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西和乞巧节:中国乞巧风俗“活化石”


西和“乞巧节”又称“巧娘娘节”,是指农历六月三十至七月初七,独由女性欢度祈福的节日。

每年农历六月三十晚至七月初七,西和县未出嫁的姑娘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歌舞活动,祈求“巧娘娘”保佑自己聪慧、灵巧,婚配如愿,生活幸福。这就是在西和流传1800多年,被称为中国古代乞巧风俗活化石的“乞巧节”。

西和乞巧节是一种集崇拜信仰、诗歌、音乐、舞蹈和工艺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为一体的综合性节日民俗文化活动。有坐巧、迎巧、祭巧、拜巧、跳麻姐姐、卜巧、送巧等诸多环节,还有祭神、迎水、照花瓣、跳舞、唱歌等内容。乞巧活动参与人数之众、传承之久远在全国都具有唯一性,是中国古代乞巧风俗的“活化石”,也是中国学术界认同的中国 “女儿节”。2008年,西和“乞巧节”被评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每年乞巧节期间,歌声、舞蹈和鲜花就占领了城乡每个角落。路上随处可见 ‘拜巧’队伍,走进任何一个村子,都能看到载歌载舞的欢乐场面。

甘肃西和乞巧节:中国乞巧风俗“活化石”

隆重的乞巧仪式

从六月三十日晚开始至七月初七晚结束,乞巧的全过程历时7天8夜。内容丰富、仪式隆重。当巧娘娘像安放在神桌上以后,乞巧前的所有准备工作全部结束。一年一度的乞巧活动,就热烈、虔诚、按部就班地开始了。

每年端午节,西和地区的少男、少女和儿童都有绑手革半的风俗。即把红头绳编成各种花样系在腕上,谓之手革半,以此求得吉祥、平安。待到七月初七时再解去。而姑娘们的手革半还另有一种作用,那就是系到乞巧时,专为巧娘娘下凡过天河时搭桥用。据传说,王母娘娘一说为玉皇用金钗在天上划了一下,即刻出现了一条波涛汹涌的天河,将牛郎织女阻隔在两岸。从此,巧娘娘下凡上天,必须先要搭一座天桥。搭桥需要好多绳子,与牛郎一起劳动的老黄牛,便跑到各村镇告诉乞巧的姑娘:手革半是最好的搭桥绳子。

为了尽快搭好天桥,使巧娘娘能够顺利地渡过天河,走下凡间,乞巧时就有了手革半搭桥的仪式。在六月三十日下午迎巧仪式前,每个姑娘就将自己的手革半解下,一条接一条地连成一根长头绳。如果这样接起来的绳子嫌短的话,还可以用新头绳以续不足。到时,手捧香盘的姑娘走在前面,其他人列队跟随。香盘内放有香、蜡、黄表等祭品和头绳。来到村镇外的大河边,先由两人分别站在两岸,把头绳横拉在河面上。接着点蜡、炷香、焚表、祭祀跪拜。然后,大家成排列队、牵手摆臂齐唱《搭桥歌》。唱罢,站在河两岸拉头绳的姑娘同时松手,绳子即刻落入河中被水冲走。乞巧的第一个仪式至此完成。

从六月三十日晚9时左右,举行乞巧的第二个仪式——迎巧。按乞巧习俗,各乞巧点迎巧的地点一般历年固定不变。如城镇多在离坐巧处较近的十字街口。村庄多在村外大路口或河边。届时,姑娘们着意打扮,穿戴一新,按每排四至五人列队,人人手合胸前,各执燃香一支,手捧香盘的姑娘走在前面,其他人在虔诚、肃穆的气氛中缓步跟随。到达迎巧地点,照例祭祀跪拜。然后,大家成排列队,牵手摆臂,齐唱《迎巧歌》。唱罢,乞巧的第二个仪式至此完成。巧娘娘被虔诚、隆重地迎进了坐巧人家。

祭巧活动,一般分集体祭巧和个人祭巧两种。从迎巧仪式开始至送巧仪式结束,整个乞巧过程中,由专人负责,在早晨、中午、晚间三个时候,都要点蜡、炷香、焚表、跪拜。白天香烟袅袅,晚上明烛高照。所用香、蜡、黄表都是从集体筹资款项中支出购买的。这是通常的集体祭巧。西和县长道、礼县盐关等地乞巧时,都要举行一次隆重的集体供馔祭巧仪式,俗称“转饭”。

在7天8夜的乞巧过程中,最基本的活动就是“唱巧”。唱巧,即姑娘们齐集坐巧处,从白天直至深夜,按一定的程式,用不同的歌曲在巧娘娘像前尽情地载歌载舞。以此表达夙愿、抒发情感、展示才艺。

“乞巧歌”主要是以“娱神”指娘娘神为目的。歌词有传统和新编之分;曲调有正歌和副歌之别。演唱上除节前排练外,仅限于“乞巧节”这段日子,其余时间谁也不再乱演唱。“乞巧节”是姑娘们的节日,“乞巧歌”是姑娘们唱的歌,属于民间歌谣的范畴。就民歌的形式来说,它不是“山野之曲”,而是“里巷之曲”,是一代代姑娘们集体不断创作的结晶。它的歌词和曲调如此之丰富,给异彩纷呈的节日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乞巧的过程中,除举行个人“针线卜巧”外,还要在七月初七晚9时左右,举行集体“照瓣卜巧”。即用巧芽在水中的投影图案问自己的巧拙、祸福,俗称“照花瓣”。西和地区乞巧时,在晚上的灯光下看巧芽水中投影图案而“照瓣卜巧”。

照瓣卜巧开始时,所有姑娘手端巧芽碗分站神桌两旁,先由乞巧组织者在神桌前照例祭祀跪拜,并默默祈祷:“请巧娘娘给黑眼的阳人赐个好花瓣,指一条手巧路。”礼毕,大家齐唱《照花瓣歌》。姑娘自己碗底的投影图案,被大家确认为心灵、手巧、吉利、祥瑞时,心中十分高兴,一定要将碗中的水猛喝一口,其意是使虔诚乞巧得来的这一切,真正为自己所有,长期在身上显灵。然后把水倒掉,再盛半碗神水,重新开始下一轮的照瓣卜巧。照瓣卜巧活动在期待、兴奋、欢乐的气氛中进行着,历时两三个小时方告结束。

照瓣卜巧举行后,说明7天8夜的乞巧活动即将结束。此时,姑娘们怀着惜别的心情,抓紧送巧前仅剩的一段时间尽情唱巧。在神桌前,你约四五人往来穿插唱一曲,她约四五人极足跳跃唱一曲,有时集体牵手摆臂唱一曲,此起彼伏,歌声不断。直至把所有乞巧歌曲反复唱到尽兴为止。深夜12时左右,乞巧组织者很不情愿地宣布送巧仪式开始,姑娘们无奈地分站神桌两旁,齐唱《送巧歌》。

送巧仪式后,7天8夜、无拘无束、歌声不断的自由、狂欢活动全部结束,姑娘们将各奔东西,一年内再难相聚。有的姑娘来年可能出嫁,再也不能参加陪伴自己成长,带来无数企盼、欢乐的乞巧活动。想到这些,她们对巧娘娘和乞巧活动充满了惜别之情,多数人唱着唱着便失声痛哭,有的哭肿了眼,不敢回家。又哭又唱,哭声、歌声汇成一片,在夜深人静时显得格外凄凉。

在送巧歌声即将结束时,姑娘们全体跪倒在地,乞巧组织者手执蜡烛,将巧娘娘像点燃。烈火熊熊燃烧,火星点点飞耀,袅袅青烟,直升夜空。此时,姑娘们一起放声啼哭,悲痛之声,撕心裂肺。送巧仪式结束,姑娘们手牵着手,在不断的唏嘘声中,穿越茫茫夜色,沿年年迎巧、送巧的老路返回。西和地区一年一度的传统乞巧活动,也就此落下了帷幕。

西和乞巧节历经千余年的传承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一是活动参与广泛。西和妇女把心目中最敬仰的天上善织云锦的织女称为“巧娘娘”。参与乞巧活动的主体是未婚女青年,但上至老人、下至儿童的所有女性均可参与。它实际上是以举办“乞巧”活动为主要内容,而形成的七天八夜的女青年欢乐节,是得到学术界广泛认同的中国“女儿节”。

二是活动时间较长。西和乞巧活动从农历七月初一的前夜开始,至七月初七日晚上结束,时间持续长达7天8夜,时长仅次于春节(15天),是所有民间节日中活动时间最长的节日之一。

三是活动程式严谨。整个活动内容分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和送巧七个环节,每环节的活动具有时序性,且环环相扣,有先有后,不能颠倒。比如:“照花瓣”之前必先“迎水”,“巧娘娘”出门进门之前必先放炮。

四是活动内容丰富。在乞巧活动每个环节中,都有相应的富有特征性的仪式或活动,比如:座巧要生巧芽,祭巧有“转饭”仪式,拜巧有“行(xing)情”活动,娱巧要唱巧歌、跳巧舞,俗称跳麻姐姐,卜巧要迎水、照花瓣,送巧要在七月七日深夜举行隆重庄严的送巧仪式等。这些活动或仪式并有歌舞相伴,因而西和乞巧活动保留了大量的唱词、曲谱和舞蹈形式。

五是活动气氛热闹。一进农历七月,歌声、舞蹈和鲜花就占领了西和城乡每个角落。路上随处可见花枝招展的“寻亲”队伍,走进任何一个村子,都能看到载歌载舞的欢乐场面。气氛之热烈,赛过了春节。

六是活动想象奇妙。迎水时要剪头发,送给喜鹊搭桥,让织女和牛郎相会;七月初七晚12点之前必须送“巧娘娘”,因为晚上12点是天上关“天门”的时间,“天门”一关,“巧娘娘”就再也回不去了。

七是反映了妇女自觉、自主、自立意识。通过“照花瓣”来预测自己将来能够从事哪方面的职业,祈求“巧娘娘”保佑自己将来获得一定技艺、生活美满如意,反映了妇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演变中,西和乞巧节逐渐积累形成了一定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应用价值,具体是:从历史价值上看:乞巧是一个古老的汉民族文化习俗,它的产生,曲折地反映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歧视和束缚,反映了古代妇女追求美好生活的良好愿望,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岁时节日,应予以继承和发扬。

从文化艺术价值上看: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其故事本身具有文学价值;乞巧活动中产生了数十首歌曲和一些简单的舞蹈,仅“乞巧歌”“迎巧歌”“送巧歌”就有多个不同的版本,因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乞巧活动中妇女们还要拜当地土地神,反映出传统的信仰习俗和历史文化价值。

从应用价值上看:乞巧活动充分反映了人们对美好、幸福、和谐生活的期盼,挖掘、抢救、保护乞巧节,对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抵御“洋节”对民族传统岁时节日的冲击,继承优秀的民间文化传统,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中国梦”,都将产生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