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莫一大王节


莫一大王节是桂北地区壮族的传统节日,每年行小祭祀,隔六年一大祭祀。

莫一大王节,是桂北地区壮族传统节日。也称五谷庙节。每年农历六月初二举行。传说是日为莫一大王诞辰,因其拯救壮人有功,且保佑五谷丰收,壮族人民感其恩德,故于村前建庙宇、在家中立神位供奉。

每年行小祭,供祭鸡、鸭、猪肉;隔六年一大祭,大祭必全村寨集资杀猪宰羊。届时每家派一人参加,在莫一大王庙举行盛大祭仪,由村寨头人主持,请道公诵经祈祷。

祭时按一年12个月,分别将猪和牛的肉、肝、肠、骨头等不同部位做成12道菜,逐一摆在供台上。待12道菜供齐,即可焚纸行礼。祭毕,将每道菜平均分给各人品尝。晚上,举行对歌、唱戏等娱乐活动。

莫一大王节的传说

《莫一大王》传说广泛流传于河池、南丹、宜山、柳城等壮族地区,《莫一大王》的故事除以传说的形式流传外,在壮族民间还曾流传着《莫一大王》史诗、戏剧或舞蹈。“莫一大王”被北部壮族地区的群众作为神灵敬奉,与之相应的是在一些地区有“莫一大王”庙,每年的六月有祭奠“莫一大王”的节日。

由此可见,《莫一大王》在壮民族中的影响之大,也可见对《莫一大王》传说进行研究和探讨的必要。因此,该传说一直为学界所关注,有不少研究该传说的文章可见之于书刊,如覃德清的《莫一大王原型显、隐结构内涵与壮族民族文化心理》;覃桂清的《试论莫一大王的“飞头”》,顾乐真的《壮族师公土俗神“莫一大王”考》;杨树喆的《桂中壮族民间的莫一大王崇拜及其内隐意蕴》,等等,其中一些文章从文化学的角度分析《莫一大王》的深层意蕴,见解颇有一些独到之处;也有一些文章运用文献学的方法考证传说英雄“莫一大王”这一形象的原型,或认为莫一大王是宋代广西南丹莫氏开创人的后裔莫世忍,或认为是莫世忍之孙莫公佞,持这两种看法者都言之凿凿,为此争执得不亦乐乎。

关于莫一大王传说的常见情节

在壮民族中有不少与《莫一大王》类似的英雄传说,如岑逊的传说、岑三爷的传说、陈宏胆的传说、简宜的传说、独齿王的传说,等等,这些传说反映的主题是一样的,都是讲述英雄运用法术和魔力反抗皇权的故事,为同一个传说类型。

1、英雄奇异的出生,或因风水而孕,或非人类所生,或怀孕数年才出生。

2、英雄在京城或远离家乡的某地读书或做官。

3、他每天晚上穿飞靴或骑神马等回来与妻子同眠。

4、妻子怀孕,遭母亲(继母)和邻居误解,留下英雄一只靴子为证。

5、英雄因没了靴子误了上学或上朝,他挥手或射箭使太阳下落。

6、因太阳下落或箭射到皇宫,引起皇帝或其他人的恐慌,英雄被害。

7、英雄接上头回家,逢人问:人头断了可还能复生?继母或孕妇等回答不能。

8、英雄死去,托梦要妻子将自己的尸身放在坛子里,用米粥浇灌四十九日。

9、四十八天时被母亲(继母)发现打开,或把滚粥倒入。

10、坛里倒出穿盔甲小人或蜜蜂,因小人骨头软,蜜蜂翅膀不硬,皇帝躲过一难。

11、埋英雄尸身处生出竹子,英雄再次托梦给妻子,每根非一百块不买。

12、皇帝过此,轿杆折断要买竹子做轿杆,妻子卖一百元,母亲(继母)以九十九元卖掉。

13、竹子断掉,竹子里跳出背枪的小孩,骨头太软倒在地上。

14、英雄大业终告失败。

莫一大王节是壮族独特的文化,这个节日的出现和布洛陀被奉为始祖是一样的,因为他们都拯救了壮族人们,帮助人们从水深火热之中走出来,是一种民族信仰,同时也是一种地域文化的体现。

关于莫一大王传说的常见情节

在壮民族中有不少与《莫一大王》类似的英雄传说,如岑逊的传说、岑三爷的传说、陈宏胆的传说、简宜的传说、独齿王的传说,等等,这些传说反映的主题是一样的,都是讲述英雄运用法术和魔力反抗皇权的故事,为同一个传说类型。

1、英雄奇异的出生,或因风水而孕,或非人类所生,或怀孕数年才出生。

2、英雄在京城或远离家乡的某地读书或做官。

3、他每天晚上穿飞靴或骑神马等回来与妻子同眠。

4、妻子怀孕,遭母亲(继母)和邻居误解,留下英雄一只靴子为证。

5、英雄因没了靴子误了上学或上朝,他挥手或射箭使太阳下落。

6、因太阳下落或箭射到皇宫,引起皇帝或其他人的恐慌,英雄被害。

7、英雄接上头回家,逢人问:人头断了可还能复生?继母或孕妇等回答不能。

8、英雄死去,托梦要妻子将自己的尸身放在坛子里,用米粥浇灌四十九日。

9、四十八天时被母亲(继母)发现打开,或把滚粥倒入。

10、坛里倒出穿盔甲小人或蜜蜂,因小人骨头软,蜜蜂翅膀不硬,皇帝躲过一难。

11、埋英雄尸身处生出竹子,英雄再次托梦给妻子,每根非一百块不买。

12、皇帝过此,轿杆折断要买竹子做轿杆,妻子卖一百元,母亲(继母)以九十九元卖掉。

13、竹子断掉,竹子里跳出背枪的小孩,骨头太软倒在地上。

14、英雄大业终告失败。

莫一大王节是壮族独特的文化,这个节日的出现和布洛陀被奉为始祖是一样的,因为他们都拯救了壮族人们,帮助人们从水深火热之中走出来,是一种民族信仰,同时也是一种地域文化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