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阴山岩画


岩画,即用金石或颜料在岩石上磨刻、涂画的图像,是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的一种古老艺术形式。在内蒙古阴山地区的崖壁和岩石上,分布着数量众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古代岩画,构成一条绵延千里的岩石“画廊”。

早在1500年前,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就在《水经注》中记录了阴山岩画:“河水又东北历石崖山西,去北地五百里。山石之上,自然有文,尽若虎马之状,粲然成著,类似图焉,故亦谓之画石山也。”

20世纪30年代,中国和瑞典联合组成的西北科学考察团在阴山发现少量岩画遗存。1974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盖山林在野外调查时第一次见到阴山岩画。1976年,他开始对阴山岩画进行科学、系统的考察和研究。在盖山林的努力下,阴山岩画的价值逐渐引起海内外关注。2006年,阴山岩画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阴山与黄河河套相邻的地区是阴山岩画的主要分布区,在内蒙古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磴口县、阿拉善左旗等地,岩画分布最为密集。比如磴口县托林沟地区,每隔2-3米就有一幅岩画。在默勒赫图沟一处约100平方米的崖壁上,有一面由众多人面图形组成的画墙,被誉为“圣像壁”。这些刻有岩画的山谷大多有泉水流出,历史上是阴山南北交往的通道,是草原丝绸之路的一部分。

阴山岩画一般是用岩石、青铜或铁器等敲凿、磨刻而成,也有用颜料涂画的。从个别岩画中的鸵鸟和大角鹿形象推断,阴山岩画可能在旧石器时代就开始出现。同一时期的岩画有相互叠压打破的情形,后世对前代岩画进行模刻和补刻的现象也很多,加上长年日晒风蚀,如今要准确识别和区分这些岩画有着较大难度。盖山林等专家认为,大部分岩画是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的作品,其中有文字的岩画为年代和创作主体的推断提供了相对准确的依据。

阴山处在草原与中原的南北分界线上,自古以来就是民族迁徙交流频繁的地区,匈奴、柔然、鲜卑、突厥、回鹘、党项、蒙古等游牧民族曾经生活于此。这些刻在崖壁上的艺术品,真实记录了古代北方诸游牧民族的历史变迁和社会风貌。奇异的人面像、夸张的舞蹈图、多变的纹路反映了草原游牧民族群体中巫文化、萨满文化的盛行。弓箭、狩猎、放牧、车辆、战斗等图像描绘了游牧民族的生活场景。狼、虎、豹、野牛等野生动物和马、牛、山羊、麋鹿、骆驼等家畜形象,展现了阴山地区历史上水草丰美、动物成群的繁盛景象。

将阴山岩画与匈奴墓葬出土的鄂尔多斯青铜器进行比较发现,其纹饰题材和创作手法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尤其是阿拉善左旗发现的一幅“虎噬牛”岩画,具有典型的“草原风格”,这种食肉动物噬咬食草动物的形象是鄂尔多斯青铜器中的重要题材。学界由此推断,这些岩画是由匈奴人创作的。自中原的战国时期开始,匈奴逐步统一北方草原,其势力强大时,阴山南北一度都是匈奴的牧场,因此匈奴人在这里留下了大量岩画作品。之后带有突厥文样石刻的出现,证明突厥强大后势力曾到达阴山地区。

用铁器刻划并伴有回鹘文的岩画,说明回鹘人曾在这里活动。唐天宝三年(744年),以骨力裴罗为领袖的回纥联盟推翻后突厥汗国,建立漠北回纥汗国,788年改作回鹘。与回鹘人有关的岩画中,车辆题材是一大特点。在乌拉特后旗布尔很哈达发现的一幅岩画,共有三个车辆图形,车辕很长,有两个车轮,车上有帐。这与史书记载的回鹘车辆形状相似。在另一处带有回鹘文字的岩画中也出现了车轮形象。回鹘重视商业,是唐朝中西贸易的中间商,阴山南麓是回鹘与唐朝贸易的重要地点。回鹘商人的货车穿越阴山山谷,沿着草原丝绸之路将唐朝的物产运往漠北、中亚等地。

唐代之后,党项人以河西为中心建立西夏政权,阴山成为西夏重要的战略屏障。在磴口县包特根河的河谷中有一处岩画,是两匹背向站立的马,其中一匹马背上似有鞍鞯。马的左上方有一行西夏文,汉译为“天地父母”。这幅岩画附近还有一处西夏文的题记和一幅带有西夏文的羊群岩画。类似风格的作品还有很多,分布范围也很广,可以判断为同一时期。这些岩画见证了党项人在这里的生活,车辆与带鞍鞯的马匹反映了阴山古道的交通状况。

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国跨过阴山,灭亡西夏,阴山岩画的题材开始与蒙古人相关。这些岩画不仅分布广泛,延续时间也很长,跨越元明清三代。除了人物、动物、花卉等图案外,岩画中藏传佛教的内容居多,反映了蒙古人的生活和信仰。

除了历史的见证,岩画还是重要的艺术品,代表着不同时期、不同人群的艺术水平和审美追求,是丝绸之路上珍贵的文化遗产,值得学者和社会给予更多关注和研究。

“阴山岩画第一人”盖山林先生2月9日因病逝世。他持续多年的考察和研究,让世界认识到了阴山岩画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