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栖霞寺


栖霞寺位于栖霞山主峰凤翔峰西麓,坐东朝西,南有龙山,北有虎山,远离市区,环境幽静,且交通便利,香客游人络绎不绝。《栖霞寺修造记》谓:“金陵名蓝三,牛首以山名,弘济以水名,兼山水之胜者,莫如栖霞,古高人胜流,率栖迹于此。”

南朝刘宋泰始年间(465~471),山东鬲县(今山东平原县)居士明僧绍(自号“栖霞”)在摄山结庐而居,“抗迹人外”,“不事人事”20余年。

刘宋末年(479),“备综众经,而专以苦节成名”的法度禅师来到建康(今南京),在摄山讲授《无量寿经》,明僧绍与法度禅师相友善,有师友之谊。在法度禅师影响下,明僧绍舍宅礼佛,名为“栖霞精舍”(即栖霞寺),请法度禅师主持。

自唐至明初,约700年间,寺名先后更换8次,朱洁轩《栖霞山志》云:“寺额名称,往往随帝王私意而更变之。”

唐代,高祖武德年间(618~626),下诏栖霞寺改名为功德寺,增建殿宇49处;高宗上元年间(674~676),敕改功德寺为隐君栖霞寺;武宗会昌五年(845),排斥佛教,寺被废;宣宗大中五年(851)重建栖霞寺。南唐时(937~975),高越奉诏主持重修栖霞寺,改称妙因寺。

北宋太宗太平兴五国年(980),下诏更名普云寺;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又诏令更名栖霞禅寺;哲宗八年(1093),皇太后听政,下诏改称严因崇报禅院,直至元符元年(1098),哲宗亲政,又下诏改名景德栖霞寺、虎穴寺(因栖霞山又名虎穴山)。

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金兵占建康,全寺毁于战火。至明太祖洪武二十五年(1392),得以重建并恢复栖霞寺名称,沿用至今。

南朝时期,王公贵族大多崇神佞佛,对栖霞寺大加营构,并开凿了千佛石窟,栖霞寺成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中著名寺庙。

梁元帝萧绎为湘东王时,撰《摄山栖霞寺碑铭》,将栖霞寺描摹得仿佛化外仙境。梁时,僧朗及其弟子弘扬“三论”,栖霞寺因而被视为“三论宗”祖庭。陈时,后主与宠臣江总游历栖霞山,江总更是钟情栖霞寺。

隋文帝立诏建塔置舍利,诏曰:“分道送舍利,先往蒋州(今南京)栖霞寺,洎三十州次五十三州等寺起塔”,栖霞寺列为榜首,足见其声望之隆。唐初,扩建栖霞寺,增加殿宇,“楼阁延袤,宫室壮丽”,与长安慈恩寺、荐福寺同为天下名刹,又与山东临清灵岩寺、湖北江陵玉泉寺、浙江天台国清寺,并称四大丛林。

明代,栖霞寺为灵谷寺统辖下的次大刹,有山门一座,天王殿等七殿堂共36楹,僧院31房,僧众百余,寺基7.99万平方米(120亩)。据葛寅亮《金陵梵刹志》载:“东至葛家巷,南至金石冈,西至本寺官街,北至摄山官路”,规模甚为庞大。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朱元璋诏赐赡僧田山86.6万平方米(1300亩),统辖小刹衡阳寺。明成化、嘉靖年间(1465~1566),栖霞寺荒败凄凉,香火几至断绝。

明万历二十八年至三十四年(1600~1606),住持明通对栖霞寺进行历时七年的大规模修复,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祖师殿、伽蓝殿、藏经楼、韦驮殿、接引殿、三圣殿、地藏殿、鹿野堂、碧霞元君殿等建筑鳞次栉比,金碧辉煌,明朝葛寅亮《金陵梵刹志》有详细记载。

当时进入山门,天王殿列四天王;再进为大雄殿,正面为释迦三身像,其背后为观音三身像,两侧回廊为16尊佛像,皆庄严壮丽。寺庙庭院中两株高大古老的银杏树,浓荫蔽日。寺内还有居士吴彬绘的五百阿罗汉画像。当时著名文士焦竑、董其昌、顾起元对画像均有极高评价。

清顺治五年(1648),对栖霞寺进行修葺,高宗南巡,建栖霞行宫,栖霞寺因帝王驾临而增辉添色。咸丰年间,寺院遭战火毁坏。民国初,宗仰、若舜相继修缮庙宇,使栖霞寺重现生机。

栖霞寺历经千年风雨沧桑,屡毁屡建。除受历代君主兴法、灭佛的影响外,还由于栖霞寺所在栖霞山临江屏立,地势奇险,成为金陵防卫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自建寺以来,屡遭兵燹。

梁南朝太平元年(556),陈齐之战,寺宇小受损伤。南宋建炎四年(1130),完颜南侵,与宋军大战于栖霞山,是役,栖霞寺全部毁废。清咸丰五年(1855),清军与太平军大战于栖霞山,得失数次,形同拉锯,是役,栖霞寺再次毁废。民国16年(1927)8月,国民革命军与孙传芳军血战于龙潭、栖霞山一带,寺又遭兵火损坏。

1966年,“文革”开始,栖霞寺经书法器亦多遭破坏,寺内佛像无一幸免,寺僧散于四方,所幸后有解放军进驻,寺内建筑方得以保存。

70年代末,市、区人民政府屡拨巨款对栖霞寺重新进行修缮。寺前有仿古牌坊、千禧钟楼、白莲池和千佛斋素菜馆,山门右侧有明征君碑亭,左侧有赵朴初先生重修栖霞寺记碑亭;寺内有弥勒殿、毗卢宝殿、藏经楼、玉佛楼、鉴真纪念堂、宗仰上人纪念堂、多宝阁、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寺后有舍利塔、千佛崖等。

如今栖霞寺建筑皆依山势,层垒而上,殿宇楼阁极其宏伟,殿西摄翠楼,遥对栖霞山东峰,凭栏远眺,风景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