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服饰品眉勒


眉勒,也称抹额、额带、头箍、发箍、脑包,是束在额前的巾饰,一般多饰以刺绣或珠玉,是中国传统妇女重要的装饰物。据史料记载,最早是由北方少数民族用于御寒之物,《续汉书·舆服志》注,胡广曰:“北方寒冷,以貂皮暖额,附施于冠,因遂变成首饰,此即抹额之滥觞。”亦称“抹头”,束在额上的巾。

据说当年王昭君出塞时,因天气寒冷,也戴了眉勒,所以,也有人称之为昭君眉。

虽然抹额常被妇女作为头饰使用,但最早的抹额却是男子的专属。据古书记载,早在大禹时期就有人使用抹额作为军戎服饰之一,早在秦汉时期,军将武士及卤簿仪卫都用抹额作为额饰,这并非为了装饰,是用作部队的标识,为了方便军事管理,而不同的部队,其抹额的颜色也有所不同。

中国传统服饰品眉勒

明代时,抹额也开始为妇女使用。起初女子用额帕,以综丝制成,结成网状,罩住头发,后来采用布帛,冬季为乌绫,夏季则用乌纱。到了明末,额帕多用二幅,每幅方一尺左右,斜折成宽一寸左右的条状,一幅戴于内,另一幅覆于外,又作方结加于外幅的正面。如此日日戴上卸下,显得有点麻烦,因此,妇女们便根据自己的发额头围的大小剪裁,夹衬较厚的锦帛,一般用乌绒、乌绫、乌纱等制作,称为头箍,又称为“乌兜”。使用时,一戴即可,一取即脱,极为便捷。

明代是眉勒的盛行时期,尤其受到女性欢迎,功用也不再是简单的御寒,更有美化自己、修饰脸形的作用。当时的妇女不分尊卑,不论主仆,额间常系有这种饰物。

中国传统服饰品眉勒

既然有了这层功用,抹额的款式就变得丰富多彩起来,除了用布条围勒于额外,还出现了多种样式:有的用彩锦缝制成菱形,紧扎于额;有的用纱罗裁制成条状,虚掩在眉间;有的则用黑色布料贯以珠宝;有的用丝绳编织成网状,缀上珠宝,也被称之为渔婆巾;有的不用珠宝,而是加上彩绣。当然,如果是穷苦人家,就是简单无任何装饰的布料,但女子会在宽窄形状上下工夫,让它以最符合自己脸型的状态出现。

冬季所用的抹额,通常以绒、毛毡等厚实的材料为之,有的用绸缎纳以丝绵,外表施以彩绣,考究者还装缀珠翠宝玉,两端则各装金属搭扣,用时围勒于额,绾结于后。有的抹额中间狭窄两端宽阔兼有御寒保暖的作用,因此被称为暖额。富贵之家的女子则崇尚用兽皮制作暖额,常用的兽皮有水獭、狐狸、貂鼠等,貂狐之皮最被看重。这种毛茸茸的兽皮暖额围勒在额部,宛如兔子蹲伏,因此,又被形象地称之为卧兔。甚至还有以金银雕花制成抹额的,镶珠点翠,熠熠闪光。除抹额外,还有一种金约,类似抹额形制,但比抹额还要窄些。

中国传统服饰品眉勒

清代,贵族妇女和百姓人家都流行这种服饰,比较典型的是在《红楼梦》的电视剧中,宁荣二府的老夫人和少奶奶们都有各种不同材质的抹额,比如王熙凤的“攒珠勒子”,且宝玉还有一个颇为华贵的“二龙抢珠金抹额”。在戏曲中也能处处见到抹额。如《三打祝家庄》的扈三娘便喜欢佩戴抹额,“金铠辉煌鳞甲动,银渗红罗抹额。”

对于客家女性而言,眉勒除了装饰和保暖两种功用,还暗含着女子对婚姻、对生育的美好向往。

在过去,客家女子婚前一定要精心为自己缝制多条眉勒。家中女性长辈还会时时督促待嫁女子,一定要在成婚前多做几条眉勒。因为眉勒不光是饰品,还是以后坐月子时的保暖物品。而女子一旦成婚,就要开始操持家务,生儿育女,尤其是以勤劳著称的客家女性,她们被繁琐的家务包围,再难有闲暇时间专门为自己精心缝制美丽的眉勒。所以,一般来说,只要条件允许,婚前她们都会多多缝制几条眉勒。边缝制边幻想着未来的婚姻生活,想象自己戴上眉勒后的美好模样。

中国传统服饰品眉勒

直到如今,赣南仍有一些地方的女性保持着戴眉勒的习惯。

抹额的分类

作为女红的一种,人们常常在抹额上绣制吉祥图案,以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有些抹额的图案题材为蝶恋花、比翼鸟、喜鹊登梅等,是为了表达少女怀春、思念心上人的美妙心情;有些是为了托物言志,会绣上梅兰竹菊等题材,分别代表了不屈不挠的意志、淡雅脱俗的品格、高昂傲骨的气节、高尚坚贞的情操。更多的抹额纹样寄托着人们纳福招财的美好愿望,比如抹额上绣蝙蝠,桂花是希望“福增贵子”;绣二龙戏珠是希望“吉祥庆丰”;清代许多抹额和首饰上甚至直接装饰上“福、禄、寿、禧”等吉祥文字;妇女的抹额经常绣万字不断头、顺风得云、海棠金玉、子孙福寿、六合同春等吉祥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