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萍乡秋收起义纪念碑


萍乡是秋收起义策源地。1927年初,毛泽东在安源主持召开秋收起义军事会议,并于9月9日亲自发动和领导了震撼全国的秋收起义,第一次高举起工农革命军的旗帜。为纪念这一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伟大历史事件,1998年6月2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批准在萍乡市建立秋收起义纪念碑;2000年8月27日落成。

秋收起义纪念碑矗立在秋收起义广场中心广场的主轴带上,紧临城市主干道建设路。秋收起义广场是为纪念秋收起义而建设的纪念性广场,位于萍乡城北新区,占地300多亩,以新建的昭萍桥为中心,萍水河为纽带,四个块面组合而成。广场以秋收起义纪念碑为重点,南向中轴线上设置五彩缤纷的音乐喷泉和气势恢宏的秋收起义纪念馆,园林小品将广场装点成多处供活动、休闲的场所,使广场兼有娱乐、展览、购物和集会等综合功能,成为萍乡市区活动中心和市区风貌的重要标志。

秋收起义纪念碑碑高30.9米,占地面积151平方米,巍然屹立,气势宏伟。纪念碑基座内设有电控设备,长城堡四角和碑顶部装有活动彩色射灯;基座周围有绿化区域;纪念碑基座四周设有较大的平台,成为独具特色的一大景观。纪念碑由“9”字、浮雕、题词、长城、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徽标、碑柱、火焰(火炬)、五角星、碑文、红旗、山川、稻穗等图案协调配置、有机组合。

长城堡连碑柱27米,基座27级台阶、高3.9米,碑柱顶部正面与背面造型为两个“9”字,连缀起来表明秋收起义的时间为1927年9月9日,同时又有“九重天”的寓意。长城墙上的火炬和基座侧边的火焰,表示秋收起义之火燃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与刻在基座南、北面的毛泽东的名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相吻合。

纪念碑基座正面为碑文,其它三面按顺时钟方向镶嵌三幅用花岗岩精心镂刻的浮雕,依次为《张家湾的红灯》、《霹雳一声暴动》和《转战上井冈》,展示了秋收起义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碑柱正面和背面分别镌刻江泽民总书记题写的碑名:“秋收起义纪念碑”和毛泽东《西江月·秋收起义》全词。碑身有线刻的猎猎战旗和崇山峻岭,表示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工农兵联合的武装斗争,第一次举起工农革命军旗帜,并转战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

秋收起义纪念碑被中宣部公布为第二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它既是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萍乡市的标志性建筑。

秋收起义

1927年8月中旬,任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特派员、湖南省委常委的毛泽东,和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彭公达,根据中共湖南省委决定,将中共安源特别区委改组为市,组织行动委员会,为秋收暴动作准备。

8月31日晚或9月1日,毛泽东到达安源讨论暴动军事问题和布置安源、萍乡、醴陵、济阳、平江工农群众暴动问题。安源会议中决定,将驻安源、修水、铜鼓3外的警卫团,安源矿警队和各县工农武装合编为工家革命军军师,下辖三个团,并成立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毛泽东任书记,各团负责人为委员。

会议又确定,军队作战和民众暴动相互配合,夺取平江、浏阳、萍乡、醴陵和株洲,分3路合攻长沙:

第一路,以安源工人及矿警队为主力,首先控制安源矿区,然后攻占萍乡县城和醴陵县城,会合醴陵、株洲工农群众,向长沙取包围形势。

第二路,以平江农民和平江农军为主力,平江农军由修水向平江戟,鼓动平江农民在各地暴动,夺取平江,再向长沙进发。

第三路,以浏阳农民和浏阳农军及卢德铭所部警卫团为主力,由铜鼓向浏阳进攻,鼓动浏阳农民在四乡暴动,夺取浏阳后,再与其他两路合攻长沙。

会议还决定,以萍乡、安源为退路,无论如何也不能放弃萍、安,以防敌人断了起义的退路。关于暴动日期,会议决定,关于暴动日期,11日安源、修水、铜鼓一齐发动,18日进攻长沙。

按照湖南省委发布的暴动命令,9月9日,株萍铁路工人和粤汉铁路工人开始破坏铁路,断截敌人交通。11日凌晨,工农革命军第二团从安源出发攻打萍乡县城,但是由于敌人早有察觉,加强防守,革命军的攻城计划受阻。为了不延误省委所定16日合攻长沙的计划,于是决定放弃萍乡县城,一部分回安源留守,大部分转攻醴陵县城。在攻打醴陵的的战斗中,取得了极大的胜利。

当第二团11日攻打萍乡县城时,按计划当地工农武装开始暴动,以期夺取武器,组成工农革命军师第四团,并配合第二团攻打醴陵县城。12日凌晨暴动队伍占领株火车站,同时攻打团防局,夺取步枪12支,占领株洲镇 。当即召集数百人的群众大会,宣布暴动胜利。13日,第二团决定决定避敌锐气,放弃原定经株洲攻长沙的计划,改为北上攻取浏阳县城,以期取得浏阳农民的帮助,并与、三团会合。14日凌晨,第二团撤出醴陵县城,少部分回安源增援,其余的七、八百人则下经老关北上浏阳。16日上午一举攻克浏阳城。17日下午,敌军重兵包围突袭,第二团因为连克两城而产生轻敌思想,所以仓促应战而被打散。

21日,毛泽东率领部队向萍乡退却,当天在萍乡桐木宿营。第二团战士、桐木籍安源矿工彭昌萍奉命留在桐木开展革命工作,他很快就组织起一支游击队,进行游击战争。22日,部队到达上栗市,得知萍乡县城和安源驻有敌军重兵,不能通过,遂绕道萍乡宜春边境南下,23日宿营小枧,24日傍晚到达芦溪宿营。次日清晨刚开往莲花县方向行进时,遭到敌军突然袭击,损失步枪200余支,死伤数十人,总指挥卢德铭牺牲。29日,部队到达永新三湾村,在这里进行改编,由1个师缩编为1个团,在安源组建的第二团官兵分散编入各连队。10月初,部队到达宁冈县,从此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