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宰相周必大


周必大(1126~1204) 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庐陵(今江西吉安永阳镇)人。

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二十七年举博学宏词科。官至左丞相,封益国公。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谊。卒谥文忠。

周必大有诗600多首。他的诗有的善于状物,如《池阳四咏·翠微亭》地占齐山最上头,州城宛在水中洲;蜿蜒正作双虹堕,吸住江河万里流,比喻浅近新颖。又如《游庐山佛手岩雪霁望南山》十日顽阴不见山,山中一夜雪封庵。伊予的有寻山分,日照北窗云在山,气骨稍弱,却清新淡雅。他初学黄庭坚,后由白居易溯源杜甫。在有些诗里他喜欢用典,未能摆脱江西诗派的影响。他执掌内外制时间很长,不少代表朝廷的重要文章,都由他撰写。如《岳飞叙复元官制》,词婉义正,是宋代骈文佳作。

他的序文如《〈皇朝文鉴〉序》,写得典重雅正。题跋如《题陆务观送其子赴官诗》,游记如《南归录》所写游石湖,则颇富情致。总的说来,这类散文内容丰富,文采则时有不足。周必大知识渊博,熟悉当朝人物、掌故。在他的散文及《二老堂诗话》中,保存了不少研究宋代文学的资料。他的神道碑、墓志铭一类文字,主次分明,颇有史法,往往为元代修《宋史》者所取材。周必大著有《益国周文忠公全集》200卷,其中包括《省斋文稿》、《平园续稿》、《省斋别稿》、《二老堂诗话》等24种,有清咸丰刊本。

周必大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80余种,共200卷。

三朝重臣周必大

南宋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曾位居宰相的周必大,回到故乡吉州庐陵定居。当地的官绅儒士,纷纷前来拜访,一时门前车水马龙,好不热闹。必大虽年近古稀,却精神矍烁,童颜鹤发,只是瘦长的身躯有些微弯。他从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中进士至今,已在官场上跋涉了近半个世纪,历经宦海沉浮,从一介布衣到如显赫翠相二曾为高宗、孝宗、光宗三代君皇效力,为巩固宋朝政权做了许多工作。现年事巳高,无需问政,只愿平安度日,在家乡颐养天年。

他在吉州城原贡院旧基处,也就是当年预荐举人的地方,盖了一幢房屋,门前地势平坦,抬眼可见青原山,开辟田园数亩,池塘一口,取名为“平园”,自号平园老吏、青原野夫。他写了一首诗来描绘其景:“半亩园林数尺堂,凡花疏竹小池塘;平泉绿野林相笑,事,业、功名合自量。”(《省斋文稿》卷八)他还钟情于祖居庐陵永和镇莲袍街,“郊居三池皆种莲”。有时,他就住在永和,“种建以自娱!”。此时的必大,无须“兼济天下”,只愿“独善其身”。他淡漠了世俗的纷争,而“争席渔樵,优游绿野”,或同挚友泛舟赣江,煮酒论史;或约旧朋,驻足青原,谈佛论经;或与家人,观荷采莲。他更喜挥毫于书斋,赋诗作文,抒发其心志。

尤为可贵的是,他退休在家却不安于闲适,倾心于雕板印刷,传播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比如币,他历经四年,主持毛刊刻了宋代著名的四大类书之一的《文苑英华》(共一千卷),致使这部巨著得以保留至今。此外,他还刊刻了《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使《欧集》自此以后有定本。“周必大刻本”,历代都被奉为私家刻书的典范。他非常崇敬庐陵忠烈先贤,特兴建了“三忠祠”,以纪念欧阳修(文忠)、杨邦义(忠襄〉、胡铨(忠简〉,并亲自撰文记之。嘉泰四年十月初一日(公元1204年16月25日〉,79岁的周必大寿终正寝,永远告别了人间。朝廷闻之,诏赠太师,溢文忠。后人将他列为“庐陵四忠”之一,永载史册。他的著作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80余种,共200卷。这“雄浑博雅”的诗文,是一座精神丰碑,永放熠熠光辉。

富有丰厚文化传统的庐陵大地,培育出了周必大这样的杰出人物。他不仅是南宋显赫一时的政治家,而且是学识“源深流洪,九流七略,靡不究通”的大学者。他的诗文,他的奏章,他的对策以及他的施政方略,无不饱含忧国忧民之情,无不显示刚正不阿、敢于直言的品格,无不表现善于治国安邦的才华。正因为如此,他才能久为朝廷所重用,但又势必经受种种磨难。

周必大生不逢时。他出生于靖康元年七月十五日〈公元1126年8月5日〉,这年,徽宗、钦宗被金人所掳,北宋灭亡。当时高宗仓皇南逃,偏安临安,组建南宋政权。是挥师“雪耻”,还是“称臣”议和?朝廷内部争执不休。于是就有奸臣秦格陷害岳飞等忠良,就有胡锥犯颜“三疏斩好”之事。从小受优秀民族文化熏陶的必大,痛恨卖国求荣的奸臣,不忘北伐雪耻,盼望建功立业,以身报国。他在诗中写道:“收取关河报明主,云台烟阁伫奇勋”。“闻道宵衣劳圣主,有时夜舞忆神州”。“匈奴何敢渡江东,一士真过万马雄。唐室安危谁可佩,雪山轻重属之公。”(《省斋文稿》卷一《送王龟龄)))他十分敬重同乡先辈胡俭,两人交往甚厚,和诗很多。“赤县尚多沦异域,潢池犹自扰齐人。公如不为苍生起,风俗何由使再淳。”(《次胡邦衡韵》)必大任朝宫几十年,南宋一直处于金兵的威逼之中,虽偏安一隅,但时刻都耽心国土再失,加上朝廷内部矛盾重重,尔虞我诈,他真是如履薄冰。

周必大也可以说是生逢其时。特定的时代成就了他的事业,使他能施展其才华。虽然有人满足于偏安,歌舞升平,“便把杭州当泞州”;也有人畏金如虎,丧失斗志;但富国强兵,收复失地,仍是朝野大多数人的愿望。当时,金国视南宋为“臣”,南宋也愿与金国“和平共处飞边境虽小有摩擦,但时局总的来看较为缓和。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孝宗登基。他想做个开明的中兴之主,需要一批忠耿和有胆识的臣子辅佐,因此对有利于南宋稳定和发展的意见还听得进去。周必大先后任起居郎、侍读、兵部和吏部侍郎、翰林学士,是皇帝的近臣,为巩固皇权,进了许多忠言。

淳熙十一年(公元1184年〉后,必大更是官高权重,做了参知政事、右丞相、左丞相等官,直接参与处理朝廷大事,为安邦兴国做出了贡献。人们敬重他,皇帝倚重他,故光宗登位,又封他为少保、益国公。也是朝中重臣,要协助皇帝治理国家,但他没有忘乎所以,而是对南宋的局势有十分清醒的认识。他认为在当时的情况下,不能空喊报仇雪耻,而应当积蓄国力,强兵富民,才能与金国抗衡。他反对谈金色变,也反对仓促伐金。他任宰相上的第一个奏章就提出:“今内外晏然,殆将二纪,正可惧之时,当思经远之计,不可纷更欲速”(《宋史本传》)。意思是说,现在社会比较稳定,但要居安思危,考虑到长治久安,不可急于求成。这话是针对前不久韩倪胃出兵伐金大败而归之事而言的。可见必大所持的是稳健持重的内政外交方针,表明了一个政治家的远见卓识。为达到富国强兵的战略目的,他实行如下策略。

在内政方面,一要强兵。他认为,“自战国秦汉以来,其兴衰治乱,鲜不以兵而其节制”。“今天下之事多矣”,应“内倚三师以为根本之卫”(《省斋文稿》卷十一《策》)。当时带甲之士号称否万,但多而杂,缺乏训练。尤其可怕的是,有的将官不懂军事,菲裙带关系或行贿而任职;有的还虚报兵丁,冒领军饷,贪赃枉法。照此下去,怎能保国克敌?他主张首先要选好将领,兵才能精。为了整肃军纪,他制订了“诸军点试法”,规定了军官升迁和差遣的条文,有时当面考察将官,看能否胜任其职。对那些不称职者,予以革除。于是“主帅悚激,无敢容私”。经考察,池州正将李忠、李自言二人“不能开弓”,必大罢免了他们的职务。对各军队自行招募的兵丁,必大常“亲阅之”,察看虚实。于是,军纪有了好转。孝宗对此,大加赞扬。二是富国。必大认为:“岁人有限,调度日增”,国力将困乏,“养兵赌国之计,赖于征商榷酌”以敛财(《省斋文稿》卷十一《策》)。

他对古代轻商的做法提出异议,认为当今应大力发展商贸业,以增加收入。但这还不是富国之本,应“躬行肝陌,视民如子”,促进农业的发展。他的这种见解,不但在当时有积极的意义,至今仍有参考价值。三是安民。孝宗即位不久,四川部分饥民闹事。皇帝忧之,问必大怎么办才好。必大认为百姓是因穷困才闹事,应下诏书去安抚,并放宽征收田赋的日期。按此行之,果然见效。淳熙年间,长江两岸久旱不雨,必大请求“捐南库钱二十万代民输”。这次赈灾活动,受到孝宗的嘉奖。

又有一年,久雨不止,洪水泛滥,必大奏请皇帝减少后宫开支以赈灾,并命省部拨款抚恤。必大的这种民本思想,对稳定当时的社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四是政修。他认为,政通人和,社会安定,才能抵抗外敌。如何才能做到“政修”?第一要择人才。他对“秦桧忌刻逐人才,流弊至今”的现象很是不满,于是奏请“诏中外举文武之才区别所长,为一籍藏禁中,备缓急之用”。他还建议“重侍从以储将相,增台谏以广耳目,择监司郡守以补郎官。”(明《究简录宰辅列传》)皇帝认为他的意见很对,手以采纳。第二是考官吏。他认为,官员太多,不少是不称职的或是无事可干的,这样,民众则受害。改变这种现象的办法,就是对官吏的实绩进行考核。“考绩而升础之,则智者用,愚者伏,贤者进,不肖者逐”(《省斋文稿》卷十一《策》)。第三是固职守。当时,委州太守四年换了五个,平江太守四年换了四个,必大认为,这种现象不利于政权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应相对固定,官员在一个地方的任职,使他有所作为,有所贡献,而后离开。皇帝认为他的建议很好,决心改正这种弊病。

在外交方面,必大始终抱着不亢不卑的态度,表现了一个成熟的爱国政治家的骨气。高宗死时,朝廷的主和派请求派使臣向金人送协告,必大予以阻拦。后来,金使到了,有人提出应换掉孝服,穿宫袍接见,必大坚决反对,坚持穿孝服“就帷瞌引见”。有一次,南宋派赵雄去金国送国书,大臣们议论受书的礼节,必大说,我国与金是以叔侄之情相亲,尊卑名分已定,决不能自卑。有一次,传说金国将受到外敌攻击,而把军队调防保卫京城,南宋有的大臣认为这是向金国进攻的好时机。必大分析形势,认为不能出兵,要慎重一点。过了不久,证实传说是假的。皇帝说:“卿真有先见之明。”

纵观周必大的一生,可以说是幸运的。他凭着自己的才华、胆识和品格,受到了几代皇帝的器重。他在翰林六年,“制命温雄,周尽事情,为一时词臣之冠”(《南宋书本传》,下同)。高宗读了他的策后,赞叹道:“掌制手也”。必大任中书舍人时,所进谏之言,切合实际,无一空论,并且敢于直言,深得皇帝赞许。孝宗常去球场玩乐,必大认为有碍于政务,劝他“自爱”。孝宗说,你的忠言很好,仇耻未雪,我不应该贪图玩乐。并且,赞扬必大“不迎合,无附丽,联所倚重”。(《宋史本传》,下同)于是升他为侍读。必大任参知政事时,处理军政大事.公私分明,且又果断。皇帝嘱咐道:“每见宰相不能处之事,卿以数语决之”。做了丞相之后,必大更是朝中砾柱。孝宗病重,传位给太子时,特嘱托他辅佐新君。光宗登位,问必大当世急务,必大说,要选用好人才,广开言路。宁宗即位,又向他求言,必大说要注重崇俭、久任等四事。可见,四代君王,都对必大比较信任。

但从周必大成长的经历来看,他的一生也不是一叫风顺的。他4岁丧父,由母亲督促他读书;12岁时,母亲又去世了,只好跟随伯父去广东;十四岁回庐陵,不久又随伯父辗转各地。青少年时的生活飘泊不定,但他刻苦勤学,终于成才。走上仕途后,忠君爱国的思想一直未变。为了维护朝廷的利益,他直言进谏,公正处事。正因为如此,所以他也得罪了权贵,几次被贬出京城。如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因反对权臣瞿婉容提倡的“碍止法”,被贬知南剑州,改任福建提点刑狱;乾道九年,因反对贵威干预朝政,被解除兵部侍郎兼侍讲之职,去建宁任知府。绍熙年间,必大为左丞相,授何糖为司业。可何糖嫌官小职微,不愿去任职,而右相留正,则奏请改任,并提升了他。因此何糖感谢留正而怨恨必大。当何檐升任台谏后,便弹劫必大,致使朝廷免去了必大左丞相之职,诏以观文殿大学士判潭州,再以少保充醋泉观察使。必大不赴任,又降为荣阳郡公。

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必大再三上表引退,结果以少傅致仕。他退休在乡后,在朝的韩倪胃等权臣还指责必大、留正等“立伪学之名,以禁锢君子”。嘉泰元年(公元1201年〉,御史施康年又弹劫必大“首倡伪徒,私植党与”。于是,必大便降为少保,第二年才复为少傅,算是恢复了名誉。而这时,必大已经七十六岁了。他虽退休多年,却有罪名在身。不过,心胸宽阔的周必大,不会因此而过于苦恼。他对官场早有较清醒的认识,壮年时,就写过“从来仕途风波恶,却是江神不世情”,“布谷独可听,要当早归耕”的诗句。往事如烟,功利如水。周必大从庐陵出征,经坎坷,历风雨,取功名,创伟业,终于又回到出生的地方,血肉与灵魂同庐陵大地永远融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