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婚嫁习俗讨香包


讨香包是潮汕地区一种婚嫁习俗。潮州香包是一种精致的民间工艺品,用绸缎金丝银线绣成,内包香料,香气袭人,是姑娘表示爱情的信物。

潮州香包历史悠久。南宋时,端午节已出现模仿粽子形状制作的扎绒棕球。明代以来,潮州就有向新娘讨香包的习俗。

姑娘出嫁前都要绣制一批香包,有的送给新郎,有的用以布置新房,有的留待新婚之夜,派送给亲朋好友来看新娘的小孩。孩子们向新娘索取香包之举称为“讨香包”。

香包具有浓烈的民族风味和地方色彩。在艺术处理上巧妙地运用夸张、概括的造型手段,既写实又变形,动物都被表现得雅拙可爱;在装饰纹样上,常用散花散叶点缀,繁简适当,主次分明;用料主要有绸、缎、布、绒、纱、金银线、棉絮、镜片、珠子、纸等。

潮州香包绣法之妙,用心之巧,令人叹服。在工艺技法上,潮州香包汲取了“潮绣”的针法和技艺,注重针工,讲究绣法,突出色彩,有独到的艺术表现形式,且不同的物体形象运用不同的绣法。在艺术造型上,大都运用概括、夸张、洗练的手法,既写实又变形;在色彩处理上,采用对比强烈的大红大绿,鲜艳夺目,绚丽多彩;在艺术装饰上,讲求均衡、对称,花纹、图案富有地方特色,精雅别致。

制作一件成品主要要经过刺绣、剪样、贴底、盘金、缝合、塞棉絮和香料、穿珠等十多道工序。

潮州香包制作程序十分繁琐,同时也由于其他原因,同潮州其他传统民间工艺一样,将面临濒危的时刻。现在,能制作潮州香包的人已经很少,为出嫁而制作香包的姑娘更少。但“讨香包”的习俗仍保留下来。

在潮州城区一带,姑娘出嫁时,会备一些玩具和文具来代替香包,在新婚之夜派送给来看新娘的亲朋好友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