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充蛴蟆节


当全国各地的人们都在正月里以各种方式欢度元宵节时,每年的正月十四日,在四川省南充市的乡野间却有一个“蛴蟆节”,成千上万的人高举着竹质灯聚集在河边。这里的人们用这种方式,表达送瘟神保健康的愿望。

正月十四扎“蛴蟆灯”“摇嫩竹”送“蛴蟆瘟”,这一传统民俗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了。

“十四夜,摇嫩竹,嫩竹高,嫩竹长,我和嫩竹一样长……”

“十四夜,送蛴蟆,蛴蟆公,蛴蟆婆,把你蛴蟆送下河……”

这首童谣描述的是西充正月十四日夜孩子们摇嫩竹和送蛴蟆的风俗。按老一辈人说,很久很久以前,川北一带春夏时节常闹“蛴蟆瘟”,大人小孩咳嗽不止,甚至咳得喉咙出血。祖辈们为了祈求平安就兴起了十四夜送蛴蟆这个习俗,年年如是,成了传统习俗。

解放前和解放后的五十年代,正月十四那天不仅是小年,还是孩子们的欢乐节日。

早饭后,同院子的小伙伴相邀去竹林选竹子做蛴蟆灯。选竹得有讲究,专选不粗也不大的一年青嫩竹,好砍又好做灯,做的灯拿起也轻便。大家砍上几根竹,裁成四尺多长一截,做灯的那头要留节疤。材料备好后,各自忙着做灯了。

先把留有节疤那头的竹节打破,再把打破的竹节小心地劈分成若干条,然后用剩下的竹子劈成轻薄的篾条,用它挽成像小碗那么大的竹圈拴牢,再把竹圈放进劈好的竹节里,让它把劈成条的竹节鼓起来,为了固定好它,从相对的两边用篾丝拴住,于是一个两头尖中间大的梭子型蛴蟆灯骨架便做好了。接着还要加工,用白纸从四周糊成灯笼,便于插蜡烛,还得在灯笼下部折去半截篾条,留下这个孔不用糊纸。最后从田边挖一小砣湿泥巴按在灯下端的节疤处,蛴蟆灯就做好了,只盼着天快黑了。

黄昏来临,同院的小伙伴们争先恐后地奔向竹林,选定那长得又高又直的一年青竹子,双手抱竹摇了起来,边摇边齐声高唱:“十四夜,摇嫩竹,嫩竹高,嫩竹长,我和嫩竹一样长!”

欢快稚嫩的童声此起彼伏,响荡竹林,自己的身子好像真的随着摇动嫩竹在刷刷上长,摇得更起劲了,唱得也更响亮了,引来一批不大不小的青年男女,他们也来凑热闹,加入了摇嫩竹的行列,大家一起边摇竹边唱童谣,高高的竹梢被大伙儿摇得簌簌有声,应和着童谣声,大家都沉浸在摇嫩竹唱童谣的快乐氛围里。

天终于完全黑了,大伙儿一声吆喝跑回家里,把备好的半截蜡烛插进灯座,划亮火柴小心翼翼地点燃蜡烛,灯一下亮了,散出红红的光,洒向周围。伙伴们吆喝着,举着明晃晃的蛴蟆灯,从四面八方汇集一起,奔向通往田沟的小路,霎那间,一条红彤彤的火龙蜿蜒在夜色里,大家边走边高兴地唱起来:

“十四夜,送蛴蟆,蛴蟆公,蛴蟆婆,把你蛴蟆送下河!”

大家吼叫着,碰撞着,在“蛴蟆灯,蛴蟆婆,把你蛴蟆送下河”的吼叫声中,大伙纷纷把灯掷向路边的水田里,有掷得远的,有掷得近的,多数的灯掷出去斜斜地立在田水中,灯还亮着,有的立足不稳倒下了,灯也熄灭了。一时间,那片水田里远远近近,稀稀疏疏地立着红红的蛴蟆灯,星星点点地倒映在水田里,地面的灯光和水中的灯光交相辉映,点缀在田野里,成了一道美丽的独特夜景。

2014年四川南充市嘉陵区“蛴蟆节”共吸引游客近万人,《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对活动全程录制拍摄,记录和展示了嘉陵地方特色文化和传统文化。

作为蛴蟆节的“大本营”,在2016年蛴蟆节当天,外来游客达到5万人以上,全镇群众制作的3万多个蛴蟆灯被抢购一空,镇上的小吃摊、副食店所售卖的食品、物品卖得一干二净。当天,三会镇实现100余万元旅游收入。

据资料记载:正月十四扎“蛴蟆灯”“摇嫩竹”送“蛴蟆瘟”,这一传统民俗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了。南充市嘉陵区“蛴蟆节”庆祝活动一般分为文艺演出、街头民俗展演、送“蛴蟆”祭祀祈福三个部分。由嘉陵区文艺单位主办的文艺演出精彩不断,赢得现场群众的阵阵喝彩;街头民俗展演如抬龙头、舞龙、戏船等表演也极具地方特色。

缘起

据记载:“十四夜,摇嫩竹,嫩竹高,我也高,我和嫩竹一样高;十四夜,摇嫩竹,嫩竹长(成长的长),我也长,我和嫩竹一起长。十四夜,送蛴蟆,蛴蟆公,蛴蟆婆,把你蛴蟆送下河……”这是流传在川北山乡“正月十四过蛴蟆节”的一首民谣。“正月十四送蛴蟆”是川北地区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民间传统节目,在四川省南充市的西南官话灌赤片岷江小片(西充话)地区以及附近地区(比如嘉陵、顺庆、西充、南部)比较盛行。历经演变,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地方民俗文化,为南充市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节日分为四项内容:制作蛴蟆笼笼;摇嫩竹,祈求长高;送蛴蟆,把蛴蟆笼笼插到远方的水里,祈求赶走蛴蟆瘟神,祈求小孩不咳嗽,祈求健康;吃年夜饭,送年,标志过年最后一天。

传说,在清朝年间,一场突如其来的“蛴蟆瘟”袭击了当地村民,后来有一位高僧指点,这是“蛴蟆瘟”在祸害人间。于是当地乡亲就用自制的“蛴蟆灯”,挥舞着捆扎的火把,抬着彩龙,敲锣打鼓地举行隆重的祭奠仪式,赶走“蛴蟆瘟”。从此每年的正月十四晚,家家户户扎“蛴蟆灯”,送“蛴蟆瘟”的风俗延续到了现在。

蛴蟆节的主要活动就是送蛴蟆灯和小孩子摇嫩竹,正月十四一大清早,乡亲们就开始忙碌着制作“蛴蟆灯”。“蛴蟆灯”由嫩竹制作,先用细竹篾编成竹环,再取一定长度的竹子,将最上方的两个竹节敲破,然后向中间挤压,形成纺锤状,将竹篾环编扎进去,再在灯壁下方保留一个小孔,点灯时使用。竹灯的表面再糊上一层白纸,插入蜡烛就算完工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式各样新奇的“蛴蟆灯”增多,有灯笼形的、四方形的、葫芦形的。每年“蛴蟆节”中都要评选出“最牛的蛴蟆灯”。由于在人们心目中蛴蟆灯是瘟疫的象征,所以扎好的灯只能插在室外的土里,而不能带进家中。当夜幕降临时,家家户户就点燃自家的“蛴蟆灯”,吹着唢呐、敲着锣鼓、抬着彩龙、挥舞火把,浩浩荡荡地朝村边的小河走去……

到了桥头,对彩龙祭祀完毕后,人们就会把“蛴蟆灯”插入土中或者放入河里。漫山遍野灯影晃动,密集得像夏夜天空的繁星,气势十分热闹壮观。

当地群众在欣赏文化演出的同时,家家户户都在编织“蛴蟆灯”,夜幕降临的时候在灯内点上蜡烛,然后将灯插在田里或者水沟里,寓意送走“蛴蟆瘟”。每家“蛴蟆灯”的样式也各不一样,小的可以一个人扛着,大的则需要四五个人抬着走。正月十四扎“蛴蟆灯”送“蛴蟆瘟”,是当地的传统文化活动,为的是祈福来年一帆风顺。

回首

媒体聚焦

《中国国家地理》2014年12期以题为《蛴蟆节:另类送瘟神的狂欢夜》介绍了嘉陵区蛴蟆节,文章称:当全国各地的人们都在正月里以各种方式欢度元宵节时,每年的正月十四,在四川省南充市的乡野间却有一个“蛴蟆节”,成千上万的人高举着竹质灯聚集在河边。这里的人们用这种方式,表达送瘟神保健康的愿望,至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了。

每年农历正月十四的夜晚,在南充市的嘉陵区三会镇,各村的村民都会带着孩子,举着蛴蟆灯从四面八方汇聚在一起,同过蛴蟆节。蜿蜒的乡间小路上形成了一条长长的人龙,顽皮的小孩子们不时跳出队伍嬉笑打闹,将手里的蛴蟆灯插入田野。

谈起蛴蟆节,老人们眼睛里泛着激动的光芒。他们说在自己小的时候,就已经跟着父母过蛴蟆节了,那时每家每户都会自制“蛴蟆灯”(青蛙造型的竹质灯)和火把,等夜幕降临时,人们就点燃自家的“蛴蟆灯”,跟着吹唢呐、抬青龙的队伍,浩浩荡荡地走到河边,对着青龙祭祀完毕后,就会把“蛴蟆灯”插入土中或者放入河里,以示将瘟神送走。青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着东方灵兽,具有镇妖降魔的本领,人们在蛴蟆节上扎青龙,并同蛴蟆灯一起送出去焚烧,代表着青龙升天,镇压和降服蛴蟆瘟。

那时的蛴蟆节除了送蛴蟆灯和青龙,还要用木屑粉作为燃料来制作火把。在送蛴蟆灯的过程中,将木屑粉装起来点燃,然后在送灯队伍里面挥舞,以此来增加节日的气氛和焰火般的光影效果。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前的火把已经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烟花爆竹。

据村民们描述,蛴蟆节习俗可以追溯到明朝末年,当时农民起义军将领张献忠率兵屯扎四川,遭遇官兵围剿,双方死伤无数,造成瘟疫横行,百姓苦不堪言。蛴蟆是青蛙和蟾蜍的统称,那场瘟疫盛行之时,恰逢正月开春,是冬眠后的蛴蟆纷纷出洞交配繁殖的时节,人们坚信从地底爬出的蛴蟆是带有不洁的幽冥之物,便将这时的瘟病称之为“蛴蟆瘟”,蛴蟆因此成为当地最可怕的瘟神。后来,一位高人云游至此,得知此情后,为村民点化道:此皆因战乱,秽气浊血触怒河神,才降蛴蟆祸害人间。只有将蛴蟆送走,方可保平安无事。

《南充晚报》2016年2月22日在《蛴蟆节 南充万人举蛴蟆灯祈福》一文中报道:昨(21)日晚,嘉陵区三会镇、顺庆区共兴镇、西充县多扶镇等地的群众欢歌笑语,举着蛴蟆灯,唱着古老民谣, 把一盏盏蛴蟆灯插在场镇外的河边。

当日下午,记者在嘉陵区三会镇看到,街头上热闹非凡,人们举着万余盏蛴蟆灯,汇聚成灯的海洋。下午3时许,“蛴蟆节”的民俗表演在街头拉开帷幕,让前往的人们大饱眼福。

下午6时许,天空渐渐暗下来,三会镇的“蛴蟆节”正式开始,5万多人手持蛴蟆灯走上街头,在一只大“蛴蟆灯”引领下,从场镇口沿着公路前行,长长的队伍浩浩荡荡犹如一条火龙,照亮了山岭。一路上,大家说说笑笑、唱着民谣前行。当大家来到河边时, 手持蛴蟆灯的人们陆续将灯插在河边,在灯光下为新年祈福。就在所有人的目光被河边“星光” 吸引时,漂亮的烟花在天空中炸响。刹那间,欢呼声、鞭炮声交织在一起。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昨天,除嘉陵区三会镇外,顺庆区的共兴镇、西充县多扶镇也举行了“送蛴蟆”活动。近年来,“蛴蟆节”的规模越来越大, 已成为南充一些乡镇的特色旅游项目。每年这一天,不少城里人来到乡下,同村民一起参加送蛴蟆活动。

四川新闻网在《南充蛴蟆节 上万市民举灯夜游祈福 网络爆红》的报道中称:嘉陵区三会镇举行了声势浩大的蛴蟆节活动,当晚参加人数达到30000多人,是规模空前的一次的民俗活动。

下午6时左右,4名男子抬着巨形蛴蟆走出人流涌动的三会镇,30000多群众举起烛灯为其送行,记者看到一路上,星光点点,礼花绽放,十分热闹,整个送蛴蟆队伍长达2公里,经过1个多小时的游行后,巨型蛴蟆被送在一农田中。此时人们开始燃放烟花,在此祈福:年年风调雨顺,岁岁五谷丰登。

据悉,当晚顺庆区共兴镇也举行规模空前的蛴蟆节活动,有近10000名群众自发参与活动。

成都日报以《蛴蟆节 蜀中送瘟神的狂欢之夜》(上、下部分)详细叙述了当时的热闹场景,从民俗文化的角度,做了如下解读:

在蛴蟆节流行的川东北,是公认的中国春节文化发源地,西汉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落下闳就生于川东北阆中市,并创制了《太初历》,确定了“以孟春正月为岁首”的历法制度,规定每年以立春正月朔日为岁首,到冬季十二月底为岁末。因此,落下闳成为民间的“春节老人”,阆中也成为春节文化的象征。而在对春节文化的传承中,川东北很多农村都会把十四夜作为真正意义上春节的最后一天,希望通过祈福消灾的方式来庆祝春节的结束,这又为蛴蟆节择日正月十四提供了文化风俗上的依归。随着时间的推移,川东北乡下的人们便将正月十四的蛴蟆节取代了元宵节,故而在这里的农村流行有“城里人过元宵节,乡下人过蛴蟆节”的说法。嘉陵江支流西河流域,总共有金宝、积善、车龙、三会、双桂、盘龙、七宝寺、多扶、莲池、会龙等10个乡镇要送蛴蟆灯。

送灯仪式的目的地由十多块水田组成。此时正值冬春之交,水面静谧清澈。人们将蛴蟆灯插入田边松软的土里,静静的水面倒映着蛴蟆灯。整个场面,只见满眼灯影晃动,密集得像漫天繁星,甚为壮观。送走“蛴蟆灯”,蛴蟆节活动达到顶峰,人们开始焚烧象征瘟神的青龙。不同姓氏的家族把各自的青龙放置于各自占据的地方,焚烧青龙的火光和烟雾在田间蔓延的同时,鞭炮炸响,夜空中礼花四射,只见漫山遍野灯影晃动,密集得像夏夜天空的繁星,热闹壮观。而有些后面跟来的队伍没有在此地停留,却举着蛴蟆灯沿着公路走得更远,他们的蛴蟆灯在起伏的山峦中越送越远,直到最后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悠扬的歌声依然在夜空里回荡,仿佛这样的送灯方式,可以让他们的祝福更虔诚。

在西河流域,除去固定的10个乡镇要送蛴蟆灯外,在其他周边的一些地方,也有可能会遇上过蛴蟆节,但都没有庞大的队伍,只见路边或者房屋周边会有零星的蛴蟆灯插在田间地里。这主要是因为西河流域的女子嫁到其他地方之后,将这一节日带到了那里,因而会见到蛴蟆节的影子。蛴蟆节更像一场狂欢活动,十四夜,成为区别于传统的元宵节,是川东北农村春节乐章里别样的高潮和独特的庆祝方式。

从“送瘟神”到“狂欢夜”,在川东北乡民儿时的记忆里,也许祈愿并不是目的,消灾与否也并不重要,只要他们在将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蛴蟆节传递下去,就是源流可证,风华成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