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吹打”是“浙东锣鼓”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浙东锣鼓”泛指浙江省东部、南部的汉族传统民间器乐曲(俗名有叫"鼓吹"的),它与“丝竹乐”不同处主要是在乐队编配中使用唢呐、先锋、号筒等粗吹乐器。浙东吹打乐的历史悠久,宋代《梦粱录》,明代《陶庵梦忆》等书均有记载。2006年5月20日,嵊州吹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嵊州吹打的起源
嵊州吹打源于庙会文化,与佛教音乐密切相关,以锣、鼓、二胡、京胡、三弦、钹、唢呐、长号等乐器来演奏民间乐曲。据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村民社赛”、庙会祭祀活动。村村有庙有祠堂,庙堂之内有戏台,与之相配套的民间音乐《辕门》、《绣球》、《妒花》、《十番》、《节诗》、《将军令》等层出不穷。
到明代中叶,在剡中大地十分盛行,从事吹打乐的演奏班社组织遍布乡镇和农村,有演奏宗教乐曲为职业的乐师班、道士班,有清唱戏文和吹吹打打的戏客班(亦名嬉客班或坐唱班)、以及专门器乐演奏的“班、堂、社”等组织,逢有婚丧喜庆、丧葬祭祀、迎神会及龙灯舞狮等活动,均结班演奏。
嵊州吹打的艺术特色
"嵊州吹打"的主要传统曲目有《大辕门》、《妒花》、《绣球》、《十番》、《五场头》等,也是"浙东锣鼓"的代表性曲目。嵊州黄泽镇白泥村民间乐社老艺人魏琪园(1885--1970)根据传统乐曲素材所编创的民间器乐曲《四季组歌》,其中《夏雨》曾获1957年省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特别奖,同年赴京参加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录制唱片,并应邀在中南海怀仁堂为国家领导人演奏。"嵊州吹打"在乐队编配上的特点是使用了组合打击乐器"五小锣,四大锣"。
嵊州吹打的流派形成
1949年至20世纪80年代,嵊州民间音乐逐渐形成东西乡两大派系,西乡一派以长乐镇农民乐队为代表,在传承中逐渐形成锣鼓与吹奏相结合的演奏方式,其中"尖号"的吹奏方法将吹气演奏改为吸气演奏,使得号声更加高亢激越,穿透力、传递力更强。这种吸气演奏法在全国民乐吹奏乐器的演奏中是极为独特的。其乐队编制的特点是“五锣、三鼓、三大锣”配套组合,吹奏乐器包括唢呐、长号等,另外还有丝弦乐器。东乡一派以黄泽农民乐队为代表,偏重于丝弦乐演奏,风格倾向于纤柔细腻,曲目多为民歌小调及一些传统的民间丝竹乐曲。
嵊州民间音乐是越剧音乐的基础,也是越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越剧唱腔及伴奏音乐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嵊州吹打也是“浙东锣鼓”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浙东民间音乐的产生发展及浙东民俗风情和浙江文化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