街小巷,往往过了正月初七,就开始准备了。到正月十二,灯棚就得搭好,楹联灯柱必须亮灯。灯棚主要在县城的西大街上,这是一个从宋代就延续下来的古街,也是辐射甘川两地的商业中心。

搭灯棚也是很有挑战性的,要砍松枝,要设计长度,城里的能工巧匠都要上阵,往往要到正月初十晚上才能搭好。然后在灯棚内悬挂各种楹联灯箱、灯笼、谜语等等,楹联灯箱的内容多以当地的物产、名胜、时政为主。灯棚下的几个街口还放置高大的匾灯,匾灯中间放灯,两个大侧面各有二十四个方格,其上多绘《三国演义》、《西游记》、《二十四孝》等连环画。

明清时期,松棚灯会兴盛一时,楹联也成为灯会的重要内容。关于这时的灯会,也有一个故事。

明代嘉靖年间,当时的西固千户所来了一位新主管,这人姓王名忠实,来自江南。明代在偏远、要隘等地往往设立千户所,实行军管,也就是民间所说的上马管军、下马管民。随王千户上任的还有他的父母。可是,元宵节将近,老人家常常思念起家乡的灯会。王千户为解老人的思乡之苦,就自己拿出银钱,仿效故乡江南扬州的样子,筹备了一个灯会。他还因地制宜,派士兵从山上砍来松柏树枝,搭起了灯棚。王千户还别出心裁挂出三面成对的灯对联,廊间悬挂各式简易彩灯,并亲自书写“不二扬州”横额和“半间松棚半间架,一重明月一盏灯”等楹联。这就是舟曲楹联松棚灯会所谓“盛于明清”的来历。不过,据记载,这位王千户是清代嘉庆年间的人。

由于数百年楹联灯会的影响,这里的念书人喜好编写楹联,过元宵,赏楹联,是元宵灯会中最让街坊人惬意的雅事。

现舟曲县已经被授予“中国楹联文化县”称号,这条西大街上的永久灯廊被命名为“中国第一楹联文化街廊”。这条壮观的灯联长廊,已经成为舟曲县城最辉煌的景观。

走在西大街上,沐浴着红彤彤的彩光,穿行在灯联的世界,惊奇于一副副妙趣横生的联语,欣赏着一具具十二生肖的大型纸灯,仿佛穿越了时空,走在一个五彩缤纷的童话世界里,行走在唐城宋都的上元之夜。

正月十九迎婆婆,迎接的就是圣母娘娘

灯会和社火的无缝衔接,这是舟曲灯会令人惊奇的地方。虽然,正月初十后就搭好了灯棚,但舟曲灯会的高潮,并不在正月十五,而是正月十七日和正月十九日。在舟曲盛大的楹联松棚灯会中,有两个活动不能不说,一个是“耍黑十七”的活动,一个是正月十九日迎婆婆。它们是这里独一无二的活动,也是这里灯会能够长盛不衰的根源。

正月十七的灯会很有讲究,虽说是灯会的一部分,但不点灯,民间俗称为“耍黑十七”。据说,这个活动源自于唐代贞观年间,当时李世民为了整顿吏治,允许百姓监督贪官污吏。

怎么监督呢?据说人们想了一个办法“耍黑十七”。到正月十七日这天晚上,年轻小伙子和十二个童男童女将自己家里的毛驴赶出来,驴背上安装上背篼灯,灯里面放着黑馒头。他们骑着毛驴,排着长长的队,在街头戏耍。骑毛驴也是有讲究的,有时候要倒骑毛驴,意思是将瘟神引到贪官家。回去的时候,要顺着骑毛驴,意思是瘟神离人越来越远了。

最热闹的还是“正月十九迎婆婆”。这里说的婆婆并不是指丈夫的妈,而是指年长有声望的妇人。在江苏、江西、四川、湖北、陕西关中等地,多这样称呼。可见,舟曲当地文化是南北文化的交汇与融合。而在舟曲元宵节上,大家所迎的婆婆是传说中的圣母娘娘即“九天圣母子孙娘娘”,这是舟曲县城附近各个村庄供奉的神。传说正月十九这天,子孙娘娘要出巡散福,迎“婆婆”即是迎接子孙娘娘来赐福。

正月十九这天,远近群众云集舟曲县城,逛寺进香观灯,徜徉于翠枝掩映、千灯争艳、诗圃画苑、楹联呈双的松棚灯街上,都想一睹“婆婆”的风采。

舟曲县城里外共16个村庄,有16位“婆婆”。白天,村民要将神像轿子打扮好,沿途则让人们准备好各种祭祀礼。到了正月十九的晚上,村民们按照古老的传统,将各妆扮好的“婆婆”请到花花绿绿的轿子里,村民前后左右护送着轿子,向县城东部的春场桥一带集中。一路上,各村的“婆婆”逐渐汇集到了一起,然后按照传说中的顺序,将十六位“婆婆”的轿子由本村人拥戴着按名次、道路排列,依次缓缓下隍庙山进城。

进城后,家家门前陈香案、供品,每迎一位“婆婆”,其家必然放鞭炮火花几串,并敬轿夫烟酒,以示虔诚迎道。藏汉群众,特别是少妇争抢“婆婆”轿上的荷色,钻轿底求福求子。十六位出巡散福的“婆婆”各自由乐队开道,随后是童男童女和手持各种器具的仪仗队,浩荡荡从城东穿越城西,很是威风。在五彩耀眼的灯廊下依依走过,让“圣母”也欣赏人间的辉煌。这些构成了舟曲县城正月的喜庆气象。

此活动一直进行到凌晨三时半,天将亮时,“婆婆”们便被招到各自的寺庙,重又盘坐莲花台上。至此,舟曲的元宵节方告结束。

正月十九日,舟曲楹联松棚灯会最热闹的一天,也是最后一天。过了正月十九晚上。人们的生活便走入了正常,开始了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轮回,期盼来年的春天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