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宁都石上镇元宵民俗活动


每年的正月十四到十六,是宁都石上镇民俗文化活动最为集中的日子。元宵节期间石上镇风情民俗蔚为壮观。

割鸡

石上村是石上镇政府所在地,距宁都县城19公里。历史悠久的石上村,族谱上宋绍兴二十二年就对这个村有过记载。在石上村,最为隆重的民俗叫“割鸡”。正月十四、十五连续二天才能完成“割鸡”的整个程序,“割鸡”时直接参与者有几百人、看热闹者则要以万来计数。

相传,汉唐时期,石上就有人居住,有个叫李长贵的大户人家一直没有生育过。盼儿心切的妻子,有一天梦见自己在村南的河边看见一座汉帝庙,跪下叩拜后就怀孕生子了。妻子把梦境告诉丈夫后,李长贵激动地说,真如梦中,我就去那儿建座汉帝庙,年年朝拜。当年果然应验了这个梦,石上村也建起了汉帝庙,不仅这两夫妻,连全村的人都认为有灵验,纷纷拿着香烛,抱着大公鸡去庙里朝拜。更富有传奇的是,李长贵的儿子后来又生了三胎,每胎都是双胞儿子,这位兴奋极至的老财主,又虔诚地在庙周围种了六棵樟树,直到今天,我们还能看见存留的三棵百年老樟树郁郁葱葱。还在庙旁建了一坐人行长木桥,取名“代渡桥”,以方便梅江东西两岸的人前来朝庙。

石上“割鸡”的对象是头年生了孩子的人家‘亲朋好友在农历十四这天都要送一大挂爆竹去做客,外婆家还要请唢呐队助兴。农历十四的石上村是处处鸣鞭炮,处处闻鼓乐,整个村子处于一片欢乐的海洋之中。元宵日,还盛行石上最富特色的灯彩表演。

“马灯”队伍要上场:“马灯”装扮成了象征皇宫里的5匹骏马,用竹蔑扎成的马架,有马头、马身和马尾,人就套在其中驾驶。红、花、黄、白、黑五种花色的马奔驰而出时,任何人都不得阻挡,它寓示着石上人的马到成功之意。

“龙灯”队伍也要上场:披红扎彩的龙灯表演着打滚、摇尾、摆动,龙盘玉柱,龙抢玉珠,龙摆龙门的各种动作。

“担灯”队也要上场:生了儿子的人家要做一排安放6盏大灯(象征六个双胞胎儿子)的担灯。旁边还有两个孩童提着两盏小灯(象征着有儿有女子女双全),一路鸣鞭放炮奏乐,游村游家进祠堂。

正月十五下午的四点过后,是石上村惊天动地的一段时光。石上村的六家祠堂上堆满了用竹篙串起的爆竹,与土铳鸣响的同一时刻,六家祠堂的爆竹如千帆竟发同时点燃。点爆竹的人、看热闹的人,在振耳欲聋的爆竹声中,在弥漫不散浓郁的硝烟中,在欢天喜地的鼓乐声中,尽情地释放着太平盛世国泰民安的豪迈,渲泄着火红年代火红日子的喜悦。

数以千串,甚至数以万串计数的鞭炮,要燃放半个多小时,爆竹声中地上散落着一片厚厚的爆竹红,人们的头发身上也沾满了星星点点的爆竹红。在祠堂鸣完鞭炮后,红光满面,红屑满身的石上人,“龙灯”领队、“扛灯”成串、“马灯”压阵地又吹着号打着鼓放着鞭炮地开始了环村巡游。好一个恢宏壮观的场面。

灯彩

元宵节是石上人最热闹的日子,绚丽多姿、饶有情趣的灯彩更为石上镇添色不少。相距不过十几里、几十里的村落之间,村村都会玩灯彩,村村的灯彩又都不尽相同。江背村盛行“扛灯”,做工的精致灵巧,不亚于得过国际荣誉的赣县田村刘盛涵;城头村有“花灯”,灯笼里纸扎的观音和麒麟折射着城头人“夫妻恩爱,子孙代代传承”的美好愿望。

与石上村不同的是,曾坊村藉玩“桥邦灯”烘托着村人添丁添人的喜庆。只要村里哪一家人去年生了孩子,不管第一胎还是第二胎,不分男孩女孩,都要列入扎制“桥邦灯”的行列,哪一家去年娶了媳妇进门也是添口添人地列入扎制“桥邦灯”的队伍。

“桥邦灯”是在一根长4.5米的“桥邦”上,扎十盏架子灯,灯座上有安放蜡烛的座孔,架子周围用红纸、白纸贴封,雪白的纸上要贴上红色的剪纸,全村150盏灯排列成队,如长达近百米的火龙。由几十个壮年男子抬着进祠堂、游村巷、过家门。穿过昌厦公路,登上村口山头,再返回村前的稻田里。在夜幕中,龙头与龙尾要进行各种队形的变化和表演,龙头要咬往龙尾进行反复的较量,夜幕降临以后才开始的“桥邦灯”巡游活动,要进行几个小时,直到让全村人都看的尽兴后才返回各家各户吃元宵团圆饭。

发轿子

“发轿子”是江背村,富源村元宵节传统的客家民俗活动。“发轿子”是众村民把他们敬奉的各路神仙抬进轿里,恭送归位。

三架用木头制作的轿,中间安放着木制的菩萨,由具有心灵感应的本村村民在前面引路,带着轿子在全村游走,每到一家,就要点灯,烧香、鸣炮接送,有的还会鸣放土铳助威。江背、富源人是通过“发轿子”,来对全村各家各户过去敬神的诚意表示感谢;通过“发轿子”,巡游认识全村各家各户家门所在,以保佑新年各家各户人丁兴旺,财源大进,四季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合家幸福安康。

石上村“割鸡、担灯”简介

相传明朝万历年间,村里一位姓李的财主,因夫人陈氏得梦而建汉帝庙,庙建成后果然生下一子,取名汉灵。次年正月十四日,汉灵弥月之喜,李财主到汉帝庙杀鸡敬神。自此,村里人生了儿子,都会去庙里杀鸡。因客家人忌讳“杀”字,故称“割鸡”,从此,在村里便逐渐形成为一种奇特的习俗。

还传说汉灵一生乐善好施,曾独资兴建一座大木桥,架通了梅江东西两岸。时值元宵节,大桥落成,汉灵的夫人生下第五个儿子,正好三朝汤饼之喜。汉灵非常高兴,一边大办喜宴,一边请巧扎匠(俗称“纸扎师傅”)赶制六盏花灯,以每子一盏,共五盏,困取“好事逢双,再添新丁”之意,故以六盏合成一担。

当晚,汉灵亲自挑着一担灯,敲锣打鼓去游庙、游街、游村。从此,石上村便形成了群众性的“担灯”习俗,并约定俗成,挑灯人必须是德高望重者。这就成了遐迩联名的“割鸡担灯”。

“割鸡”,奇就奇在抢先开割,说是“先割鸡,先兴发,先开人”。为此,在先前,吵口斗殴之事常有发生。解放后,当地要民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出面调解引导,以防争吵。故从1956年起,每年正月十四日上午由有关干部召集添丁户拈阄,安排“割鸡”与“担灯”次序。当天下午5时起,以打铳为令,按序“割鸡”。每割一鸡响一铳。割鸡完毕,进行“敬神”与“传福”。即由一长者(指定的挑灯人)端着点燃一对大红蜡烛的灯架,并配二青年保护,随后一人手提竹篮,内盛一只煮熟的着了红色的全鸡和茶酒各一盅到汉帝庙、社公庙、谷雨庙、祠堂、青源祖师坛敬神。接着到亲友家敬神,意为传福,预祝来年都能添丁“割鸡”。

“担灯”,早期是从神庙游到街上,再游遍全村。清末至今,先担到各自祠堂内鸣炮,然后绕村一周。绕村时,每一担灯只配一锣,谨慎肃穆,每一位担灯人要二人保护。一路上不鸣炮,只敲锣,俗说“锣声治邪”。此话道出了绕村游灯实含“喜神逐邪”之意。绕村走完,进行游祠、游庙、游街。游完街,分散活动,各自到亲友家“游灯传福”。

“担灯”以鸣铳发令, 正月十五日下午5时响第一铳,“担灯”到各自祠堂内鸣爆;第二铳到村口凉亭边集合,以龙灯、竹子灯导行,“担灯”按阄序随行。正月十五日下午7时后结束,约历时2小时,行程5公里。游灯结后,禾坪上(今在农民文化宫内)响起了演戏的锣鼓。

石上镇曾坊“桥帮灯”简介

石上曾坊桥帮灯,它既是曾坊村的一项民俗文化活动,更是一项民间艺术项目,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曾坊村人对桥帮灯活动是执着的,几乎从未间断过,即使在“文革”时期,这项活动的一些仪式,也保留了下来。改革开放以后,某些被迫中断的环节,在村中有一些文化人的共同努力下,得到全面恢复。桥帮灯从制作到表演,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达到了更加精湛的程度。

近10年来,在每年正月十四、十五这两天桥帮灯活动的日子里,许多国内和港澳的电视、报刊记者,别妻离子,不远千里,来到这个山村,记录下这场别具特色的民俗文艺活动。桥帮灯在外界的影响是较大的,宁都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已将桥帮灯列入了保护的项目之列。2008年6月成功入选江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乾隆年间,村中一位曾氏太公到浙江、苏州一带做生意,看见苏州人元宵节在玩“桥帮灯”,感觉特别好看。于是就把这种灯的制作方法详细记录带回本村,并用于汉帝庙的祀奉活动。这种灯一开始一块桥帮上只有四盏灯,到后来发展到一块桥帮上10盏灯,制作工艺也很精细。桥帮灯成了村中曾氏人每年祀奉汉帝庙活动的一个主要内容。

汉帝庙祭祀和桥帮灯游灯活动是一体的,于每年正月初一起进行筹备,安排各项事仪。 正月十一日至十三日,生孩子的人家定时大摆酒宴,首先迎接首事和乐队,同时接受亲朋好友的道贺。亲朋好友以鞭爆道贺,越至亲的人,鞭爆越大。

正月十二日下午开始到正月十五日下午四是止闹花灯。花灯是首事中的采买人员到街上买的,专为这场活动做的一种灯。闹花灯,主要是由两个孩子,每人挑两个花灯(两担共四个花灯),另两个孩子敲锣,走全村各户门口过,每到一户人家时,都会放鞭爆迎接。

正月十四日下午四时起试灯,添丁户备好三牲(猪肉、鸡、鱼)、香、纸、烛、米果、水酒去庙中祭祀,祭拜完,回家时要从汉帝庙放鞭爆敲锣打鼓一直到家里,中间不可停顿。此时村中还接连点放震天撼地的神铳。每法此时,全村鼓乐喧天,鞭爆、神铳齐鸣,硝烟弥漫大地,爆竹纸屑飞扬在空中。全村上下沉浸在庄严肃穆之中。

正月十五日下午六时起,村中第一次响一声神铳时,出桥帮灯的人家,将灯框内的蜡烛点着。六时半,第二次响两声铳时,添丁户将桥帮打到族祠中集合。

当全村的灯到齐后,由专门首事为游灯队伍排好顺序,晚上七时,连响三声神铳时,游灯便开始。一帮帮亮堂吉庆的桥帮灯找扛纸糊灯框,贴红灯花的添丁灯。每帮灯都由添丁户家中选出的最强壮最优秀的两个后生扛着,这样以示自己家中强盛、人丁兴旺。

石上割鸡

正月是石上的正月,石上以割鸡出名。可以说,割鸡是石上的狂欢节。

石上是李姓人的天下。石上原名石溪,原有丁姓 居住。也许是这个姓不好,人丁不旺,老是丁忧,深受外姓欺负,只得将有关财产出卖给李姓,远走他乡。也许是有皇室血统的缘故(李姓远祖可以追溯到唐高祖李渊),李姓自南宋时来此开基,人丁好不兴旺。此后,李姓分成六个家族(六房),建有六个祠堂。全村又有一个总祠堂,号称六房祠。这些祠堂青砖青瓦,雕梁画栋,鸟喙啄天,甚是气派。至今还有四个祠堂保持得相当完好。另这里还有建筑完好的青年祠堂。

1997年李姓重修族谱,载谱红丁数竟然有3000余人。割鸡可能就是李姓吸取了丁姓的教训,搞的生殖祟拜和祈祷 ,也许是对于自己人丁兴旺的炫耀。正因为如此,只要添了丁,无论你在哪里谋生,无论你离家有多久,只要你是石上人,你都会回到石上来割鸡;因为石上李姓的根,割鸡是你李姓的魂。

这种民间活动,涉及户数多,挺易出事。不过最近几十年来,它开展得井井有条,老俵满意,政府放心。这不能不归功于那些组织者,他们都是一些热心公益活动的中老年人。到了初十、十一这两天,他们便通过各种渠道通知添丁的家庭到青年祖祠开会,商讨有关事宜。人员到齐后,他们便会首先向人们祝贺,然后说今年参与割鸡的有多少家,都有谁谁谁;需要开支的项目有哪些,总计花费有多少,各户应当分担多少;活动什么时候开始什么项目,以什么为信号。老人们又说如今是新社会,旧事应当新办,不能搞封建家族那一套落后的做法,否则影响邻里团结,不利于今后活动的开展和发展,重则被政府取缔,那将是灾难性的后果。

为了安全地进行,割鸡采取抓阄定序的办法。排除了人为因素,完全是凭自己的运气,抓到了前几名的自然高兴,抓到了后几名当然有点沮丧,但是毕竟是添了丁,有机会割鸡,大家还是高兴。石上是李姓的人天下,不过管事的也也有外姓。割鸡活动也向添丁外姓开放。有的祠堂(族)甚至会游说外姓人挂靠到他们的祠堂,以便扩大本房割鸡的规模,二来也是借一下人家的运气,让本房明年人丁兴旺。可以说李姓外姓,其乐融融。

谁家有了喜事,亲戚邻里当然会来祝贺。一般来说,人们的贺礼是一封鞭炮,多为5000响,也有10000响的,外加一二包一般糖果,总计价值二十年左右。孩子的外公外婆又不同了,因为这是他们高兴的时候,也是他们显摆的时候。只要有条件许可,他们就会雇唢呐乐队为外孙奏乐,俗称批吹,又叫送吹。主家则要备好糯米酒、猪肉、鱼、鸡,——有条件的甚至会单独宰一只猪——来招待客人。正式的酒席定在十四十五这两天里,一共两次,规格和归亲嫁女过生日一样。用当地的话来说这是做东好(冬豪)。

女人们在家中为酒席忙碌着,男人们岂能落后。十四下午四点钟左右,震天动地的土铳响了,那是呼唤人们到老街上集合的信号。这时候人们像潮水般往老街上涌去。老街临河而建,被麻蚀的鹅卵石,薄薄的青瓦,乌黑的吊楼,风化的墙壁,似在诉说着街道和割鸡一样古老。抬眼望去,只见街头上站得满满的,有的一手抓鸡一手拿刀,有的双手端着蜡烛台。他们便听从主持人的吩咐,根据抓阄时定好的顺序站着。

这些男子一个个昂着头,目视前方,大有古代将士出征时的慷慨激昂,甚为了得。“呼”的一声口哨响过,割鸡开始了。只见站在第一的男子如离弓出手,似闪电撕黑,朝汉帝庙狂奔。后面的则急起直追,欲往前倒。观众也不例外,只不过是侧边和后边进行罢了 。一眨眼的工夫人们就到了目的地。在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后, 排在第一的两个男子就提着血淋淋的鸡,拿着沾有鸡血的刀,端着烛台从庙里飞出,直朝六房祠奔去。 后面的人又同样跟了上去。回过头来看,只见黑压压的人 ,路上是,楼上是,树上是,坎上是;独个的,结伙的;牵着小孩的,敞开胸脯揉着乳房给孩子喂奶的。割鸡的人走进六房祠后,则在族中长老的主持下对祖宗进行跪拜祭祀。祭祖一项,外姓仍然可以参加。这些杂姓和李姓沾亲带故,乐于参加这一活动,一来是多年形成的规矩,二来高兴,三来则想沾一点石上大姓——李皇后代的大气,光彩,让自己也能在石上大姓起来。

十五上午则是上神的时候了。吃过早饭,已是9点钟左右,主家会派人拿着小蜡烛,提着鞭炮,有的则带着唢呐乐队吹吹打打到亲友家里去。点上蜡烛,然后放一串二三十响的鞭炮,对其祖宗的牌位,合着双手鞠个躬做个辑以表敬重。这一段因在人们的家里进行,故对一般人的吸引力不是挺大。

割鸡的高潮是放鞭炮。十五下午四点左右,震天的土铳又响了,这是准备放鞭炮的信号。这时村中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外来的亲戚朋友都往各自的目标祠堂走去,用万人空巷形容毫不为过。四九房是石上人丁最多的房,故这里聚集的人最多。只见一根根缠满鞭炮的竹篙从周围的半空中往祠堂浩浩荡荡地游行过来,转眼间祠堂门口便竖成了一坐小山。四点半左右,土铳又山响了,这是放鞭炮的信号,噼里啪啦排在第一的主家点燃了鞭炮,后面的人则在鞭炮快要放完时接着放,有的人家鞭炮太多了,为了加快速度,干脆把竹篙一根一根地往点着的鞭炮堆里扔。不知道还以为这里在进行着一场大的战役。天空中烟雾弥漫,火光闪闪,炮声震天。人人都成了聋子,个个成了哑巴。突然你的耳朵管用了,你这边暂时安静下来了,这时周围的祠堂传来了同样的声音。则在鞭炮快要打完,,顽童们看上了余鞭,跑了过去。这时,鞭炮突然响了,孩子们们慌忙跑出来。仓促间,有的跌到,有的跟鞭炮接吻,烧着了衣服,又慌忙扑恶灭身上的火,更有好事的小孩点着儿个的鞭炮往他们身上扔。旁边的人唿哨,顿脚,大笑。在这燃烧和轰炸中,主人的面子得到了足,观众饱了眼福和耳福,孩子享受到了刺激。

五点半左右,鞭炮声终于静了下来。凉亭外成了人们集中的新地点,10多个人在主持人的安排下有序的站着,每人手中提着6个用竹篾做成油纸裹着的灯笼。不一会儿这些人就往李家塅———一片宽阔的稻田出发。爬上高处远眺,一条灯龙在李家塅上不断摆动,烛光闪闪,唢呐声、锣鼓声不时传来。不久,灯龙便往高处的肚脐岭游去。这时候,天色已晚,游动的烛光在浓浓夜色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的明亮,就好象传说中的神仙提着宝灯来到凡间走动,煞是浪漫。约过了个半小时左右乡政府那边又传来了咚咚的锣鼓声,接着又响起了鞭炮声,这是游灯的队伍回来了。灯队按着一定的次序到各个主家的亲朋好友家里表演下,说一些祝福的话。亲友家的人则点燃了鞭炮,有的甚至放起了焰火迎接,说“有啊”“好啊”等话来应贺。走完了有关家庭后,主家把灯笼分发到亲朋好友家里,以示与人分享喜悦,祝其明年也添丁生子。

这样,一年一度的石上割鸡拉下了帷幕,石上人开始了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