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是一个具有悠久文明史的地方。大连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有什么讲究呢?要弄清这个问题,还得先从大连湾开始。大连市的名字来源于大连湾,这已经是很多研究大连历史的学者们的共识。既然大连的名字源于大连湾,那么大连湾的名字又是怎么来的呢?
殷商时代,辽东属青州,而西周时,辽东属幽州。战国末年至秦代,正式设辽东郡,大连属其管辖区。
汉初,杳氏县(今大连、旅顺、金州一带地方)属辽东郡所管辖十八县之一。
唐初,这里称“三山浦”。唐中期改称“青泥浦”。
明清以来始称“青泥洼”,而海口则称“青泥海”,亦有仍称“三山海口”或“金州海口”的。
光绪五年(公元一八七九年)十月二十八日,直隶总督李鸿章奏称;“即留镇北、镇南、镇东、镇西四船在津沽,……并令时常出洋赴东、奉交界之大连湾与沿海口岸驻泊逡巡,以壮声威。”这是较早见之于我国官方文字里的“大连湾”称呼。从那以后,个别奏折或史籍中虽还有“大连湾”、“搭连湾”等不同写法,但后来便都趋于写成“大连湾”了。
但据日人浅野虎三郎编写的《大连市史》记载:“大连湾称呼,见之于文献的,是以一八六零年英人约翰·瓦特测量的《英国海图》为最早。”一八六零年,英国沙普琳号商船船长哈恩特到这里测量海湾时,据当地群众说,这一带叫做“大连湾”。该书还提到,约翰·瓦特在制海图时,还参考了二百多年前(明万历年间)到中国来传教的柴伊斯脱的古地图,说明万历时中国人中间就已有“大连湾”的称呼。总之,“大连湾”的称呼,民间称之于前,官方用之于后,是不容置疑的。至于民间的称呼最早是否起于明万历年间,尚有待于考证。
关于为什么叫“大连湾”?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种说法。
其一是因外来语得名。首先是因英语得名。因为英文中最早记载有“大连湾’”字样。后来,英国舰队指挥约翰.瓦特侵略大连,对这一带进行了详细测量,并制作了海图,标注了“大连湾”字样。以后,中国文献有大连湾字样的,都是翻译约翰.瓦特制作的海图,题《奉天直隶山东沿海总图.奉天大连湾进口分图》。这一说法的依据是最早的国外文献记载。其次是因俄语得名。沙俄强行租借旅大后,将青泥洼一带命名为“达里尼”。“达里尼”在俄语里面是“遥远的城市”的意思。大连的谐音正好与俄语“遥远的”一词相符,所以有人认为“大连”一词应该是俄语“达里尼”的汉语译名。第三是因日语得名。日俄战争后,日本辽东守备军司令部命令废除“达里尼’”,自1905年2月11日起改称“大连市”。“大连”是日文中的汉字词组。这便是日语得名的出处。
其二是因形因物得名。大连湾外的三山岛因有两岛形似褡裢,就是很像当年的人们在生活中使用的行囊口袋,俗称褡裢。所谓褡裢其实就是布袋子,用来装碎银、铜钱的。它的样子是两个布袋子连在一起,中间的窄口部分搭在肩上。时间长了,人们就把三山岛附近的海域叫做褡裢湾。这是因形得名。那个时候大连湾的兴建要早于大连市,也就是说,大连湾的兴盛要比青泥洼早。沙俄刚占领大连的时候,本打算在大连湾建港,后来经过考察,认为大连湾的地势不适宜建港,这样城市建设的中心才向大连湾南岸发展,有了今天的大连港。做为大连地区早期的港口,当时大连湾这个地方南来北往的商贩很多,他们都需要用褡裢,久而久之,这里就成了褡裢的销售集散地。人们自然而然地就把这个地方叫做了褡裢湾,这便是因物得名。还有一说,是因为这里盛产牡蛎,大连当地人俗称为海蛎子,便叫这湾为大蛎湾。后来可能觉得这个名字不大好听,渐渐演化为大连湾了。
其三是因满语而得名。清王朝统一全国以后,中国的官方语言便由汉语转换为了满语。国家的军政外交大事都是用满文记载,尤其是对近邻俄罗斯和日本的外交活动,全部是用满语和满文进行的。俄文中的“大连湾”就是满文中“海滨之湾”的意思。满语中称呼“大海之滨”或“河岸”之地的满语读音为“嗒淋”。俄国人统治大连时,沿用请政府官方的满语’“海滨”做为该地区的名称。日本人在其统治时期,也借用汉语中的“大连”二字来标注满语之音“嗒淋”。所以,“大连”做为城市的名字,流传至今。
总之,大连名称的根源还是来源于当地老百姓的土语,特别是当地满族人的土语,因土语而载入文献史册,进入朝廷官场的。1950年,大连市改称为旅大市,取旅顺、大连的字头组成。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将旅大市改称为大连市。
需要补充一点的是,中共大连地方党组织使用旅大的名字要早于1950年。1946年7月,中共大连市委改为中共旅大地委,1949年10月,改为中共旅大市委。大连与旅大地名的历史沿革,大体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