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地区把青蛙叫做蚂拐,将其视为司雨神灵。红水河流域一带的东兰、巴马、凤山、天峨等地区,蚂拐崇拜最为盛行,历史上建有约300座蚂拐社亭,和数不清的蚂拐坟坡。每年正月初一,人们都要举行蚂拐祭祀活动,形成当地规模最大的民间节日。
蚂拐节又称蛙婆节、蚂拐歌会。以祭祀蚂拐为重心,包括找蚂拐 、蚂拐祈福、唱蚂拐 、葬蚂拐等几个环节。
找蚂拐一般在正月初一的清晨。男女老少,敲锣打鼓,抬着竹筒制作的蚂拐棺材,来到田间,犁田翻土。大家翻开泥块,寻找冬眠的蚂拐 ,先找到的人是最有福气的,人称蚂拐父或蚂拐婿。而找到的青蛙就是蚂拐女神,是传说中雷王的女儿,主管雨露的神灵。一旦找到蚂拐,人们相信这是今年雨水充沛的预兆。接着,他们小心翼翼地将女神请入棺材,并抬到当地的庙中供奉。
神庙前香火缭绕,祭师开始了神秘的祭祀活动。他们诵唱着祖宗传承下来的经书,感恩蛙神降雨的功德,并表示终生供奉这位女神。其实,这种神秘的祭祀活动,已经在红水河流域延续了上千年历史,它起源于生产力低下的农耕时期,表现了人类生活对于大自然的需求和依赖。因此,祭祀雨神被普遍看作稻作地区的文化标志之一。
祭祀蚂拐之后,蚂拐祈福活动开始了。人们敲锣打鼓,簇拥着蚂拐神台,挨家挨户进行游村祈福。
“高唱蚂拐歌,走村又走坡;进村人长寿,进家喜事多”。这首民间小调表现的就是祈福场景。祈福活动一般会持续好几天,队伍所到之处,每家都在门前敬献美酒、腊肉等,盼望来年交上好运道。每个人都祈求蛙神保佑风调雨顺,人畜平安。这个活动,也叫孝蚂拐 。因为,在村民看来,蛙神即为衣食父母,要像孝敬祖宗神一样来对待蚂拐。
初一祭祀结束后,接下来的几天,不少村寨相继举办各类民俗活动。最有意思的就是蚂拐歌会。歌会一般在晚间举行,男女老少聚集到社亭一带,举行通宵对歌,年轻人则渴望在歌会上求得好伴侣。在整个蚂拐崇拜地区,歌会是春季祭祀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这种紧密的关联,证明了求偶繁衍和农耕生产在人类发展史上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节日的最后环节是葬蚂拐。祭师先到庙前祭祀一番,然后将蚂拐棺材抬到指定的“蛙坟坡”等待下葬。这时,祭师将上年埋葬的蚂拐挖出,观察蛙骨的颜色,预测当年的年景。如果蛙骨呈黑灰色,说明不吉利; 蛙骨呈黄色,则预示好兆头。于是,人们重新将蚂拐安葬好,用石板盖上。顿时,鸣炮遍野,敲锣打鼓,场面之隆重如同安葬自己的祖先一样。
在整个蚂拐节中,始终伴随着铜鼓欢歌。壮族创世史诗《布洛陀经诗》中说道,布洛陀教人打铜鼓,让雷王听到女儿青蛙的欢叫,从而知道人间的祈求。远古的壮族人,将蛙声、铜鼓声、雷声,三声合一,看成降雨的前奏。因此,祈雨是蚂拐节的核心含义,铜鼓则是重要的祈雨道具,没有它就无法呼唤蛙神,也无法举办蚂拐节。
河池地区是出土铜鼓的密集区,其中东兰的传世铜鼓有600多面,为中国之最。这些地区的铜鼓普遍描绘有青蛙纹饰,或浇铸有青蛙造型,将青蛙看作“铜鼓精”。鼓面上常见的青蛙造型,是一只母蛙驮着小蛙,寓意多子多福,说明了蛙神信仰也是生殖崇拜的表现。
现代的蚂拐节虽然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但蚂拐舞仍然保留至今。这个舞蹈被认为是最具广西特色的民间舞蹈之一。舞蹈者脸上和身上,涂抹一道道烟灰,装成青蛙的模样出场,动作诙谐而风趣。还有椿榔舞,它源于民间打糍粑的场面。另外,节日期间还有很多长演不衰的趣味游戏。一到晚上,人们戴着面具,敲打铜鼓,尽情欢乐。个性豁达乐观的壮族人,将蚂拐节变成了丰富多彩的狂欢盛会。
2007年,蚂拐节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引起人们对壮族原生态文化的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