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市位于江苏省中部,盐城市最南端,由盐城市代管的县级市。东台区位优势明显,已经融入上海两小时经济圈。东台市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素有“黄海明珠金东台”的美誉。
开船习俗
满载会与满载酒
旧时,渔民们在汛期出海之前,要举行贡会,贡会的宗旨是“龙王保佑,满载而归”。因此又叫满载会。下海若能满载而归,便认为是龙王发了慈悲,船主须备足酒菜,拜谢龙王。然后全船人开怀畅饮,一醉方休,称之为满载酒。此俗已延续许多年,直至现在,渔船出海归来,家家都有饮酒放鞭炮的习俗。
开网门
每年的正月初,渔民出海之前,都要举行开网仪式。
这天船主装点香烛、恭奉三牲(猪头、鸡、鱼),船主领头,阖船渔夫人人跪拜海神,祈求出海平安,然后,众船民在船主家吃“满载酒。酒后,由船老大主持祭网仪式:敲锣鸣炮,将渔网平放海滩上,请一孕妇在网上剪2--3个眼,然后再拖网上船,起锚开航。开船是,先将船调个头,谓之“攘风”。无风是,船老大站立船头,领头高喊“哦嗬嗬哦嗬---嗬”,叫做唤风,说是风在天上转,船上要人唤。
三月踏青
农历三月,平原水乡已是草长莺飞,水和土柔。丽日春风之下,桃花绿水之间,度过了严冬的人们纷纷来到郊外田野,嬉戏闲游,踏青漫步。
三月三,晋化称上已节。《周礼春官》载:“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衅浴,就是用香草熏汤沐浴。春秋时,郑国于三月上旬之“已”日,男女偕同来水边,执兰招魂,戏谑恋慕。到汉朝,官吏定于上已之日,“皆禊于东流水上,日洗濯祓除,去宿垢疾”。上已节由此而形成。晋代以后,这一节日改为固定日期,“多用三月三日,不复用已日”。过去,三月三这天,盐平原的百姓们,无论男女老幼均可携手至河边举柳枝洒水嬉戏。有的带着风筝去郊外放飞,或在乡间野外拔茅针,采野花,挖荠菜。尽情娱乐一天之后,夕阳西下时才带着大地的芬芳返回家门。
如今三月三踏青的习俗虽已部分消失,但人们在三月三前后去郊外春游的却日益增多。春日郊游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大乐事了。美丽的三月三,源远流长,令人神往。
爆谷卜年华
时近春节,盐城的街头巷尾不时传出炸米的爆谷声。成群的孩子提篮挂兜争着炸炒米,主妇和老人也不甘落后,凑合其中。他们兴奋的脸庞和欢声笑语,使人已置身于春意的氛围之中。春节爆米花、卜年华的习俗不知源于何时。相传这是一个泊来品,由“洪武赶散”时从江南传入境内的。明人笔记中曾有诗曰:“东入吴门十万家,家家爆谷卜年华。就锅抛下黄金粟,转手翻成白玉花。粉红佳人觇喜事,白头老叟问生涯。晓来装饰诸儿女,数片梅花插鬓斜。”各人所卜之事是否验灵,过后谁也不再去追问。年复一年,代代相传,爆米花卜年成了过年期间的一桩趣事。人们见到这好似报春的点点小花,无穷的乐趣便在其中了。
端午节吃红萝卜
东台民间有端午节吃红萝卜的习俗。相传,此俗源于清同治元年的端午节农民起义。同治元年(1862),李鸿章收编了原太平军林凤翔部下的一支叛军,其中有一个叫詹以安的七品武官,自恃降叛有功,到处横行无忌,军纪极坏。同治二年,李鸿章派他带领200多人,分乘10余条船到东台大丰一带收购军粮,船只停泊在“三昧寺”码头。这些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所到之处,无恶不作。东台地方官也畏之如虎,小心恭维,不敢有一点怠慢。东台知县高风清,泰州盐运分司(驻东台)萧风孙,都不敢受理控告詹军的案件,老百姓讽刺他们叫“高(风清)枕无忧,萧(风孙)遥自在”。詹军因此更加肆无忌惮。
一天,詹以安在东台十字街游荡,瞧见“沈记”熟食店有个姑娘长得美丽俊俏,顿时心生歹念,命其爪牙将沈姑娘抢上船,肆意蹂躏。沈老汉与詹贼理,惨遭毒打,一命归天。沈女悲愤交加,趁清兵不备,纵身投河自尽。沈女的母亲见状,痛不欲生,一头撞向三昧寺石碑。这家4口人,只剩一个14岁的女儿。她来到县衙击鼓鸣冤,知县官官相护,非但不主持公道,反将她投入监牢。这起冤案,激起了东台人民的强烈反抗。他们相约在五月初五端阳节这天,以“关帝显灵”为掩护,数十万民众,一手拿钉耙大锹,一手举着红萝卜头为起义标志,纵火焚烧詹军的兵船。这次起义,詹以安被起义军打死,兵船全部焚尽,知县吓得望风而逃,人们打开监狱,救出了告状的民女。为了纪念这次起义的胜利,每年五朋初五,东台民间都要吃红萝卜此俗至今仍然存在。
清明门前插柳枝
盐阜农村历史上曾流传着清明门前插柳枝的习俗。
相传此习俗源于唐代。那时,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在阜宁喻口(今施庄境内)筑城安寨,到处攻城夺地,斩杀贪官污吏。土匪恶霸对他恨之入骨,造谣煽动说黄巢杀人八百万,在劫难逃。有一次黄巢起义军在追杀一个贪官时,途中遇一妇女背着个10来岁的大男孩,搀着个5-6岁的小男孩,跑得上气不接下气。黄巢感到纳闷,心想,这人要是背着小的,搀着大的,不是省力吗?于是下马问道:“你这个嫂子,为何不背小的搀大的,那样不跑得快吗?”妇人答道:“背上的大孩是前母生所生,手中的小孩是亲生。前娘只有这么一条根,我以后还能再生,要是黄巢追来,我就丢下手里小的,背上大的好逃命哪!”黄巢听了深受感动,便如实告诉妇人:“我就是黄巢,专杀坏人,像你这样有德有义的好心人,我决不杀你!”妇人一听说面前这个人就是黄巢,连忙下跪,哀求道:“你不杀我,你手下人也不杀我吗?”黄巢扶起妇人叫她放心回家。
第二天就是清明节,为防止部下误杀,黄巢对那妇人说:“你在家门前插上柳枝作为记号,我手下人见插柳枝的人家决不搔扰。”妇人连连磕头道谢,回家后,告诉全村子的人,家家在门前插上柳枝,果然平安无事。从此,每年清明节,百姓们为祈求平安,便在家门前插上柳枝,此俗一直延续至今。
祭张王
元末,大丰白驹场的盐民起义领袖张士诚率领起义军,爱护百姓是有中皆碑的起义军所到之处,对民众秋毫无犯。每攻下一座城府,便开仓济赈,除留军需之外,其余财物均分发给贫苦的农民,因此,民间流传有“死不怨泰州(士诚),生不谢宝应杨(完者)"的民谣。后来,朱元璋打败了张士诚,建立了明王朝。但是张士诚在百姓心中的形象是抹不掉的,人们想方设法纪念他,为掩人耳目,西团.白驹.草埝一带民间将历史上沿袭的七月三十祭地藏王的习俗,改为明祭“王”暗祭“张王”。
这一天晚,家家户户的门槛外摆一张祭桌,上置一盏用蛤蜊壳做成的香油灯,内浸几根灯芯,两边各置一支蜡烛,前面点香。一时,光影摇曳,香烟萦红,男女老少磕头跪拜.祈祷:“惩奸除恶,普渡众生,家家祭祀,张王安康。”祭祀完毕,人们便相约来到一处预先搭好的员门下,手持枝蔓芦柴,在顶端缚上一柱香,香的末端系上一束鞭炮,待香慢慢燃尽后点着鞭炮,须叟间,火花四溅,像夜空繁星闪烁。据说,这便是“张王睁眼观察人世。”接着,人们尽情地吹奏箫笙.唢呐等各种乐器,汇成壮阔的声浪。据说此景象征着当年张士诚一呼百应,带甲数十万的浩大声势,也象征着百姓怀念张王的感情如江河行地,永久不息,这种祭奠活动,每年一次,每次持续到午夜时分。农历七月三十祭张王的习俗在大丰一带流传了几百年。
江苏东台春节习俗
采买祭祀年货是东台人的头等大事。大户小家买年货,买多买少根据手头上金钱富余程度而定。寺街、丁公桥、关桥口直至油坊头、卢家嘴、下坝、北关桥河口一带,一进腊月便停满了四乡八镇进城买年货的乡亲们的船只;前店后住家,“人家皆枕河”,与苏南城镇经营格局一般的商店,为这座仅靠商业流通积累资金的城市提供服务。农民们卸下用“帮船”(有篷,不同于浙江人的乌篷船)运来的棉花、粮食,从“陆陈行”、“棉花行”里换来现洋,加入到采买年货的队伍中去。
农历腊月二十四一过,家家户户买鲢鱼过年已成习俗。不管大户小家都会买两尾鲢鱼,考究的人家还喜欢买两尾血红色鲢鱼(东台人俗称“血鲢”),挂在屋檐下,待除夕晚上煮上它,摆放在堂屋香案上,讨“鲢鱼(年余)、鲢鱼(年余),年年有余”的吉利“口彩”。祈福纳祥是东台人过年习俗的重要内容。
东台“送灶”习俗有腊月二十三的,也有腊月二十四的,没有统一的规矩。东台祭灶用品除延请“灶老爷”、“灶马”、“灶书”以外,还要摆出一盘祭品供奉在灶头上,表示对灶老爷的诚心,“送灶糖”、豆腐、茭草、茶叶、粳米,合装在一个磁盘子中,意思是用“送灶糖”甜灶老爷的嘴,遮“家丑”,上天言“好事”;豆腐,取谐音“偷富”,“茭草”剪碎整齐摆放在盘内,供上天的“灶马”享用,东台人为灶老爷准备得真周到。
除夕中午饭一过,“装陈饭”的春节仪规便在东台城大户小家中同时上演。女主人将预先蒸熟的糯米饭分别装在两个大体上差不多大小的“陈饭盆”内,堆成馒头状,用手抹平整,饭中央首先贴着一块15×3.5厘米左右的“陈饭糕”,随着饭的坡度将“陈饭糕”蒸软贴在饭面上,糕面白底、红边框、红字:“福寿源长”“福寿双全”“金玉满堂”“天官赐福”等字样,陈饭糕上依次叠上花馒、花糕、福建橘子各一只,然后将“旗杆斗儿”、“陈饭花”分别插在这两盆饭面叠起的花馒、花糕、橘子上;“旗杆斗儿”长短根据主人堂屋室内高矮而定,它就是东台人祈年祝福的重要物件,长短大约一公尺五左右,用较粗的柴苇做立杆,外用金银五色彩纸包裹,由上而下装饰着各色微型的“喜钱”和福、禄、寿、财、喜五位仙人,四层两两相对的“八仙”在灵芝祥云的衬托下串插其间,木刻水印,栩栩如生。“陈饭花”约半公尺高,上面用各色彩纸剪的微型“喜钱”装饰,“喜钱”顶端以及插在“陈饭花”背后的松柏枝上都扣上染成五颜六色的白果和红枣,两盆陈饭的饭面上都嵌上南货店里卖的专门用于“装陈饭”的五色干果:红枣、黑枣、桂圆、荔枝、(染色)白果。陈饭盆安置在香案的右侧,有考究的大户人家饭盆摆放在紫檀或花梨木的雕花盆架上,以示慎重。
“陈饭盆”也有讲究,有专门铸造的鼎铜的(铜锡合金)或紫铜的器皿,上面铸有“聚宝盆”三个大字;有“清三代”青花、粉彩的专用“陈饭盆”,也有用同治、光绪年间的祭红的“陈饭盆”或哥窑开片“碎瓷”大碗代替陈饭盆的;小户人家只要还有一口饭吃也要“装陈饭”,不过盛饭的器皿没有那么讲究罢了,为了指望来年福祉的降临,“装陈饭”成为东台人追求未来幸福的精神寄托。 “谢神”、“辞年”、“守岁”是东台人过年习俗的重要仪规。
腊月二十起,东台人就习惯性地进入“数夜”的倒记时阶段,个个逢人张嘴便说“今天二十夜”,即农历腊月二十的意思。腊月二十四“送灶日”一过,便进入实质性过年阶段,首先是“忌口”,不论大小人等,在外在内均不得口出恶言秽语,更不得说与“吉利”相左的言辞,二十五、二十六“掸尘”,即打扫室内外清洁,为祭天地神灵准备,“谢神”是第一道仪规。
“谢神”即摆放猪头、鲤鱼、雄鸡(“三牲”)以及酒水祭祀天地神灵,感谢上苍恩赐,让合家大小一年太平;然后全家每人吃两只水氽荷包蛋,意思为“捧元宝”。腊月二十八烧“辞年纸”,即祭祀祖先,祷告先人祖先,祈求祖先保佑来年顺利。不忘先辈恩德,慎宗追远。
除夕傍晚时分,是东台人一年中最隆重最神圣的时刻:大街小巷一片静穆,除了急急忙忙回家的行人之外,很少有人再往街上走动;店家纷纷上“榻子”(即上门板)“打烊”,家家户户忙着贴对联、贴花络钱;街头巷尾的土地庙内一片繁忙,大红色的天灯早早挂上,家庭主妇纷纷从家中走出来,打着灯笼上土地庙烧香,祈求土地老爷保佑来年一家大小平安,随后便听见一家家关门上闩的声响,街上不时地传来更夫敲击竹筒的声音。
从腊月二十三至来年二月二这一段时间内,东台城历来有大街小巷“巡更”的“惯例”。东台城里吃年夜饭,守岁酒没有固定的时间,而是以全家人是否到齐为限,店家则等远路外出收账的人全部回来后才开始吃“守岁酒”,“守岁酒”成了和谐、平安、团聚、圆满的象征。吃完守岁酒,男主人便在院子里摆上水碗、糕点,焚一炉好香,请灶神降临,“下界保平安”。堂屋内“旺盆”(即铸铁的火盆)内松枝、木炭早已燃上,满屋顿时暖洋洋的,充溢着松枝的青香。大户人家堂屋内悬挂着当地画家周应芹、张小斋画的“天官”画像,祈求“天官赐福”,香案前的房梁二桁上挂着近三尺高的大幅红色“花络钱”(宽幅五张,窄幅六张衬在宽幅花络钱的旁边),小户人家则挂上观音、菩萨轴子,希冀菩萨保佑一家平安。香案前除了陈设的祭祀糕点、干果、陈饭盆之外,必不可少红天竹、腊梅、水仙三样鲜花供品,分别插装在瓶、盆中。这时女主人也忙碌起来了:煮红枣、做汤圆,男主人便在堂屋里摆放好供品,点燃起香烛纸马。祀神用的干果、糕点供品不外乎红枣、栗子、荔枝、桂圆、云片糕、麻切、桃酥、雪枣八种;“九角盒”内同时也摆放好待客的糕点。旧时东台城里春节一家人团聚吃茶流行用“祭红”器皿,大户小家基本上把祭红碗与祭红盖碗拿出来摆放在堂屋的八仙桌上,碗中放少许红糖备用。长辈们为小辈们准备的压岁钱也整齐地一字排开,摆放在桌上,压岁钱的封套上还摆放了几片用红纸条封上的云片糕。子时一到,院子里鞭炮齐鸣,堂屋内红烛高烧,香烟缭绕,一家大小挨次在神灵祖先的牌位或画像前叩头,然后恭喜新年的到来。
小辈们必须先吃“开口糕”,表示一年高升、进步,然后再向长辈恭祝新年,长辈还礼给小辈压岁钱。旧时辛苦了一年生活无着的穷苦贫民,也竭力把家中打扫得干干净净,同时准备一顿再简单不过的年夜饭。旧时东台过年流传下来这么一段辛酸的民谣:“二十八,去想法;二十九,有了有;三十夜,不在家;大年初一,拱拱手”。《清嘉录》蔡云《吴歌》也有类似记载:“天地堪容避债台,一年积欠一宵催。店门关到质钱库,还点灯笼走一回。”这便都是底层社会人群的真实写照,其实旧时过年只是富人炫耀富裕的代名词,穷人谈不上什么欢庆、愉悦,讨债的现实逼得他们“年关”难捱啊。大年初一不许睡懒觉,这是东台城的旧规,大概因为东台是一座商业流通城市,商人尚勤的缘故,东台城里的人“守岁”后睡不到几个小时便又起身了。一家大小围坐在八仙桌旁,开始新的一年的第一次活动——“新年早茶”。旧时吃“三道茶”,餐具为祭红盖碗、祭红碗、红漆筷子。
头道茶:红糖开水茶,表示红红火火,甜甜蜜蜜。二道茶:红枣茶,即“喜枣”茶,开门见喜,喜上加喜。三道茶:汤圆茶,实心无馅汤圆,实实在在,万事圆满。吃完早茶,家庭主要成员,男女主人这一天都不外出,小孩子们自由活动,外出“拜年”,讨“包喜钱”,到城里游玩;少数老年人、居士、吃斋念佛者早已在子时之前就聚集在三昧寺、大圣寺、泰山寺山门外等候“烧头香”了。
东台民俗:正月半,炸麻串
徐良观
正月十五元宵节,在我们东台堤东农村除了点烛敬香放爆竹外,还有一项习俗就是“炸麻串”、“煨秧亩”。
麻串就是用芦柴杆、乌桕柴杆扎成碗口粗的草把,中间填满碎草、芦叶,有的中间包上葵花杆,既硬铮,燃烧时间又长。扎麻串麻串把子的草箍为12道,象征全年12个月。有的人家在麻串中上部间隔包进一个个“撂撂儿”,就是一个个单响的小鞭炮,舞动时不时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别有一番情趣。麻串长约2公尺左右,从顶端点着火,一个人拿着,在田埂上走着舞着,划着圈子,像舞龙灯一样。大人手上拿的粗的长的,我们小孩跟在后面舞着细的短的,把田埂上的枯草点着,燃烧成一条条火路。孩子们则高兴得手舞足蹈。秧亩过去单指用来培育秧苗的田块,现在泛指一切长庄稼的农田。大集体是在自留地里,大包干后是在自家承包田里。“煨秧亩”就是在元宵节这天,把枯草集中城一个个小草堆点燃。煨秧亩的时间持续较长,有的人家从上午一直煨到晚上,只是需要不停地为火堆添加碎草。
元宵节那天是农村小孩最快乐的一天,因为那天不光吃“圆子”,还炒花生、炒蚕豆和葵花籽。更高兴的是,可以尽情地炸麻串、煨秧亩。小时候不准玩火,那时住的都是草房,一旦失火非常可怕。只有正月半才允许跟着大人炸麻串、煨秧亩。记得在那炊草和口粮都很紧张的年代,为了元宵节这天的煨秧亩,我们早早就做了准备,几天前就带着草耙和草袋,去河浜上拾草,集体河浜上芦苇收结束后,还留下一些枯苇叶和断了的柴杆和乌桕草根。我们就用耙子划,动手拾,用草袋装回来,为煨秧亩备足燃料。
正月半这天,我们在学校就互相询问:“今晚你家可炸麻串?”放学回到家,放下书包,首先看大人把麻串把子扎好没有,如果大人还没开工,孩子则嘟着小嘴催开了:“还不快点扎,你看人家二爹就早就扎好了,阿锁已经拿着在门前场上试舞了一番!”听到孩子催促,大人也不再拖拉,找来柴草抓紧扎起来。煨秧亩一般是妇女和小孩儿的事。我们则在妈妈前后蹦来跳去,挎着装满碎草的篮子,分别在田的四个角布上草屑,用火点燃。瞬间,田野里烟雾袅袅,火光闪闪。火光映红了火堆旁的张张充满希冀的笑脸。其实,煨秧亩与炸麻串的作用一样,都是为了消灭田间寄生在枯草上的害虫虫卵和田间杂草种子;炸麻串煨秧亩产生的烟雾,笼罩在田野上,形成了雾障,能够提高土表温度,抵御春寒。庄稼就能长得好,夏收就能粮食満仓。
从傍晚时分开始到晚上,你如果站在田头纵目远望,田野上炊烟袅袅,或浓或淡的白烟缓缓飘散,久久地在头顶上盘旋,不肯离去。红红的火苗忽大忽小,忽明忽暗。孩子们则围着火堆尽情地奔跑跳跃,添草延火。有的调皮鬼偷偷从家里带来小鞭炮,趁大人不注意,往火堆里一扔,火堆里不时发出“噼啪”的响声,有的在扔了鞭炮后,捂着耳朵,远远地躲开,胆大的则是扔了鞭炮后就在原地等着那惊人的一响。陪着孩子的妈妈们则在心里默默地祈祷老天爷保佑,害虫少收成好。我记得妈妈在点燃了碎草后,等到火苗旺起来后,就抓一把湿草捂住腾起来的火苗,田间顿时烟雾浓了起来。
煨秧亩的时间不是统一的,所以元宵节这天,田野里从上午到晚上一直是炊烟弥漫,田野氤氲在浓浓的烟雾中,成了乡间一道独特的闹元宵风景线。红红的火苗映照着一张张饱经风霜的脸,点燃了人们心头生活的希望。
大人和孩子们在田头要一直等到火熄灭了,才回家。这是大人们“禁火令”的开始。孩子们则不舍地回头望望田间的袅袅烟雾,好想再玩会儿。
夜幕下,田野上,到处是枯草燃起的火光,孩子兴奋地追着火光疯闹,只见朦胧月光下的田野,到处火把飞舞,人影阑珊,真是“万盏花灯映田野,火树银花不夜天”啊!记得我们东台地区炸麻串时最流行的儿歌就是:“正月半,炸麻串,爹爹炸了奶奶看,拾了个馒头称斤半,爹爹称了奶奶算。”年长的老农则聚在一处,吧嗒吧嗒地吸着旱烟看着孩子们舞火弄烟。观察火色预测年成好丑。他们认为,火色深红主旱,火色发白主水。在那靠天吃饭的岁月,人们是多么渴望风调雨顺,庄稼丰收啊,谁还会责怪他们的自私与狭隘呢?
如今,不少古老的习俗,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变异了,甚至消亡了,在有着溱东开庄遗址、时堰五星村古良渚文化遗址的东台,却奇迹般地保留着远古就有的“炸麻串”“煨秧亩”习俗。每到元宵节,东台的农民们就早早备好待炸的柴草留着到田间炸麻串煨秧亩,有的上午就开始准备红柴草扎麻串把子,等着傍晚到田间炸麻串。那上下翻腾的火把,那酣畅淋漓的呐喊,那四处奔跑的人影,更显咱东台乡下人雄浑、粗犷的乡野气势和厚重、淳朴的清新民风。