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安阳市安阳桥


洹水发源于林州姚村,自西向东流过安阳,在内黄豆公入卫河,历史上均称之为“洹河”。不知从何时起,它的中下游被称作了“安阳河”,大概是因为流经安阳城之故吧。现在,除上游的林州人外,安阳县、市区和内黄县人都叫它安阳河,许多人恐怕已经不知它的本名了。

清末之前,洹河上有许多座老桥,安阳桥便是其中最宽最长的石拱桥。那时,安阳是湖广来往京城官道上的重要城池,安阳桥是官道跨越洹河的唯一通道。

“安阳桥”一名首见于后晋。《旧五代史·晋少帝纪》载,开运二年(公元945年),晋与契丹两军人马对峙于相州城北洹河。晋将张从恩后领军退保黎阳(今浚县),余下五百将士留守安阳桥。此时,安阳桥还是座草桥,冬修夏撤。由于洹水经常泛滥,冲垮草桥,隔断交通,元至元二年(公元1336年)春,达鲁花赤(知县)荀凯霖“淀基于渊,两端砌岸”,将草桥改建为三墩四拱石桥,桥长15寻(约40米,寻为元代计量单位),桥宽可以并行4车(约4米)。桥的两边置有石柱和石护栏,每块石栏上都雕刻着石桃、石果,每根石柱上都凿有石狮子,而且刀工细腻,造型逼真,形态生动。石桥因为中间一脊高高穹起,两头渐低,远远望去,桥的形状像河水中隆起的鲸背一样,所以安阳百姓称之为“鲸背桥”。

明代万历12年(公元1584年)知府李缜重修安阳桥时,将它加长为七孔。此后,自明经清至民国18年,340多年间经过无数次重修重建,这座石拱桥长度已有近100米长。桥的七孔跨径不等,中孔最大,两边孔最小,既利于泄洪,又方便行船。

抗战初期,国民党32军为阻止日军进攻把桥炸毁两孔,将“鲸背”拦腰斩断。日军占领安阳后,将炸毁的部分用钢筋混凝土复修,并改拱桥为平面桥,以便通行车马,抗日战争结束前夕,日本人又将其炸断。

新中国成立后,安阳市政府于1951年将断桥修复。1963年8月8日,安阳遭受特大洪灾,安阳桥桥孔严重阻水,泻洪不畅,一些堤坝被洪水漫溃。为了保护市区安全,不得不毁掉部分桥孔,以利泄洪。次年,市政府重修安阳桥时,利用老桥原有的石券,又在两边新建了混凝土桥墩,将安阳桥加长加宽加高,彻底改为钢筋混凝土平桥,新桥共10孔,长153.7米、宽10.6米。同时,桥两边安了路灯,桥南修了花坛,于1965年4月23日竣工通车。随着城市不断扩大,为适应交通需要,1988年10月,安阳市又投资将桥面扩宽为16.7米,变成现在的模样。

安阳桥最受百姓喜欢的,是一年一度的正月十六古庙会,据说已有四五百年历史,至今年年举行,规模还不断扩大。民间原来有种说法,说这天过过石桥,折折柏枝,可以遛掉百病,驱走邪气,保佑一年平安。现在,虽然大多数安阳城里人对这样的说法不以为然,但还会在这一天三五结伴赶往安阳桥游玩,以致摩肩接踵,川流不息,竟成为安阳市民独有的盛大节日。

古会本来在安阳桥上,南北不过200米。如今两边都延伸,足足扩大有10倍之多,而且中心大大南移,离桥已经很远,但安阳人仍称之为“安阳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